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5月5日訊 「我們小區這兩棟居民樓今年剛交房幾個月,就有很多業主私搭亂建,太不像話了。」近日,市區仕方國際小區部分居民向本報熱線反映,小區部分居民私自將樓外側的空調外機平臺、公共平臺等公共部分用磚牆封閉圈佔起來,不僅影響了其他居民的採光,也帶來不小的安全隱患。
業主裝修順便上演「攻樓記」
「我們是今年元旦前後交的房,為了讓老人早日住進來,交房後我們就裝修了。」小區居民周女士本以為居住環境會就此好起來,可誰知沒過多久,樓上有的居民在裝修時就「順手」將空調外機平臺、公共平臺等部分圈起來搭違建,好好一棟新樓房變成了「碉堡」,看起來千瘡百孔無比難看,更給住在樓上的居民帶來安全隱患。
「這些平臺可以放置空調外機,發生火災時平臺就能當做消防救援平臺和避難所。現在他們都給圍起來圈成了自己的地盤,萬一發生意外,該怎麼辦?」
新居民樓上打「補丁」真難看
近日,記者來到仕方國際小區。剛進小區東區的大門就看到14號樓北側的一些平臺被人砌起了牆,記者在四樓的一個平臺上看到,北側邊緣的牆接近一米高,裡面放了一些裝修的廢棄材料。
五樓的一戶人家正在裝修,記者發現該居民家客廳南側的窗戶已被拆掉,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剛裝上的塑鋼門,門外是一個寬僅一米左右的「小房間」,外側的平臺上還放置了一臺空調外機,東側牆面是和整個樓一體的牆面,而另一側則是一堵磚牆,門後離平臺還有幾十釐米的距離,搭了一層板。
該樓的一位居民告訴記者,這個小房子就是居民利用兩戶住宅之間的平臺搭建而成的,兩家合搭,一家一半,中間用磚牆分開,再用水泥板將平臺與房子之間的空隙連起來。而這戶居民家廚房南側的窗戶外同樣有一個公共平臺,也有居民將這個平臺與房子連起來,建成一小間房子。「這樣搭建一方面不安全,另一方面也影響了下面居民的採光。」
「這兩棟居民樓搭違建的大都是中間兩戶居民,他們前面有平臺,所以很多人為了多佔個三四平方米的地方,就私搭亂建。」他說,「我們已經將情況反映給了小區物管公司,他們也曾上門制止,但是沒什麼效果,如果再不管的話,私搭亂建就控制不了了。」
物管公司已向多部門反映情況
隨後,記者來到仕方國際小區物管服務中心,負責人畢先生透露,私搭亂建最嚴重的13、14號樓位於小區的東區,這兩棟樓今年元旦交房後,保安就發現部分業主趁著裝修私搭亂建,他們就一戶一戶上門了解情況,並對違建行為進行制止,還在違建業主家的門上貼了通知,希望業主能夠自行拆除,但收效甚微。
「有的業主發現是物管來了,連門都不開。畢竟我們物管沒有執法權,我們盡力去制止,可是很多業主根本不理我們。」他說,「我們將業主私搭亂建的情況進行了拍照、統計、通知,並已經報告給了社區、浦西街道以及區城管、住房等部門,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過來管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