如何在一天之內達成50%的目標?答案是「1–50法則」

2020-12-17 36氪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國外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思慮周全是優點,我們想去做一件「大事」或者完成一個項目之前都會先想好所有的步驟和方方面面的問題,我們會告訴自己「羅馬建成非一日之功」,要有耐心,要繼續蟄伏。但許多時候,往往是在這等待之間,在我們還沒開始採取行動之前,我們就已經放棄了原來的想法或者說目標,因為我們給自己預設了各種各樣的困難和阻礙。本文探討的「1–50法則」解決的便是這樣的問題,你在一天之內可以做些什麼去實現50%比例的你所期望的結果?原文選自Medium,作者Danny Forest,原文標題「Use The 1–50 Rule and Get Results You Want Within the Next 24 Hours」。

Sam告訴我說:「我想做點關於鞋的生意。」

我問他:「你具體想做的是哪種生意?」

「由我來設計鞋子,然後找人製造,並在網上銷售」,他回答道:「但是,可能要花上半年的時間才能有所進展……」

聽到這裡我打斷了他。兩年前,我提出了一個名為「1–50法則」的概念,內容其實很簡單:我在這一天的時間之內做些什麼才能實現50%比例的我所期望的結果?於是我接下來問了他這樣一個問題:「Sam,你在一天的時間之內能做些什麼來讓你說的這個生意運作起來嗎?」

聽到我說的話,他非常吃驚。這很正常,相信每個人在這種時候聽到這樣的話都會大吃一驚。「這不可能」,Sam回答道。是啊,你也可以想一下你一直想去做的那件「大事」,以及做成這件大事所需要的所有的準備工作。工作量多到數不勝數,是吧?但是現在有這麼一個人卻說讓你一天之內去做成,搞笑吧!這活兒少了一年誰也做不成。

這正是絕大多數人的錯誤之處,它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完成,是因為你讓它去花費上這麼長的時間。當然,這並不是你的錯誤,我們一直以來接收到的信息都是教我們以這樣的方式去思考。你要就你想做的這個項目準備好方方面面、各種細節程度的資料文檔。然後你還要再進行深入的研究,深入再深入。但如果你真的做過這樣的大項目,你就知道事情永遠不會按照你當初的計劃來進行。我們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做出調整,你需要保持靈活,不斷地去適應各種變化。然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發現原來的計劃已經付之流水,你又回到了計劃階段。幾個月後,項目還是沒有完成。而且你發現,三個月前的你離目標好像更近一些。在我看來,Sam很可能會出現上面我說的這種情況。

於是我又問他:「要想實現你的這個想法,你需要做些什麼?」他給我列出了類似下面這些事項:

找一個公司名字;設計公司logo;創建一家網絡店鋪;設計鞋子;尋找生產商;營銷團隊;運行Facebook廣告;……聽上去很合理,對吧?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確實如此。但讓我們不妨再想一下我在前文所提出的「1–50法則」:Sam的目標是什麼?他想在網上銷售自己設計的鞋子。那上述他所列舉的這些事項哪些真正有助於實現他的這一目標?其中哪些是最有效的?他可以通過做其中的哪些事去實現自己期望結果的50%?圍繞這個原則,我們又對上述事項進行了篩選,留下了:

設計鞋子;尋找一位生產商;創建一家網絡店鋪。說到這裡我們發現,Sam其實已經設計好了幾款鞋子,也就是說第一項已經完成了。尋找生產商應該很麻煩,對吧?首先你怎麼才能找到一家生產商?並且你怎麼知道這家不錯?你還得飛過去實地考察看看,對吧?

或者,我們也可以試試Google搜索一下,很簡單的幾步,我們就找到了這個:

這個網站有著各種各樣產品的生產商,在這個網站上我們能找到一千家鞋類生產商,並且其中大部分生產廠家在24小時之內就給出了回復。也就是說,雖然他現在還沒有想好公司名稱和公司logo,甚至沒有自己的店鋪,除了設計成果他什麼都沒有,但仍然有人願意和他進行合作。

那庫存和店鋪問題呢?這些肯定不是一天兩天就能搞定的吧!事實證明,這種想法同樣是錯誤的。以Shopify為例,你可以在一天的時間之內就創建起一家可以全面投入運營的店鋪。如果你們店鋪採用的是供應商直運的發貨模式,那你根本就不必擔心庫存問題了。

也就是說,在這一天的時間裡,Sam聯繫到了生產商,並且得到了其中一些廠家的合作意向肯定答覆;他準備好了一個基礎版的網絡店鋪,並且可以直接從供應商處給消費者供貨,而無需操心庫存問題。但是在這之前,他認為自己至少要花六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這些。這就是「1–50法則」的力量。這一法則可以應用於任何項目,我一般都是用這一法則來實現兩個目的:快速賺錢以及快速獲得反饋。

現在,Sam已經收到了客戶的反饋,對於接下來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事項也有了更好的把握。如果不是「1–50法則」,他的網店應該還停留在想的層面,還在毫無頭緒的做些紙面上的工作。

