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面推行生長幹部學員連隊化管理模式
本報訊 「學員隊」這一軍校特有稱謂將在生長幹部學員中消失。8月28日,海軍大連艦艇學院2014級新學員徐釗一入校便被告知馬上到「144艦一部門4艙」報到。這種獨具特色的艦艇化管理模式,是該校關於連隊化管理模式新的實踐。正值新生入學季,像徐釗一樣的新學員面對的現實是:一入學就被編入由高年級學員擔任班長的戰鬥班裡,從列兵做起,直至4年後成為合格軍官。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全軍和武警部隊承擔生長幹部培訓任務的院校,全面推行學員連隊化管理,並探索不同類型的學員管理模式。
學員連隊化管理,就是參照部隊基層連隊編成結構、建設標準和規範要求,在專職幹部指導下,由學員依據條令條例實施自主管理的一種運行模式。這是世界一些著名軍校通常採用的學員管理模式。據總參軍訓部院校教學局局長陳富平介紹:「根據總部統一部署,今年是生長幹部學員隊連隊化管理全面推行之年。這對於加強院校正規化管理、培養學員崗位任職能力、深化教學管理模式改革有著重要意義。」
從「學員隊」到「學員連」,一字之變激活了全軍和武警部隊各院校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一池春水」。國防科技大學理學院學員旅專為學員編設187個骨幹崗位,並對骨幹實行一學期一輪換,保證每名學員得到鍛鍊;解放軍理工大學組織召開幹部和學員骨幹集訓,邀請校外專家、部隊代職教官到學員連傳經送寶;海軍大連艦艇學院貼近海軍部隊和艦艇特點,將學員按不同年級、專業,編入30個模擬艦,每艦下轄模擬部門、分隊和班;空軍預警學院充分吸收雷達部隊連排班管理模式,組織力量從政治工作、教學訓練、行政管理等方面用工作流程圖的形式制訂了《學員連隊化管理工作規範》;第二炮兵工程大學參照飛彈旅編成結構和規範要求,制定學員編隊方案;陸軍軍官學院按照連隊幹部成長軌跡設置學員實踐崗位,為學員搭建當兵、練兵、帶兵的實踐平臺;武警工程大學選調126名一線部隊優秀基層幹部充實到學員營連;後勤工程學院從去年試行學員營以來,逐步完善學員營連行政管理和戰備工作配套機制。
從「學員隊」到「學員連」,院校幹部和學員均經歷著角色和理念的雙重轉變。軍事經濟學院學員旅領導說,從前期試行的情況看,旅營連模式的推行,受益最大的是學員,營連排各個崗位不僅提高了學員軍政素質、組織管理能力,更強化了他們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同時也給旅、營幹部帶來壓力,倒逼我們要學會當好新一代學員的「導師」,而不再是「保姆」。
(綜合特約記者李玉明、宋曉彪、張錦星、夏效生、王文毅、馬勝偉、鍾福明,特約通訊員劉長江,通訊員黃偉、鄧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