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我國雲南接壤,說漢語用漢字,被稱為另一個「中國」

2020-12-23 唐詩裡的物語

在中國古代,由於戰亂和經商的需要,經常有人向東南亞地區遷移

如今的新加坡就是由華人組成

在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都存在不少華裔

而今天三哥要和大家說的地方與我國雲南接壤

它便是隸屬於緬甸的佤邦自治區,被譽為世界上的另一個中國

三哥先來結合地圖來帶大家看看佤邦,也被稱為緬甸第二特區

位於阿佤山區,是曾經緬甸共產黨的根據地,如今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該特區目前分為北佤和南佤兩個部分,總面積3萬平方km

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與我國雲南省接壤

南部地區位於緬甸西南部,與泰國交界,總人口達到60萬人

主體民族為佤族和華人,官方語言為漢語和佤語

不過這裡所說的漢語並不是指普通話,而是指我國南方地區的西南官話

雖然在東南亞地區華人聚集地甚多,但是將漢語列為官方語言的卻很少

這主要是因為佤邦在歷史上就屬於我國,唐朝時期屬於南詔國

到了宋朝這裡是大理國的疆土,元明時期,這裡都是中華版圖

屬於當地傣族世襲土官的封地,直到清朝中期,這裡才脫離我國控制

說到這裡三哥就很生氣,又是一個在清朝時期離開我國的土地

所以這裡受中華文化薰陶很深,以至於如今當地都是講漢語用漢字

在這裡你甚至可以收看CCTV電視頻道,在教育中他們都採用漢語教學

而大多數的中文老師都是來自於雲南地區

此地的孩子們也在接受著中華文化的洗禮,你甚至可以在這裡使用人民幣

可想而知,這裡就相當於是一個小中國,而且此地面積較小

如果未來有機會回歸,也是作為縣級行政區

放在中國碩大的版圖之上也泛不起多大的波瀾

各位認為未來佤邦有可能回歸中國嗎?

在介紹完佤邦和我們國家的緊密關係之外,我們來看看佤邦的前世今生

雖然在清朝這裡脫離了我國控制,但是這並不代表著它離開了中國版圖

直到抗日戰爭時期,這裡依然是我國的一部分

1941年,英國在中國抗日戰爭艱難之時,以關閉滇緬鐵路為理由

威脅中華民國國民政府

迫使當時國民政府將阿瓦山地區劃定對其有利的邊界線

原屬於中國的戶板,戶算,班果以及未明確歸屬的班老,紹興, 王冷

等地區劃為英屬緬甸,史稱1941年線,在第2次世界大戰之後,緬甸宣布獨立

1947年頒布憲法規定,今撣邦同盟和佤邦所在區域成為緬甸聯邦的一部分

不過在1948年,當時國民黨第八軍和第二十六軍殘部敗退緬甸北部

控制了佤邦,隨著新中國的成立,1957年我國從1941年線上撤回

使得昆馬地區在內的瓦山地區成為無人管轄地,國民黨殘部徹底掌控該地區

隨後1960中緬兩國籤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邊境條約》

確定將猛卯三角地歸屬緬甸,但是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從1966年開始,佤邦地區陸續出現了4家遊擊隊,反抗國民黨殘餘勢力

