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句話:垃圾放對了位置就是寶物,人也一樣。
位置是一門學問。浩瀚宇宙,無數星體,各有各的位置,各行各的軌道,雖然不時有顆流星划過,偶爾有陣流星雨降臨,但總體講,運行非常有序。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同樣各有各的位置,各幹各的事情,雖然不時有點摩擦,偶爾出現一些糾紛,但總體而言,工作、生活都很有序。
領導者在領導企業時,必須找準自己的位置。領導者就是企業裡的最高權力代表。因此領導者對企業裡的人和事都能左右,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但是在這裡我要規勸領導者們要明白自己的位置,領導者要想管好一個企業,必須先定好自己的位置,學會換位思考。儘量避免越位、錯位、對位、缺位現象的出現。
對於領導者來說就做三件事即可。一是定戰略。給企業訂立一個清晰的可以達到的戰略目標,並保持戰略的穩步推進和修正;二是用好人。圍繞這個戰略目標在合適的階段請合適的人來幫助達成這個目標,並給予完成目標的人以重獎;三是理好財。領導者不但要成為行業的行家裡手和企業的管理高手,還是一位能夠讓企業資產不斷增值的理財高手。熊老師個人號(inte6198110)具有這樣領導者的企業才能享受到事業不斷發展的快樂。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然而企業管理中我們常常能夠看到這樣的情況:一切以個人為中心,只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這就要求我們的領導者要進行「換位思考」。只有換位思考才能真正地達到雙贏,這是極其簡單而又非常深刻的道理。明白了不行,一定還要做到,能夠做到這點就是不簡單,就是偉大。
領導者經常換位是非常有好處的,我們從換位中獲得更多我們想不到東西,如我們把自己看做是自己產品的消費者,能使我們對產品的定價更加合理;如對自己企業的服務方式方法的改進、態度等;如在企業裡把自己當下屬來考慮的感受,我們在企業的管理人性化方面也就能改善不少。如果領導者經常性地換位思考,至少可以獲得三個方面的好處:
(1)視野開闊。換個角度看問題,就不會陷入片面的主觀判斷當中。如我們站在山腳下看山頂,看不清楚上山的路,到了山頂看山下,你會看到上山的路其實有很多。這就取決於我們在同角度看待同樣問題會有不同結果。
(2)理解到位。由於在企業裡位置的不同,能夠調用的企業資源也不同,領導者不能用自己的位置來衡量下屬的能力。領導者只要一個命令就可以解決問題,如果是部門經理則沒有這麼幸運,他需要去協調。要是嘴巴再不會怎麼說,甚至會得罪人,難以開展。
(3)判斷準確。就像我們站在山頂的人能夠清晰地看清每一條上山的路一樣,判斷正確的概率比站在山下的人要容易得多。因為在山下很難看清上山的路,哪條好走,哪條難走,哪條路上山最節省時間。換位思考對看待問題多了一條判斷的依據。
越位,在企業的管理中我們通常稱之為越權。就是越過中間人直接管理人或管事的行為。做了本不是自己該做的事,有點「狗拿耗子多管閒事」的味道。管理得太多說明三個問題,一是領導者懷疑員工確實沒有能力完成工作;二是個性剛強,自以為是,什麼都能幹;三是濫用職權的行為。導致下屬沒有機會展示自己,並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終的結果就是離職或忍氣吞聲的碌碌無為。
領導者經常容易出現兩種越位現象:一是決策越位。本來是由副總經理決定的事,領導者說了算,副總經理的威信沒了。或者本來是部門經理就可以決定的事,領導者也管。二是工作越位。副總經理做的事領導者做了,部門經理做的事領導者做了。
如果領導者不能停止這種越位現象,將會導致企業的職責不清晰,推諉現象產生,不負責任現象產生,對企業來說只有弊沒有利。輕者影響情緒,重者影響上下級的領導關係,甚至影響企業的正常健康發展。
什麼叫錯位?一句話就是「種錯莊稼耕錯田,荒了自己的菜園」。在管理中就是不幹自己的本職工作,幹了自己不擅長的工作。在企業裡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怪現象「領導者們幹著經理們的活,經理們幹著員工的活,員工幹著領導者的活。」這絕非少數企業的現象,很多企業都是如此。這樣的企業什麼聲音最大?當然是抱怨的聲音最大了,為什麼?領導者抱怨經理沒能力,經理抱怨員工不幹活,員工抱怨領導者不給漲工資。企業裡的人際關係氛圍緊張,你想經理都把員工的活給幹了,員工幹什麼去?那不是只有閒談和聊天,當然是張家長李家短,最後聊到工作的企業,自己的領導者。
有一位A企業的領導者找到我,講述企業怎樣才能夠具有執行力,並且能做大它。A企業自成立到今天已經有近15年的歷史了,目前企業已經有了三百多人的規模。但是領導者由於一直從事銷售工作,忽略了企業的管理,雖然每年都有不錯的銷售額,可就是大不起來,於是就從社會上高薪聘任總經理來幫助自己打理企業。可是就在近兩年內換了三任總經理也沒有將企業的管理和銷售提上去,而且這些人都是在其他同行裡的企業高層領導,為什麼呢?後來這個領導者與這三個職業經理人進行溝通時發現一個問題——抱怨。領導者給的權力小,並且處處提防著,也沒有給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調整。這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由於領導者的本位主義造成的,不是嗎?只是考慮自己的感受,不能考慮職業經理人的感受,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對經理人不信任,經理人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在這樣的氛圍中,經理人的離去是正常的。即使你給予高薪也留不住經理人的心,遲早也會離開你的企業。
企業留住人才的基礎是信任和能力,企業信任我,我有能力做,所以走到了一起。在這裡要處理三個問題,一是文化觀念的對接。二是道德價值觀的對接。三是事業價值觀的對接。領導者要與職業經理人闡述自己的價值觀,雙方彼此相互認同了才可以一起共事。
缺位就是本職工作沒人做或不能完全做下去。造成本職工作缺位的原因就是領導者經常的越位、錯位導致的。要想不缺位,領導者必須要正確地定位自己的職能,在自己的職能上做到高、精、專,境界要高,業務要精,做事要專。
上面所說的內容都是在給企業諮詢和培訓過程中領導者說的,員工說的,也有我的親身體會。我認為不管以上哪種怪現象的發生,都是領導者的錯誤。員工的錯誤丟錢,領導者的錯誤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