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出――國家授時中心蒲城授時部

2020-12-11 中國科學院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大到國家的運轉、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須臾離不開時間這個參數,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中國的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的信號每天源源不斷地來自我國版圖中央的一個地方,這就是坐落在陝西渭北高原蒲城縣的國家授時中心授時部。

國家授時中心授時部地處陝西省蒲城縣城西,四座200多米的鐵塔直矗雲霄,還有壯觀的天線群和發射機房,這些設施一直有解放軍駐守,後來是一個武警中隊。很久以來,周邊的老百姓都知道這是保密單位,有個代號叫「326」。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這個中國的授時臺才逐漸為人所知。

u歷史:從陝西天文臺二部到授時部

中國現代無線電授時發端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徐家匯觀象臺的BPV時號,由於其地處東南一隅,難以適應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特別是大地測量)的需要。1955年全國科技發展12年遠景規劃中,將籌建「西北授時臺」列為重點項目。

1965年,國家科委在「我國的綜合時號改正數」鑑定書中再次提出「從戰略上考慮,建議中國科學院在西部地區從速增設一個授時臺」。在「651」計劃(發射人造地球衛星計劃)的「時間統一勤務系統初步方案」中,國防科委明確提出「在西安地區建立短波授時臺,以滿足第一顆人衛的需要」的建議,同時提出建立我國長波、超長波授時電臺的問題。為此,國家科委於1965年12月12日在科學會堂主持召開「為備戰需要應迅速在我國內地建立授時臺(時間與頻率發訊臺)問題座談會」,會議認為:西北授時臺應立即由中國科學院負責進行籌建。

1966年3月,中國科學院決定在陝西省關中地區籌建授時臺,工程代號為「中國科學院326工程」。1966年11月19日,國家科委批覆中國科學院建設陝西天文臺。326工程最後選址定於陝西省蒲城縣,籌建工作由中國科學院西北分院負責,技術工作由上海天文臺負責,主要技術力量從上海天文臺、北京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抽調支援。

1968年8月,中國科學院在蒲城召開326工程業務方向論證會,進一步明確326工程以授時為中心,開展世界時、原子時研究;當前採用短波發射時號,並原則採用中等功率的短波發射時號;世界時測時所需儀器設備(光電中星儀、光電等高儀、照相天頂筒等)由南京天文儀器廠等單位合作研製。

短波授時系統主要由時間基準系統、授時發播控制系統、發播系統、供配電和供水系統等組成。短波授時臺1970年基本建成,經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於1970年12月15日開始試播。1973年根據遠洋授時任務需要進行擴建,增加了遠洋授時天線群,發射機由4臺增加到13臺,最大發播功率增加到150KW。1980年系統通過國家級技術鑑定,並開始執行國家任務。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後正式開始我國短波授時服務。1995年對短波授時系統進行了搬遷暨技術升級改造,現短波授時臺每天以四種頻率連續24小時發播標準時間、標準頻率信號。

七十年代初,為了適應我國空間技術發展的需要,經原國防科工委和中國科學院共同商定,國務院批准在陝西天文臺增設微秒量級的高精度授時系統——長波授時臺(BPL),1973年4月28日,中國科學院等四部委聯合向國務院上報關於建設「長波授時臺」的申請,得到國務院批准,並由中國科學院抓總建設,工程代碼為「3262工程」。該工程調動全國近四十個單位科研人員,參加工程的研究攻關工作。1978年中功率長波臺建成試播, 1983年大功率長波臺聯調成功並開始授時服務,1986年通過國家級技術鑑定。長波授時臺的建成使我國陸基無線電授時服務手段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該項成果榮獲198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並作為國家重大科技成果參加了建國35周年天安門慶典活動。

