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要警惕:越位、錯位、對位、缺位現象的出現(建議收藏)

2020-10-20 全優績效系統


曾經有一句話:垃圾放對了位置就是寶物,人也一樣。

位置是一門學問。浩瀚宇宙,無數星體,各有各的位置,各行各的軌道,雖然不時有顆流星划過,偶爾有陣流星雨降臨,但總體講,運行非常有序。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同樣各有各的位置,各幹各的事情,雖然不時有點摩擦,偶爾出現一些糾紛,但總體而言,工作、生活都很有序。

領導者在領導企業時,必須找準自己的位置。領導者就是企業裡的最高權力代表。因此領導者對企業裡的人和事都能左右,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但是在這裡我要規勸領導者們要明白自己的位置,領導者要想管好一個企業,必須先定好自己的位置,學會換位思考。儘量避免越位、錯位、對位、缺位現象的出現。

1.定位

對於領導者來說就做三件事即可。一是定戰略。給企業訂立一個清晰的可以達到的戰略目標,並保持戰略的穩步推進和修正;二是用好人。圍繞這個戰略目標在合適的階段請合適的人來幫助達成這個目標,並給予完成目標的人以重獎;三是理好財。領導者不但要成為行業的行家裡手和企業的管理高手,還是一位能夠讓企業資產不斷增值的理財高手。熊老師個人號(inte6198110)具有這樣領導者的企業才能享受到事業不斷發展的快樂。

2.換位

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然而企業管理中我們常常能夠看到這樣的情況:一切以個人為中心,只顧及自身的感受,而忽略了他人的感受。這就要求我們的領導者要進行「換位思考」。只有換位思考才能真正地達到雙贏,這是極其簡單而又非常深刻的道理。明白了不行,一定還要做到,能夠做到這點就是不簡單,就是偉大。

領導者經常換位是非常有好處的,我們從換位中獲得更多我們想不到東西,如我們把自己看做是自己產品的消費者,能使我們對產品的定價更加合理;如對自己企業的服務方式方法的改進、態度等;如在企業裡把自己當下屬來考慮的感受,我們在企業的管理人性化方面也就能改善不少。如果領導者經常性地換位思考,至少可以獲得三個方面的好處:

(1)視野開闊。換個角度看問題,就不會陷入片面的主觀判斷當中。如我們站在山腳下看山頂,看不清楚上山的路,到了山頂看山下,你會看到上山的路其實有很多。這就取決於我們在同角度看待同樣問題會有不同結果。

(2)理解到位。由於在企業裡位置的不同,能夠調用的企業資源也不同,領導者不能用自己的位置來衡量下屬的能力。領導者只要一個命令就可以解決問題,如果是部門經理則沒有這麼幸運,他需要去協調。要是嘴巴再不會怎麼說,甚至會得罪人,難以開展。

(3)判斷準確。就像我們站在山頂的人能夠清晰地看清每一條上山的路一樣,判斷正確的概率比站在山下的人要容易得多。因為在山下很難看清上山的路,哪條好走,哪條難走,哪條路上山最節省時間。換位思考對看待問題多了一條判斷的依據。

3.越位

越位,在企業的管理中我們通常稱之為越權。就是越過中間人直接管理人或管事的行為。做了本不是自己該做的事,有點「狗拿耗子多管閒事」的味道。管理得太多說明三個問題,一是領導者懷疑員工確實沒有能力完成工作;二是個性剛強,自以為是,什麼都能幹;三是濫用職權的行為。導致下屬沒有機會展示自己,並提升自己的能力,最終的結果就是離職或忍氣吞聲的碌碌無為。

領導者經常容易出現兩種越位現象:一是決策越位。本來是由副總經理決定的事,領導者說了算,副總經理的威信沒了。或者本來是部門經理就可以決定的事,領導者也管。二是工作越位。副總經理做的事領導者做了,部門經理做的事領導者做了。