後來被緬甸中央政府排擠的緬甸共產黨在這裡建立了根據地

隨後收編了該地區的各個遊擊隊,在經過多年的鬥爭

緬甸共產黨先後組建了北佤縣,南佤縣,景北縣,邦康特區

而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了1989年,佤邦才宣布脫離緬甸共產黨

接受緬甸軍政府的統領,成立第二特區,而當地的武裝力量也被收編

成立了佤邦聯合軍,別看只有4萬人,戰鬥力是非常的強

因為此地原來是三不管地帶,因此成為了世界上著名的罌粟種植區

1999年,緬甸政府將靠近泰國邊境的部分地區劃給佤邦

實施南遷計劃,將大量種植罌粟的農民遷移到此地

種植水稻,香蕉,茶葉,2005年,當地政府禁止毒品的種植和銷售

這使得困擾當地多年的毒品終於退出了歷史舞臺

果然只有和平的地區才能有好的發展

而近些年,佤邦地區發展具有高經濟附加值的農業項目

種植橡膠,龍眼,蜜桔,茶葉等經濟作物

在1992年開始,雲南省就和佤邦積極合作,不僅幫助當地農業發展

而且大量收購當地的農業產物,中國也是佤邦最重要的原料和投資來源地

產品銷售,市場貿易夥伴

或許是上世紀的動亂時間太長,讓人們忽略了佤邦豐富的礦產資源

在上世紀90年代,緬甸政府軍允許佤邦進行玉石開採活動

同時當地擁有大量的金,銅,鉛,錫等礦產

其中對於錫礦的開發使得緬甸成為全球第三大錫礦供給國家

從佤邦的發展我們也能夠看出一個道理,一個地區只有統一穩定

它才能夠有一個好的發展計劃和發展環境,佤邦在90年代之後

在經濟,教育,交通,醫療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我們中國同樣如此,近十幾年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經濟神話

