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港新片區首批200億項目籤約,機會都在這7個領域(附股)丨牛熊眼

2020-12-25 第一財經

2月13日上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舉行了一場特殊的項目籤約儀式。年內首批重點產業項目以電話協商溝通細節、網上連線確認協議、在滬代表逐個到場籤署的方式,與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落實了各項合作條款。

據了解,進平、賽特斯、御渡半導體等12個產業項目當天籤約,涉及集成電路、人工智慧、智能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新能源和高端智能裝備等多個前沿產業,總投資超過200億元。

此次籤約的12個項目,重點集中在突破卡脖子技術的關鍵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電池管理系統、以5G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晶片、設計,以及智能高端裝備等領域

眾所周知,2020年5G依舊是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招商證券策略團隊曾表示,5G時代,中國的主導力量將大於過去任何一輪通信技術革命帶來的新科技周期,5G全產業鏈的國產替代率也將大幅提升,萬物互聯時代也將在5G時代真正實現。

在今年年初的「5G標準發布及產業推動大會」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志軍指出,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深入推進,5G不僅僅是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更是未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必備基礎設施。

中信建投在研報中表示,2020年是5G爆發年。隨著產業成熟度的提升, 5G設備滲透率進入快速提升階段,圍繞5G硬體升級的電子零組件龍頭企業有望持續受益,業績彈性將逐步顯現。

該機構表示,5G換機潮帶動零部件產業鏈龍頭快速增長,本土公司潛力巨大,射頻與天線建議關注卓勝微、信維通信、立訊精密;散熱屏蔽建議關注飛榮達、方邦股份。國產高頻高速基材響應5G基建與本土替代利好,深南電路、滬電股份、生益電子等龍頭供應商持續受益,份額有望進一步提升。半導體行業觸底反彈跡象明顯,本土市場份額提升與訂單轉移利好效應顯著,晶圓代工環節建議關注中芯國際,封測環節建議關注長電科技、環旭電子。

人工智慧方面,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曾指出,全面實施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物醫藥「上海方案」,集聚高水平研發機構,加快形成一批聚焦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功能型研發轉化平臺。

東方證券認為,隨著5G逐步建設和普及,將與人工智慧一起作為基礎底層技術,推動AIOT市場快速發展。在此趨勢下,以下兩類企業將受益:1) 受益於5G 建設和普及帶來流量井噴的企業,建議關注中新賽克(002912)、浪潮信息(000977)、恆為科技(603496);2) 在車聯網、泛在電力物聯網等AIOT 領域佔據先發優勢的企業,建議關注千方科技(002373)、中科創達(300496)、金溢科技(002869)、銳明技術(002970)、萬集科技(300552)、遠光軟體(002063)。

新能源汽車方面,隨著5G時代的來臨,多家車企已對5G下的出行表現出極大興趣。2019年,奇瑞汽車聯合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華為等11家企業在5G環境下的智能駕駛、智慧城市建設方面展開深度合作;首汽旗下的GoFun出行圍繞「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方向,推出了「共享出行+5G」的戰略規劃,為自動駕駛落地與出行市場融合提供新的路徑。

中信證券指出,預計近期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對新能源汽車行業一季度有一定負面衝擊,行業二季度景氣有望回升。預計疫情對新能源汽車行業是一次性、短期的影響,中長期看,特斯拉持續超預期、歐洲電動化提速、國內政策環境回暖等,推動行業向上趨勢不變,繼續重點推薦進入全球供應鏈的各環節龍頭,尤其特斯拉產業鏈的優質企業。

半導體行業方面,自2019年第四季度以來,半導體行業對相關產品的需求持續增長。中銀國際預測,在5G技術帶動下半導體行業將全面復甦,全球半導體設備行業規模將上一個新臺階,並大概率創歷史新高。

中金公司發布研究報告稱,在科創板以及半導體國產化大潮推動下,半導體板塊在過去一年時間中已經成長為超過一萬億元市值的重要投資板塊。2020年將是這些企業兌現業績增長預期的關鍵一年。建議沿著半導體國產化和5G兩主線把握國內企業的投資機會,並關注5nm、存儲器漲價、雲端計算晶片市場增長等全球趨勢對中國半導體行業的影響。

中金公司進一步分析,可關注三大投資機會:

一是半導體國產化。2019年我國企業在射頻、模擬晶片上取得了較大突破。設備端一些公司開始獲得更多的國內新增產能相關設備訂單。預計半導體國產化將是長期而持續的過程,2020年除繼續看好企業在各自領域拓寬產品線實現加速發展以外,也建議投資者關注CPU、存儲器及大矽片的國產化發展機會。