如果領導者不能停止這種越位現象,將會導致企業的職責不清晰,推諉現象產生,不負責任現象產生,對企業來說只有弊沒有利。輕者影響情緒,重者影響上下級的領導關係,甚至影響企業的正常健康發展。

4.錯位

什麼叫錯位?一句話就是「種錯莊稼耕錯田,荒了自己的菜園」。在管理中就是不幹自己的本職工作,幹了自己不擅長的工作。在企業裡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怪現象「領導者們幹著經理們的活,經理們幹著員工的活,員工幹著領導者的活。」這絕非少數企業的現象,很多企業都是如此。這樣的企業什麼聲音最大?當然是抱怨的聲音最大了,為什麼?領導者抱怨經理沒能力,經理抱怨員工不幹活,員工抱怨領導者不給漲工資。企業裡的人際關係氛圍緊張,你想經理都把員工的活給幹了,員工幹什麼去?那不是只有閒談和聊天,當然是張家長李家短,最後聊到工作的企業,自己的領導者。

5.對位

有一位A企業的領導者找到我,講述企業怎樣才能夠具有執行力,並且能做大它。A企業自成立到今天已經有近15年的歷史了,目前企業已經有了三百多人的規模。但是領導者由於一直從事銷售工作,忽略了企業的管理,雖然每年都有不錯的銷售額,可就是大不起來,於是就從社會上高薪聘任總經理來幫助自己打理企業。可是就在近兩年內換了三任總經理也沒有將企業的管理和銷售提上去,而且這些人都是在其他同行裡的企業高層領導,為什麼呢?後來這個領導者與這三個職業經理人進行溝通時發現一個問題——抱怨。領導者給的權力小,並且處處提防著,也沒有給足夠的時間來進行調整。這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由於領導者的本位主義造成的,不是嗎?只是考慮自己的感受,不能考慮職業經理人的感受,凡事以自我為中心,對經理人不信任,經理人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在這樣的氛圍中,經理人的離去是正常的。即使你給予高薪也留不住經理人的心,遲早也會離開你的企業。

企業留住人才的基礎是信任和能力,企業信任我,我有能力做,所以走到了一起。在這裡要處理三個問題,一是文化觀念的對接。二是道德價值觀的對接。三是事業價值觀的對接。領導者要與職業經理人闡述自己的價值觀,雙方彼此相互認同了才可以一起共事。

6.缺位

缺位就是本職工作沒人做或不能完全做下去。造成本職工作缺位的原因就是領導者經常的越位、錯位導致的。要想不缺位,領導者必須要正確地定位自己的職能,在自己的職能上做到高、精、專,境界要高,業務要精,做事要專。

上面所說的內容都是在給企業諮詢和培訓過程中領導者說的,員工說的,也有我的親身體會。我認為不管以上哪種怪現象的發生,都是領導者的錯誤。員工的錯誤丟錢,領導者的錯誤丟命。

