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男孩殺母后還在笑:我殺的又不是別人,殺的是我媽!

2021-01-08 大河報網

  前一段時間,熱搜榜上的一條新聞讓人覺得可怕:湖南12歲小學生吳某弒母

  12月2日,他在家裡偷偷抽菸,卻被母親無意中發現,結果他直接和母親動起了手,去廚房裡拿起了菜刀。接連對母親瘋狂砍了20多刀,母親當場死亡。

  將母親砍死後,吳某沒有一點慌張。他將弟弟哄睡了,換了一身乾淨的衣服,將作案的菜刀扔到了魚塘中。

  當晚,他還接聽了母親的若干電話,代替母親回復了微信,還用母親的口吻替自己向班主任請了病假......

  第二天,鄰居發現了不對勁,叫來他的外公開門。就連到了那個時候,他還鎮定自若的對外公說:「我媽去外面了,沒在家」。

  因為一樓沒血跡,外公也沒多想,他還和弟弟一起去了爺爺家吃了早飯。

  直到中午,外公察覺不對翻進了二樓,才看到了滿地的血,和已經被砍的血肉模糊的女兒。

  但即使到了這時,吳某依舊鎮定自若:「母親不是我殺的,她是自殺」。直到警察到來,他才承認。

  而到了後來,據鄰居所說:警察帶他回現場了解情況時,那時的他站在樓下,居然還在笑。一個12歲的孩子,面對自己沾滿鮮血的雙手,表現出的是麻木不仁、冷酷無情。他說:「我殺的又不是別人!殺的是我媽!」

  在被問及為什麼要殺母時,吳某康神情淡然的回覆了一句:「我就是恨她」

  而在更多了解之後你會發現,其實這次的衝突僅僅是一個導火索而已。

  他的「恨」,其實已經由來已久。因為吳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疏於對他的管理。

  ↓↓

  在新聞裡,有這樣這樣一個細節:孩子帶著警察來現場指認的時候,孩子的爺爺還摸了摸孩子的臉。村民們說,吳某的父母在廣東打工,從小就是被爺爺奶奶帶大,受到了爺爺奶奶的極度寵愛,孩子被慣壞了。

  吳某有個不好的習慣——偷錢。有一次他偷了爺爺1000多塊錢,但爺爺非但沒有管束,竟然連一句批評都沒有。

  吳某的媽媽陳某因為這兩年要生二胎才回來帶孩子的。

  吳某雖然年僅12歲,但他叛逆的性格,連村民都怕他。陳某看到他有很多不好的習慣,就會管束。而爺爺奶奶看到陳某管教孩子,就會跟陳某爭執吵鬧,婆媳關係非常不好。

  溺愛最大的危害,就是孩子從小品行的不端,得不到有效矯正。如果被過分放縱,那麼等待孩子的極有可能就是扭曲的性格,自私的思想,和失控的行為。

  中國人經常說這四句話:來都來了,人都死了,大過年的,還是孩子。

  於是「還是孩子」成了無數家長用來搪塞事故,企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藉口。只因為是孩子,年齡小,所以孩子們犯的錯誤可以被輕易原諒。久而久之,孩子不端的行為就會被越來越放大。

  ▼

  小男孩想要玩年輕姑娘的手機,姑娘不給,他往姑娘的火鍋裡吐口水,姑娘告訴孩子的父母,他們卻毫不在意:「孩子小,不懂事,讓一讓就好啦」

  隨後火鍋換湯,沒得到手機的男孩惱羞成怒,把滾燙的鍋底潑向姑娘,導致姑娘毀容!

  ▼

  午後的高鐵上,孩童喧鬧不止。劉先生提醒孩子的父親,讓孩子安靜一些。

  孩子父親卻憤怒道:「他們還是小孩,你管什麼管!」

  見孩子父親不管,劉先生便教育了一下孩子,反被孩子的母親一耳光打到眼球流血!