八十年代初,考慮到時間比對工作收發訊等技術要求,以及授時信號監測和國際合作等需要,陝西天文臺將天文觀測、時間基準、研究機構和管理機關遷往臨潼,蒲城成為以長短波授時臺為主的陝西天文臺二部,至2001年改稱「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授時部」。

u現狀:多波段的時號發播

目前,蒲城授時部有BPM短波授時臺、BPL長波授時臺、BPC低頻時碼試驗臺、發播監控室和動力站(維護一座35KV專用變電站和11千米10KV高壓線路)。

BPM短波授時系統採用四種頻率(2.5MHz、5MHz、10MHz、15MHz)同時保證三種頻率每日24小時連續不間斷地發播協調世界時UTC和世界時UT1秒信號及標準頻率信號。我國地域遼闊、海岸線綿長,且為發展中國家,目前階段來看,短波授時仍然是經濟實用的毫秒級精度的授時手段,國家授時中心的短波授時手段在國防、電力、測繪、地震、通訊等領域擁有眾多用戶。

BPL長波授時系統以載波頻率100KHz從13:30至21:30每天8小時發播授時信號。長波授時以微秒量級的高精度定時精度在航天、國防、電力、通信等領域擁有重要固定用戶。BPL長波授時系統建於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由於受國外技術封鎖和國內工業製造水平和其它條件限制,存在固有缺陷,發射系統採用的是電子管發射機,技術落後,設備老化,不能24小時連續發播,制約了系統性能的發揮,也限制了系統功能和信息量的增加,同時,二十幾年的連續運行也累積形成了一些安全隱患。2006年,經中國科學院批准開始對其進行現代化技術改造,計劃2009年改造完成,實現連續24小時發播,並增加時碼和差分導航等信息發播,同時研製相應的小型便捷數位化接收設備。

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授時中心與企業聯合在蒲城建設了「BPC低頻時碼試驗發播臺」,發射功率50千瓦,與BPL長波臺共用一副天線,進行68.5KHz低頻時碼發播試驗,2007年,已經在河南商丘建成連續發播的新低頻時碼授時臺。用戶可接收全時碼信息,定時精度亞毫秒量級,電波鐘表就是其終端產品之一。 

長、短波授時系統自七十年代初正式承擔我國標準時間、標準頻率發播任務以來,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國防建設、國家安全等諸多行業和部門(如大地測量、地震監測預報、地質礦產勘探、電力傳輸、交通、通信、科學研究等)提供了可靠的高精度授時服務,基本滿足了國家的需求。特別是為以國家的火箭、衛星發射為代表的航天技術領域和國防試驗做出了重要貢獻。系統建成三十多年來,為國家培養了一支時間頻率研究的科技隊伍,取得科技成果獎130多項,完成了一百多次重大火箭、衛星發射任務的時間保障,多次受到國家有關部門嘉獎。

u未來:天地結合、立體授時

高精度授時校頻信號廣泛應用於測繪、地震、交通、通信、金融、電力、氣象、地質、信息安全、空間技術等諸多行業和部門,特別是在以衛星發射、火箭試驗為代表的航天技術領域,對高精度時間系統有著十分重要的需求。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以GPS全球定位系統為代表的衛星授時技術迅速發展,能夠提供高精度遠程無線電時間比對和頻率校準的手段已呈現多元化。我國也在積極發展自主的衛星導航定位和授時系統。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衛星授時存在的技術風險和安全風險,如GPS信號易於受到非故意的人為幹擾(如電視信號發射)和自然幹擾(如太陽磁暴);也易於受到故意的幹擾(如信道阻塞);要接收GPS信號衛星必須在視野之內,導致在城市建築群、峽谷和叢林等環境下的可用性下降。另外,GPS、GLONASS等系統掌握在別國手中,其安全風險不可低估。從世界範圍看,近年來,美國、俄羅斯和歐盟等都在重新評價陸基導航授時系統的作用,並持續增加對陸基系統的投入。

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預見未來相當長時間,BPL、BPM長短波陸基無線電授時系統依然是我國主要的自主授時手段,因此,對其進行現代化技術改造完全必要和適合,其作為我國授時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將繼續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貢獻。

長短波授時系統在穩定發播基礎上,對其不斷完善和改進,更新升級發播及控制系統,增加發播信息量,實現連續發播,擴大覆蓋疆域,以保證在我國完備的衛星系統建成之前,為國家提供可靠的高精度授時保障。在衛星系統建成之後,以BPL和BPM為主的無線電陸基系統授時系統與之相互冗餘,構成導航、定位、授時的組合系統,形成天地結合、全方位立體的國家時間服務體系。

