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東方管理評論
2019年初,國務院頒布的《關於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為一線醫務工作者增加收入提供了保障,一線醫生皆歡呼喝彩。
但是,對於醫院管理者和主管部門來說,如何更有質量、更有效率地完成績效考核中明確規定的 4 個方面 55 個指標,如何用考核指標指導實際工作,把填表、上報變成是醫院提升質量和效益開展改善活動的實際行動,成為了大部分醫院管理者和一線醫護人員面對的現實問題。
近日,由東方出版社出版的一套《美系精益醫療大全》全新出售。
此套書為醫院高質量的完成 55 個績效考核指標提供了降本增效的理論指導,是醫院可以直接照搬國際成熟案例的精益實施工具書,是醫院管理者深入理解績效考核指標,並向質量效益型醫院轉型的最佳學習指南。
國務院在《關於加強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的意見》中明確了工作目標,到 2020 年,基本建立較為完善的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這個體系由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滿意度評價等 4 個方面的 55 個具體指標構成。
目的是通過績效考核,推動三級公立醫院在發展方式上由規模擴張型轉向質量效益型,在管理模式上由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轉向全方位的績效管理,促進收入分配更科學、更公平,實現效率提高和質量提升,推動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政策落地見效。
為此,國家衛健委在今年暑期專門組織舉辦了全國性的培訓,對政策進行解讀,並指導醫院如何完成績效考核的填報工作。
從目前各個醫院的完成情況來看,績效考核達到了預期的效果,骨幹醫生的收入大幅增加,其他醫護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也在增長,但由於收入增長的差距和有獎就有罰等管理制度的實施,也給醫院管理者和醫務工作者造成了不少困擾。
如何把績效考核工作常態化,如何在高質量的完成績效考核的同時,切實的讓醫院轉型為質量效益型醫院,成為了醫院管理者和一線醫務人員的頭等大事。
績效考核並不僅僅是要給醫生增加收入,能否建立質量效益型醫院才是關鍵。而這正是精益醫療可以解決的問題,此外,精益醫療也是通過科學管理的方法,將工作中的浪費識別出來並予以消除。
近二十年以來,精益醫療已經成為世界上大量實踐於醫院管理並幫助醫院成功轉型的最佳工具!
精益一詞最早源於日本豐田,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學者總結提出,是一套從客戶價值出發以實現提升管理效率的思想。
目前精益生產已在製造型工廠廣泛應用。20 世紀 90 年代後半期精益開始在醫院傳播和應用。
世界範圍內有成千上萬家醫院引入了精益醫療理念,優化流程,為患者提供更高價值的服務。精益醫療所涵蓋的管理思想和工具,完全可以應用於 55 個績效考核指標,幫助三級公立醫院實現向質量效益型轉變。
精益醫療是通過科學管理思維和方法,打通科室間壁壘,授權醫護員工,將工作中的浪費識別出來並予以消除。
精益,不是增加工作負擔,而是在全員參與改善的前提下,讓醫護員工的工作更輕鬆,並且提升醫護員工主人翁思維和在醫療工作中打造高質量的服務能力。
在中國,有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大國際醫院、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浙江省台州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北大深圳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北京和睦家醫院等上百家醫院都通過實施精益變革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其中浙江省台州醫院在 2019 年還獲得了中國質量協會頒發的「全國質量獎」,成為醫療行業第一家獲此殊榮的組織。
東方出版社此次出版的這套精益醫療系列書:
包括基礎理論和工具部分的《美系精益醫療大全(上下冊)》;
以及分科室介紹的 5 本書,分別是《化驗室案例》《急診部案例》《門診部案例》《外科案例》《支撐服務案例》,既方便醫院全員推進精益實施,也方便重點科室先行精益實施。
這套書是精益管理界的諾貝爾獎——「新鄉獎」獲獎作品,引進自被公認為專業教材和標準參考著作出版先鋒的CRC 出版社。
是截至目前最權威、最全面、最詳盡、最實用的分科室的精益醫療經典之作!
本套書中,除了 5 個指標是明顯具有中國特色的指標沒法借鑑外,其他對應的另外 50 個重要指標在書中都能找到相對應的精益實施案例和方法。
清華大學副校長、博士生導師鄭力介紹說:
「
中國正處在深化醫改的時代背景下,精益醫療會對中國醫療服務改革以及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提供有益的新思路。
這套叢書體現了精益思想在醫療行業的最新理論方法和最佳實踐,對醫療管理的實踐者和研究者都是十分有價值的。我鄭重地推薦它給讀者。
」
作為醫院領導,如何在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工作中表現突出,如何在醫院等級評審中順利過關,如何在三級醫院大排名中脫穎而出,就需要自上而下來一場精益醫療的變革。
因為精益醫療的實施既是一把手工程,也是全員工作。自上而下的示範和引領,自下而上的參與和改善,降本增效,提升患者滿意度。精益變革,醫院轉型升級的必由之路。
為什麼要學這套書?