  (via@錢江晚報)

  ▼

  7月24日,長沙一輛公交車上,一名女子讓男童抓住拉手練吊環。

  被司機勸阻後,該女子怒懟:「關你屁事 」,並對司機大吼:「我天天都這麼吊,就你有意見,你有病啊!」

  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是「壞孩子、熊孩子」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

  父母就是作畫的人。

  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

  ▼

  班級組織學生去博物院參觀,其中有男孩兒拿走了兩塊小小的鵝卵石。

  雖然東西不貴重,但母親知道後沒有放任不管,而是讓孩子拿著鵝卵石和道歉信,親自去道歉。

  讓孩子真正懂得了自己行為的不當,並深刻記住了這次教育。

  (via網絡)

  ▼

  早高峰,車堵的一動不動,發現前面那輛車的父親打開車門,撿起了孩子隨手扔出車窗外的酸奶盒,並對孩子教育了一番。

  ▼

  戚薇的女兒很喜歡她的一條裙子,非犟嘴說這裙子是自己的,要穿走。戚薇不讓,和女兒吵了起來。

  陳學冬說你可以安慰女兒,晚上回來給她穿啊。而戚薇認為這種安慰是不正確的。

  不能無底線的接受孩子的所有要求。

  王嘉爾建議可以買一個親子裝,戚薇則表示:「強要」是非常沒有禮貌的行為。絕對不會讓孩子養成這種壞習慣。

  (via@拜託了冰箱)

  比起那些一口一個「孩子還小,你給她玩玩又怎樣」的熊家長,戚薇的教育觀念更值得我們學習!

  弒母案件給予我們9大警醒

  1.隔代教育:不能縱容孩子

  老人容易心軟,往往寵溺捨不得管教孩子。孩子的是非觀需要通過不斷指正才能明確。不分是非黑白地偏袒孩子、心疼孩子,只會害了他。

  2.陪伴教育:父母至少一方不能缺席

  管教孩子的前提,是和孩子建立了親密依戀關係。孩子在後續成長過程中會自覺自愿地接受撫養人的管教和指引。否則,他就會充滿反抗和敵對的情緒。給予愛和陪伴,孩子心裡才會有你的位置。

  3.打罵教育應摒棄,越打孩子越叛逆

  打罵只會起暫時的震懾作用,並不會讓孩子真正意識到問題所在。孩子是越打越叛逆的,甚至並服氣家長的教育。因此打罵教育應摒棄,這種教育方式只會扭曲孩子的心靈和性格。

  4.親子之間需要學會表達愛

  警察問「為什麼殺媽媽?」吳某說「我恨她」

  警察再問「為什麼恨她?」吳某說「她不愛我」

  從小被丟給爺爺奶奶養育,7歲出車禍,父母都不願來看看他。

  後來因為生弟弟重聚,經常打罵教育,讓孩子漸漸極端。

  我們始終要記得:教育是根植於愛的。教育要先學會表達愛。沒有愛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

  5.孩子生病的時候要在身邊

  孩子生病的時候,特別是要住院的時候,心靈和情緒上是特別脆弱的。吳某的父母沒有重視,在孩子出車禍住院的時候。他們沒有出現,殊不知,這時孩子非常失望,導致對他們的冷漠。

  孩子生病的時候,父母最好有一方在身邊,抱抱他,告訴他「我在」。這樣,孩子才會獲得安全感,他的心才會柔軟。

  6.做人準則:不能盲從,特別是錯的東西

  吳某吸菸,是因為身邊的同學在抽。很可惜的是,他的監護人,沒有一個人認真地告訴他:不盲從,特別是不健康的、錯的事物。

  9-12歲,是步入青春期的前奏,這時孩子更容易盲從,家長應格外注意引導和注意教育方式。

  7.父母子女間是獨立個體,要尊重

  吳某的母親打罵孩子,從沒把孩子當獨立的個體看待。

  而吳某弒母后說「我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是我媽媽」,是一樣的思維方式。互相剝奪生存的權力,沒有界限感更沒有互相尊重敬畏。

