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網站發布的徵收公告,是否意味著被徵收人已知曉?

2020-09-09 徵地拆遷法律

■點擊右上角關注,私信發送您的問題,即可免費獲得在線律師一對一諮詢服務。

網上發布的徵地公告就能被認定為被徵收人已經知曉嗎?

依據我國徵收土地公告辦法的規定,徵收公告應該以書面形式公告,如果只是進行網上公告的,是不能認定為被徵收人已經知曉的。


律師分析

在團隊辦案過程中,遇到過很多起被徵收人因為對補償安置未談妥,於是被作出《房屋徵收補償決定書》等,原告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於是對徵收公告提起了行政訴訟,有的法院會認定被告政府已經早在網站進行公告,應當視為原告被徵收人已經知道。時效從應當知道之日起計算,按法律規定,已經超過了訴訟時效。那麼網上公布的拆遷公告能否視為被徵收人已經知曉呢?

知情權是行政相對人很重要的權利,它是相對人行使陳述、申辯、救濟權等權利的前提條件。《國務院關於印發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的通知》規定了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要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應行政管理相對人利害關係人的知情權、參與權和救濟權。

而保障知情權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依法告知相對人。對於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告知的方式,目前法律法規沒有具體規定,但根據前述要求,無論採取何種方式,必須能保證相對人知曉有關具體行政行為。

被告採用在政府網站公開的方式告知,顯然違背上述要求。

其一,一般公民較少登錄政府網站,人們的日常網上行為多是瀏覽與自己日常生活、休閒娛樂相關的內容,政府官方網站正常情況下人們較少會去關注。

其二,被徵收人中相當一部分是不會上網的老年人,如何得知房屋被徵收?知情權如何得到保障?

顯然,單純通過網上公布的拆遷公告不應被視為被徵收人已經知悉具體行政行為,更不應認為政府已經履行了其公告的法定職責。

在行政訴訟中,經常遇到沒有明確法律依據的情況,根據我們的維權經驗,一是依照《依法行政綱要》中的原則規定;二是依據法理,作合理的解釋;三是參考最高院案例,雖然我國不是判例法國家,但最高院公報案例還是具有一定指導意義。

