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山東免費送戲上萬場 扶持千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傳藝

2020-12-22 齊魯網

齊魯網3月30日訊 (記者 陳志富)今天上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劉致福,通報2017年山東省「文化惠民、服務群眾」13件實事。其中,省文化廳主要負責其中5件,現將主要情況介紹如下:

扶持全省2000個省定貧困村建設綜合性文化活動室。支持10000個財力困難縣行政村建設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

根據國務院和我省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的文件精神,圍繞精準扶持7005個省定貧困村文化建設任務,在去年扶持完成4200個貧困村的基礎上,按照2017年完成80%的年度任務指標,今年繼續扶持全省2000個省定貧困村建設綜合性文化活動室。同時,支持10000個財力困難縣行政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

今年,將採取省、市、縣分級負責的方式組織實施。為2000個省定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活動室設備購置給予補助。市、縣兩級具體負責2000個省定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活動室建設。省財政對財力困難縣的10000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給予每個1萬元的補助,用於設備購置和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根據時間安排,5月,省文化廳將會同省財政廳確定綜合性文化活動室設備購置補助名單;6月到11月,啟動並全面推進工作實施,組織督導檢查;12月,省文化廳對各市工作情況進行驗收。

為20個財政困難縣(沂蒙革命老區)縣級文化館配備流動文化服務車

為進一步加強貧困地區、革命老區基層文化建設,著力解決基層群眾看戲難以及縣級文化館下鄉演出搭臺難、轉點難的問題,今年為20個財政困難縣(沂蒙革命老區縣)文化館配備流動文化服務車,讓基層群眾享受更好的流動文化服務。省文化廳將會同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採取政府購買的方式組織實施。

此項工作按照年度計劃有序推進。5月,將制定政府採購實施方案,確定配備的20個縣級文化館具體名單;6月到11月,全面啟動並完成政府採購程序;12月,省裡組織檢查驗收。

繼續扶持1000名 「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

今年,全省文化部門將廣泛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展演、傳承活動,從中選出1000位熱心「非遺」傳承、成果顯著的「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通過提供傳習場所,給予傳承人、民間藝人和學藝者傳習活動補助或獎勵等方式進行重點扶持。

省文化廳將按照國家級、省級代表性傳承人每人每年20000元、6000元的標準要求,落實傳習活動補助政策;組織開展山東省傳統工藝振興工程實施計劃,組織舉辦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培訓、振興傳統工藝培訓班等,主要面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進行培訓,提高傳承人的傳承能力和水平;各市、縣(市、區)結合自身實際,組織師徒傳承成果展演活動和非遺業務知識培訓活動。

根據計劃安排,3月到4月上旬,各市上報實施方案和相關數據,省文化廳進行評估、反饋;4月中旬到9月,各市按照計劃,組織實施扶持1000位「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收徒傳藝相關活動;11月,完成扶持任務;12月,省裡對活動開展和任務落實情況進行驗收評估。

為農村(社區)免費送戲10000場

今年,我們將結合實施「一村一年一場戲」工程,按照「陽光採購、政府買單、院團演出、群眾受惠」的原則,繼續為農村(社區)群眾免費送戲10000場,引導各級各類文藝演出團體深入基層,開展形式多樣的文藝演出,豐富活躍農村基層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在實施方式上,將以政府為主導,發揮各級財政引領作用,鼓勵社會各界積極參與,以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完成免費送戲任務。按照省、市、縣分級負責的原則,省級財政負責落實省直院團演出補助,市、縣兩級分別負責本級院團及其它各類社會演出團體演出補貼,力爭建立持續、穩定的保障機制。省裡將統一調度督查,並將送戲下鄉情況納入對各市文化建設目標任務考核。

今年4月,將制定實施方案,下發通知,對各市、各單位報送的送戲下鄉計劃匯總整理; 5月到10月,各級分別開展免費送戲演出活動;11月,基本完成送戲任務;12月,省文化廳會同相關部門,對各地本年度活動開展情況、經費情況、群眾反響等進行重點督查。

為全省1826個鄉鎮綜合文化站配備多功能數字服務終端

為認真貫徹落實我省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館藏產品數位化,為群眾提供數位化服務,全面提升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服務效能,今年為全省1826個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配備兼具圖書館一卡通服務、數字圖書下載、數字影音服務、數字聽書服務等數字文化服務的內容定製、實時更新、遠程查詢、數據共享和統計分析等功能的一體化多屏共享數字終端。省文化廳將會同省委宣傳部、省財政廳,採取政府購買的方式組織實施。

