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有個討論熱度很高的話題,叫:寒門再難出貴子。
寒門真的難出貴子嗎?
還記得那個因為一篇《寒門貴子》而成名的劉媛媛嗎?
北大才女、《超級演說家》總冠軍、媛創文化CEO.任何一個頭銜都足夠光鮮。
聽起來像是書香世家出來的名門閨秀,從小擁有許多資源,考到了數一數二的名校,最終功成名就。
但真正的背景出乎意料。
劉媛媛家境貧寒,出生在河北一個小村子裡,家裡還有兩個哥哥。父母沒有文化,都是農民,要養活這三個孩子都已經不容易了。
為什麼最終能培養出北大才女?
劉媛媛至今想起來也覺得很詫異:「我媽連一年級都沒有上過,但她居然覺得讀書很重要!」
為了讓孩子們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們省吃儉用。
劉爸爸甚至為了省點搬運費,把一千多袋化肥,自己一袋袋地扛出去賣。化肥刺鼻的味道,總是把他燻得眼淚直流。
不管如何艱苦,他們都堅持要把三個孩子供上大學。
父母的全力支持,加上孩子的努力,最終成就了命運的轉彎、人生的逆襲。
所謂的貧富差距,其實歸根結底都是教育差距,是認知、觀念上的差距。
寒門要出貴子,相對來說肯定沒有富人家容易,但並不代表不可能,成功的道路並沒有因為家境貧寒而被完全阻斷。
而這個可能的突破口,就在於教育。
讀書,是寒門孩子逆襲的最好道路。
有遠見的父母,不會怨天尤人、聽天由命,把責任和壓力完全扔給孩子。而是竭盡全力地幫助、支持孩子,和孩子一起走上更廣闊的人生。
如此,寒門才能富養出貴子。
豪門貴子又「貴」在哪?
很多人認為富二代就是有足夠多的錢,過著優渥、輕鬆的生活,最後踩著父母用錢鋪好的捷徑坐上成功的寶座。
其實不是的。
富養的「富」,不僅單指金錢,更是指富裕的精神財富——父母能提供給孩子的知識、眼界和閱歷。
郭晶晶的丈夫霍啟剛——著名實業家霍英東之孫、霍震霆長子,家族身家逾百億。
有這樣的出身,霍啟剛絕對是大眾眼中「有錢人家的孩子」了吧?
然而,真正上層社會的孩子,其實比普通人更加的努力。
他中學時,以全A的優異成績考入牛津大學,獲得經濟學和管理學學士學位,並曾在高盛和所羅門任分析師。
從牛津回到香港後,他也沒有抄捷徑、直接進入家族企業,而是與朋友成立一家企事業顧問公司——幫助中國內陸公司向外擴展,幫助香港或外國公司投資中國內陸。
孩子能有這樣的成就,絕對不是單純用錢堆出來的。
而這種正確的教育觀念,也被霍啟剛和郭晶晶延續到下一代:
前段時間,兩口子帶著兒子霍中曦一起去田地裡插秧、勞作,藉此來教育孩子學會珍惜、知足,號召大家做義賣活動。
忙完之後,一起走進農民家,吃最尋常的農家菜。
而兒子絲毫沒有不滿、不適應,反而十分開心。
富人家的孩子或許確實擁有足夠的金錢,但父母們也沒有忘記給他們精神上的教育。
真正的豪門生活,豪的從來不是生活,而是教育。
寒門的正確富養方式:
把錢花在教育上
富養孩子,精神的財富是首要的。其次,教育上如果能給孩子充足的物質支持,更是錦上添花。
寒門還能不能出貴子?當然能。
我相信很多吃過苦熬過來的父母,都不忍心孩子走得如此坎坷。
父母盡最大的努力,在教育上給孩子足夠的陪伴、引導和物質支持,孩子一定會走得順利很多。
我發現大多數貧窮的家庭,父母都容易有一種「窮人思維」:
「孩子,家裡沒什麼錢,幫不了你什麼,你自己一定要努力讀書,將來賺大錢。」
而有遠見的父母是怎麼樣的呢?