團隊律師在辦類似案件過程中主要採用了法理推導的方式,對知情權的告知作出合理解釋,最終才能獲得法院的支持。

■圖文綜合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徵收方未依法履行徵收決定公告職責,被徵收人是否可以直接起訴?
    徵收方未依法履行徵收決定公告職責,被徵收人是否可以直接起訴?導讀:2020年1月,小張家發生了徵收,一直有人去小張家遊說,讓小張家籤訂補償協議,但是小張家覺得補償很不合理,也沒見什麼徵收文件,小張了解到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應該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進行徵收,但在徵收範圍內從來沒見過房屋徵收決定,那小張家可以起訴當地市縣政府要求履行房屋徵收決定公告職責嗎
  • 國有土地徵收公告是否可訴
    國家對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可以提前收回的,而提前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就需要對土地徵收決定進行公告。告知被徵收人土地徵收的相關情況,那麼國有土地徵收公告是不是可訴?下面由劉勇進律師進行詳細解答:一、國有土地徵收公告是否可訴國有土地徵收公告是可訴的,當事人如果對國有土地徵不服的,可能對徵收部門作出的
  • 法律是如何規定政府徵收土地的?
    政府徵收土地也是需要按照法律規定進行,不能隨意徵地,政府徵地的時候,需要有大量的徵收文件報批審核以及公告。那麼,法律是如何規定政府徵收土地的?二、政府徵地需要什麼手續政府徵地需要公告、聽證、以及一些列的審批手續,否則即為非法徵收。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則要看審批的主體是否有審批權限。徵地的程序分前後銜接的兩大塊,即徵地的批准程序和徵地的實施程序。
  • 房屋徵收公告和徵收決定是一回事兒嗎?徵收決定公告可訴嗎?
    房屋徵收決定是政府根據公共利益的需要,對公益建設項目需要使用的土地範圍內的房屋予以徵收,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的行政決定。誰能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呢?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的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才能依法作出房屋徵收決定,徵收只能是政府的行政行為。
  • 徵收土地公告可以撤銷嗎?符合以下幾種情況就可以
    1.如果屬於未批先徵情形,徵收土地公告不合法,應予撤銷徵收土地公告發布的前提是徵地文件經過層層上報審核,經由國務院或者省級政府作出批准文件,即國務院或者省級政府才有徵收土地文件的最終審核權。如果市、縣級人民政府在未獲得批准文件的情況下即發布徵收土地公告,則違背了法定的徵收土地程序,屬於違法行政行為,侵犯了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依法可以提起撤銷之訴。根據上述徵收土地公告內容,被徵收人可以依據公告的內容來判斷市、縣級人民政府公布的徵收土地公告是否已經過審批,如果沒有公布批准徵地機關、批准文號等內容,則有可能屬於未批先徵的違法行為。
  • 產權不明的房屋拆遷是否會有補償?徵收方會不會因此而放棄徵收?
    》第二十五條規定:如果產權人尚不明確,就不能籤訂徵收補償協議,這就要求各糾紛人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儘快解決糾紛。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如下所示:一、徵收部門有權對產權不明的房子進行徵收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 徵地報批之前,被徵收人可這樣審查徵地行為是否合法
    在徵地拆遷中,有一個文件很容易讓被徵收人忽略,這個文件就是徵地批覆。有沒有徵地批覆是則意味著這個項目是否合法,而且也直接影響著被徵收人的相關權益。所以,在徵地拆遷中,徵地批覆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文件。  只有獲取了徵地批覆文件,徵收方才能正兒八經的打開徵收的大門。既然徵地批覆這麼重要,那麼徵地批覆報批之前,被徵收人又該如何審查項目的合法性呢?
  • 山東高院判例:房屋徵收補償時應否扣減政府收益?
    原審法院還查明:2018年2月28日,濟南市城市更新局發布《關於協商選定歷下區零散棚戶區改造項目房屋徵收預評估機構的公告》,告知自該公告發布之日起10日內,擬徵收範圍內被徵收人可以協商選定2家具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價格評估機構,負責歷下區零散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徵收預評估工作,並告知本市有相應資質的房地產評估機構目錄已在濟南市房屋徵收信息網http:www.jnsfwzsxxw.gov.cn
  • 海曙發布8則土地徵收啟動公告 涉及鄞江、集士港等地
    近日,海曙區人民政府網站發布8則《土地徵收啟動公告》,涉及鄞江、集士港、石、洞橋、龍觀等地,快和小編一睹為快。鄞江鎮集中居住地塊D地塊建設項目擬徵收鄞江鎮懸慈村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共1.4822公頃,具體以勘測定界成果為準。四至範圍見示意圖(點擊圖片看大圖)。
  • 多地發布徵收公告,補償標準是什麼?看這一篇就夠了,建議收藏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土地管理法中都明確的規定,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確需要徵收土地的,可以依法實施徵收。就是說,在徵收之前,相關部門需要按照法律規定的發布擬徵收公告、徵收公告、安置補償方案等。近期,多地就發布了徵收公告,比如河北唐山、山東淄博、安徽阜陽等地。
  • 將補償款打入被徵收人帳戶並不等於被徵收人已經認可了徵收行為
    2017年3月22日,嶽西縣國土資源局發布徵收土地預公告,擬徵收溫泉鎮桃嶺村集體土地約69畝用於嶽西縣正鴻煙花鞭炮銷售有限公司新址建設。2017年5月,嶽西縣政府對預徵收的土地邊界進行了開挖定界。2017年5月27日,嶽西縣溫泉鎮人民政府辦公室書面告知劉忠,已將劉忠戶徵地補償款及青苗費共計15,497.05元打至其惠農卡。
  • 小李讀法條:如何判斷房屋徵收程序上是否違法
    本文為讀者解讀幾個重要法條,為被徵收人點一盞燈,答疑解惑。公告應當載明徵收補償方案和行政複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市、縣級人民政府及房屋徵收部門應當做好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宣傳、解釋工作。房屋被依法徵收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同時收回。
  • 深圳多次被傳徵收遺產稅 在中國徵收是否適合?
    深圳市委宣傳部外宣辦相關人士表示,「如此重大的政策,肯定要以權威發布為主,網絡傳聞不靠譜。」事實上,近年來這一傳聞幾乎一年一度定期造訪,深圳市相關政府部門已多次對此進行過闢謠。為何總謠傳深圳徵收遺產稅?
  • 隨意改變徵收補償安置方案補償村民,法律允許嗎?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徵收補償安置方案是經過行政機關層層審批而最終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根據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徵地拆遷活動作為由政府主導的行政行為應當依法進行,徵收部門作為行政機關應當依法行政,這就表示徵收部門應當嚴格按照徵收補償安置方案的規定進行拆遷安置,如若違反,就屬於違法徵收。
  • 長樂又一村土地要徵收!
    10月21日,長樂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區政府網站發布徵地公告,據公告內容顯示,本次徵地範圍涉及猴嶼鄉猴嶼村0.1221公頃,詳情如下:
  • 房屋徵收補償方案徵求意見公告,附:大同區棚戶區房屋徵收與補償方案
    第三條 為了公共利益,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阻礙教育事業發展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造的需要,徵收國有土地上的房屋,對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以下簡稱被徵收人)按本方案的規定給予安置補償。 第四條房屋徵收與安置補償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
  • 東臺市人民政府房屋徵收決定公告(1)
    徵收標準和期限:嚴格按照國家、省、市相關規定及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標準和期限執行。被徵收人及利害關係人如對本公告或《關於對串場河沿線振興路至北海路區域建設範圍內房屋實施徵收的決定》(東政徵發〔2020〕29號)有異議,可以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60日內依法向鹽城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複議;或者自本公告發布之日起6個月內向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 徵收通告發出幾天,村民房屋就被徵收,徵收不公應該怎麼辦?
    這起維權案件,起因於2019年12月2日村民收到的一份文件——當地政府下發的《徵收通告》。《徵收通告》下發後的幾天內,雷厲風行的房屋強拆就開始了。趙傳學律師:「在作出《徵收通告》之前,村民沒有見到過任何的徵地批文,包括一些補償安置方案的公告,都沒有見到過。且任何聽證程序都沒有,通告來得比較突然。」「這個案子最大的特點,我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明顯違法的行政行為。
  • 長春這片區域要徵收!
    ·澎湃號·媒體 長春市朝陽區人民政府發布徵收公告
  • 棚戶區改造沒有合法手續,訴至法院確認《房屋徵收決定公告》違法
    xx縣人民政府為實施徵收,將原告的商鋪以棚戶區改造的名義列入房屋徵收範圍,但一直未出具正式的徵收文件。 因在徵收過程中張女士二人一直沒有看到相關的徵收文件以及政府發布的公告等,不了解徵收標準,所以一直沒有籤訂補償協議。隨後為了解徵收項目相關信息,張女士等人聯繫到北京萬典律師事務所,並委託馮凱、康靜二位萬典律師共同辦理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