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貳」這個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個詞有四種意思,分別是:沒有二心、沒有差別、不重複、沒有差錯。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它的第二個意思:沒有差別。《了凡四訓》這本書我們之前也分享了很多,關於「命自我立」這個觀點,了凡先生也是不停地通過反省自己來悟得真理。今天跟大家分享三種命。
第一,豐歉不貳,然後可立貧富之命。
我們先說「豐歉」這個詞,它有一個成語叫做豐歉不一,意思是農業上莊稼收成不一樣。那麼「豐歉不貳」的意思就是豐收和欠收實際上沒有什麼差別,貧瘠跟富貴也決定不了一個人的命運如何。
第二,窮通不貳,然後可立貴賤之命。
「窮通」這個詞語,就是困厄與顯達的意思。其實處境的困厄跟豁達,只是在心智上磨礪一個人。《論語》當中有一段講的是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即使是這樣,也不會覺得自己不快樂。所以說,窮厄只是相對而言,相對於你現在的處境。這點,並不能說明命運的尊貴於卑賤。
第三,夭壽不貳,然後可立生死之命。
怎麼樣才能達到一種理想的生命狀態呢?孟子給我們的意見是「夭壽不貳」。我們看「夭壽」這兩個字,「夭」是夭折的意思,一般指的是未成年的死亡,是短壽;而「壽」是長壽的意思。這兩個字可以說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我們相對比而言:假如一個人的壽命是80歲,而他18歲的時候去世的話,可以說他是夭折,這是短命。那麼如果這個人的壽命是25歲的話,他活到了18歲,那麼這就算做是長壽。所以說,這兩個字的概念是相對而言的,不能過於絕對。這就跟美醜、胖瘦、長短一樣,在我們的慣性思維裡面,我們總認為胖是不好的,所以會自卑。但我認為這歸根結底就是自己的攀比心在作怪。
其實,說了這麼多。莊稼的豐收跟欠收,處境的困厄和顯達,壽命的長跟短,都應該用同樣的心態去面對。我倒認為人活在世上啊,最重要的心靈富裕,精神財富比物質財富更重要。如果僅僅把眼光放在物質上面,那麼你即使擁有再多東西,也會有敗光的一天,這也算是貧窮。反之,如果看重心靈的充實,學會知足,那就算是孤獨一身,也算是真正的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