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給教大育小老師發來這樣的一個問題:
如何去讓內向的女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並且開朗起來?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忍不住說題主是個好老師,希望一個孩子都不落下,要給點個讚,但這個問題單憑你的一己之力還是有點難的。但也不是絕對不可能。
性格內向不好嗎?
首先我們要明白性格內向與外向的性格並無好壞之分,只是不同的性格特質而已,不同的性格的不同的表現形式而已,作為老師:有這樣的想法讓每個孩子參與進來是件好事,但不要在公開場合或者私下對學生說:內向不好,要外向之類的話語,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緊張和無所適從,更加難以融入到環境當中來。
我本來也是個內向的女生,從小到大,總有人跟我講:你要外向一點,你要多說話啊,否則的話你將來想做的事情不好呀,對你的前途會更加不好,正是因為這樣的話聽多了,我就變得越來越內向,越來越不好,因為在這樣的語言下,我們會種下一個信念:「我不好」,於是焦慮感加劇,越想表現得好,就越來越差,回想起那段歲月,是件多麼悲哀的事情。
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接納孩子,性格無好壞,只是性格特質下他們的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每個孩子的內心都藏著一顆寶藏。
那麼如何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生活中來:
一、讓孩子有成就感
只有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到自己的優秀,孩子在這方面才可以有更好地發揮。這是打開心結的一個非常好 的方法。
我記得在高中的時候我遇到一個英語老師,特別樂觀和善於不動聲色的去表揚人。那個時候我的英語不是很出色,也不敢開口,就特別自卑,上課老師偶爾點名起來回答問題,有時候其實很磕巴,他會忽然很驚喜的說:「哇,你竟然回答出來了,我以為按照你的水平來說,你會回答不出來的,這個問題有點難哦~!」「你又進步了!」
在這樣的鼓勵聲中,我就越來越願意開口英語,成績也一點一點的提升。
許多年過去了,我想起那個老師我都非常溫暖,因為他的接納和不動聲色,讓我開始發現自己的優秀。
二、幫助孩子找到融入的突破口
性格內向的孩子不像性格外向的孩子那麼快速地去融入,其實不是孩子不想,而是很彷徨,她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這個過程中能夠有這樣的機緣,孩子打破內心的顧慮,會非常快地參與進來。
這個需要老師的智慧哦,可以通過班級的一些集體活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三、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困難,增強信心,找到孩子學習的動力
孩子不願意參與到課堂,不願意主動學習,有時候和內向和外向毫無關係,而是內心因為沒有動力,或者說是對學習沒有興趣,如果是僅僅一科,那麼和成績毫無關係。那麼需要的是幫助孩子打破內心的桎梏,找到學習動力,開始願意主動學習是關鍵。
其實每個孩子封閉內心總是有原因的,開朗也是一種相對的,究其原因,那是需要老師帶著愛走進其的內心,然後才會有機會去影響孩子,如果你跟孩子都建立不起好的師生關係,那麼一切都是白搭。
要幫助一個學生,不是告訴她你應該怎麼做,你應該如何……這樣的話其實毫無意義,而是需要一種接納,一種潤物細無聲般的呵護,一種愛的浸潤,還有就是適時的賞識和讚美很重要。
每個生命都是渴望被認可的,只是合適的認可方式很重要。
總之:要讓一個內向的孩子參與到課堂中,參與到主動學習中,光靠老師是不夠的,還需要老師與家長溝通,了解原因和根源,用合適的方法去接納和包容,有了合適的方法,孩子一定會漸漸融入和參與進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