根據計劃安排,4月到5月,制定政府採購實施方案;6月到11月,全面啟動並完成政府採購程序;12月,省裡組織檢查驗收。

[責任編輯:楊凡、費燕妮、陳志富]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81695052,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山東公布文化惠民16件實事 含民間藝人「收徒傳藝」
    原標題:山東公布2016年「文化惠民」16件實事 新華社濟南3月21日專電(魏聖曜、畢璐健) 記者21日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山東省財政將投入7億元,深入落實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室建設、「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藝人「收徒傳藝」等「文化惠民」16
  • 推進「五館一站」免費開放
    本報3月21日訊(記者 範俐鑫)3月21日上午,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今年省財政將投入7億元,深入落實貧困村綜合性文化服務室建設、「非遺」傳承人和民間藝人「收徒傳藝」等「文化惠民」16件實事。
  • 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打造"非遺青年"隊伍弘揚傳統文化
    趣味課程實現黃浦非遺共建共享  每周三下午,格致初級中學都會上一節生動活潑的滬語課,來自大世界傳藝中心的項震老師帶領學生們開展滬語情景會話課程,讓學生們學滬語、講滬語、保護瀕臨語境缺失的上海方言。  雖然滬語課是去年新開設的拓展課,但是學生們反響熱烈。
  • 2019山西永和乾坤灣「免費送戲進景區」正式啟動
    5月19日,2019永和乾坤灣「免費送戲進景區」活動啟動,永和縣文化和旅遊局局長藥小雲在啟動儀式上發表講話。山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精心組織的2019年山西省「免費送戲進景區」啟動儀式,正在晉城市皇城相府、太原市臺駘山景區和我們現在所在的永和縣乾坤灣景區同步啟動。我們永和能夠作為全省唯一的縣級分會場,充分體現了省市文旅部門對永和文化旅遊工作的關心、支持和關愛,特別是市文旅局李局長,還有各位領導、各位媒體朋友們,能夠親臨現場參加啟動儀式,更讓我們銘記於心,感激不盡!
  • 百年「大世界」將以「傳藝中心」新形象復出
    圖說:「大世界」一樓沿街商戶已掛上統一風格的招牌2017年,停業十餘年的「大世界」將迎來它的百年「誕辰」。記者昨天下午從「黃浦區對接中央活動區」新聞通氣會上獲悉,這座昔日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遊樂場,未來將以「大世界傳藝中心」的全新形象「復出」,打造成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示傳承平臺和「民族、民俗、民間」文化集聚高地。據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展示傳承平臺的定位將重點圍繞非遺表演、非遺展示、非遺傳授等內容。
  • 畲族非遺怎樣傳給下一代?依託產業探索新傳承
    在新時期,傳承畲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尋找新途徑  畲族非遺,怎樣傳給下一代?  本報記者 卞軍凱 通訊員 劉其燚 肖丹  後繼乏人引擔憂,傳承人自發努力  (福建省福州市)羅源縣總人口26萬餘人,其中畲族人口2.1萬人。
  • 文化部實施當代戲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帶出人才 傳承好戲
    資料圖片   去年12月5日至11日,「名家傳戲——當代京劇名家收徒傳藝工程」成果匯報演出在京連演7場,來自全國各地京劇院的近40名優秀青年演員,表演了《夜奔》《挑滑車》等劇目,收穫廣泛好評;而在此之前的9月9日至12日,江西撫州則舉辦了第三屆「名家傳戲——當代崑曲名家收徒傳藝工程」成果匯報演出,越來越多的青年優秀人才嶄露頭角……   戲曲是角兒的藝術,青年人才培養是戲曲傳承發展的根本保障
  • 挖掘100個鄂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千名大學生百項非遺傳承計劃啟動
    楚天都市報5月9日訊(記者王榮海 通訊員王奇)發掘至少100個鄂西非物質文化遺產,拍攝非遺紀錄片,製作非遺題材網絡大電影;建設鄂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今日,記者獲悉,由湖北省千名大學生百項非遺傳承計劃在鄖陽區秦楚龍運影視文化民俗村正式啟動。
  • 關注 「非遺」傳承:進校園 入社區
    作為「非遺進校園十佳傳習基地」之一,徐行小學還籤訂了傳承意向書,讓更多人走進傳統文化。 10所學校入選襄陽公園的遊園會現場,園南中學、洛川學校、廊下小學、建設中學等10所學校被評為「非遺進校園十佳傳習基地」。
  • ...優秀傳統文化後繼有人「虞舜傳說」省級非遺傳承人吳寶炎收徒傳藝
    這是4月2日在舜泉大酒店舉行的「虞舜傳說」省級非遺傳承人吳寶炎的收徒儀式,而與其他徒弟不同的是,這次吳寶炎新收的兩個弟子除了學習繼承他的紹興評話等曲藝藝術外,更重要的是要學習傳承好省級非遺項目「虞舜傳說」的演講藝術表現形式。
  • 探尋非遺傳承新出路,傳承從傳播開始