1、本套書的案例是實踐檢驗的結果。本書的三位作者都是美國精益醫療實踐方面的頂級專家,分別擁有豐富的精益管理、醫療和醫院管理的經驗,他們聯手幫助美國和全世界上百家醫院實施了精益轉型,並且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據作者在書中介紹實施精益醫療後的效果:
急診室患者等待看病的時間從 14 小時縮短到 30 分鐘以內,促成了患者流失率下降;
化驗室切換時間縮短了 50%;
外科和藥房減少了數百萬美元的庫存;
營養服務區域人工成本降低了 50% 以上;
在手術安排時間不變的情況下,為每位外科醫生增加多達 20% 或者更多的手術臺數;
住院部縮短了高達 80% 的交付時間;
大多數區域的工作效率從 30% 提高到 50% 以上……
2、從根本上提升醫院和醫務人員的'收入"!
從內容上,本套書始終從患者的角度來關注醫療價值和醫療質量,什麼是患者角度的「價值」呢?就是患者在整個就醫過程中,所經歷的每一個醫療流程和醫療作業都應該是「第一次就做正確」,以此角度來提醒醫生和醫院工作人員如何做到「第一次就做正確」,以避免各種醫療事故和醫療錯誤。以此進一步,患者不僅感知到身體上的康復,同時也能享受到精神上的愉悅,這是患者認為醫院應該提供的「價值」服務。
把就醫看作是一次享受他人服務的過程,患者滿意了,支付更多醫療費用的可能性就會發生。就如同製造工廠生產的殘次品不能出廠一樣,以服務為主的醫院也不能用殘次的服務對待患者。
3、書中介紹的精益工具、方法簡單,案例豐富,讀者可以照搬或修改後直接運用到自己的醫院和科室。
4、本套書從頭到尾邏輯結構清晰,翻譯流暢。尤其是把許多在製造工廠環境使用的精益術語,轉換為醫生容易理解的語句表達出來,是本套書不同於同類書籍的創新之舉。
5、本套書旨在為醫院領導者、高級管理者、各科室主任、流程優化團隊成員,以及一線醫護人員提供實用指南。通過精益醫療的實施,目的是把醫院建設成一個具有成本效益的、標準化的、高質量的、關注患者價值的運營系統,讓醫院轉型為高質量服務系統。
6、這是一場牽涉醫生、護士、各級管理者、所有參與者,關乎能否實現「以患者價值為中心」的精益變革。
內容介紹:
本套書強調,精益是對流程的一種不同的思考方式。高質量地治療患者對於醫療服務無比重要。本書作者們並不鼓勵工作更快或更加緊張,因為「匆忙造成浪費」,就是說匆忙時我們就會犯錯誤。
本套書把醫院看作一個系統,醫院的業務就是接待患者的前後各項過程,如掛號、門診、急診、收費、化驗、放射科、手術、住院、出院等等,在患者進入醫院的那刻起,可以將精益應用於每位患者的每個流程的任何環節,而這個流程的各個環節應該流動起來,以讓患者獲得較高滿意度。
而現有的各個流程、環節由於部門之間壁壘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運行不暢,導致效率低下、患者等待、人員浪費等諸多問題。
精益醫療的基本原則是關注患者,注重價值,縮短治療交付時間。如果醫院可以運用精益原則和工具,進行一場文化變革,那您就會成為世界級的領導者。
為了方便讀者閱讀,這套書分成了 6 本書,第一本大部頭書,頁數達到 680 頁,叫《美系精益醫療大全(上下冊)》。
此外,還包括分科室的 5 本書,它們涵蓋了化驗室、急診部、住院部、胃腸門診部、基礎醫療門診部、外科,支撐服務部門包括營養服務、藥房和放射科。
《美系精益醫療大全(上下冊)》共分2個部分:
第一部分,定義什麼是精益,以及發展到今天日臻完善的精益旅程中獨特而有趣的歷史故事。作者團隊的經驗是,大部分精益醫療生產力的改善,都起步於實施精益。
第二部分,從第五章開始一直到下冊的第十四章結束,描述每一個精益工具和概念,及如何應用它們,尤其是如何建立精益領導力文化,高級領導者必須以身作則,走現場、參與問題解決和培育員工的問題解決能力。
分科室的 5 本案例書,每一本書關注醫療的一個特定領域,這幾個領域在實施精益後,都取得了重大的流程和質量改善,書中詳細介紹了如何在各種醫療流程中實施精益。
作者團隊花了很多年研究,在小型、中型、大型醫療系統和組織中實施精益,他們發現分享經驗教訓是非常有價值的。
每本書的開始部分從傳統的觀點出發,描述每個區域通常的運營情況,並描述典型問題。
然後,通過各種精益實施方案,展示了如何使用精益工具,包括價值流、產品加工流、全面作業分析、換型、標準作業、防誤等,以及 BASICS 系統問題解決模型和在「各個科室的真實落地案例」,還有如何踐行精益領導力和變革管理文化,都在本套書中有詳細闡述。
同時,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可以複製或者修改後運用在自己組織機構上的藍圖,每本書還囊括了實例、故事、案例、結果和經驗教訓。
祝您精益之旅順利!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因為疫情,發貨會延遲,但這套書已經可以正式發貨了。
發貨地北京
該出手就出手吧
別等忙起來了,就忘了買書了
讀書可是一輩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