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門再難出貴子?沒上過學,一輩子當農民,她卻將女兒培養成企業CEO!

2021-02-09 尹建莉父母學堂

在知乎上,有個討論熱度很高的話題,叫: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真的難出貴子嗎?

還記得那個因為一篇《寒門貴子》而成名的劉媛媛嗎?

北大才女、《超級演說家》總冠軍、媛創文化CEO.任何一個頭銜都足夠光鮮。

聽起來像是書香世家出來的名門閨秀,從小擁有許多資源,考到了數一數二的名校,最終功成名就。

但真正的背景出乎意料。



劉媛媛家境貧寒,出生在河北一個小村子裡,家裡還有兩個哥哥。父母沒有文化,都是農民,要養活這三個孩子都已經不容易了。


為什麼最終能培養出北大才女?


劉媛媛至今想起來也覺得很詫異:「我媽連一年級都沒有上過,但她居然覺得讀書很重要!」



為了讓孩子們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省吃儉用。


劉爸爸甚至為了省點搬運費,把一千多袋化肥,自己一袋袋地扛出去賣。化肥刺鼻的味道,總是把他燻得眼淚直流。

不管如何艱苦,他們都堅持要把三個孩子供上大學。



父母的全力支持,加上孩子的努力,最終成就了命運的轉彎、人生的逆襲。

所謂的貧富差距,其實歸根結底都是教育差距,是認知、觀念上的差距。


寒門要出貴子,相對來說肯定沒有富人家容易,但並不代表不可能,成功的道路並沒有因為家境貧寒而被完全阻斷。

而這個可能的突破口,就在於教育。


讀書,是寒門孩子逆襲的最好道路。


有遠見的父母,不會怨天尤人、聽天由命,把責任和壓力完全扔給孩子。而是竭盡全力地幫助、支持孩子,和孩子一起走上更廣闊的人生。


如此,寒門才能富養出貴子。

豪門貴子又「貴」在哪?

很多人認為富二代就是有足夠多的錢,過著優渥、輕鬆的生活,最後踩著父母用錢鋪好的捷徑坐上成功的寶座。

其實不是的。

富養的「富」,不僅單指金錢,更是指富裕的精神財富——父母能提供給孩子的知識、眼界和閱歷。

郭晶晶的丈夫霍啟剛——著名實業家霍英東之孫、霍震霆長子,家族身家逾百億。

有這樣的出身,霍啟剛絕對是大眾眼中「有錢人家的孩子」了吧?

然而,真正上層社會的孩子,其實比普通人更加的努力。

他中學時,以全A的優異成績考入牛津大學,獲得經濟學和管理學學士學位,並曾在高盛和所羅門任分析師。

從牛津回到香港後,他也沒有抄捷徑、直接進入家族企業,而是與朋友成立一家企事業顧問公司——幫助中國內陸公司向外擴展,幫助香港或外國公司投資中國內陸。


孩子能有這樣的成就,絕對不是單純用錢堆出來的。

而這種正確的教育觀念,也被霍啟剛和郭晶晶延續到下一代:

前段時間,兩口子帶著兒子霍中曦一起去田地裡插秧、勞作,藉此來教育孩子學會珍惜、知足,號召大家做義賣活動。

忙完之後,一起走進農民家,吃最尋常的農家菜。

而兒子絲毫沒有不滿、不適應,反而十分開心。

富人家的孩子或許確實擁有足夠的金錢,但父母們也沒有忘記給他們精神上的教育。

真正的豪門生活,豪的從來不是生活,而是教育。

寒門的正確富養方式:

把錢花在教育上

富養孩子,精神的財富是首要的。其次,教育上如果能給孩子充足的物質支持,更是錦上添花。


寒門還能不能出貴子?當然能。

我相信很多吃過苦熬過來的父母,都不忍心孩子走得如此坎坷。

父母盡最大的努力,在教育上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引導和物質支持,孩子一定會走得順利很多。


我發現大多數貧窮的家庭,父母都容易有一種「窮人思維」:

「孩子,家裡沒什麼錢,幫不了你什麼,你自己一定要努力讀書,將來賺大錢。」

而有遠見的父母是怎麼樣的呢?