二是5G發展下的機遇。預計在射頻前端、基帶/AP、電源管理、物聯網、生物識別等相關半導體晶片需求及單位價值量提升的拉動下,5G發展將帶動相關半導體公司業績增長。

三是5nm量產、存儲器漲價以及雲端計算晶片市場增長等全球趨勢。預計2020年全球半導體行業有望進入5nm製程時代。存儲器價格經歷了一年半的下滑後,價格和供需關係開始呈現底部轉好態勢。此外,預計雲端計算晶片是全球半導體行業一個重要成長機會。

相關焦點

  • 上海臨港新片區9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超100億
    上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今日組織舉辦了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會暨2020年人工智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儀式上,恆玄科技智能系統級晶片研發中心項目、第一太平洋人工智慧中心項目、禾苗智能AI研發中心項目、浪潮雲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等9個重點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業務涵蓋了核心晶片設計、智能終端應用、算力算法、創新性平臺等多個領域,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
  • 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 9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
    央廣網上海12月18日消息(記者傅聞捷)今天上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了《臨港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 打造戰略增長極:臨港新片區要形成這幾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一年來,以「填補國家空白」「解決卡脖子技術」為戰略目標,臨港新片區全力打造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智能新能源企業、民用航空等前沿產業集群,持續推進強鏈補鏈固鏈。數據顯示,臨港新片區揭牌一年來,已累計籤約前沿產業項目140個,涉及總投資約2000億元。接下來,臨港新片區還將加快產業投資 「速度」,著力提高產業集中度和顯示度。
  • 5家律師事務所入駐臨港新片區
    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陸衛東參加發布會,並宣讀5家首批律師事務所同城分所名單,他們分別是:上海段和段(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市聯合(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融孚(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金茂凱德(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市通力(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
  • 臨港新片區籤約今年首批服務業項目,涉及法國立輔律所、吉的堡教育...
    2020年10月13日下午,臨港新片區與上海現代服務業聯合會項目籤約儀式今天在臨港舉行。會上,法國立輔律師事務所、上海大道包裝隔熱材料有限公司、上海經貿商事調解中心臨港服務中心、德國隱形冠軍聯盟臨港中心、上海新人力人才雲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現代服務業促進中心服務平臺6個產業項目與臨港新片區籤約。
  • 臨港新片區發布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布局多個千億級產業集群
    「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的前沿產業總規模力爭達到6000億元左右,形成3~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12月18日,臨港新片區舉辦了新片區前沿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會暨2020年人工智慧產業項目集中簽約儀式。
  • 上海舉行以「五個重要」為統領加快臨港新片區建設《行動方案...
    一方面加大項目招引,臨港新片區揭牌一年來,已累計籤約前沿產業項目140個,涉及總投資約2000億元。下一步將持續招引一批引領性強、帶動性大、成長性好的龍頭企業、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和創新型中小企業。到2022年,臨港新片區力爭新增產業籤約4000億元,完成產業投資1500億元。另一方面加快項目推進,放大「特斯拉效應」,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讓更多項目籤約落地跑出臨港「加速度」。
  • 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揭牌,上海首批5家同城分所入駐
    12月17日,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12月17日,在全面提升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法治化營商環境系列改革創新舉措發布會上,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正式揭牌。上海段和段(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等上海首批5家同城分所籤署集中入駐臨港新片區法律服務中心協議。
  • 百聯集團旗下購物中心網點將首次落地臨港新片區
    日前,百聯臨港購物中心入駐宜浩佳園商業籤約儀式在臨港城投大廈舉行,這標誌著百聯集團旗下購物中心網點將首次落地臨港新片區,也意味著市、區兩級國資力量將攜手推進臨港主城區商業再度升級。效果圖 □百聯集團 供圖宜浩佳園商業中心位於竹柏路,是臨港城投建設的臨港主城區重點商業配套服務設施,周邊人群居住密度高,服務輻射範圍廣。
  • 臨港新片區人才新政有哪些亮點?權威解讀來了!首批技能人才引進...
