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用好「淘汰率」

2020-08-06 中工網

2020-08-06 08:41:34 來源:人民論壇網

日前,中國科學院大學在舉行新聞發布會時強調,以往社會上對「淘汰率」存在誤解,將一部分延期畢業大學生視作「淘汰」是不公平的。應該說,社會各界在如何理解和把握「淘汰率」這一問題上存有分歧,但對不合格學生實行淘汰則無異議。

實行一定的淘汰是必要的。長期以來,我國高校普遍實行「嚴進寬出」,其直接後果是有的大學生入學之後不再努力,他們以為進了大學就進了「保險箱」。而保持一定的「淘汰率」,有助於保證大學畢業生的培養質量,同時也對後來者產生一定的警示效應。即使考上如中國科學院大學這樣的一流大學,也不要沾沾自喜,一流大學的學業管理機制會更加嚴格。如果放鬆了自己、耽誤了學業,那麼能否順利畢業就是一個十分嚴峻的現實問題。教育部有關人士曾經表示,實行嚴格的培養質量要求,高校對不合格學生實施淘汰是難免的。

自制力欠缺是一些大學生被淘汰的主要原因。淘汰一些不合格學生有其必要性,但從完成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角度,筆者認為高校應該反思,即當初考入像中國科學院大學這類一流大學的學生,絕大多數是來自全國各地著名中學的「尖子生」,為什麼曾經的「佼佼者」卻有一些中途退場?據媒體報導,從大部分退學的學生情況來看,主要是有的學生進入大學後,他們的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能力沒有培養起來,在遠離家長和中學老師的管束之後,開始放飛自我,以致掛科掛得太多。一些教育專家也指出,當今許多由於學業原因畢不了業的大學生,並非高校學業太難,而是一部分學生不能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玩心太重,因而把自己玩廢了。可見,一個大學生具有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行為習慣,無論對於順利完成學業還是將來事業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提高本科教育質量上下功夫。高校大部分本科生是要走上社會的,本科生的培養質量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人才質量狀況。所以,高校在保持一定「淘汰率」的同時,更要提高我國大學教育的質量和水準。教育部在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必須樹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視本科教育的校長不是合格的校長,不參與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貫徹落實好這一理念,高校更要重視本科生的培養質量,從每門課上發力,確保課堂有內容、有質量、有水平,努力推動我國高等教育教學質量更上一個新臺階。

強化對青年學生的日常教育引導。必須指出,高校實施一定的「淘汰率」,是為了確保和提升大學畢業生的培養質量,其旨在減少淘汰。因此,淘汰只是手段,目的在於產生警示引導效應,促進一大批青年學生更好地成長發展。為此,各高校要加大對在校學生管理引導的力度。例如,設置統籌管理新生的專門機構,充分利用新生入學教育機會,樹立先進典型形成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引導新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性,邁好大學生活「第一步」;舉辦一些如何高效率學習的方法論講座,幫助大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養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順利適應大學學習生活;課程結構上合理「增負」,適當提高課程難度和增加課外作業量,扭轉「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這一現象。

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為培養一代代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有用人才,高校、家長和社會等各方面要達成共識、一起發力,激發當代大學生的奮鬥進取精神,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無論「進校門」還是「出校門」,都要付出艱辛努力。幸福不會從天而降,而是靠奮鬥得來的。新時代是奮鬥者的時代。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惟有昂揚向上的奮鬥,方能逐步實現個人理想和人生精彩!