相關焦點

  • 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 陝西製造
    驪山腳下這個看似尋常的大院,此時在記者眼中顯得神秘異常,因為這裡正是北京時間的「誕生地」——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作為我國唯一的精準授時機構,它牽動著全國時間同步的神經,跳動著全國精密時間的脈搏。這裡完成的是這樣一系列任務:用原子鐘所得到的守時基準,來產生標準時間——「北京時間」,再通過比對與國際時間協調,通過授時系統向全國進行授時服務。
  • 探訪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布
    北京時間從這裡發布——探訪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  走近大科學工程  本報記者 陸成寬  在古都西安眾多名勝古蹟中,鐘樓無疑是光彩奪目的一個。千百年來,這裡的鐘聲一直是古人安排勞作和生活的標準。現在,這座鐘樓向東30千米,有一處幽靜的小院,我國現代的標準時間——北京時間就從這裡產生。
  • 國家授時中心舉辦2020「時間之旅」夏令營
    國家授時中心舉辦2020「時間之旅」夏令營 2020-08-05 國家授時中心 【字體:  開營儀式上,國家授時中心研究員李孝輝介紹了國家授時中心的發展歷程、研究領域、科研成果和發展目標。希望同學們通過學習交流,對時間頻率科學有所認識,對授時中心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歡迎致力於時頻、導航研究的同學報考國家授時中心研究生。  活動中,營員們聆聽了由國家授時中心科研人員和教育處工作人員做的4場專題講座,以及8個研究室的介紹。
  • 【陝西日報】北京時間 從蒲城發出
    北京時間緣何發自蒲城  「現在是北京時間x點整」。  幾十年來,每當聽到這樣的聲音,一種神聖的莊嚴感油然而生,人們以此校正自己的手錶或安排自己的行程。  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這莊嚴的北京時間卻不是來自北京,而是發自我省的蒲城縣。  那麼,北京時間為什麼是從蒲城發出的呢?
  • 北京時間從哪兒來?全國網媒記者探訪國家授時中心(圖)
    中國江西網西安訊 記者朱正攝影報導:在很多公共場合,我們都會聽到整點報時,「現在是北京時間上午9點整」,對於這個看似簡單又熟悉的場景,估計很多人並不知道它背後的故事,國家這一北京時間來自哪裡?如何產生?又如何保持精確?這一連串的問題,都彰顯著國家授時中心在國家戰略和民眾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北京時間」發播不在北京 北鬥系統保障精準授時
    走進國家授時中心,為您一一揭曉↓↓↓總臺央視記者 常青:我們每天所說的「北京時間」,其實並不來自於北京,這個時間的真正來源就是我現在所在的地方,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位於陝西驪山腳下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是我國唯一全面專業從事時間頻率科學研究和授時服務的科研機構,原名陝西天文臺,1966年成立於陝西省蒲城縣,1980年部分遷至臨潼,2001年改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就是在這裡產生,再通過蒲城長短波授時發播系統、低頻時碼、電話、網絡以及通信衛星授時系統發出。
  • 「北京時間」從何而來?走訪中國授時中心
    浙江在線04月02日訊「現在是北京時間12點整……」廣播傳來熟悉的報時聲,有的人會在此時校對下自己的時間,然而北京時間從哪裡來?或許很多人不知道,4月1日,前沿新聞記者來到位於陝西省蒲城縣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在這裡終於找到了「北京時間」出發的地方。
  •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主任張首剛:「北京時間」是在臨潼產生的
    近日,在北京舉行的2019全國時間頻率學術會議上,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主任張首剛表示,未來5年內中國將建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立體交叉授時系統,目前在世界上尚無類似計劃。  為什麼要建立體交叉授時系統?這個系統建成後會帶來哪些變化,對市民生活有何影響?10月13日,華商報記者就此採訪了張首剛主任。
  • 到底什麼是「授時」
    我們中國雖然地跨5個時區,但統一採用「北京時間」,也就是「UTC+8」時區。我們國家所處的時區▉ 授時到底有哪些方式計時工具和時間系統發生了巨變,授時方式當然也要跟著變。授時過程,其實就是一個通信的過程。電磁理論改變了通信,也同樣改變了授時。
  • 國家授時中心:監測到「伽利略」導航系統時間異常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網站12月14日發文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系統時間性能監測評估組監測到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Galileo系統)時間發生異常,異常持續時間3小時左右。 該小組監測發現,Galileo系統時間從UTC時間2020年12月14日0 時起(北京時間上午8點),部分衛星播發的時間信息存在無規律的跳變,導致監測到的系統時間出現異常。
  • 【陝西科技傳媒網】見證「北京時間」---中國科學院西安分院
    如何來到我們身邊,讓我們看到時間的指針,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和工作?   6月13日至14日,本報記者隨中省主流媒體採訪團,赴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臨潼本部、渭南蒲城授時部、秦嶺深處洛南昊平觀測站,探秘「北京時間」如何發出,見證為了「北京時間」永不停歇、時刻追逐的科技工作者們!
