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成語典故——以藩制藩

2020-12-17 澎湃新聞

大名成語典故——以藩制藩

2020-03-25 08: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以藩制藩

【拼音】yǐfān zhìfān

【解釋】安史之亂以後,藩鎮勢力日趨膨脹,朝廷為了牽制那些跋扈(bá hù)的強藩,就有意識地扶植另一些節度使,企圖以藩制藩。結果是甲藩未平,乙藩更強,對中央的威脅更為嚴重。

【典故故事】唐廣德元年(763年)至大曆十四年(779年),唐代宗李豫為加強中央集權,並利用藩鎮之間的矛盾發動的一系列作戰,削弱藩鎮勢力。

廣德元年,唐任命田承嗣為魏博(駐魏州,今大名)都防禦使起,便種下河朔三鎮抗唐犯上的禍根。是年閨正月,唐代宗任命史朝義降將薛嵩為相、衛、邢、洺、貝、磁六州節度使,田承嗣為魏、博、德、滄、瀛五州都防禦使,李懷仙仍為幽州、盧龍節度使。當時,河北諸州已降服唐廷,薛嵩等人在迎接唐河北副元帥僕固懷恩時,表示願意駐守原地為朝廷盡力。僕固懷恩恐怕叛亂平息後失寵,便奏請朝廷保留薛嵩等人分別統帥河北兵馬,相互牽制。代宗也因無力徹底消滅安史餘孽,批准對他們的任命。廣德二年正月,僕固懷恩從謀反太原、圍攻榆次開始亂唐(參見唐平僕固懷恩叛亂)。直到第二年九月,僕固懷恩引回紇、吐蕃、吐谷渾、党項、奴刺分三道入寇,中途病卒,部下互輒,被唐廷各個擊破。當年閏十月,蜀中大亂,永泰二年(766年)二月被平息。大曆三年(768年)二月,商州軍亂。四年,瀘州刺史揚子琳鬧事,藩鎮間因利害衝突發生的爭鬥一直沒有間斷。大曆八年(773年),田承嗣以給安史父子立祠為幌子,向中央公開挑釁,伸手要官,開始與唐廷發生對抗。十年四月,代宗命河東、成德等九節度使聯兵討伐田承嗣。田部雖多次戰敗,部將多降,但田承嗣充分利用、甚至製造各節度使之間的矛盾,使諸鎮或自相殘殺,或按兵不動。同時,每當形勢不利時,田即上表請降,最後代宗不得不赦免田承嗣。討田之役,朝廷不僅毫無所獲,且使藩鎮割據形勢更加嚴重。在唐廷與田承嗣進行軟硬兼施的交鋒時,汴宋留後李靈曜在汴州反唐,卓英璘據險叛亂。河北諸鎮及黃河以南的淄青兼平盧節度使李正己等人,則借著唐廷削藩,乘機發展壯大自身勢力。