以前看過的一則新聞:

山西一對夫婦,因為買不起房,租了二十多年的房子,但是卻培養出了三個學霸孩子——大哥軍校、女兒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博連讀、小兒子考上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

採訪中,這位父親非常淡然:「房子是租來的,我們賺的錢全部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裡了,教育才是最好的投資!」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有遠見的父母,從來不會因為經濟的局限,而折斷孩子求學的翅膀。反而會把孩子的教育當作最重要的事,拼命給孩子創造條件,和孩子一起去爭取、奮鬥。

我相信這個家庭的日子會越過越好,階層的躍升,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而「窮人思維」家的孩子,還在單打獨鬥、奮力追趕。

每一個寒門逆襲的背後,都有父母的陪伴和奮力託舉。

我有個朋友,曾經窮都快掀不開鍋了,但每個月固定給孩子存2000塊作為以後的教育金,雷打不動。

我問她:「家裡情況都這麼拮据了,為什麼還狠心擠這麼多錢留給孩子讀書?孩子讀大學也花不了這麼多錢啊。」

她卻很看得開:「萬一孩子以後想出國留學呢?萬一她還不想工作,想繼續深造讀研、讀博呢?萬一她不想讀書,想創業了呢?

做父母的,盡力為孩子創造條件,不是一定要孩子功成名就,為的就是將來給孩子多點選擇的餘地。

我不想等她以後拿著常青藤的錄取書來我面前時,我卻只能告訴她『對不起,爸媽沒錢,你去不了』」。

我聽完了非常感動。

我愛你、尊重你、陪伴你,並且願意竭盡全力幫助你——這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富養。

我很早就開始了給孩子的教育金儲備,為的就是將來不管孩子的選擇是什麼,我都有底氣去支持她。這個底氣,不僅是精神上的,更是財務上的。

你知道嗎?我算過一筆帳:

只要你在孩子出生後,每個月存4200元,以8%的年化收益率複利滾存,那麼等到孩子上大學的時候,就會有208.9萬元!可以在澳洲留學了。

即使每個月只存2500,那麼等到孩子18歲時,也會有134.2萬元!足以在新加坡留學四年。

 

每個月存2500元,我相信還是有不少家庭擠一擠還是可以做到的。

就因為一個小小的舉動,本來只能隨便在國內讀個本科的孩子,現在可以去國外留學了。

不要小瞧每個月存的那一點點錢,堅持下去,最終可能會對孩子的人生造成巨大的影響。

不管你每個月能為孩子存下多少教育金,總比你什麼都不準備要強。

 當然,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對孩子的教育金規劃肯定也不一樣。 如何制定教育金目標才合理?家裡每個月應該拿多少錢來存?錢光存著會不會很浪費,有沒有高效的複利增長方式?.

這些,我最初都是通過請教孫老師才解決的。

老朋友應該都知道,孫老師是中山大學金融系、統計系的碩士導師,國際金融理財師、北美候選精算師,在保險和理財投資方面都頗有見解。

是他告訴我,按照國際理財標準,正確的教育金方案規劃應該是這樣的:

1)確定目標,釐清未來需求;

2)了解費用現狀及學費走勢;

3)梳理家庭財務狀況,收入及支出;

4)制定合理的家庭風險保障方案;

5)對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確定合理收益率;

6)根據家庭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7)在家庭財務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之間調適出一個合理的方案;

在他們的幫助下,我總算是正確地規劃好了孩子的教育金儲蓄方案,目前正按計劃進行中。


為了幫助更多的父母也能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條件,我特地向孫老師申請來限量的粉絲福利:讓大家免費體驗孫老師團隊提供的價值1600元的教育金規劃服務(含家庭保障規劃)!

孫明展老師團隊,專門做保險和理財諮詢,不隸屬於任何一個保險和理財公司。

之前給大家推薦過幾次他們團隊的服務,體驗過的朋友都說很不錯,專業又中肯。

這次免費體驗的定製化服務包括:

