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其實是中國的一種文化,華夏子孫認為姓氏是延續血脈的標誌。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背幾句百家姓,可見姓氏對於我們來說有多重要。
從前中國家庭都是以男性為尊,女性嫁人之後會被「冠夫姓」,家中家譜都是傳給男子,以便傳遞姓氏,延續香火。
但是現在時代不同了,人們不再被傳統束縛,越來越多的孩子開始「隨母姓」,尤其家裡生二胎的家庭,都覺得二寶跟媽媽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婷婷快到預產期了,這是第二胎,家裡人都有經驗了,就沒有很慌張,一家人淡定地等待寶寶的到來。
在以為一切都順利的時候,決定孩子名字的環節出現了問題,婷婷送大寶上學的時候,發現大寶的小同學們是有隨母姓的,婷婷也想這個寶寶跟自己的姓。
丈夫倒是覺得沒什麼,孩子都是兩人愛情的結晶,沒想到問題出在自己親媽身上了,孩子姥姥覺得孩子跟媽媽姓以後不太好:「又不需要繼承咱家皇位,我不同意。」
姥姥還是比較傳統的,覺得一家人兩個姓看著不團結,婷婷對這件事也是突發奇想,有人攔著就沒再有這個「隨母姓」的想法了。
孩子跟媽媽姓其實早就有例子在前了,華為總裁任正非的3個孩子都不同姓,成龍的本名叫陳港生,也是跟媽媽姓的。
還有許多明星,比如劉亦菲、吳亦凡、楊志剛和冉瑩穎都是跟媽媽一個姓的。
現代社會女性地位的提升,「隨母姓」也越來越多的被年輕人接受。但是大部分老人,可能對於這種「改姓」的事情,有些不理解。
女CEO葉海洋不想結婚,但是想要一個孩子,於是飛去國外「借精生子」,生出來個5國混血的可愛寶寶,她女兒自然也是隨母姓的。
其實隨母姓的孩子並沒有什麼錯,只是這個社會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壓力。
❀ 家人的心理狀態會有變化
雖然許多年輕人認為孩子隨母姓是沒什麼問題的,但是還是有許多老一輩的人「轉不過來彎」。
當兩個孩子不一樣的姓氏,爺爺奶奶可能會偏心父姓的孩子,姥姥姥爺可能會偏心母性的孩子。
這樣家裡的孩子心理會不平衡,家庭關係也會收到一些影響。
❀ 孩子將來的生活可能會面臨一些小麻煩
孩子都是童言無忌的,當家裡孩子上小學的時候,難免會遇到別的孩子問:「你為什麼不跟你爸爸一個姓,你們不是一家人嗎?」
或者很多人會認為,你們一家人不是一個姓,是重組家庭,會受到背後許多人的閒言碎語。
❀ 孩子的心理健康可能會出現問題
孩子跟父姓,之前都是為了證明,這一家人是真正的有血緣的一家人,現在中國大部分家庭還是孩子跟父姓的。
當一個隨母姓的孩子進入一個小社會,孩子自身會不自覺地覺得自己是跟別人不同的,會對孩子心理造成一些影響。
首先要爭取全家人的同意。家庭是孩子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最大來源,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孩子性格發育才能更健全。
其次就是取一個好聽的名字。有時候媽媽的姓氏不常見,就需要給孩子起一個有內涵並且順口的名字,孩子對自己名字的接受程度還能高一些。
不管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只要家裡人都給孩子滿滿的愛,孩子就能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