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鄰裡一家親 湖濱街道想為外籍居民徵翻譯

2020-12-15 浙江新聞

  鄰居節一日日臨近,杭州湖濱街道卻在準備一個頗具創意的節目時「卡殼」了,現在他們向全市、尤其是居住在附近的外語高手緊急求助:用你的特長,幫助我們和街道裡的外籍居民溝通,讓他們也感受一下鄰居節的火熱和快樂。

  居住在湖濱街道的外籍居民大約有35人,分別來自英國、美國、瑞士、印度、日本和韓國。考慮到這麼豐富的「涉外」資源,街道原本打算在10月23日這天舉辦一個「中外鄰裡一家親」的活動。

  「我們準備了很多內容。」街道主任童回春告訴記者,所有活動在設計上都充分考慮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需要,比如教外國朋友們學說中國話,甚至杭州話,讓他們在杭州的生活多一分便利;比如請街道裡的書法高手和太極拳高手現場表演、收徒,讓外國朋友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多一層認識;比如大家一起包餃子,一起燒中國菜,品嘗中國的特色美食……

  「我們知道很多外國朋友也都是『身懷絕技』,也想請他們把自己的絕活拿出來亮一亮,讓我們的居民也好學到些新東西。」童回春說,據街道現在了解到的情況,這些外國朋友中有的擅長插花,有的是廚師,「這些都可以拿出來和我們交流啊。」

  可是街道的這些美好設想,在實現過程中卻遇到了意外的困難:街道工作人員不會講外語,而那些老外們又幾乎不懂中國話,大家面對面時,你講你的,我講我的,說了半天還是大眼瞪小眼。

  前幾天,吳山路社區的單夏娟帶著幾份活動方案去拜訪住在仁和大廈裡的幾位日本人。「我想過和他們交流起來會有困難,但不知道有這麼困難。」單夏娟搖了搖頭說,「我一戶戶地去敲門,告訴他們杭州現在有鄰居節這麼一個活動,我們準備了豐富的活動內容,希望他們來參加,還把方案給他們看。那些外國人都很客氣很禮貌,你說話時他們也很認真地聽,可是最後都很茫然地搖搖頭,用非常生硬的普通話說『我不懂』。」湧金門社區的陳偉新也頭痛得很,社區染坊弄小區裡住了5個印度人,都在某家飯店當廚師。「本來想請他們來露一手,讓居民們也好嘗嘗印度菜。」但是陳偉星連說帶比劃地解釋了半天,5個印度人還是兩手攤攤,兩肩聳聳。

  其實,這些老外鄰居們並不是不願意和大家來往,只是語言的障礙和社區活動的缺乏,讓他們有些「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仁和大廈的物業管理人員就告訴過單夏娟,樓裡有個日本人很喜歡插花,做出來的花藝也很漂亮,還曾經熱心地教過他們,雖然語言不通,但大家玩得還是很高興。

  「他們也是我們的鄰居啊。」童回春說,因此街道在搞鄰居節活動時,不想漏掉他們;同時也希望藉助鄰居節的機會,把這些外國人都調動起來,讓他們從此以後可以更多地參與到社區活動當中。

  湖濱街道目前需要的志願者有兩類,一類是現在可以和社區人員一起上門,邀請外國鄰居們參加活動的;另一類是鄰居節活動當天,在現場提供服務幫助的。如果你擅長英語或日語、韓語,如果你恰好住在附近或方便前往杭州市工人文化宮,如果你願意幫湖濱街道這個忙,那麼請你打這兩個電話:(0571)87152740,87152739,和萬女士或鄭先生聯繫。