  這是當前家庭教育中最常見的問題,希望大家知道:尊重是教育的基礎,有尊重才有理解,有理解才能讓彼此進行溝通和交流,才能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路途。

  8.金錢教育,沒有理財觀念,就容易成為金錢奴隸

  我們的教育中,很少父母會主動定期給孩子零花錢,這導致很多孩子毫無理財概念,一花起錢來大手大腳,如流水。在得不到滿足時,還會像吳某那樣去偷爺爺的錢。

  建議孩子在10歲開始,就可以適當給零花錢,並幫助孩子規劃錢的使用。管理金錢,很大程度上就是在教孩子管理自己。

  9.越禁用手機越讓孩子著迷,不如用規則代替

  孩子沉迷手機,是當下很多父母遇到的問題。

  這裡建議,別一味不允許孩子玩,可以設定規則。讓孩子遵守規則的前提,是有親密依戀關係的基礎和得到了尊重,另一個是父母要遵守承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為人父母,需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太多!

  關愛而不溺愛

  讓孩子健康成長

來源:沈丘在線 編輯:凡聞

相關焦點

  • 12歲男孩殺害親生母親,被抓時一臉淡定: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我媽
    12歲男孩殺害親生母親,被抓時一臉淡定:又沒殺別人,我殺的我媽「我殺的又不是別人,我殺的是我媽」你無論如何也想不到這麼一句駭人聽聞的話出自一位十二歲的孩子之口,說出這句話的是這幾天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的雲南十二歲男孩之口。
  • 12歲男孩殺死親生母親:「我又沒殺別人,殺的是我媽」
    」這就讓我想起去年大連10歲女孩身中7刀,血流不止,被棄屍綠化帶的案件。與其說這個案子的兇手是14歲少年,不如說這個案件的兇手是14歲少年一家。       案發後,蔡某還在班級群裡發送消息及視頻,偽裝自己是旁觀者,並冷冰冰的寫到「小孩死了,讓人扒光殺了就在我家門口對面。」
  • 12歲男孩弒母:我又沒殺別人,殺的是我媽…獲釋後,他該何去何從
    12月2日晚,湖南沅江一名12歲的男孩在家中持刀殺死自己的親生母親因年齡不夠,幾天後被警方釋放,但他卻有家難回,有校也難回了……112歲男孩家中殺害親生母親12月2日晚9時許,在湖南沅江泗湖山鎮,12歲的男孩吳某因不滿母親管教太嚴、被母親打後心生怨恨,在家中持刀將自己的親生母親殘忍殺害。
  • 我媽讓我殺她媽,這樣才能有錢花,殺不殺?|魔宙奇譚018
    情景重現了一下,又勾起了我傷心的回憶輪到班裡一個男孩,他平時有點淘氣,總被老師叫家長,上臺後,他果斷劃掉了他爸的名字。老師怔了一下,叫住他,讓他解釋。男孩說,我覺得我爸是最不重要的人,因為他總打我和我媽。
  • 「我,12歲,殺了我媽,學校不敢不要我」,該引起神木家長反思了...
    將媽媽殺死後,小康還帶著剛滿2歲的弟弟睡了一晚,並接聽母親多個電話和微信,還佯裝母親的口氣,給班主任發信息請假。 直到第二天,鄰居發現兇案,立即報警。警察趕到後,帶吳某回案發現場了解情況,他還在樓下笑, 「臉上沒有一點害怕的表情。」
  • 心理學:是誰殺了我,而我又殺了誰!上
