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節一日日臨近,杭州湖濱街道卻在準備一個頗具創意的節目時「卡殼」了,現在他們向全市、尤其是居住在附近的外語高手緊急求助:用你的特長,幫助我們和街道裡的外籍居民溝通,讓他們也感受一下鄰居節的火熱和快樂。
居住在湖濱街道的外籍居民大約有35人,分別來自英國、美國、瑞士、印度、日本和韓國。考慮到這麼豐富的「涉外」資源,街道原本打算在10月23日這天舉辦一個「中外鄰裡一家親」的活動。
「我們準備了很多內容。」街道主任童回春告訴記者,所有活動在設計上都充分考慮了中外文化交流的需要,比如教外國朋友們學說中國話,甚至杭州話,讓他們在杭州的生活多一分便利;比如請街道裡的書法高手和太極拳高手現場表演、收徒,讓外國朋友們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多一層認識;比如大家一起包餃子,一起燒中國菜,品嘗中國的特色美食……
「我們知道很多外國朋友也都是『身懷絕技』,也想請他們把自己的絕活拿出來亮一亮,讓我們的居民也好學到些新東西。」童回春說,據街道現在了解到的情況,這些外國朋友中有的擅長插花,有的是廚師,「這些都可以拿出來和我們交流啊。」
可是街道的這些美好設想,在實現過程中卻遇到了意外的困難:街道工作人員不會講外語,而那些老外們又幾乎不懂中國話,大家面對面時,你講你的,我講我的,說了半天還是大眼瞪小眼。
前幾天,吳山路社區的單夏娟帶著幾份活動方案去拜訪住在仁和大廈裡的幾位日本人。「我想過和他們交流起來會有困難,但不知道有這麼困難。」單夏娟搖了搖頭說,「我一戶戶地去敲門,告訴他們杭州現在有鄰居節這麼一個活動,我們準備了豐富的活動內容,希望他們來參加,還把方案給他們看。那些外國人都很客氣很禮貌,你說話時他們也很認真地聽,可是最後都很茫然地搖搖頭,用非常生硬的普通話說『我不懂』。」湧金門社區的陳偉新也頭痛得很,社區染坊弄小區裡住了5個印度人,都在某家飯店當廚師。「本來想請他們來露一手,讓居民們也好嘗嘗印度菜。」但是陳偉星連說帶比劃地解釋了半天,5個印度人還是兩手攤攤,兩肩聳聳。
其實,這些老外鄰居們並不是不願意和大家來往,只是語言的障礙和社區活動的缺乏,讓他們有些「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覺。仁和大廈的物業管理人員就告訴過單夏娟,樓裡有個日本人很喜歡插花,做出來的花藝也很漂亮,還曾經熱心地教過他們,雖然語言不通,但大家玩得還是很高興。
「他們也是我們的鄰居啊。」童回春說,因此街道在搞鄰居節活動時,不想漏掉他們;同時也希望藉助鄰居節的機會,把這些外國人都調動起來,讓他們從此以後可以更多地參與到社區活動當中。
湖濱街道目前需要的志願者有兩類,一類是現在可以和社區人員一起上門,邀請外國鄰居們參加活動的;另一類是鄰居節活動當天,在現場提供服務幫助的。如果你擅長英語或日語、韓語,如果你恰好住在附近或方便前往杭州市工人文化宮,如果你願意幫湖濱街道這個忙,那麼請你打這兩個電話:(0571)87152740,87152739,和萬女士或鄭先生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