相關焦點

  • 鄰裡情一家親,七東社區鄰裡節上居民秀才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媛 鄰裡情,一家親,為增強轄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營造鄰裡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園的濃厚氛圍,七裡山街道七東社區舉辦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八屆和諧鄰裡節暨「僑驛站」第二屆文藝聯誼會。
  • 成都:「中外議事會」議國際社區鄰裡事
    最近,她又多了一個新的身份:她成為她所居住的成都市武侯區桐梓林社區4000多名外籍人士的「代言人」,為社區更好發展、生活更便利、中外交流更通暢向社區積極建言獻策。喬娜在社區國際鄰裡中心組織的首屆「中外議事會」上,毛遂自薦並成功當選為議事會的外方理事長。「如果想激勵大家在社區中做好事,我們需要這樣的議事會。
  • 東直門街道香北社區開展「鄰裡一家親」趣味遊戲活動
    為了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居民之間的交流,增強居民對本社區的凝聚力和歸屬感,11月25日上午,東直門街道香北社區在活動室舉辦了《鄰裡一家親》社區趣味遊戲活動。本次活動社區結合居民的需求,以懷舊的趣味遊戲的形式進行,共設有6個遊戲項目分別有跳棋、滾鐵環、跳大繩、託球走、敲三家以及吸力球等。活動剛一開始大家就積極參加,熱情高漲地迅速進入遊戲環節,有的圍在一起開始下跳棋, 有的開始進行1對1的託球走進行比賽,有的好姐妹進行吸力球的遊戲,室外活動滾鐵環和跳大繩大家也玩的不亦樂乎,似乎都找到了小時候特有的快樂。
  • 黨群一家親 和諧鄰裡情
    在2021年元旦佳節即將來臨之際,為豐富轄區居民的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日前,童遊街道在南平萬達廣場舉辦「黨群一家親 和諧鄰裡情」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文化廣場活動。活動由童遊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主辦,童子山社區黨委、崇陽社區黨委、獅子山社區黨委、焦源社區黨委、嘉禾社區黨委承辦及5個社區共建單位協辦。晚會在開場舞《yes,ok》中拉開序幕。
  • 靠翻譯軟體暖心服務外籍居民,順義這個社區書記被點讚了
    幾天前,順義勝利街道太平社區黨總支書記王巖的手機上,收到了一條用英文寫的感謝信息。發信人是住在社區裡的外籍居民戴女士。疫情期間,她和家人因語言不通在生活上遇到了種種問題,多虧王巖靠著翻譯軟體,幫他們一家一一耐心解答,暖心服務贏得了他們的稱讚。戴女士一家三口來自菲律賓,平時都用英文交流,說不好中文。
  • 延慶儒林街道:廉潔家風傳萬家 和睦鄰裡一家親
    為進一步推進廉潔文化建設,弘揚和傳遞向善向上、廉潔從業、廉潔修身、廉潔齊家的社會風尚和良好家風,培育廣大黨員、幹部、員工以及廣大居民朋友「廉潔自律、遵紀守法、廉孝誠信、崇儉戒奢」的廉潔理念,10月17日,儒林街道紀工委以北京市第二屆社區鄰裡節為契機,廣泛發動轄區基層黨組織和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 多元參與訴源治理 實現小區居民一家親
    近年來,疊翠新峰小區通過引進專業社工機構,廣泛發動小區具有參與熱情和具備調解能力的居民積極參與調解志願服務,打造疊翠新峰「一家人」多元化聯合調解中心平臺,突出「小區居民一家親,共築和諧鄰裡情」概念,逐漸形成黨委政府、社區居委、物業服務企業、社區居民等多方主體參與的矛盾糾紛化解機制,使小區面貌煥然一新。
  • 這個毗鄰虹橋樞紐的國際社區,讓外籍居民在上海更有歸屬感
    打造國際版「鄰裡中心」吉娜一家所在的華漕國際社區,北至朱建路,東至紀翟路,南至天山西路支路,西至金光路,面積6.5平方公裡。經過20餘年發展,依託國際雙語學校,新虹橋國際醫學中心等產業,華漕國際社區目前共有11個涉外小區,居住了來自76個國家和地區、近3000戶家庭、4389名外籍人士。
  • 「兩岸一家親,和諧鄰裡情」 第七屆濟南-基隆鄰裡節正式開幕
    10月22日上午,在濟南歷山路社區廣場,來自基隆獅子會歷屆會長聯誼會的31位臺胞與近百位歷下區居民參加「第七屆濟南-基隆鄰裡節」開幕式並舉辦聯歡活動。活動由濟南市臺港澳辦公室、歷下區政府主辦,歷下區解放路街道辦承辦。活動現場,山東省臺港澳辦公室一級巡視員張民忠參加活動並致辭。他向臺灣客人介紹了山東發展情況,鼓勵臺灣同胞更多地參與到兩岸交流中來。
  • 長春市農安縣和諧街道:社區居民一家親 清潔紗窗暖民心
    長春市農安縣和諧街道:社區居民一家親 清潔紗窗暖民心 2020-08-28 10: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漯河:鄰裡和睦一家親