離不開祖國的統一和安定,因此我被仍需繼續努力,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

不知道大家認為三哥說的對不對?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離不開和平統一的環境

相關焦點

  • 這裡用漢字,講漢語卻不是中國人,稱為世界上另一個「中國」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5000多年的歷史文明,這個是其他國家羨慕不來的。也是經過了是大的變遷我,哦過才成為現在的樣子,有一個國家非常的崇拜我們,甚至一度想要加入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人,可是卻被我國拒絕,但是這裡的國民依舊是用漢字,講漢語,只不過依舊不是中國人,卻被稱為了世界上的另一個「中國」。
  • 說漢語寫漢字過中國節日,這個異國地區,與我國有著怎樣的淵源
    從清朝到二戰,由於國力衰弱丟失了大部分土地,現在的緬甸的佤邦曾經就是中國的領土,這個與我國有血緣關係的地區如今建設得怎麼樣了?佤邦又稱緬甸第二特區或者是撣邦第二特區,緬甸政府稱之為緬甸撣邦第二特區或者是北撣邦第二特區,其實從一個地區有這麼多名字就能看出來,這裡必然不是普通的地方,佤邦分為南北兩處,中間隔著撣邦第四特區和政府軍控制區,北佤邦面積約1.7萬平方公裡,控制著465.37公裡的國境線,東邊和我國雲南的耿馬縣、普洱市等縣市接壤,南佤邦面積1.3萬平方公裡,東邊是寮國,南邊是泰國,佤邦中的北佤屬於高寒山地區
  • 世界上第2個「中國」,他們說漢語寫漢字,稱身上流淌著中國人的血液
    其實我們現在很多時候去了其他國家都會用英語來跟當地人民交流。雖說漢語也是聯合國六大通用語言之一,但其實全球除中國人外會說漢語的人少之又少。更別說會寫漢字的外國人了。但我們今天要說到的這個地方。他與雲南接壤。這裡的人們不僅會說漢語。而且還會寫漢字。並且他們的很多生活習慣都與中國人相似。他們也會使用中國電信,會使用人民幣。
  • 世界上另一個「中國」,說漢語用人民幣,非常適合居住!
    世界上另一個「中國」,說漢語用人民幣,非常適合居住!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憑藉實力,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想必大家都不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個國家與我們的生活方式幾乎一模一樣。從生活起居和衣食住行,乃至於語言文字都和我們沒區別。
  • 佤邦緊鄰中國,背面與雲南接壤,南面挨著泰國,首府為邦康市
    大家知道我們中國擁有五千年燦爛的文明,在古代的時候,有很多時候是鼎盛時期,那時自然對周邊的國家影響很大,不用多說,就緬甸、越南等,都算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還有很多地方,曾經深受漢文化的影響,至今仍然保留很多的漢文化。
  • 緬甸佤邦被稱為「小中國」,說漢語使用中國教材,和中國有何淵源
    緬甸是一個聯邦共和國,下轄7個省7個邦和2個中央直轄市,也是1個多民族國家,但是其內部的民族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佤邦與我國的雲南接壤,曾經是我們的領土,也叫緬甸第二特區或者撣邦第二特區,撣邦是緬甸最大的行政區,果敢、佤邦、勐拉等名義上屬於撣邦,但卻有自己獨立政治軍事的實體。
  • 國外一地說漢語、用人民幣,學校用中國教材,遊客:感覺還在中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和人交流說漢語、出門使用人民幣是再正常不過的,這些普通的生活方式,普通到我們根本不覺得這有什麼值得一提的。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土人情和民俗習慣,也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和貨幣。但是在中國的版圖之外,有這麼一個地方,這裡的人們不僅和我們一樣說漢語、用人民幣、收看央視的《新聞聯播》,甚至中小學直接使用中國的教材。
  • 另一個「中國」在上說漢語使用人民幣,但沒有中國國籍
    另一個「中國」在世界上說漢語使用人民幣,但沒有中國國籍!眾所周知,中國在世界中擁有強大的影響力,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已經成為世界的第二大經濟體。外國人喜歡中國的生活方式,開始移民到中國定居。你肯定不知道有一個地方與中國的生活方式相似,甚至連都一樣語言也不一樣。許多中國遊客去那裡,想知道他們是否出國了。此區域為粗體,屬於緬甸。過去,果敢屬於中國雲南,但果敢被英國奪走,分屬緬甸管理。正式劃歸緬甸,成為緬甸自治區。在城市中,語言對我們來說不是問題,他們的主要語言是漢語。
  • 他痴迷中國文化、還能用漢語與人對話,為何一上臺便要廢除漢字?
    作為一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的中國,一直以來都以漢字為自己的官方文字。而深受中國影響的周邊小國也在很長時間裡都運用著漢字這一文字,如日本,韓國等。現如今,在日本和韓國以及朝鮮的街頭,我們依舊能夠找到漢字的影子。
  • 「果敢王」彭家聲,祖籍四川一口雲南話,堅稱:果敢人就是華人!