    是誰殺了我,而我又殺了誰 !是我殺了我死亡 ,這一個似乎只能在宗教裡才能夠暢所欲言的東西 ,在日常生活中卻是令人唯恐不及 ,諱莫如深 。我在百度裡都找不到 與之相關的一些文章 。我始終不明白 ,他在寫出「面朝大海 ,春暖花開 」這種溫暖的詩句後,又為何以臥軌自殺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呢?說實話,我也曾想過自殺,想著天地對我不公、生活毫無意義、生命缺少價值的消極念頭,巴不得早點離開人世。但是又想想得不償失 ,死了也不能解決什麼 ,就苟著臉皮活著 。
  • 「我13歲,殺了10歲女孩,不用坐牢!」
    「他這次過來問我『你女兒找著沒有?』神態仍然看不出什麼異樣。事後根據監控錄像的時間回想,那時我女兒應該已經被他騙到了他家中。我不知道他怎麼做到那麼平靜地跟我說話。」第二,在女孩屍體被發現後,13歲男孩還在班級群裡裝模作樣地說:「嚇死我了,11歲(虛歲)小孩下午讓人扒光,給殺了」第三,在他殺完女孩後,還向人詢問如何處理自己的指紋……
  • 「他想殺我沒殺成,殺了勸架的兒子」
    出事後,金雲14歲的女兒患上中度抑鬱,7歲的兒子成績也有下降,為了補貼家用,她不得已遠赴新疆務工,婆婆則在鎮上飯店刷碗,幫忙照顧孩子。行兇後,楊大強曾放火燒車。「我當時很淡定,父子倆能有多大仇恨,大不了劃個口子。」沒多久,電話打來,告知她丈夫搶救無效身亡。剛到醫院,金雲就暈倒了,迷迷糊糊中聽見婆婆蔣青的哭叫聲,有人勸婆婆,兒媳婦都暈過去了,還在這裡哭,你也暈過去怎麼辦。楊大強被公安機關抓獲。
  • 三國殺:笑到腹肌痛的表情包,無中生「友」天下大吉
    表情包真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哪怕沒有和別人互動,只是看著沙雕表情包,就能讓人忍不住笑出聲來。上次的表情包大家好像都看過,這次小玖要拿出自己壓箱底的存貨!所謂「無中生友」,無中生出自己的一位朋友。每次小玖在遊戲中打出【無中生有】的時候都默默地想,從前我有一位朋友……人間真實惹。曹丕&甄姬:「叡兒,無論你想要什麼,父王母后都會一直支持你的。」曹叡:「我希望牌堆全紅。」
  • 剛發生的南京弒母:17歲兒子殺了他媽,我卻看到了比這兒更悽慘的真相
    這幾年發生孩子殺母親、殺父親的事情還少嗎?且不說其他時間,單說2018年底發生的兩件慘案,就創了「紀錄」。一個是年齡大的孩子殺掉母親的:那個24歲的山東在校大學生(留了兩級),2018年11月就親手把自己的母親捅死了。
  • 別人對你說You are killing me,可不是你要殺了我!理解錯賊尷尬
    毛毛一聽"kill",趕緊說No, I won't kill you,本來無奈的外教,突然大笑起來,小夥伴們,你們知道外教為什麼笑嗎?一起來圍觀吧!NO.1 You're killing me!當別人對你說You're killing me,他不是說你要殺了他(真要是殺你,還能和你好好說話嗎,咬你~)而是說你太折磨他了!You're killing me!字面意思:你要殺了我!
  • 「殺姐姐」馬可走紅:出演殺阡陌前模仿林青霞
    值得一提的是,他走的並不是諧星路線,不是通過男扮女裝來譁眾取寵。塑造劇中的「六界第一美」,他經過一點一點的雕琢,才呈現給觀眾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美男子」。  在《花千骨》中,馬可飾演的殺阡陌是妖魔之王,掌控整個妖界,同時,他也是神界、魔界、仙界、妖界、鬼界、人界這六界中最美的人。
