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是否終會消亡?為什麼外國人學漢語很難,淘汰的反而是漢語?

2020-12-11 騰訊網

為什麼外國人學漢語很難,淘汰的反而是漢語?為什麼不是外國人呢?

外國人抱怨漢語難,但漢語真的難嗎?不過是不願接受和學習外語找藉口罷了!怎麼不見中國人抱怨英語呢(在國際上)?不過是中國強大以後的文化影響力,使得外國不得不重視和學習中國文化而帶來的影響。並非中文有多難學,而是國際不能再忽視中國力量罷了!

就因為很難才會被淘汰啊,從這個意義上講漢語已經淘汰了,當然主要還是簡化的問題,為什麼越來越簡化,說明以前的還是太複雜,簡化是趨勢,而且漢字一直在發展也,文字的用廢還是看文明的傳承,現在甲骨文和篆書什麼的實際上已經淘汰了,但你要說所有漢字都淘汰了那是不準確的。

除非中國國力能提高到徹底取代英美影響力的地步,做到中國引領世界發展,讓全世界大部分的權威文獻都以漢語書寫,做到全世界不讀中文不行,這正好是現在英語的位置,而中國現在做得是將自己的需要翻譯成英語以便讓他們能夠讀懂,現在是世界可以沒有漢語而不能沒有英語,在百年前還有人很認真地思考過廢除漢字全盤西化的可能性,文字需要依附於國力,盲目的自嗨沒有任何意義。

漢語不能拼音化,但漢語的說和聽從漢語誕生之日起就是拼音化(語音化)。當然,不只是漢語,任何語言都是如此。就漢語而言,聽人說話完全就是聽人說拼音,因為看不到漢字,耳朵接收的信息全是拼音,然後才能由大腦轉化為對應的漢字,但由於漢語基因級的比比皆是的多音字現象,這樣的轉化過程並不總是準確的,出現差錯的機率很大。

真不知道古代人鬥詩怎麼鬥的,聽到的全是拼音,居然都聽懂了。電視劇裡偶爾有鬥詩的情形,不看字幕完全聽不懂,看字幕就基本都看懂了。漢語的讀和寫沒有太大的問題,但說和聽的問題是基因級的問題,沒有任何改進的可能。

在唐代以前,漢語一字並不僅是一音,甚至一字三音。再到上古時期,漢語發音聽起來甚至很像俄語。不要說上古時期,就以現在的各地方言為例,「吃」和「痴」在普通話是同音字,如果用粵語讀,「吃」發音像「se」,「痴」發音是「ci」。所以,若干年後,孩子們如果決意改革讀法,也完全不是問題,字還是那個字,你還能看得明白,但要和孩子們交流,恐怕只能筆談了。這也是民國時期不會日語的梁啓超和日本文人交流的方式。所以,讀音變化根本不是重點。現在,日本初高中依然要學漢詩和文言文。他們用日語發音背漢詩的時候,一點也沒有比用普通話的中國孩子差。

知識水平越高的人越會覺的漢語的不可替代性,越是沒讀過什麼書的人越會跪舔英美。不說別的,我們背的第一首唐詩,寫的第一個漢字,這些都會源源流傳下去,不會消失的,不然歷史幾千年,歷經那麼多危難時期,如果漢字的生命力不堅韌,早就被字母化替代了。

我兒子五歲,我開始教他識字,我發現他對漢字記憶得非常快,而且還能舉一反三。對於孩子來說記我們的文字,就像用圖片記憶法。這難道不就是漢字優越於拼讀法的地方嗎?不明白反漢字有何意義,是不是因為這些人不喜讀書,所以乾脆詆毀。

英語構詞不是你想得那樣幾乎無規律,其實有很多規律,很多英語單詞以英語為母語或精通的外國人人也能望詞生意八九不離十,說英語國家的普通人也沒有這麼不堪,沒文化的底層也有個三四千單詞量生活閱讀也是毫無問題的,美國高中生一般要求是五千單詞量,但這是最基本的,如果詞根擴展出來一般是上萬,對他們來說也是輕輕鬆鬆的,英語沒有大部分人想的那麼糟糕,其實也和漢語一樣都算是優秀的語言,沒必要為了宣傳一個而抵制另一個。當時清華學生監督處有個叫鍾文鰲的基督教徒也天天嚷嚷廢除漢字,改用字。胡適的回覆對上述哲學管理員同樣奏效,轉給他吧『』你們這種不通漢文的人,不配談改良中國文字的問題。必須先費幾年功夫,把漢文弄通了,那時你才有資格談漢字是不是應該廢除。「而且和趙元任兩人寫了兩篇論文《如何可使我國文言易於教授》《吾國文字能否採用字母制,及其進行方法》。