以前看過的一則新聞:
山西一對夫婦,因為買不起房,租了二十多年的房子,但是卻培養出了三個學霸孩子——大哥軍校、女兒在哈爾濱工業大學碩博連讀、小兒子考上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
採訪中,這位父親非常淡然:「房子是租來的,我們賺的錢全部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裡了,教育才是最好的投資!」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有遠見的父母,從來不會因為經濟的局限,而折斷孩子求學的翅膀。反而會把孩子的教育當作最重要的事,拼命給孩子創造條件,和孩子一起去爭取、奮鬥。
我相信這個家庭的日子會越過越好,階層的躍升,已經成功了一大半。
而「窮人思維」家的孩子,還在單打獨鬥、奮力追趕。
每一個寒門逆襲的背後,都有父母的陪伴和奮力託舉。
我有個朋友,曾經窮都快掀不開鍋了,但每個月固定給孩子存2000塊作為以後的教育金,雷打不動。
我問她:「家裡情況都這麼拮据了,為什麼還狠心擠這麼多錢留給孩子讀書?孩子讀大學也花不了這麼多錢啊。」
她卻很看得開:「萬一孩子以後想出國留學呢?萬一她還不想工作,想繼續深造讀研、讀博呢?萬一她不想讀書,想創業了呢?
做父母的,盡力為孩子創造條件,不是一定要孩子功成名就,為的就是將來給孩子多點選擇的餘地。
我不想等她以後拿著常青藤的錄取書來我面前時,我卻只能告訴她『對不起,爸媽沒錢,你去不了』」。
我聽完了非常感動。
我愛你、尊重你、陪伴你,並且願意竭盡全力幫助你——這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富養。
我很早就開始了給孩子的教育金儲備,為的就是將來不管孩子的選擇是什麼,我都有底氣去支持她。這個底氣,不僅是精神上的,更是財務上的。
你知道嗎?我算過一筆帳:
只要你在孩子出生後,每個月存4200元,以8%的年化收益率複利滾存,那麼等到孩子上大學的時候,就會有208.9萬元!可以在澳洲留學了。
即使每個月只存2500,那麼等到孩子18歲時,也會有134.2萬元!足以在新加坡留學四年。
每個月存2500元,我相信還是有不少家庭擠一擠還是可以做到的。
就因為一個小小的舉動,本來只能隨便在國內讀個本科的孩子,現在可以去國外留學了。
不要小瞧每個月存的那一點點錢,堅持下去,最終可能會對孩子的人生造成巨大的影響。
不管你每個月能為孩子存下多少教育金,總比你什麼都不準備要強。
當然,每個家庭的情況不一樣,對孩子的教育金規劃肯定也不一樣。 如何制定教育金目標才合理?家裡每個月應該拿多少錢來存?錢光存著會不會很浪費,有沒有高效的複利增長方式?.
這些,我最初都是通過請教孫老師才解決的。
老朋友應該都知道,孫老師是中山大學金融系、統計系的碩士導師,國際金融理財師、北美候選精算師,在保險和理財投資方面都頗有見解。
是他告訴我,按照國際理財標準,正確的教育金方案規劃應該是這樣的:
1)確定目標,釐清未來需求;
2)了解費用現狀及學費走勢;
3)梳理家庭財務狀況,收入及支出;
4)制定合理的家庭風險保障方案;
5)對風險承受能力進行評估,確定合理收益率;
6)根據家庭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7)在家庭財務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之間調適出一個合理的方案;
在他們的幫助下,我總算是正確地規劃好了孩子的教育金儲蓄方案,目前正按計劃進行中。
為了幫助更多的父母也能為孩子創造更多的條件,我特地向孫老師申請來限量的粉絲福利:讓大家免費體驗孫老師團隊提供的價值1600元的教育金規劃服務(含家庭保障規劃)!
孫明展老師團隊,專門做保險和理財諮詢,不隸屬於任何一個保險和理財公司。
之前給大家推薦過幾次他們團隊的服務,體驗過的朋友都說很不錯,專業又中肯。
這次免費體驗的定製化服務包括:
孩子教育目標梳理
家庭成員保障責任綜合評估
現有保險產品的性價比分析比較
基於家庭狀況和需求的
綜合教育金規劃和保障規劃構建
這一份教育金規劃是免費的,只有限量200份。
只要你希望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教育與未來,都可以去免費諮詢一下。
免費教育金規劃服務
限量200份
掃描二維碼
即可免費報名領取
👇
即使你覺得自己目前的財務資源有限,也不妨礙你提前了解一下,有益而無害。
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戳原文,搶免費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