唐代宗採取「欲取姑與」的政治權略來削藩,無異「養癰成患」;而他的「以藩制藩」如意算盤,到頭來,只是換湯不換藥的惡性循環。

摘自:《大名成語典故》

原標題:《大名成語典故——以藩制藩》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大名成語典故——隕雹飛霜
    大名成語典故——隕雹飛霜 2020-03-06 1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名成語典故——折節力行
    大名成語典故——折節力行 2020-05-13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名成語典故——殺人不眨眼
    大名成語典故——殺人不眨眼 2020-01-08 21: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名成語典故——巧為奏
    大名成語典故——巧為奏 2019-12-03 13: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名成語典故——長安天子,魏府牙兵
    大名成語典故——長安天子,魏府牙兵 2019-05-27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名成語典故——搖頭擺尾
    大名成語典故——搖頭擺尾 2020-03-17 10: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名成語典故——寒花晚節
    ……」【附註】「公在北門」指「北門鎖鑰」,宋時指北京大名府。韓琦(1008-1075)字稚圭,相州安陽(今屬河南)人。宋仁宗時進士。至和二年(1055年)任宰相,執政三朝。神宗熙寧元年(1068年)宋神宗手詔韓琦徙判重災區大名府,充安撫使。宋熙寧二年(1069年)因韓琦在魏都(指大名府)久,遼使者每過臨清界即告誡其下:「此韓侍中境內,甚勿亂索。」
  • 大名縣成語典故——白璧青蠅
    【附註】《金雲翅傳》又名《雙合歡》、《雙奇夢》,作者:青心才人,明末清初流行小說,主人公圍繞北京大名府員外王兩松之子王觀,長女王翠翹、次女王翠雲、富家秀士金重展開,敘述了一個悲歡離合、跌宕起伏的才子佳人愛情故事。 《金雲翹傳》得名於作品中3位主要人物金重、王翠雲、王翠翹,為各取其姓名中一字組合而成。
  • 【你知道嗎】成語典故:熟魏生張,是什麼意思?
    【附註】宋朝時期,寇準鎮守北都(指北京大名府),收蜀人魏野到門下。當時北都有一個漂亮而舉止生硬的妓女,士人叫她生張八,來寇府聚會,寇準即興要魏野作詩,魏野立即作詩:「君為北道生張八,我是西州熟魏三。莫怪尊前無笑話,半生半熟未相諳。」   另外:大名一帶民間有「張八燕兒」、「張八」一說,原指還沒「出飛」的燕子,在窩裡伸嘴等食的小燕子。
  • 【大名讀書人】黃粱美夢
    【大名讀書人】黃粱美夢 2020-06-08 0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趙孝斌和「中國成語典故名城」
    2007年7月,退而不休的趙孝斌到「中國成語典故之都」河北邯鄲參觀考察,邯鄲作為戰國時趙國的都城,其聲名遠播的成語典故、濃鬱的成語文化氛圍深深吸引了他。他邊參觀邊思考,開封是一座具有豐厚成語典故資源的城市,「杞人憂天」、「才高八鬥」、「五十步笑百步」、「開卷有益」、「抱薪救火」等成語典故均發生在開封,為什麼開封不能申報「中國成語典故名城」呢?
  • 成語典故苑落戶御河岸
    記者 陳豔輝東方今報開封訊  12月5日上午,由《東方今報·開封讀本》連續報導的趙孝斌編著的《開封成語典故故事》現實版——開封成語典故苑開苑儀式在御河岸邊舉行。
  • 曙光第二小學【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一葉障目
    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傳統經典文化,曙光第二小學在學校推出【成語典故【成語典故人稱「沒有邯鄲典故,天下文章難畫全」,據不完全統計,同趙國及邯鄲歷史相聯繫的成語典故多達千餘條。如「圍魏救趙」,「黃粱美夢」,「胡服騎射」,「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刎頸之交」、「毛遂自薦」、「紙上談兵」、「一言九鼎」等,因此,邯鄲有「成語之鄉」的美稱。
  • 曙光第二小學【成語典故 薪火相傳】跟著成語遊邯鄲(十一) 一葉障目
    為了更好的傳承和發揚傳統經典文化,曙光第二小學在學校推出【成語典故,薪火相傳】系列活動,並制定了跟著成語遊邯鄲系列校本課程,將教育理念與地方傳統文化完美融合在一起,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向學生們講授和宣傳古典文化知識,
  • 杜正勝又語出驚人反對用成語典故 被臺學者批評
    中新網1月25日電 繼「三隻小豬」算不算成語引發爭議後,臺當局「教育部長」杜正勝24日竟再度語出驚人,公開反對使用成語及典故,對此,詩人余光中等學者指出,成語是精緻文化的「現鈔」,日常生活隨時可用,「部長」(杜正勝)還是少開口,否則「杜正勝」遲早會變成負面成語。
  •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鳴鑼比武
    成語典故文化是淮南文化脈系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塞翁失馬」「風聲鶴唳」「一葉知秋」「時 苗 留 犢」「臨 淵 羨 魚」等許多歷史典故膾炙人口,和淮南有密切關係的成語有1000多條,還有眾多的成語典故遺址景觀,淮南因此成為了「中國成語典故之城」。
  • 了解開封成語典故 看這裡
    開封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退休幹部趙孝斌歷四年多時間,參考古今118部典籍,編撰了一部長達40萬字、共收錄成語典故故事295條的《開封成語典故故事》。這部書以成語典故為主線,串聯了從先秦到清代的賢達之士滿溢聰慧謀略的詩文、品德與言行;融思想性、資料性、知識性、可讀性、趣味性為一體,讀來引人入勝。
  • 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淮南:一千成語一座城
    「百川歸海、一葉知秋、草木皆兵、一寸光陰一寸金……」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典故,都出自淮南。近日,淮南市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成語典故之城」——成語典故是最能體現漢語優點的一種語言結構,寥寥數語,蘊意無窮。
  • 淮南:細品成語典故 看盡城市春秋
    原標題:細品成語典故看盡城市春秋「以成語典故為媒」書寫申創答卷細品成語典故看盡城市春秋在眾人努力下,以《淮南子》精髓為核心、八公山典故為重點、歷史故事為主題的系列書籍、戲劇、電視、電影、動畫等成語典故表現形態,及與淮南地方成語相關的文化產業和文藝精品也相繼出現。「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八公山下,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人心不足蛇吞象」等等這些成語典故一直根植於中華民族文化靈魂之中,而這些成語典故均源自具有燦爛古代文化的淮南大地。
  • 成語典故---羽扇綸巾
    成語典故---羽扇綸巾 20-06-08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