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雅克:中國的治國方略獨具特色

2021-01-09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人民網

「中國的治國方略,獨具特色,儘管西方對其存有偏見,但中國的治理模式是十分有效的。」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4日在北京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他認為,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國,為其他國家樹立了治國理政的新典範,也為重塑全球秩序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早在2009年,馬丁·雅克就在其著作《當中國統治世界》一書中預測中國將走一條不同於西方的獨特發展道路。十年後的今天,世界格局已然發生深刻變革。這位著名漢學家為我們拋出了新的問題:中國將成為怎樣的全球性大國?

「在這本書完成後的十年間,世界對中國的印象發生了深刻變化。世界不再局限於從經濟單一層面看待中國,而是看到一個政治、思想、文化大國正在崛起。」馬丁·雅克表示,隨著中國的發展,其文化影響力是不容忽視的。

在馬丁·雅克看來,中國的和平崛起根植於其深厚的歷史文化,中國有著與西方不同的、獨特的文化基因。兩千多年前孫子就倡導「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思想,中國人秉承「和為貴」的理念。這與美國的哲學理念,也與大英帝國時期信奉的理念完全不同。

「中國的治國理政富有成效。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治國理政思想,其他國家,包括西方國家,可以從中學習借鑑,儘管它們擁有和中國截然不同的治理體系。」他表示,中國自身的發展為世界樹立了榜樣,但中國不會頤指氣使,或強制別人採用自己的制度模式。

馬丁·雅克強調:「中國將成為一個與眾不同的全球性大國,在風格特點、發展模式、規範準則、發展重點以及價值體系等方面有別於西方模式。世界應該站在中國的視角來理解中國。」

在和平崛起的道路上,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全球治理並倡導多邊合作,「一帶一路」倡議便是這種世界觀的一個很好詮釋。

馬丁·雅克高度評價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認為這一偉大倡議是中國塑造全球性大國角色的關鍵因素,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獨到而豐富的經驗。

「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一員,中國視其他發展中國家為兄弟姐妹,願意將發展道路上取得的經驗分享給他們。」馬丁·雅克說。

他認為,「一帶一路」是有史以來最為宏大的倡議,它是一項長期的事業,會不斷向前發展演變,並為重塑世界秩序提供新的可能性。

馬丁·雅克說:「當今的世界秩序是由佔世界人口僅15%的富裕國家設計並為他們自身服務的,而『一帶一路』倡議涉及超過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

馬丁·雅克表示,當今世界秩序面臨著碎片化問題,正在失去權威性和正當性。「一帶一路」有望提供一種新的世界秩序,一套不一樣的價值觀、行事規則、組織方式、制度體系和一種全新的關係。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作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馬丁·雅克高度讚揚中國取得的偉大成就,對中國走過的發展歷程深感欽佩。

回顧歷史,馬丁·雅克指出,中國經歷了屈辱與苦難的歷程,甚至一度喪失主權與尊嚴。然而,自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民勵精圖治、上下求索,走上了大國崛起之路。

「中國古老,而又年輕,有著光明的前途。」馬丁·雅克說。(羨江楠、寇傑、何卓彥)