在我第一次告訴別人這一法則時,他們給我的反饋往往都是「我很喜歡這一法則,但它並不適用於我,我的項目太複雜了!」但是從大多數情況來看,事情並非真如他們所說的那樣,他們只是沒有做到活學活用罷了。

不可否認,確實有些項目很複雜,我也不可能讓你在一天之內去造一艘可以發射到火星的火箭。只是,我會不斷嘗試將1-50法則運用到各種不同的項目,去測試有關如何將這一項目付諸實施的方方面面的想法有效性。除此之外,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需要知道所有的大型複雜項目都可以分解成一個個較小的子項目。而1-50法則的有效性在於它迫使你思考如何在一天的時間內去做出那些最有利於項目推進的行動,激發創造性思維的產生和運用。要知道,常規想法在這種時候起不到什麼促進效果,你必須將阻礙你前進的那些傳統概念和信息拋諸腦後,並且要以一種更為系統的方式去考慮問題。

完成「 a」能實現目標的15%完成「 b」能實現目標的5%完成「 c」能實現目標的15%完成「 x」能實現目標的10%完成「 y」能實現目標的 30%完成「 z」能實現目標的25%其中你需要選擇哪些才能實現達成目標50%的效果,並且是在一天之內就可以完成?這是你在了解1-50法則之後應該轉變的思考方式。

那現在我們不妨再回看一下Sam所列出的那些事項,基於他想要實現的是通過網絡渠道銷售自製款鞋這一目標,你會如何評估各事項的百分比?我的回答是,如果完成設計鞋子、創建網站並且找到生產商這三件事,那至少能實現他所設立目標的50%。當然,這只是我的答案,不是唯一正確的答案。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首先你要明白實現100%的目標意味著什麼。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知道怎樣才算是實現50%的目標。這是對於任何項目,你都應該首先弄清楚的一點。然後列出所需要的所有操作步驟並對各項進行評估,寫下你認為各事項在總結果中的比重,總和為100%。接下來選擇列表中不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但卻對於目標達成有最大貢獻的事項,並開始付諸行動。

聽上去很簡單,也必須簡單。因為我們總是會將簡單、容易的事情想得過於複雜,不妨讓自己簡單一點,更快地進入市場,更快地收到反饋,不斷嘗試將1-50法則運用到你的項目之中!