(作者:王鎖明,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編輯:遲語洋

相關焦點

  • 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就《意見》相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意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答:一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教育大會的重要舉措。
  • 高校千分之一的淘汰率算是「嚴出」嗎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對華中科大此舉給予肯定,他表示,天天打遊戲,天天談戀愛,天天渾渾噩噩的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了,不能搞「玩命」的中學,也不能搞「快樂」的大學,每所大學抓本科教育質量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  在教育部要求高校要杜絕「水課」,嚴把質量關之後,我國高校開始在「嚴出」上採取行動。但是,不少輿論擔心這是「應景式」從嚴,只抓幾個淘汰不合格學生的典型。
  • 創新教育教學模式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發布時間: 2013-05-07 15:25   來源: 荊楚網   進入電子報   創新教育教學模式 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武漢輕工大學校長 曾祺林  《中國教育報》(2012年6月18日)
  • 蘭州大學: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著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下一階段要做好頂層設計,優化學科布局,在「十三五」期間形成的「興文、厚理、拓工、精農、強醫」學科發展思路的基礎上,按照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入主流、爭主導」精神做好頂層設計,搭建好人才培養的「四梁八柱」。要打造新的學科增長點,緊跟時代發展的需求,學習借鑑兄弟高校已有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加快學科布局,堅持走理工結合、醫工融合、工文滲透的拓工之路,不斷催生新興應用學科,壯大和拓展工科。
  • 教育部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堅持走內涵式發展道路,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需要,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教學標準體系,健全教學質量管理和保障制度,以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為核心,加強思想道德、人文素養教育和技術技能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教育部就《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負責人就《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答記者問    日前,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 杜絕大學生「混文憑」現象:「十三五」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升級
    提升質量管控杜絕「混文憑」 高等教育覆蓋率擴大,高等教育的質量把控也越來越嚴。 「現在的高校人才培養,特別是本科人才培養發生了格局意義的變化,要讓過去一部分學生天天打遊戲、天天睡大覺、天天喝大酒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 探索外交外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自《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頒布實施以來,外交學院領導高度重視規劃綱要的貫徹落實,認真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大會上的講話精神,各部門各單位重視教育教學、支持教育教學改革,以提高本科教育教學質量為主線,牢固樹立人才培養是學校的根本任務、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教學工作是學校中心工作的理念,進一步加強本科教學建設,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注重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 是「零淘汰率」惹的禍?
    新修訂的培養規定可以看出,這次修訂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我國高校儘管在學籍管理規定中也明文載有獎優懲劣、勒令退學和開除學籍等條例,但它是一種小範圍的,實際淘汰率很低,不能對大多數學生起到激勵作用。比如,與清華大學比肩的北京大學,據北大官網公告的數據,博士生淘汰率只在1.0%左右。另外,就其他很多高校官網通告消息看,這些高校的淘汰率也就是這個比例。
  • 南玻爾特學校的淘汰率高嗎?
    自2005,學校不斷擴大規模、提高質量及聲譽,畢業生已成攻升入眾多北美名牌大學,包括哈佛大學。2011年,Southpointe Academy在BC省中學名列第九。學校將於2012年1月搬入佔地面積68,000平方尺(6,320平方米) 的新校區。
  • 教育部: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記者安紅麗)記者從教育部獲悉,近日,教育部印發《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管理辦法》(簡稱《辦法》),積極引導各地各高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區分學位等級也許是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良方」
    而從高考錄取角度來看,2018年高考報名975萬人,實際錄取790.99萬人,實際錄取率高達81.13%,而這個比例在2017年就超過80%,儘管考上好大學很難,但可以毫不誇張的說,考不上大學已經成為比較困難的事情,中國高等教育基本上實現了傳統意義上的「寬進」。
  • 高等教育邁入普及化階段 人才培養質量如何夯實
    中國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後,高校如何革新育人觀念,提升育人質量?日前,在第十一屆新華網教育論壇「2020·CIP教育創新大會」上,一場精彩的圓桌論壇回答了這個問題。「近年來,國家對高等教育投入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創新力度。在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的新階段,我們既要提升辦學規模和辦學成效,更要提升人才培養質量。」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鄭慶華說。
  • 中國藥科大學多舉措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中國藥科大學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提高質量為核心,以改革創新為動力,深化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招生方式多元化,保證生源質量。完善推免生招生制度,建立博士生多元選拔機制,探索博士生「入學申請制」招生方式,擴大導師招生自主權。
  •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李向農:實施專業認證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根本保證
    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強調,培養什麼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提出要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師範類專業認證是專門性教育評估認證機構依照認證標準對高校師範類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狀況實施的一種外部評價,旨在證明高校師範類專業現在和在可預見的將來能夠達到既定的人才培養質量標準。
  • 甘肅民族師範學院圍繞學習《教育部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開展研討
    會上,與會人員圍繞學習《教育部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  楊卓瑪指出,此次研討會即是對教學工作會議的延伸,也是一次思想對接,有助於繼續完善學校《關於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落實好教育教學工作會議。她強調,要堅持正確辦學方向,把立德樹人貫穿到人才培養全過程。
  • 【三全育人 五育並舉】智育固本 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智育固本 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天津大學教務處副處長 原續波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黨的十九大提出「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從2021~2049,正是我們目前培養的這批學生發揮才幹、建設國家的事業黃金期,我們培養的人才,決定著國家的命運。新時代賦予中國高等教育前所未有的重任。
  • 教育部:明年將實施本科人才培養質量國標化標準
    要求高校依據『國標』、結合實際,修訂本校的專業教學質量標準、優化人才培養方案。」29日上午,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在出席 「2016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術年會暨高等教育國際論壇」時表示。林蕙青在講話中指出,從全局工作看,我國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正在升溫,取得了重要進展和成效,主要體現在,學校把人才培養工作擺在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在重點領域的教學改革取得明顯進展;學校的資源配置、政策支持更多地向人才培養傾斜;教學質量監督保障機制正在完善。「最近一批高校在制訂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方案時,把建設一流本科教育作為核心指標,把教育教學改革作為重要內容。
  • 東華大學以專業認證工作為抓手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東華大學以專業認證工作為抓手切實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2020-05-27來源:東華大學   東華大學以國家認證標準為指南,落實「以學生全面發展和成才為中心」的辦學理念,將專業認證作為推進教育教學改革
  • 教育部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
    1.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檢驗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加快構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動形成「三全育人」工作格局。高校要切實加強學風建設,教育引導學生愛國、勵志、求真、力行。要提升學業挑戰度,強化人才培養方案、教學過程和教學考核等方面的質量要求,科學合理設置學分總量和課程數量,增加學生投入學習的時間,提高自主學習時間比例,引導學生多讀書、深思考、善提問、勤實踐。合理增加學生閱讀量和體育鍛鍊時間,以適當方式納入考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