  • 國家授時中心監測到伽利略導航系統時間異常
    12月1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系統時間性能監測評估組監測到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Galileo系統)時間發生異常,異常持續時間3小時左右。該小組監測發現,Galileo系統時間從UTC時間2020年12月14日0 時起(北京時間上午8點),部分衛星播發的時間信息存在無規律的跳變,導致監測到的系統時間出現異常。在UTC時間2020年12月14日3時左右,系統時間恢復。系統異常期間可能會影響伽利略系統導航、定位和授時性能。本次時間異常對系統的最終影響,該工作組將會進行進一步分析。
  • 你知道「北京時間」來自哪裡嗎?其實來自這裡
    你所見的倒計時「北京時間」,它實際上不是來自北京!其「生產者」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位於陝西驪山腳下,附近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秦始皇兵馬俑和華清池。原名陝西天文臺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成立於1966年。中國現代的標準時間——北京時間,就是在這裡產生,再通過70公裡外的陝西蒲城長短波授時發播系統發出的。
  • 深度揭秘:到底什麼是「授時」-虎嗅網
    我們中國雖然地跨5個時區,但統一採用「北京時間」,也就是「UTC+8」時區。以我們國家為例。在陝西臨潼,有一個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總部。這裡承擔著我國國家標準時間的產生、保持和發播任務。國家授時中心的授時臺,設置在陝西蒲城。這裡的短波電臺會使用2.5MHz、5MHz、10MHz、15MHz頻率,全天連續發播我國短波無線電時號,呼號為BPM。
  • 科學網—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監測到伽利略系統時間出現異常
    本報訊 12月14日,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系統時間性能監測評估組監測到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簡稱Galileo系統)時間發生異常
  • 國家授時中心監測到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時間異常:持續3小時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國家授時中心監測到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時間異常,持續3小時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網站12月14日消息,12月14日,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系統時間性能監測評估組監測到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
  • 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監測到其系統時間發生...
    【環球網軍事頻道】據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12月14日發布消息稱,國家授時中心系統時間性能監測評估組監測到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以下簡稱Galileo系統)時間發生異常,異常持續時間3小時左右。
  • 你知道的「北京時間」不是來自北京
    你所見的倒計時「北京時間」,它實際上不是來自北京!其「生產者」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北京時間和北京當地的時間不一樣!這是為什麼呢?問題1什麼是「北京時間」?北京時間是由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負責產生、保持和發播的!而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所以說,北京時間是從西安發出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這是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守時實驗室顯示的北京時間(2019年12月30日攝)。
  • 你知道「北京時間」不是來自北京
    你所見的倒計時「北京時間」,它實際上不是來自北京!其「生產者」是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的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中國科學院國家授時中心位於陝西驪山腳下,附近是有著上千年歷史的秦始皇兵馬俑和華清池。↑這是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守時實驗室顯示的北京時間(2019年12月30日攝)。
  • 德國波茨坦地學研究中心許國昌博士訪問國家授時中心
    10月26日下午,應中國科學院精密導航定位與定時技術重點實驗室的邀請,德國波茨坦地學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許國昌博士到國家授時中心進行學術交流訪問,並作了題為「從衛星理論到太陽系N體問題研究的一般性介紹」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