    在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揭牌一季度之際,今天上午,《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支持人才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發布。人才新政有哪些亮點?上海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專職副主任武偉對此做了解讀。
  • 這些單位入駐臨港新片區,法治營商環境又有新保障
    市司法局黨委書記、局長陸衛東參加發布會,並宣讀5家首批律師事務所同城分所名單,他們分別是:上海段和段(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市聯合(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融孚(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金茂凱德(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上海市通力(臨港新片區)律師事務所。
  • 風從臨港來 | 一年內,上海遠郊一座新城湧入2700億投資,怎麼做到的?
    7月的一個上午,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18個重點產業項目集中開工,涵蓋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航空航天、生物醫藥等重點產業領域,總投資480億元,達產產值約800億元。這些項目瞄準產業發展關鍵技術環節,部分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預計建成投產後,可顯著提升我國相關領域的研發和製造水平。
  • 中央美院中法藝術學院落戶臨港新片區,迎來首批本科新生
    近日,中央美術學院中法藝術與設計管理學院上海校區在臨港新片區舉行秋季開學典禮,並迎來首批新生。中央美術學院院長範迪安介紹道,該學院歷經五年籌備建設,是經教育部批准招生的我國第一所中外合作辦學藝術機構,也是入駐臨港新片區的又一所中央直屬高校,未來將通過中央美院與法國高校跨學科合作辦學,培養藝術管理、博物館管理、設計管理等相關領域人才。
  • 「未來之城」臨港新片區加速發展 15分鐘經濟圈呼之欲出
    資料圖 楊建正 攝新民晚報訊(記者 楊玉紅)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加速發展,世邦魏理仕日前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自新片區設立至今累計已籤約項目達246個,臨港新片區與浦東機場及上海東站的15分鐘經濟圈將形成,有望成為長三角一體化東部龍頭樞紐。
  • 藉助臨港新片區等關鍵「通道」 上海正加快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
    臨港新片區。本報記者 邢千裡攝「我們對開放、創新、包容的上海城市品格和優良營商環境非常認同,臨港新片區對標國際上最具競爭力的自由貿易園區,重點支持包括生物醫藥在內的四大產業,具有制度和政策上的優勢。」位於臨港新片區的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日前迎來首批醫藥企業入駐,其中,擁有百年歷史、專注糖尿病的生物製藥公司諾和諾德攜手上藥國際供應鏈,成為加入上海生物醫藥「朋友圈」的最新成員之一。沿江而建、臨海而立,江海交匯的地理位置讓上海這座城市成為知名港口的同時,也站在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
  • 臨港新片區首個歸國留學人員組織成立,首批入會會員200名
    7月28日,上海市歐美同學會(上海市留學人員聯合會)臨港新片區分會成立,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首個歸國留學人員組織誕生,首批入會會員200名。上海市歐美同學會是一個覆蓋面廣的高層次人才團體,目前會員1.6萬餘人。
  • 中國重燃總部基地、研發創新基地將落戶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任朱芝松,上海市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周強,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黨工委委員、副主任張建明,國家電投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劉明勝、臨港集團副總裁翁愷寧見證籤約儀式。籤約儀式上,朱芝松表示,重型燃氣輪機是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是能源動力裝備領域的最高端產品。
  • 臨港新片區營商服務新常態:3天下發營業執照、提高開票限額
    就在揭牌後的第7天,GE集團出席新片區政策推介會,對臨港新片區的稅收制度創新、金融政策、跨境資金流動結算頗感興趣。跨境資金流動是GE集團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若子公司設在新片區,將來的運營具備不少優勢。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獲悉GE集團擬在華設立全新生物醫藥公司的消息後,立即安排對接會。
  • 臨港新片區打造世界級生命科技產業園 一批頭部企業已入駐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臨港新片區打造世界級生命科技產業園,一批頭部企業已入駐上海臨港新片區生命科技產業園是上海打造的26個特色產業園區之一,也是新片區唯一承接生物醫藥產業的專題園。產業園區全景俯瞰由生物技術產業與醫藥產業組成的生物醫藥產業被譽為「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記者4月10日從上海市經信委和臨港奉賢公司獲悉,新成立的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已明確將生物醫藥產業作為重點之一。目前,生命科技產業園一期廠房已建成,已有部分生物醫藥、醫療器械企業籤約入駐,有的已正式投產。
  • 一批人工智慧產業項目在臨港集中簽約
    12月18日,一批人工智慧產業項目在臨港新片區集中簽約,涵蓋核心晶片設計、智能終端應用、算力算法、創新性平臺等多個領域,總投資額超過100億元。現場,恆玄科技智能系統級晶片研發中心項目、第一太平洋人工智慧中心項目、禾苗智能AI研發中心項目、浪潮雲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等9個重點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這批項目的落地,將進一步推動新片區人工智慧核心產業集聚發展,同時賦能新片區前沿產業與人工智慧、數字經濟進一步融合、加快提升產業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