    王鳳英(右)與張秀花 友善如公民德行的陽光,它為人際關係注入正能量,為社會和諧提供潤滑劑。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顯著區別,就是人與人的交往突破了血緣地域的限制,構建起一個「陌生人社會」。鄰裡和睦親如一家的王鳳英和張秀花就是我市眾多踐行核心價值觀的代表之一。王鳳英和張秀花成為鄰居已經30多年了,她們同在人民東路62號院居住。從認識到現在,一直和睦相處、互幫互助,是一對令人羨慕的好鄰居。「這麼多年了,我們兩家人就跟一家人一樣,打心眼裡覺著親。」2020年12月29日,在記者採訪時,張秀花說。
  • 太原街為外籍人士檢測採樣配愛心翻譯
    1月7日,記者在瀋陽市和平區太原街一核酸檢測採樣現場看到,這裡專門為外籍人士開闢了綠色通道,還配備上了專業的外語翻譯志願者。當日13時,美村等外籍人士來到南京街附近一處商業大廈一樓,按照工作人員的指引,他手拿護照完成登記後很快就完成了檢測採樣。
  • 指導外籍人員做好防疫,通州新華街道邀留學生志願者當翻譯
    近日,針對外籍人員疫情防控管理工作中溝通不暢問題,新華街道招募留學歸來的志願者擔任翻譯,通過「敲門行動」宣傳防疫知識及注意事項,緩解其焦慮情緒。此外,街道還發放英文版《致廣大居民朋友的又一封信》等,多舉措確保防控工作落實到位。
  • 服務外籍居民,順義一社區「暖心翻譯」能講4種外語
    這樣的對話,發生在順義區雙豐街道魯能潤園社區。他們是通過韓語在交流。 目前,在魯能潤園社區,像樸仁淑這樣的「暖心翻譯」有6人,語種涵蓋日語、韓語、英語和西班牙語。 據介紹,雙豐街道魯能潤園社區有日本、韓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外籍居民22人,近期部分人員已返京。為了更好地為這些外籍人員傳達疫情防控政策、做好服務,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景翠專門將自己多年未用的英語技能重新拾起,當起了社區裡的「翻譯」。
  • 抗疫在社區|外籍居民如何擺脫「窘境」?華陽街道提供暖心線上服務
    新民晚報訊 (通訊員 沈菲菲 記者 袁瑋)「我是美資企業上班的,可以幫忙做翻譯。」「我是日資企業的員工,可以幫忙翻譯文字通知哦。」凱欣豪園、鴻凱灣等小區裡,熱心的業主都積極參與線上翻譯服務,幫助外籍居民了解社區防控動態,並將《返滬人員主動登記告知書》等相關公告翻譯成中、英、日等多國語言,便於居委宣傳告知。在全民抗疫的戰鬥中,還有國際友人,長寧區華陽街道的居委幹部、社區志願者等為這些外籍居民的社區防疫提供了暖心的服務。圖說:居民登記表被翻譯成多種語言。
  • ...濟南市歷下區甸柳新村一居舉辦「鄰裡一家親」主題趣味活動
    趣味活動現場12月14日上午,服務隊經過團隊商討、籌備等前期準備工作,在北院健身小廣場處正式開展「鄰裡一家親」主題趣味活動。活動由服務隊隊長王英仙主持,參與群眾除了社區活動隊伍,還有南院居民、北院居民。
  • 街道搭臺 居民曬項目!官渡區太和街道舉辦文化活動創投大賽
    掌上春城訊11月15日,「和潤太和」官渡區太和街道第八屆鄰裡文化節系列活動——「鄰裡一家親」群眾文化活動項目創投大賽路演在太和街道舉辦。路演現場,居民代表們依次上去解說自己的項目,評審根據項目內容、影響力、鄰裡關係營造、資金匹配等角度,給到各個項目一些建設性、創新性、鼓勵性的建議,現場與居民們探討項目更多樣、豐富、包容的執行方案。最終7個項目通過評審。
  • 瀋陽瀋北新區:外籍居民來檢測 輔警翻譯解難題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消息:外籍居民來做核酸檢測,語言不通怎麼辦?幸好現場有個輔警會講英語,解決了語言不通的尷尬。近日,瀋陽市公安局瀋北新區分局的一名輔警為前來檢測的外籍居民當了一回「翻譯」,幫他們順利完成核酸檢測。
  • 抗疫在社區|公告材料譯成外語,外籍居民自發捐贈口罩 普陀這個小區...
    在普陀區的蘇州河畔,佇立著一座特別的國際化社區泰欣嘉園,語言有國籍界限,這個社區在疫情面前突破了國籍界限,中外居民攜手抗疫。圖說:業主幫忙翻譯了日文、韓文版本的公告材料,張貼在小區門崗處 長壽路街道供圖(下同)公告材料翻譯成外語泰欣嘉園是長壽路街道外籍居民密集居住的國際化社區,「小區內的居民2100多人,外籍居民佔到了三分之一。」
  • 珠海路街道「智思維」「雲聚鄰裡」
    idea聚焦「思想性」的鄰裡交流,以朗讀致敬初心街道將居民素養提升作為左鄰右舍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依託「珠彩心語」微電臺,開展每月系列朗讀活動,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潤物無聲融入居民生活。immersion探索「沉浸式」的活動體驗,深入感悟溫情街道轉好新時代文明實踐「呼拉圈」,瞄準居民情感需求,圍繞居民興趣點,把居民呼出來、拉進來,把服務圈進去,繪好新時代鄰裡關係的「同心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