    植根中華文明傳承,非遺文化需要被看見中國是世界上非物質文化遺產最豐富的國家,反映的是中華文明最深厚的根源。而「老藝人」是民間文化遺產存續發展的重要主體與動力,非遺保護就是對非遺傳承人的搶救和保護。2019年8月,今日頭條、抖音短視頻、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聯合文化旅遊部非物質文化遺產司共同推出「我的家鄉有民歌」話題,推高了侗族大歌、川江號子、南音等眾多非遺民歌樣式的熱度,102萬個國家級非遺民歌短視頻產生了37億播放,獲得1.24億點讚。近日,李子柒發布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藍印花布工藝的視頻,僅微博上就獲得6000餘萬次觀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推廣帶來啟示。
  • 區級非遺項目增至44個 黃浦區發布6條非遺旅遊路線
    東方網記者王永娟6月5日報導:黃浦區又增添7個區級非遺項目。今天上午,黃浦區「非遺保護社區實踐」——「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在上海世博城市最佳實踐區主廣場舉辦。在活動啟動儀式上,黃浦區2019年新認定的7個區級非遺項目和14位傳承人分別獲頒證書。
  • 山東舉行大力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新聞發布會
    疫情期間,充分運用新媒體平臺,舉辦「微宣講」「線上講壇」2000餘場。組織編寫《鄉村振興戰略面對面》等理論通俗讀本,向農村基層免費贈送近10萬多冊。二是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助推黨的創新理論走進百姓心坎。從2018年開始,我們就在全省開展了新生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
  • 上海閔行「非遺進校園」讓學生快樂傳承
    「興致盎然學『非遺』」,「動手動腦做『非遺』」、「歡天喜地玩『非遺』」,「津津有味品『非遺』」,在閔行區,這四大板塊100門課程向學生開放,學生可參與課前自主選課、課上實踐體驗和課後點讚評價。閔行區教育局黨工委書記朱雪平宣讀了獲得「閔行區2016—2017年度中華優秀傳統教育優秀校、優秀項目學校」的學校名單,並發布了創建成果集。推進會上,一段《傳習、傳藝、傳承》的視頻介紹了閔行「非遺進校園」的特色做法。
  • 20201222山東新聞_山東新聞_山東人民廣播電臺_齊魯網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其保護與傳承工作日漸引起各地重視。近年來,山東省「非遺進校園」工作創新性開拓了非遺傳承新路徑,但也面臨進校園課程持續性不強、非遺項目市場轉化難等諸多問題。非遺文化的「活態」傳承究竟該如何破題?請聽山東臺記者崔瀟採制的新聞焦點:《非遺傳承從春種到秋收還有多遠?》。【壓混:這是什麼呀?
  • 廣州非遺盛宴今早開鑼
    記者從啟動儀式上獲悉,廣州將在6月份舉辦近百場非遺宣傳展示系列活動。其中,首度舉辦的「廣州非遺購物節」標誌著廣州非遺傳承人群正式集體「觸網」。立體呈現廣式健康生活   今天的啟動儀式上發布了全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包括「我哋廣式——通草畫廣州一日展」和「懸壺濟世——廣州傳統醫藥類非遺項目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主題展覽」兩場主場展覽;「我哋廣式——廣州非遺購物節」20場主題直播活動和多場線上線下預熱、宣傳、促銷活動,以及46場由全市各區組織的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等
  • 傳承振興「非遺」 弘揚創新「非遺」文化
    原生態多聲部民歌、「上九節」、磽磧鍋莊……這些民間的文藝和習俗,凝聚著寶興人的文化和精氣神,牽引著他們不被時光衝散。  記者來到寶興,走近這些傳承多年的「寶貝」,去感受它們今天的傳承狀態。  在寶興,每年的「上九節」和「紅葉節」都會吸引眾多遊客,他們能在會節上欣賞到國家級「非遺」原生態多聲部民歌和省級「非遺」磽磧鍋莊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民俗,以及楊明星帶來的精彩表演。
  • ...大世界,非遺,製作,體驗,香囊,傳藝,中心,活動-上海頻道-東方網
    市民在老師的指導下縫製薰衣草香囊原標題:市民周末嘗鮮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 「大世界」外感受「大世界」借市民文化節的東風,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上周末(25日、26日)首次邀市民在黃浦區文化館體驗墨錠描金上海大世界傳藝中心負責人昨天透露,定位於非遺與民間、民俗、民族文化的大世界不僅聚焦中國與本土,更嘗試走向世界,「我們正在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談合作,今年7月大世界將迎來百歲,可能會有一些活動」。
  • 送戲下鄉,精神食糧也要三貼近
    歲末年初,送戲下鄉活動在各地紅火展開。送什麼?誰來送?怎麼送?群眾有何期盼?百姓是啥感受?各地怎樣創新?1月21日,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廣濟鄉叢林村也熱鬧非凡,200多名村民享受了一場「貼心」的文藝演出。村民張華碧說:「自己點的節目,看起來特別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