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向的女孩不願意參與到課堂中,這個老師的做法太贊了

2020-12-16 教大育小

最近有人給教大育小老師發來這樣的一個問題:

如何去讓內向的女學生在課堂上積極主動參與學習,並且開朗起來?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忍不住說題主是個好老師,希望一個孩子都不落下,要給點個讚,但這個問題單憑你的一己之力還是有點難的。但也不是絕對不可能。

性格內向不好嗎?

首先我們要明白性格內向與外向的性格並無好壞之分,只是不同的性格特質而已,不同的性格的不同的表現形式而已,作為老師:有這樣的想法讓每個孩子參與進來是件好事,但不要在公開場合或者私下對學生說:內向不好,要外向之類的話語,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緊張和無所適從,更加難以融入到環境當中來。

我本來也是個內向的女生,從小到大,總有人跟我講:你要外向一點,你要多說話啊,否則的話你將來想做的事情不好呀,對你的前途會更加不好,正是因為這樣的話聽多了,我就變得越來越內向,越來越不好,因為在這樣的語言下,我們會種下一個信念:「我不好」,於是焦慮感加劇,越想表現得好,就越來越差,回想起那段歲月,是件多麼悲哀的事情。

要改變孩子,首先要接納孩子,性格無好壞,只是性格特質下他們的表達方式不一樣而已,每個孩子的內心都藏著一顆寶藏。

那麼如何讓孩子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生活中來:

一、讓孩子有成就感

只有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體驗到自己的優秀,孩子在這方面才可以有更好地發揮。這是打開心結的一個非常好 的方法。

我記得在高中的時候我遇到一個英語老師,特別樂觀和善於不動聲色的去表揚人。那個時候我的英語不是很出色,也不敢開口,就特別自卑,上課老師偶爾點名起來回答問題,有時候其實很磕巴,他會忽然很驚喜的說:「哇,你竟然回答出來了,我以為按照你的水平來說,你會回答不出來的,這個問題有點難哦~!」「你又進步了!」

在這樣的鼓勵聲中,我就越來越願意開口英語,成績也一點一點的提升。

許多年過去了,我想起那個老師我都非常溫暖,因為他的接納和不動聲色,讓我開始發現自己的優秀。

二、幫助孩子找到融入的突破口

性格內向的孩子不像性格外向的孩子那麼快速地去融入,其實不是孩子不想,而是很彷徨,她不知道該怎麼辦,如果這個過程中能夠有這樣的機緣,孩子打破內心的顧慮,會非常快地參與進來。

這個需要老師的智慧哦,可以通過班級的一些集體活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來幫助孩子。

三、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困難,增強信心,找到孩子學習的動力

孩子不願意參與到課堂,不願意主動學習,有時候和內向和外向毫無關係,而是內心因為沒有動力,或者說是對學習沒有興趣,如果是僅僅一科,那麼和成績毫無關係。那麼需要的是幫助孩子打破內心的桎梏,找到學習動力,開始願意主動學習是關鍵。

其實每個孩子封閉內心總是有原因的,開朗也是一種相對的,究其原因,那是需要老師帶著愛走進其的內心,然後才會有機會去影響孩子,如果你跟孩子都建立不起好的師生關係,那麼一切都是白搭。

要幫助一個學生,不是告訴她你應該怎麼做,你應該如何……這樣的話其實毫無意義,而是需要一種接納,一種潤物細無聲般的呵護,一種愛的浸潤,還有就是適時的賞識和讚美很重要。

每個生命都是渴望被認可的,只是合適的認可方式很重要。

總之:要讓一個內向的孩子參與到課堂中,參與到主動學習中,光靠老師是不夠的,還需要老師與家長溝通,了解原因和根源,用合適的方法去接納和包容,有了合適的方法,孩子一定會漸漸融入和參與進來的。