相關焦點

  • 陳冀平: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方略的時代內涵
    黨的十九大明確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意味著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從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進一步升華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是我們黨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將全面依法治國放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這一更宏闊、更長遠背景下,作出的更清晰、更精準定位,進一步強化了全面依法治國的突出地位和重大作用。
  • 依法治國方略形成和發展過程回顧:經歷三個階段
    這次全會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制定了清晰的路線圖,緊緊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總目標,作出了系統規劃和全面部署,開啟了法治中國建設的新篇章。這次全會作出的《決定》是對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進一步深化,表明我國的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要深入理解這一戰略部署,有必要回顧依法治國方略的形成和發展過程。
  • 紀錄片《習近平治國方略》授權播出籤字儀式在地拉那舉行
    新華社地拉那10月19日電(記者章亞東)為慶祝中國和阿爾巴尼亞建交70周年,紀錄片《習近平治國方略》授權播出籤字儀式暨「視聽中國全球播映——走進阿爾巴尼亞」活動19日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舉行。阿爾巴尼亞廣播電視臺臺長索馬·蓋爾奇表示,這個活動表明阿廣播電視臺與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之間的合作正在不斷深化,向多維度發展。通過節目的播出,阿觀眾將會加深對中國的了解,更深刻地感受阿中兩國的友好氣氛。
  • 海外專家談中國之治|馬丁·雅克:中國為全球治理提供新經驗
    參考消息網10月31日報導英國知名學者、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日前在接受《參考消息》採訪時說,他對中國的未來發展感到樂觀,認為中國能在全球治理方面給世界帶來新的經驗和啟示。馬丁·雅克是英國最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之一。他1945年出生於考文垂,在成為一名作家之前,還曾在新聞領域從業數十年。早在2009年,馬丁·雅克就在其著作《當中國統治世界: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一書中預測中國將走一條不同於西方的獨特發展道路。這本書已被翻譯成15種語言,銷量達35萬冊。
  • 外媒:英學者馬丁·雅克稱西方觀察中國老犯錯
    中國日報網11月13日電(遠達)全球暢銷書《當中國統治世界》作者、英國知名學者馬丁·雅克近日在接受新加坡媒體越洋電話專訪時,暢談家事國事天下事。他指出,西方人觀察中國老是犯錯,原因就是西方人是以西方眼光看中國,將源自西方的概念強加在中國頭上。
  • 看看Discovery拍的中國這五年 美媒這樣解讀習近平治國方略
    最近,美國探索頻道的紀錄片《習近平治國方略:中國這五年》火了!這部電視紀錄片一共三集,於10月14日起在探索頻道亞太電視網首播,覆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等37個國家和地區的逾2億收視戶。據新華社報導,這是國際主流媒體首次播出全面、系統解讀習近平治國理政思想的節目。
  • 知名中國問題專家、英國劍橋大學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中國特區為...
    馬丁·雅克。受訪者供圖27年前的中國之行,給馬丁·雅克打開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當時深圳的高樓遠沒有現在這麼多,但已充滿生機,好似一個能量棒,吸引著大批年輕人。活力、創造力、冒險精神,全都集中在特區。」從那時起,他對中國產生了濃厚興趣。馬丁·雅克是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學與國際問題系高級研究員、知名中國問題專家。
  • 西漢的鹽鐵會議,奠定了之後兩千多年中華帝國的治國方略
    大家還記得中學歷史課本裡的鹽鐵會議麼——西漢財政大臣桑弘羊,與以儒家學者組成的文學賢良,在朝廷上進行一場治國方略的爭辯。我們先來了解下雙方的背景。03這場論戰是鹽鐵會議,辯論的主要內容,除了要不要廢除鹽鐵專賣,還有其他財政問題,甚至還上升到治國方略。這些辯論的內容,都被一位叫桓寬的學者,寫進了《鹽鐵論》這本書裡。
  • 馬丁·雅克很懂中國,但還是沒解釋清楚
    原創 文揚 觀察者網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文揚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研究員,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學者馬丁·雅克研究中國很多年了,他一直以來向讀者們宣揚的一個觀點就是:中國並不是一個與西方國家一樣的民族國家
  • 英國劍橋大學知名研究員馬丁·雅克:中國不會成為西方想像的那樣
    近日,馬丁·雅克的「金句」又引起了大批網友的關注。「這些年來,大多數西方國家認為中國是崛起,而中國人都認為中國是復興。」「如今的世界正在步入一個『中國化』的時代。」他眼中的「中國崛起」是什麼樣的?「中國化」該如何理解?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偏見源於何處?與中國「脫鉤」會有何種影響?馬丁·雅克在接受央視新聞的專訪中,對上述問題表達看法。
  • 馬丁·雅克:王岐山說必須解決不平等 否則中國社會無法繼續
    維基百科給馬丁·雅克的標籤是知名左翼學者,他也毫不諱言自己的左派立場。 在研究東亞經濟多年後,他將目光投向了中國。2009年,一本《當中國統治世界》讓馬丁·雅克在世界名聲大噪。在TED大會上,他的演講《理解中國崛起》被觀看了200多萬次。
  • 提出「以德治國」的理念
    提出「以德治國2001年1月,在全國宣傳部長會議上,他明確提出了「把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緊密結合起來」的治國方略。「以德治國」就是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以為人民服務為核心,以集體主義為原則,以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為基本要求,以職業道德、社會道德、家庭美德的建設為落腳點,積極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體系,並使之成為全體人民普遍認同和自覺遵守的規範。
  • 「五美四惡」 :孔子的中國化管理方略
    中國化管理在過去可以稱之為執政學,過去的執政能力也可以說是現在的管理能力。孔子的尊五美、除四惡被人們稱為孔子的執政方略,是孔子哲學思想的精髓,是儒家治國平天下的方法論,現今,我們也可以將之看為當代管理者的中國化企業管理方略。尊五美,屏四惡《論語堯曰第二十》裡記載,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 以德治國之重要(謝遐齡) - 東方網
    以德治國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成部分。提出治國方略是江澤民同志對中華民族復興的重要貢獻。《老子》中有一句話――「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極其深刻。決不可以用兵的思路治國。
  • 普京的治國方略,勃列日涅夫內政,捆綁歐洲安德羅波夫路線
    通過普京上臺之後一系列的動作,我們基本上看清了普京的治國方略。在內政方面,普京建立起了自己的權威制度,具體表現在兩個方向:制服寡頭、安德羅波夫國家權威路線,勃列日涅夫內部協調機制。
  • ...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戰勝貧困的有效方略——訪寮國國立大學...
    新華社萬象12月14日電專訪:中國減貧事業為世界提供戰勝貧困的有效方略——訪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老方院長阮維萊新華社記者章建華 波奇寮國國立大學孔子學院老方院長阮維萊日前在寮國首都萬象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
  •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 ②:確立新思想 實施新方略
    同時,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經提出,就得到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的熱烈擁護,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彰顯出新時代的魅力。
  •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講話深刻揭示了法治與德治的辯證關係,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法與道德關係的理論,闡明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為我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指明了方向。 法安天下,德潤人心 法律與道德同屬為經濟基礎服務的上層建築,本質是相同的,但產生方式、實施方式、表現形式、調整範圍和功能作用是不同的。
  • 羅國傑教授去世 曾提出「以德治國」
    3月9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羅國傑因病醫治無效去世,享年88歲。  羅國傑是新中國倫理學事業的奠基人,他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德性倫理學體系,曾提出「以德治國」。  2000年,江澤民明確提出「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治國方略。
  • 心得體會範文: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心得5篇
    【篇三】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黨員幹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要自覺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能力,高級幹部尤其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提高黨員幹部法治思維是全會對黨員幹部落實依法治國方略提出的一項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