相關焦點

  • 父母缺位、祖輩越位!「錯位」的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傷害究竟有多深
    很多寶媽無論如何都無法忍受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對孩子「過時」的教育方式,甚至開始糾結要不要放棄工作回歸家庭,但在沉重的經濟壓力面前,往往一切只能妥協。可以說,隔代養育目前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
  • 教育路上,最大的不幸是: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
    教育路上,最大的不幸是: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 2020-12-10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中最大的不幸: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
    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老師在學生教育中的讓位,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的錯位,這是在給未來挖深坑。在這樣的情況下,本來學習壓力就大的孩子,就更加不想讀書,不想好好學習了。他們想要看電視、玩遊戲……甚至想要放棄學業,迫切地想要進入社會中。「進不了重點高中,你就進不了重點大學,進不了重點大學,你這輩子就完了。」一步錯,步步錯,現在孩子不願吃學習的苦,那將來就要吃生活的苦。10年來,他做了無數份工作,吃盡了苦頭,才發現只有高中學歷的自己走到哪兒都會碰壁。
  • 剛出生的寶寶要注意哪些事情(建議收藏)
    )體格生長1、體重。須警惕肌性斜頸,鎖骨骨折等疾病。4.寶寶眼部出現溢淚,分泌物增多等不適。須警惕鼻淚管阻塞,結膜炎等疾病。若寶寶有上述住一異常現象,請爸媽及時帶其前往醫院就診。(二)意外傷害預防1.避免嗆奶窒息。建議在寶寶睡眠時,將頭偏向一側,避免奶液嗆咳及窒息。左右側交替睡,注意保護頭型。2.括熱症候群(蒙被缺氧症候群)。
  • 你被領導針對了?說不定是被辭退前的徵兆!要警惕這3種現象
    如果你為人處世足夠圓滑,和領導搞好關係不在話下;如果你比較老實,不怎麼會和領導交流,那麼你的職場發展無疑會受到許多阻力。如果你發現自己突然被領導針對了,說不定是被辭退前的徵兆,要警惕以下3種現象。一、業務減少,你變成了閒置人員。
  • 秋天來了,窗戶出現這些現象一定要警惕!
    但是如果你家窗戶出現以下這些現象,一定要警惕,切記為秋冬到來之前做好打算!1、門窗結露門窗結露就是室內玻璃表面凝聚露水或水霧。原理當固體(玻璃、窗扇、窗框)表面溫度較周圍臨近潮溼空氣的露點溫度低時,空氣當中的水蒸汽變化為液體的水凝結在冷的固體表面,就會產生結露現象,當結露比較嚴重或者不能很快蒸發時,水膜就會形成水滴沿著玻璃的邊部流淌下來
  • 金融委確定15字工作方針 依法治市既不缺位也不越位
    金融委確定15字工作方針,重磅定調——依法治市既不缺位也不越位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政府監督市場監督要同步到位「當前,資本市場的監管定位已經發生了變化。一方面,要強化依法治市的力度,對欺詐行為加強監督和懲治;另一方面,要堅持監管中性原則,減少行政幹預,在依法治市的過程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鋒說。
  • 提醒:出現5種現象,要警惕
    提醒:出現5種現象,要警惕女性在青春期過後,隨著生長系統的逐步發育成熟,分泌物開始逐步增多。很多時候會發現,黏貼在內褲上,感覺髒兮兮的。由於在一個月經周期中,女性體內激素發生巨大波動,因此,在不同時期,分泌物會出現一些差異。
  • 【異之說《論語》】之一百九十八:為政者忌:越位幹政
    (戴望),以此指證君子之「位」與其「謀政」之對應性。而「謀政,僅求所以明道之一端。」如同「貧賤富貴,隱顯出處,際遇有異,其當明道善道則一。」(錢穆)如此,「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乃君子守善道之為也。        為官以「在位」或「不在位」,決定其「謀政」與否,反對違背禮制規定的「犯分」和「侵官」之不當所為。
  • 越位的媽媽,究竟對養育有什麼危害?如何不越位,養育獨立的孩子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很多家長都容易出現「越位」的現象。什麼是「越位」?就是家長出於對孩子過度的關愛,而導致出現幹涉孩子的情況,本來這件事孩子自己決定或者做主就可以了,但是家長非要參與和影響孩子的判斷。這樣,其實會讓孩子誤以為家長不信任自己,自己只是家長的「附屬品」窮其一生去追趕父母的腳步,卻永遠達不到家長的要求,還不如「洗心革面」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 慢養良育(總序120):管爸爸叫「媽媽」