譯者:aiko

相關焦點

  • 如何利用「1–50法則」在一天之內賺到錢?
    站長之家註:「1–50法則」是作者Danny Forest在兩年前提出的一種概念,簡單的來說就是:我們在這一天時間內做些什麼才能實現50%的我所期望的結果?本文是探討的是「1–50法則」如何幫助我們快速而有利可圖的啟動新項目的方式。
  • 如何達成目標|你還在用SMART法則嗎,試試我的WC法則
    本文思維導圖(補己書原創)一個有難度的目標如何達成?在目標管理領域,有一個眾人皆知的法則——smart法則。人們相信smart法則是制定目標的金科玉律,按照這條法則,自己就可以解決困難,達成目標。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看一下小明的例子。小明想要考研究生,卻不知道怎麼達成這個目標?
  • 如何訂立一個好目標?如何高效地達成目標?
    成功就是達成預期的目標。   成功的核心問題:   1.如何訂立一個好目標   2.如何高效地達成目標   聽一首「Dream It Possible"慢慢閱讀吧,相信每個人的人生夢想都能實現!
  • 普通人逆襲,如何設定並達成目標?
    我認為要想設定目標並達成要從道、法、術、器這四個方面來考慮。一, 道的層面現實生活中,雖然所有人幾乎都給自己設定過目標,但是往往都是還沒有完全達成就中途放棄了,這跟我們目標設定是否正確合格都有著很大的關係,如果你的目標設定的正確恰當,你就能百分之百達成目標。
  • 如何達成自己的目標,這個思維你要懂
    這讓我想起黃金圈法則可以解釋如何達成自己的目標。黃金圈把思考和認識問題的方式分為三個圏層,從裡到外依次是:為什麼、怎麼做、做什麼。最裡層是「為什麼」,是我們為什麼做這件事的本質原因。中間層是「怎麼做」,是我們如何實現我們想要做的事。
  • 目標達成率>100% 進步率>50% 湘雅醫院品管圈如何實現_健康界
    2016年,被取名為「相伴圈」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下稱湘雅醫院)品管圈管理項目「皮瓣移植術後微循環觀察標準的構建與應用」在臨床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相關指標目標達成率均大於100%,進步率均大於50%。該項目在2016年10月舉辦的第四屆全國醫院品管圈大賽中,得到了行業內專家評委的一致肯定,奪得了課題達成型三級甲等醫院組一等獎。
  • 10分鐘學好時間管理,讓你少花50%時間達成目標
    只有真正意識到你是如何支配時間,才能管理好你的時間。分析調整時間活動拿我一天周末的時間帳為例子,可以發現,除了我必要性的工作以外,我一天居然不知不覺刷了2 h微博,1h電視。如果7天下來,刷微博的時間=(2+1)*7=21h。
  • 50/50法則:怎樣記住並能回憶起你所學到的知識
    50/50法則聲稱知道自己的想法但不能表達出來的人,通常並不知道自己的想法。-莫蒂默·艾德勒學習、處理、記住和回憶起信息的更好方法是用一半時間來學習,用一半時間來分享。在50%的時間裡學習,在50%的時間裡解釋你學到了什麼。例如,不要一口氣讀完一本書,而是以閱讀50%為目標,在繼續閱讀之前,試著回憶、分享或寫下你學到的關鍵思想。
  • 兩種最強大的記憶方法:「間距效應」和「50/50法則」
    如果我們想記住有用的信息,就必須克服遺忘曲線,其中最強大的兩種方法就是:1)利用間距效應(spacing effect);2)利用50/50法則。本文譯自Medium,作者Thomas Oppong,原標題為" 2 Most Powerful Ways to Remember Everything You Learn",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 高效工作的4個方法,助你快速達成任何目標!
    如何高效工作是我們經常討論的話題,網上有一個流傳甚廣的段子,一天,一個孩子問媽媽:「媽媽,每天半夜來,天亮了就走的那個男的是誰呀?」 「兒子,那是你爹,他是一個程式設計師。高效工作的四個步驟,助你快速達成任何目標:明確目標、要事優先、二八定律、學會說不。明確目標:只有有了一個明確的目標,你才能知道什麼事情對你來說才是最重要的。目標達成的三個步驟:計劃、行動、復盤。
  • 幾種最強大的記憶方法:「間距效應」和「50/50法則」知識樹
    如果我們想記住有用的信息,就必須克服遺忘曲線,其中最強大的兩種方法就是:1)利用間距效應(spacingeffect);2)利用50/50法則。人類的記憶力是出了名的不可靠,即使你認為自己記住了正確的細節,但在你最需要它的時候,還是會想不起來。
  • 別讓大腦閒著,從間隔重複、50/50法則、睡眠及演示來加強學習吧
    研究表明,在一個小時內,如果不對新信息做任何處理,大多數人將會忘記他們學到的大約50% 的東西。如果我們想要堅持學習,我們必須做更多的事情,而不僅僅是每周讀一本書,或者被動地聽有聲讀物或播客。 取而代之的是,重讀你第一次沒有理解的章節,在繼續下一章,或下一課之前,寫下或練習前一周學到的東西,多做筆記也能強化記憶。
  • 如何達成年收入目標?
    收入定一年50萬,拆解小目標,一步步去做,即便70%,也有35萬,也多了5萬。如果做到90%,45萬,多了15萬。首先目標必須找老師來定,老師標準:他做到過,收入目標為什麼實現不了?不清楚自己能賺多少錢?如何去賺? 找一個做到過的人,發紅包,請吃飯詢問,來搞清楚。
  • 詳解目標設置的SMART法則
    學習時間管理,目標設置的SMART法則一般都是盡人皆知的,但關於這個法則的具體概念和實施細節,其實我相信很多人都還是一知半解的。
  • 非洲野狗和狒狒的對決:3年之內,野狗殺死了50多頭狒狒
    非洲野狗和狒狒的對決:3年之內,野狗殺死了50多頭狒狒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生存著許許多多的野生動物,同時這樣也有著全世界最殘酷的生存法則,弱肉強食,想要生存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每一次我們觀看相關的紀錄片的時候,總是會感覺到震撼,但是這其實才是生物最為原始的生存法則,實際上,我們人類的先祖也曾在食物鏈上面
  • 《達成小目標》:如何制定可實施性計劃
    有沒有好的方法能夠讓我們把大目標化成小目標,步步為營呢?《達成小目標》就是這樣的一本工具書。《達成小目標》的作者唐·加博爾,是美國演講協會會員,斯普林特公司新聞發言人,電視節目嘉賓主持,全美知名培訓師,暢銷書作家。長期為美國在線,MTV,時代華納,蘭登書屋,美國管理協會等跨國公司和國際組織提供溝通技能,培訓。
  • 目標的本質是什麼?如何達成目標?
    還有的人,目標反而束縛著他們的幸福。因為他們認為唯有達成目標才是幸福的,目標不完成就感覺不到快樂。有人達成了目標,就沒有動力繼續努力了。就像剛剛賽季結束後的運動員,考完高考的考生,他們都放鬆本該繼續努力的時光。
  • 大學生50元一天的派傳單兼職意義在哪裡?
    「招聘兼職,50元一天」「**公司派傳單兼職,包午飯」這樣的兼職廣告大家很熟悉吧。
  • 《時間管理7堂課》:「三個四」法則,助你理順目標、管好時間
    事實上,每一本書都介紹了很多時間管理的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瑞士奶酪法、日常慣例表、背包法則、三八原則等等。這些方法啟發我如何將時間進行切分,按照不同的時間板塊來安置不同的事情,再一項項把事情處理清楚。我承認這些方法都很有科學性,也都是非常棒的時間管理法則。
  • 如何改變現狀,六個步驟達成目標
    對於現狀的不滿,是每個職場人想要改變的初衷,如何達成改變的目標改變不滿意的現狀1、一個人要想改變,一定要知道改變的規律:改變遵循「六改」,才有結果:1、信念改變思維,2、思維改變態度,3、態度改變行為,4、行為改變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