孩子教育目標梳理

家庭成員保障責任綜合評估

現有保險產品的性價比分析比較

基於家庭狀況和需求的

綜合教育金規劃和保障規劃構建

這一份教育金規劃是免費的,只有限量200份。

只要你希望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與未來,都可以去免費諮詢一下。

免費教育金規劃服務

限量200份

掃描二維碼

即可免費報名領取

👇

即使你覺得自己目前的財務資源有限,也不妨礙你提前了解一下,有益而無害。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戳原文,搶免費名額!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寒門再難出貴子?
    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盼望能夠過上好的生活,一步步爬上去!所以自古就有 寒門出貴子這句話!但是現在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了!作為一個農村出生的我,根據我的見解和經歷,客觀分析一下為什麼寒門難處貴子?1 貧窮的教育資源。 有的人生來命好,出生就是別人的終點。但是那些出生在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們的家庭沒有關係,沒有人脈,沒有收入。窮人家的孩子唯一的出路就是讀書。
  • 為什麼寒門難出貴子,寒門到底能不能出貴子?
    「寒門難出貴子」為何寒門難出貴子?寒門相對應的就是豪門,就是望族,通俗的話叫做有錢人家,有權有勢的,這樣的家庭培養的孩子,出現貴子的情況是不是相對就更高了。這樣的特質,會影響到孩子,潛移默化的幹擾孩子,甚至把孩子從小培養成了窮人的思維、窮人的心態。面對選擇的時候,因為家庭的貧困,讓他的選擇面窄了很多,讓他選擇之路變得更加狹窄。因此,窮人家的孩子會因為選擇面少而更難成功了。
  • 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
    前段時間無意間刷視頻看到了一個演講節目裡面說寒門再難出貴子,我翻閱了一下看到了一篇文章叫《寒門再難出貴子》,簡單交代下背景,家在蘇北農村,算是很貧窮的農村,初中時還吃不飽飯的那種,父母是老實巴交農民,平凡的不能再平凡,對我的教育也僅限於學習學習再學習。小學初中時自己成績不錯,基本上都是前一兩名吧,高中之前沒去過鎮上之外的別的地方...高中在縣城,也在那裡慢慢變得自卑。
  • 他們說寒門再難出貴子,真的是這樣嗎?
    面對「寒門再難出貴子」的現實,我們依然可以淡定的說一句「so what?」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金融八卦女(ID:jinrongbaguanv),作者黃明亮。寒門何以再難出貴子?大概一年以前,有段視頻在網上瘋傳,北大才女劉媛媛在超級演說家的決賽演講《寒門貴子》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有人說,她用四分多鐘的演講讓整個世界沉默。
  • 寒門再難出貴子
    為何豪門貴子那麼拼,寒門卻富養出敗家子?01寒門的孩子富養出以前富二代的毛病。一位從教20年的資深教師說:二十年來,社會深刻巨變,學校裡的頂尖學霸們,也悄然地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最近幾年,升入頂尖名校的學生,大多是家境好的孩子。
  • 寒門難出貴子?農民父親把女兒送進北大,一句話震驚所有人!
    中國家長普遍相信的兩句話「寒門難出貴子」和「富不過三代」。其實每個人都有平等機會通過教育改變自身命運。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之前 和朋友聊起的寒門貴子話題再次想起,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的經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同時城鄉的差距依然不容忽視,其中教育公平便是促進社會公平和和諧的一個重要方面。由於農村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在孩子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後,沒能力提供繼續教育的財力,當然也包括一部分家境不理想的城鎮家庭,這裡不妨統稱為寒門。
  • 不要聽信「寒門再難出貴子」,高考依然是可以改變命運的機會
    馬上就要開始2020年高考了,聯繫到最近網絡上曝光的山東高考生頂替上大學事件,又有很多吐槽「高考不公」和「階層固化」的聲音,「寒門再難出貴子」的論斷,也甚囂塵上,覺得很有必要再探討一下這個話題。探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釐清幾個概念,明確幾點共識,這樣才能心平氣和的理性看待這個話題。一、什麼是寒門,當今的寒門指的是哪種家庭?
  • 「寒門」再難出「貴子」?