    出生第498天(一)(總序120):管爸爸叫「媽媽」。今天下班回家,剛一進門她就衝著我喊「媽媽」,而且喊的聲音很大。當她見到她媽的時候,她衝她媽喊的也是「媽媽」。她現在雖然還不會喊爺爺奶奶,但為什麼她對我們倆都喊「媽媽」呢?據說,「媽媽」這個稱呼在全世界絕大多數的語言裡面的發音都是一樣的。
  • 錯位的「法?律」
    《錯位的「法?律」》,寫好這個題目,好幾天了,沒有寫出一個字來。感到心頭忐忑,筆端沉重,擔心文字容易「碰瓷",又會成為「餵龜"的料!因為很多料都「餵龜"了,龜孫子們已經很開心了!世上萬事萬物,不能錯位。一錯位,就失去平衡,就無法和諧。更何況是「法?律"呢?人們總是將希望寄托在「法?律"上,因為她是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法?律」錯位的現象太普遍了,而且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錯位的「法?律",就會產生冤假錯案,傷害無辜百姓,損失ZF公信力,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
  • 教育中最大的不幸: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老師家長需看)
    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老師在學生教育中的讓位,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的錯位,這是在給未來挖深坑。在教育路上,家長、老師、學生應各司其責,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父母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未來,常常喜歡「越位」,喜歡事無巨細地包辦孩子的一切,對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可是這樣細心又辛苦的愛,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 會議準備工作清單(建議收藏備用)
    凡舉行正規(正式)會議,首先需要確定其主題是什麼?目的是什麼?要解決什麼問題?想達到什麼預期的效果?它不僅僅是會議的名稱,更是確定會議的具體內容、形式、目標、場地、規模、檔次的重要先決條件。所以,一定弄清楚會議的主題。文秘人員一般都可以通過從領導的意圖中得到這些重要的信息,如果沒有獲得這些信息,就沒法走下一步流程。二、會議的議程(主要內容)。
  • 再好的教育也敵不過家長越位,老師讓位,學生錯位
    家長在孩子教育中的越位,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老師在學生教育中的讓位,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學生在學習生涯中的錯位,這是在給未來挖深坑。在教育路上,家長、老師、學生應各司其責,各安其位,扮演好各自的角色。只有父母像父母,老師像老師,學生像學生,教育才是成功的!
  • 警惕!「冒充領導詐騙」又有新花樣
    近期,孝昌出現多起類似「假冒鄉鎮領導」加微信好友的現象,加完好友後直奔主題,不是讓你幫忙打錢,就是要你轉帳。對於這類詐騙,市民要提高警惕!PS偽造的)並不斷催促打錢給其提供的銀行帳戶幸好謹慎的曾先生還是向書記本人進行了電話核實(這一點至關重要)最終發現對方根本不是書記自己遇上了「冒充領導詐騙
  • 無聊的戰術貼:一百年前,越位規則的改變如何推動陣型的變化?
    (利物浦球迷可以查一查靴室的來歷,蠻有意思的一段歷史~)——————分割線——————正文,開始,久等了。這是現行足球規則對「越位」的說明,可是在一百年之前,「越位」規則與現在有著天壤之別。「越位」規則的演變也是足球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改變之一——僅次於規定「足球不能用手」,從而讓足球和橄欖球分道揚鑣。最初的越位規則規定進攻球員與門線之間至少有3名防守球員(通常是1名門將+2名後衛)才不算越位,簡單說,比現在多出一名防守球員(現在多數 情況為1名門將+1名後衛)。
  • 抽菸者,若發現頭部出現反常現象,要警惕:可能是心梗在「敲門」
    吸菸會導致非常多的身體疾病,如果在經常吸菸的人群發現自己的頭部出現以下的反常現象,一定要小心警惕,因為很有可能是心梗在「敲門」。 通常原因是心梗後發生心臟泵血功能下降,血壓偏低,就會造成腦供血不足,心梗發生後心率變慢,就會出現頭暈的現象。如果長期吸菸,並發現自己頻繁的頭暈一定要小心。
  • 1~2月齡階段需要注意事項(建議收藏)
    一.關於餵養(一)合理餵養媽媽需要繼續母乳餵養寶寶,母乳不足的,可以混合餵養。一般3-4小時餵養一次,建議根據寶寶的胃口一次性餵飽。3,嬰兒耳部出現流液或黃色分泌物。耳部異味,經常撓耳朵,須警惕外耳道溼疹或中耳炎等疾病。如果出現上述任一異常現象,請爸媽及時帶寶寶前往醫院就診。(二) 意外傷害預防避免寶寶趴著睡眠,遮蓋口鼻引起趴睡性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