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重汽2020前三季度業績曝光!
2020年10月9日,《山東新聞聯播》對中國重汽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進行了報導:中國重汽實現匯總收入1244億元,同比增長49.2%,利潤總額80億元,同比增長85%。前三季度的銷量、收入、利潤指標,均全面超越2019年全年。
2020年9月,恰好譚旭光任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兩年。中國重汽的超高銷量和利潤,是來自譚旭光「重拳與猛藥」嗎?
請看來自方得網的分析。
銷量利潤大幅增長
2020年前三季度,中國重汽究竟交上了怎樣的答卷?
根據中汽協剛剛公布的數據:9月,中國重汽重卡銷量為31797輛,成功上位一名,奪得當月銷量亞軍。
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重汽集團銷售整車12.4萬輛,同比逆勢增長157%;1-9月份,重汽銷售重卡20萬輛,同比增長44.6%;銷售輕卡13萬輛,同比增長75.9%。
方得網對比了中國重汽2017年及2020年的相關財務報告:
2017年,中國重汽集團實現銷售收入905億元,利潤45億元。而2020年前三個季度,中國重汽集團的利潤就高達80億元!
再來看中國重汽集團中的上市公司中國重汽濟南卡車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全年收入373億元,淨利潤8.98億元;而2020年前三季度預計的利潤在11~13億元。
2020三個季度的銷量和利潤就超過了去年全年,跟2017年比,更是大踏步地進步,中國重汽是如何做到的呢?
節流:心無旁騖攻主業
銷量紅火,能有如此高的盈利能力,離不開中國重汽董事長譚旭光上任兩年來,大刀闊斧的改革,有人更稱譚旭光對重汽動用了「重拳與猛藥」。「重拳」就是「開源」,促進了銷量大幅增長;「猛藥」則是「節流」,保證了利潤增速高於銷量和收入增速。
譚旭光上任兩年,在不同場合都鮮明的表達了自己將重汽的改革進行到底的決心。
首先在許多非主營業務方面,重汽甩掉了「包袱」。
早在2018年9月1日,譚旭光在新班子上任後第一次全體領導幹部大會上就提出,中國重汽要有序退出房地產等非主營業務。2020年4月29日,中國重汽集團與碧桂園集團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正在進行房地產轉讓項目交割,這標誌著中國重汽集團徹底退出房地產業務。
在甩掉了非主營業務後的重汽,輕裝上陣。
2019-2020年這兩年間, 「心無旁騖攻主業」、「不爭第一就是在混」這兩句話一直是譚旭光強調的重點,在堅守主業不動搖的同時,中國重汽集團向著「打造中國第一的商用車集團,實現全系列商用車中國第一、全球領先」的戰略願景進發。
在人才的管理和改革方面,中國重汽集團建立了「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人事制度,通過公開競聘、優勝劣汰、打破封閉,初步形成了年輕化、知識化、國際化的團隊;同時精幹主業、剝離輔業,真正的實現心無旁鶩攻主業。
在企業成本上,中國重汽同樣做到了「減負」前行和大幅度「節流」:不僅建立了以財務為中心的管理體系,強化預算管控,費用歸口管理,導入價值工程理念,各項費用大幅降低。 同時,重汽在採購成本上,建立了供應商優勝劣汰機制,實現公開透明的陽光採購,成本也得到了大大降低。
開源:產品研發精準捕捉用戶需求
重汽,如何從產品、技術、研發等方面為中國重汽培育新的競爭力?
產品是銷量的保障,重汽如何做到精準捕捉用戶需求,實現快速反應,並快速研發出響應的產品推向市場?
「快」「準」「狠」是重汽產品研發層面的三大特點。
「快」是形容重汽產品研發速度十分迅速。據了解,在中國重汽的一條總裝配線上,400多輛以煤炭、砂石料運輸為主的新款重卡正加緊生產。這款車型從市場調研到產品下線僅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準」則是中國重汽在產品研發之初,對於用戶需求的精準捕捉。中國重汽集團總裝現場分部部長王學海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我們現在基本上幾天就會有新的車型更新。目前可以生產上百個品種的卡車,覆蓋十幾個行業,僅牽引車就有8大行業、23個場景,可以說根據市場需求,我們實現了『私人定製』。」
能夠精準捕捉用戶需求,實現快速反應,得益於重汽在反應機制上的改革創新。2019年,中國重汽集團成立應用工程開發中心,讓過去實驗室裡的研發人員走向市場。通過不斷調研、不斷改進,產品配置更加適應市場。
「狠」則是中國重汽在產品研發從來不吝於投入。據了解,中國重汽近兩年研發投入都保持了30%以上的增幅,今年投入研發經費超過30億元,明年將提升到50億元。新產品的推出依靠重汽不斷在科技方面的創新。特別是新一代黃河品牌幹線物流牽引車是中國重汽從技術引進向自主正向開發的戰略轉型,這也印證了譚旭光到中國重汽後,在首次領導幹部大會上提出必須「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車集團」,必須實現技術全球引領,掌控高端商用車核心競爭力的目標。
譚旭光曾在中國重汽2020年商務年會上提出了中國重汽2025年前要實現三個「20萬」的戰略目標,即重卡國內銷售穩定在20萬臺,中輕卡國內銷售穩定在20萬臺,輕型商用車銷售穩定在20萬臺。
而2020年1-9月,重汽就達到了20萬輛重卡的目標,達成了第一個「20萬」的戰略目標。
2020年還有三個月,中國重汽是否會接連提前達成2025年的目標?重卡領域又將創造怎樣的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