相關焦點

  • 外國人學漢語到底有多難?
    外國人學漢語到底有多難?美國《時代周刊》說:「如果你想領先別人,就學漢語吧!」但是,對母語是拉丁語系的西方人來說,學英語,隔層紗;學漢語,隔座山。面對學漢語這一高難度操作,外國人也是拼了!1、方塊字謎一樣的方塊字,讓人懵圈的四聲調,一字多音、一字多義……對大多數外國人來說,漢語絕對是世界上最難的語言之一!
  • 外國人學漢語,崩潰了!認了!拼了!
    新華網 王一諾 李雪梅  漢語真的越來越火了!  外國政要愛說漢語,商界精英熱衷學漢語,外國學校將漢語列入畢業考試科目……  美國《時代周刊》說:「如果你想領先別人,就學漢語吧!」  中國網友紛紛表示:  英語四六級算啥,外國人學漢語才是虐到極點!  看外國人學漢語的姿勢,心理終於平衡了。
  • 漢字和漢語是否會被淘汰,不看你會後悔
    有人問,漢字和漢語會被淘汰嗎?漢字和漢語是華夏大地上文化的幾千年沉澱,已經讓漢語和漢字文化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高度,演變才是漢字發展的主流,只要合情合理。漢字和漢語在我們生活中扮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獨特且無法取代的。中國漢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其他文字不可代替的。我們平時的日常交流離不開漢語和漢字,每天都要使用它,從早上睜開眼睛到你閉上眼睛結束。不管是和別人交流,還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此高頻出現,你怎麼可能缺了它。
  • 「推薦」外國人學漢語教材
    外國人學漢語 ↑↑↑
  • 上海外國人學漢語學校哪家好?就在早安漢語式教學了
    在上海有著眾多的針對外國人漢語學習的學校,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更好融入這一城市,這對於打算長期來此生活、工作和留學的外國人來說是一個重大利好,不過這也帶來了漢語教學質量的參差不齊,所以對於打算要進行更好學習的外國人來說,到底上海外國人學漢語學校哪家好?
  • 上海外國人學漢語的地方哪裡有?
    不得不說,對於眾多生活和工作在上海這一國際化大都市中的外國人來說,學好漢語是首要的,這樣可以更好助力自己在此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高效率,因此在上海各個地方也就有了許多針對他們的漢語培訓機構,而要具體說來上海外國人學漢語的地方哪裡有?在我看來首先就在早安漢語了。
  • 外國人學漢語的線上課程有哪些?
    很多從事對外漢語教學老師認為,老外要想輕鬆、高質量的學習漢語,首先得重視對自己的漢語課程的設計,這樣可以使得自己進行更有目標和方向的學習,從而切實高效率的助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更美好。對此外國人學漢語的線上課程有哪些?
  • 外國人學漢語有天賦?世界上第一個把漢語納入高考的國家,太聰明
    外國人學漢語有天賦?世界上第一個把漢語納入高考的國家,世界上第一個把漢語納入高考的國家,竟然有人學的比中國人還好!但是面對這個語言問題,其實很多來俄羅斯旅遊的中國遊客可能會有不同的發現,因為俄羅斯是世界上第一個把漢語納入高考的國家,所以現在很多當地人都在慢慢的說一些簡單的漢語。但正因為如此,也因為漢語真的很難學,加上很多當地人第一次接觸漢語的時候都很驚訝,甚至很多人都很困惑,很想知道我們是怎麼學的。
  • 英語正在深度侵入漢語 300年後漢語會消亡嗎?
    300年後的漢語是什麼樣子?這件事如果從一個較長遠的歷史跨度來思考(比如100年、200年、300年),它的嚴重後果將讓每一個中國人觸目驚心,那就是:漢語消亡,英語代替漢語。歷史可能這樣記載:世界上最古老的三種文字,古代埃及的聖書字(俗稱埃及象形文字)消亡於公元400年;古代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消亡於公元前330年;由古代中國的甲骨文演變的漢字,消亡於公元2300年。歷經5000年的漢字終於抵抗不住英語的侵入而最後消亡。這不是危言聳聽。
  • 外國人學漢語VS中國人學外語,看完笑噴,網友:我們都一樣
    眾所周知,漢語的寫法與英語有著很大的不同,不過在發音上,看來大家都是共通的。 小編還記得剛學英語時,大家都是這樣讀英語的。 那麼老外是如何記漢語讀音的呢?他們的方法其實與我們也算是大同小異,為什麼這麼說呢?看看下面就曉得了。
  • 老外巧學漢語,用英語給漢字注音,「狼」注音為long,有才!