    「果敢王」彭家聲,祖籍四川一口雲南話,堅稱:果敢人就是華人!熟悉緬甸的都知道,該國有一高度自治的區域,果敢區。果敢區前領導人彭家聲,帶領果敢人進行了不屈的鬥爭。84歲高齡的時候,還親自上戰場。他祖籍四川,能說一口流利的雲南話。年近9旬,自始至終堅稱:果敢人就是華人。那麼「果敢王」彭家聲有什麼傳奇經歷?果敢現狀如何?談起彭家聲,不得不提果敢地區。果敢地區面積1萬多平方公裡,首府老街市,與中國雲南省接壤。果敢,在漢語中的意思是「果斷勇敢」,在緬語中是「九戶人家」的意思。
  • 博大精深的中國漢字,日本也在用?
    很早以前,日本是一個只有語言,而沒有文字的國家。據我國《漢書》記載,公元前57年後漢光武帝賜給倭國(現在的日本)的奴國一枚刻有"漢倭奴國王"字樣的金印,從那時起中國的水稻栽培技術、制鐵技術等傳到日本,漢字也隨之傳入了日本。
  • 這是緬甸一座城市,當地人卻都說中國話,用的手機號碼都屬於中國
    中國地大物博,與許多國家接壤,如朝鮮、緬甸、寮國、越南等。而且這些地方由於離中國較近,因此或多或少,當地居民會受到中國的影響。緬甸和中國交界的一個地方,當地人與緬甸本地人之間有著很大的差別。她們不僅受中國的影響,她們的語言也是漢語,她們寫的字都是中國漢字,她們經常用的手機號碼也是中國移動或中國電信。這是一個果敢的緬甸。以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吧。
  • 緬甸果敢,一個說漢語寫漢字用人民幣的地方,經濟來源是怎樣的
    果敢位於緬甸聯邦的北部,與中國接壤,是具有高度自治特權的特區之一。這個「高度」有多高呢?果敢可以有自己的軍事武裝,並且經常和政府軍發生摩擦與衝突。 在這裡,你能看到十分魔幻的景象,其雖是緬甸的一部分,但當地卻說漢語、花人民幣,用的是來自雲南電網的電,中國聯通、中國移動的店鋪隨處可見,打電話到仰光的話就算國際漫遊;果敢政府的聲明也以中文為主,無論是內容還是行文格式完全仿照中國。
  • 漢字是否終會消亡?為什麼外國人學漢語很難,淘汰的反而是漢語?
    並非中文有多難學,而是國際不能再忽視中國力量罷了! 就因為很難才會被淘汰啊,從這個意義上講漢語已經淘汰了,當然主要還是簡化的問題,為什麼越來越簡化,說明以前的還是太複雜,簡化是趨勢,而且漢字一直在發展也,文字的用廢還是看文明的傳承,現在甲骨文和篆書什麼的實際上已經淘汰了,但你要說所有漢字都淘汰了那是不準確的。
  • 韓國將發行漢字詞典 收錄漢字超中國漢語大詞典
    韓國將發行漢字詞典 收錄漢字超中國漢語大詞典 2008年09月23日 10:46 來源:中國新聞網 ,收錄的漢字詞條和詞彙量超過了中國大陸的《漢語大詞典》。  研究所還介紹說,目前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日本諸橋轍次(1883-1982年)的《大漢和辭典》(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臺灣《中文大辭典》(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和中國大陸的《漢語大詞典》(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而《韓漢大辭典》收錄了6萬個詞條,詞彙量達到50萬,在詞條和詞彙量方面都超過了上述三大漢字相關詞典。
  • 有一個「奇怪」的地方,當地人會說漢語,會寫漢字,卻不在國內
    大家都說,中華的文化博大精深,這可是千真萬確的,因為中國可是「四大古國」之一,擁有著上上下下,近5000年的文化,其中的精髓更是引來了很多國外友人的目光,很多外國人都會在閒暇之餘,練練漢字,說說漢語,甚至有的國家都有專門的漢語課。
  • 這裡說漢語、寫漢字,女性希望嫁到中國,它為何不屬於中國?!
    這裡說漢語、寫漢字,女性希望嫁到中國,它為何不屬於中國?! 果敢在哪? 我們大家都習以為常說中國話、寫方塊字、花人民幣、用中國移動、聯通或者電信的手機信號,為什麼會覺得習以為常呢?
  • 帶你認識文字:漢字的特點,漢字與漢語的關係
    帶你認識文字:漢字的特點,漢字與漢語的關係漢字的特點(一)從形義上來看,漢字是表意文字,是用表意體系的符號來表示漢語的詞或語素的.表音文字是用字母來 表示語言中的音節或音素的。(二)從語音上來看,漢字是代表音節的。在表音文字中,字母是表示語言的音素的。除少數音節是由一個音素(即一個字母) 構成外 ,多數情況下一個音節要用幾個字母來表示。(三)從書寫習慣上來看,漢字是不實行分詞連寫的。
  • 中國漢字為什麼要用外國字母做拼音
    原標題:中國漢字為什麼要用外國字母做拼音中國原來沒有拼音字母,採用直音或反切的方法來給漢字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註明漢字的讀音,如果同音字都是生僻字,就是注了音也讀不出來。反切,就是用兩個漢字來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反切上字與所注字的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所注字的韻母和聲調相同。這兩種注音方法,用起來都不方便。
  • 國外唯一漢族自治區,說漢語用人民幣,一心想加入中國
    當聽到國外有漢族自治區的時候,相信大家會感到很驚訝,在中國雲南和緬甸的交界處,就有一個非常特別的民族,那裡的人民都承認自己是中國的後代,他們也因這種血緣關係而感到自豪和驕傲,這個民族就是果敢族。果敢族是緬甸的漢族一支,生活在緬甸撣邦北部果敢地區,毗鄰中國雲南。為什麼說他們是中國的後代?因為,果敢地區在唐代的時候原屬於南詔國的領土,宋代屬於大理國領土,也就是說果敢原本屬於中國。他們是怎麼跑到緬甸去了?這要從三百多年前的一場改朝換代說起。公元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陷北京,明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