  • 接棒狼人殺,「皇上別殺我」或成語音社交新秀
    這不是某個宮鬥劇中的臺詞,而是發生在宮廷角色扮演app「皇上別殺我」中的一段真實對話。  借著近兩年宮鬥熱的勢頭,這個以燒腦宮鬥為主要賣點的app上線不久便吸引了一大批宮鬥與推理愛好者,在模擬宮鬥的過程中,感受邏輯推理的魅力。
  • 4歲男孩殺魚去鱗手法嫻熟,孩子:幼兒園再不開,我要子承父業了
    4歲男孩殺魚去鱗手法嫻熟,孩子:幼兒園再不開,我要子承父業了導語生活中我們經常說要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可是,有很多家長卻做不到,他們凡事都為孩子們做好,硬生生的把孩子養成了一個巨嬰案例網上就有一位4歲的小男孩,因為殺魚去鱗手法嫻熟而爆紅網絡,當然這位小男孩家裡面是賣魚的,因為疫情期間幼兒園沒有開放,家裡又沒有多餘的人照看他,所以他就跟著父母做起了生意。
  • 光緒為什麼不殺慈禧?不是不敢殺,不是殺不掉,而是不能殺
    ,康有為對日本謊稱這次來到日本是拿著光緒皇帝的「衣帶詔」來的,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光緒皇帝從始至終是和慈禧站在一邊的,光緒不可能殺了慈禧,不是不敢殺,也不是殺不掉,而是不能殺。 為何要說光緒不能殺慈禧呢?我們先看一下光緒是怎麼坐上龍椅的。
  • 「別殺我,我才10歲..…」10歲男孩被同學父親捅死:別讓你的「護犢子」,成為孩子的噩夢!
    媽隊想說的是,身為一個母親,我也能理解那種「得知孩子被欺負」時的氣憤與心痛。但用這樣極端的方式來「替孩子出頭」,難道就真的「保護」了孩子嗎?事發後,媽隊不禁重新思考,孩子間發生矛盾衝突,作為父母,該怎麼做才最正確呢?
  • 「這是我媽,又不是別人。」打罵和溺愛孩子都是要命的!
    12月2日,對於湖南沅江的吳林一家,註定是個不平靜的夜晚。那日,六年級的吳林又被母親打罵,這已經不止是第一次了。心懷怒氣的他,從廚房抄起菜刀就向母親砍去……聽到叫聲,鄰居敲門,吳林謊稱是媽媽打弟弟的聲音。第二天,吳林姥爺跳窗進來,他還鎮靜地告訴姥爺「我媽媽外出去了。」
  • RNG戰隊21殺吃雞!打破天霸剛創的記錄,小叮噹單局12殺
    3月18日,我們還在感嘆天霸戰隊在薩諾地圖當中創造了18殺吃雞的驚人記錄,但時隔僅一日,RNG戰隊就打破了這個記錄,在3月19日,絕地求生胖虎杯第三日的第一局比賽中,RNG戰隊狂攬21殺吃雞,單局斬獲了31分,成為了2020年首個單局突破20殺的隊伍,而選手小叮噹更是在單局比賽中完成了
  • 辛亥革命的一課:你殺了我肉體,我就腐爛你靈魂
    好在沈嶽煥自小就看衙門殺人,不怕死人,於是由一位長身四叔帶他去看人頭,一幅顏色鮮明的圖畫展現在九歲小孩眼前:於是我就在道尹衙門口平地上看到了一大堆骯髒血汙人頭,還有衙門口鹿角上,轅門上,也無處不是人頭。從城邊取回的幾駕雲梯,全用新竹子作成(就是把這新從山中砍來的竹子,橫橫的貫了許多木棍)。
  • 南京水庫殺人案受害者女兒:抑鬱症不是殺我媽媽的藉口
    經初步調查,兩名死者分別為史某某(女,43歲,溧水區人,生前患有抑鬱症)、劉某某(女,47歲,溧水區人),兩人曾為同事關係。10月21日12時許,二人相約前往溧水區某水庫遊玩過程中,史某某趁劉某某不備將其推下水,自己也一同落入水中,兩人均溺水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