    老外巧學漢語,用英語給漢字注音,「狼」注音為long,有才!我國的孩子學英文,大家都覺得難度比較大,尤其是起始年級的孩子學英語,一般來說老師都不教音標,所以大家就另闢蹊徑,拿漢字給英語注音,比如把單詞five標註為「廢物」,dangerous則寫成「單腳拉屎」,簡直是人才,不過外國人學中文,由於不會漢語拼音,所以也經常出這樣的笑話,下面我們看看這些很有才的老外是如何學漢語的?
  • 外國人學漢語:方塊字像謎一樣 四聲調讓人懵圈
    外國人學漢語,崩潰了!認了!拼了!  新華網 王一諾 李雪梅  漢語真的越來越火了!  外國政要愛說漢語,商界精英熱衷學漢語,外國學校將漢語列入畢業考試科目……  美國《時代周刊》說:「如果你想領先別人,就學漢語吧!」
  • 外國人學漢語,有趣的聊天
    漢字中有種同形異讀字,當一個中國人和外國學漢語的人聊天就很有趣。同形異讀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一個字有兩種或幾種不同讀法,如「誰」字,讀shui又可讀shei。讀到雖不同,但意思不變。漢字中有趣的同形異讀字有個外國人學習漢語,看看和中國老師的對話是不是很有趣。中國老師:聽說你自學漢語,進步很快。
  • 中小學生被英語虐的夠嗆,外國人學漢語造句:「我有一口弟弟」!
    中小學生被英語虐的夠嗆,外國人學漢語造句:「我有一口弟弟」!我們中小學生學外語當然主要是以英語為主,特別是發音,一開始老師們就是填鴨式的教單詞,有些地方老師音標也不教,覺得英語就是要多練,多說,很多孩子才開始就用漢字來給英文注音,較出名的笑話有English,注音為「應給利息」,將來當銀行家,注音為「陰溝裡洗」,將來是個小攤販,想諸如此類的笑話聽所的,下面我們也來看看老外學漢語鬧出的笑話。
  • 新加坡的漢語正在消亡,而馬來西亞的漢語在夾縫中求生存!
    一、新加坡的漢語:日趨邊緣化,消亡是必然的命運最新的關於新加坡漢語狀況的新聞是:漢語已經在新加坡失去生存的土壤,在50歲以下日常使用漢語的人口已降至總人口的5%左右,也就是說除了大陸移民,已經很少有人在家裡和工作中說漢語了!
  • 《漢語900句》出版
    本報北京8月31日訊記者董洪亮報導:作為國家漢語國際推廣領導小組辦公室的重點招標項目,由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和湯姆森學習出版集團合作出版的《漢語900句》8月30日在京首發,該書將在世界50個國家進行推廣、銷售。國務委員陳至立為該書題寫了書名。
  • 難倒孔子學院院長的國外漢語考題?
    然而這並不是外國友人的漢語考試題第一次曝光,在韓國,去年高考科目的順序是語文、數學、英語、韓國歷史與科學、第二外語與漢語。在第二外語與漢語這門,考生可以在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漢語、日語、俄語、阿拉伯語、越南語、漢字裡選考一門。韓國學生裡選擇漢語和漢字的考生一直比較多。來看看歷年韓國高考真題。
  • 外國人學漢語,作文水平一般,卻發現了我國有趣的風俗,有才!
    外國人學漢語,作文水平一般,卻發現了我國有趣的風俗,有才!由於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較快,無論是我國到國外的留學生還是到我國的外國留學生都非常多,大有唐朝的盛世時期,很多外國朋友都選擇學習漢語,不過漢語難學是出了名的了,這些外國學生雖然學的很努力,但還是鬧出不少笑話,尤其是有很多小夥伴在寫漢語作文的時候,觀察的真是太細緻了,別說還真有道理呢!不由得讓人覺得這些小夥伴很有才。
  • 對外漢語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有用嗎?真實情況如何
    經常會看到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的各種報考報名信息,今天,我作為多年赴美中文教師招聘的項目負責人,談談國內的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對申請去美國當中文教師或普通話教師是否有用處。目前國內有國家漢辦舉辦的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和社會上其他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要取得這些國際漢語教師資格證,基本上要繳納高昂的培訓費和考試費。講實話,如果去學習如何教外國人學漢語,我是支持的,如果是為了一個證書,就沒有必要了。
  • 以後千萬別再說英語難學了,外國人學漢語才叫真難!
    殊不知,外國人學習漢語才叫真難,要被逼瘋的節奏。漢語聽力題很多中國學生在參加英語考試的時候,英語聽力是最讓人頭疼的,只有胡亂寫答案,而漢語聽力給外國友人的感覺,不比英語聽力給我們的感覺差。下面我們舉幾例:1、「小李今年做生意賠大發了,欠了別人一屁股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