    近日,一則「工地上收到北大錄取通知書」的新聞引爆輿論圈,一日內相關微博點讚量超過10萬、話題閱讀量近500萬。 「寒門」再難出「貴子」?但這個社會之所以熱望湧動、之所以夢想難絕,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到「窮人的孩子也能魚躍龍門」,靠的恰恰是以努力逆襲命運。「寒門」究竟怎麼出「貴子」是一回事,「寒門」能不能出「貴子」是另一回事——後者而言,更為關鍵。
  • 寒門為何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寒門再難出貴子」就是一個坑
    我父母是外交官,從小就給我營造一種很好的家庭氛圍,包括對我這種學習習慣、性格上的培養,都是潛移默化的,因為我這每一步的基礎都打得比較牢靠,所以最後自然就水到渠成。這個耿直的小朋友說出了現在很多人不願意直視的問題:社會資源和教育資源越來越向大中城市以及大中城市裡中產階級以上家庭集中,貧困家庭以及農村的孩子越來越難接受到好的教育。於是又有人開始驚呼:「寒門再難出貴子。」
  •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不出意外,在重點名校的錄取名單上,寒門子弟越來越稀少。 不要說狀元了,就是一本線的各所名校,寒門子弟也很少了。 寒門是否再難出貴子? 是一個殘酷的事實,一個沉重的話題。 無論 社會如何發展變化,在中國高考上大學依然是許多人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尤其對於普通人家、農村家庭的孩子而言,考個好大學是他們擠進社會中上層、改變命運的硬體之一。 雖然此路很狹窄,但別無選擇。
  • 農家女被冒名頂替上大學,寒門再難出貴子?個例不具有普遍性
    引言對於一個農民的孩子而言,考上大學無疑是最佳出路。小學六年,中學六年,十二年寒窗苦讀,為的就是能夠考上大學,將來找份體面的工作,讓父母也能過上好日子。但對於有些貧窮的農民而言,復讀的費用是難以承擔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也只能接受命運的安排了······不禁有人感慨:「寒門再難出貴子!」難道寒門真的難再出貴子了嗎?
  • 別說寒門難出貴子,就連貴門也難出貴子;成為「貴子」並不簡單
    有許多的文章或者評論都指出:現今社會,寒門難出貴子;因為出生在普通家庭,或者偏遠山村的孩子,缺少資源,沒有人脈,即便能考上大學,畢業後也只能從社會的底層開始打拼,很難獲得晉升的機會,更別說獲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就。相反,那些家庭背景「深厚」的家庭,不僅能提供孩子更好的教育資源,而且能為孩子「開道鋪路」,讓他們獲得非凡的成就。那麼貴門是不是真的容易出貴子呢?恐怕也不一定。
  • 寒門難出貴子?(上)
    寒門難出貴子?(上)作者:讀裁者黃遠輝,專注人文歷史,質量標準,智慧財產權推薦閱讀書單:《教育:創造無限可能》《3歲看大 7歲看老》《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正面管教》《愛彌兒》《價值》《穿透:向社會學家一樣思考》《格局》一、寒門難出貴子
  • 農村俗語:「寒門難出貴子」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是農民們的無奈
    農村俗語有很多,而今天筆者想跟大家分享一句農村俗語:「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農村俗語只有短短的6個字,背後卻有無數農民們的辛酸與無奈,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且「寒門難出貴子」到底是什麼意思?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寒門再難出貴子?哈佛畢業生成功背後,道出多少寒門心聲!
    同情他像初飛的雄鷹,見識短淺;好奇偏僻農村怎樣出了這樣一位「天之驕子」?而他的父母又比別的農村父母強在哪兒呢?白屋出公卿,寒門生貴子?很多人都在說「白屋出公卿,寒門生貴子」這句話,但卻殊不知這是建立在怎樣的條件下。
  • 寒門難出貴子,缺的不是努力,而是這個……
    寒門難出貴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而我要來說說為什麼我說寒門難出貴子,缺的不是努力,而是這個……我們每個人從一出生就預示著不盡相同,有的人一出生就含著金鑰匙出生,而有的一出生什麼也沒有,甚至吃飽穿暖都成問題。
  • 縣城的高中一年學費3萬,寒門再難出貴子
    如果交三萬這些孩子至少一半能上高中,家長給學生的壓力是不一樣的,孩子的感覺也不一樣。義務教育是挺好,但是後來成了雞肋,與國民長久以來的便宜無好貨,好貨不便宜的習慣有關。其實公立學校的師資一直不錯,就是那些差生處理不當轉化不了成了好飯中的臭肉,學校還沒招,使得好學生沒法好好學,劣幣驅逐良幣就是這道理。
  • 寒門難出貴子,我們真的要一直當鹹魚麼?
    寒門真的難出貴子是真的麼?在我看來這已經是事實了,即使不想去面對現實,它的結果也不會改變。假如讓我一輩子去選擇做一條鹹魚,我的回答一定是那我要爭取做最鹹的那條。在當今時代,普通的家庭想去培養一個普通的子女,讓(他)她去過上自己自由規劃的人生都不容易,更別說是出人全部發展了,雖然家長已經盡力了,但是現實就是可能普通家庭的所有重點都放在孩子身上,也沒法那些大佬創造條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