相關焦點

  • 女孩姓"放",老師上課不願意點她名字,老師:叫她全班就亂套
    這個社會從不缺少相似之處,人們追求的是獨一無二的。同樣,這也是大多數父母給孩子取名時的首要想法。如果他們想把自己獨特的期待寄托在自己的血肉上,命名是第一步。名字能引起不同人對文字的共鳴,所以好的名字很重要。
  • 《變形計》店員嫌棄小女孩一股窮酸味,臨時媽媽做法值得讓人點讚
    《變形計》店員嫌棄小女孩一股窮酸味,臨時媽媽做法值得讓人點讚說起《變形計》這檔綜藝節目,在很多觀眾和網友的心理被稱為「有錢人的遊戲節目」。但是,她在日常生活中並不愛交流,這是學校老師和父母最頭疼的事情。其實導致吳欣媛的性格變成這樣內向的話,主要還是和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的,因為節目中了解到父母整天吵架,爸爸也是那種比較重男輕女的思想,對這名女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的,對於她來說生活在這樣的家庭,她情願把自己封閉起來,減少和家人的交流次數就會遠離是是非非。
  • 從透明學生到rap鬼才老師,內向孩子的苦她都懂
    語文君在教學團隊潛伏多日,發現一位充滿了故事的老師,她身上帶著這樣幾個標籤: #乘風破浪##內向的靈魂段子手##RAP雖遲但到##不講道理 只講故事# 但我又一次被語文老師拯救了。 記得成績公布後不久的一個周二,語文老師下課的時候來找我:你願不願意當我的語文課代表? 老師誇我說,這次考試作文寫得特別好,很有潛力哦。高一開始會有不太適應的情況,一次考得不好,沒什麼。
  • 內向、多動、敏感|老師怎樣面對「不一樣」的孩子
    特別是低齡班級,老師們如果處理不當,容易出現孩子厭煩上課、家長對老師產生誤會等情況。所以機構校長和管理者要認識到:每一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教會老師如何溝通,如何讓孩子接受老師的教育,如何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是非常重要的。
  • 對內向的女孩怎麼聊天?學會這個,輕鬆走進她心裡
    有時候看起來很內向,但其實大多數都是比較悶騷,跟你不熟的時候她是內向的,但跟你熟悉起來的時候,就會像變了個人似的,特別的熱情,所以說找內向的女孩子聊天,如果你對她一點都不了解,後續的戀愛也很難發生。那麼對內向的女孩怎麼聊天呢?聊天是為了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分享一下,聊天是為了相互的了解對方,交換雙方的信息,所以想要在聊天的時候輕鬆走進女生的心裡,學會以下這些即可。
  • 株洲景弘中學新教學模式「無老師高效課堂」
    實行「圓 桌」式學習,打破傳統的老師帶領學生學習,學生在沒有講臺沒有老師的情況下,人手一本導教案,自已上課,讓學生從一個班級變成「共同體」。這就是景弘中學 的「高效課堂」。   家長老師會不會關注不到每個孩子   家長文先生說,學生自己上課的教學模式可以鍛鍊孩子的學習能力和交往能力,不過他擔心,有些孩子性格內向,不會表達,可能不會引起老師的注意。「學校在這個方面有沒有考慮,能不能根據孩子性格特點均衡發展?」
  • 這孩子什麼都好,就是太內向!內向是心理缺陷嗎?
    「都怪我太內向,不太會跟人溝通。」常聽到有人這樣描述自己。 可是,內向真的是一種錯嗎? 我問身邊的朋友,她說:「還好啊,我覺得內向的人挺靠譜的。」 父母擔心,老師排斥,同齡人疏遠,在眾人的評價裡,內向的人就像個局外人。 找工作、相親,也會被說:「哪都行,就是太內向」。 不是所有的樹都要結果,也不是所有的魚只能待在海裡。
  • 給兩條建議,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文課堂之中
    這主要有以下原因:從學習的主體來講,學生才是課堂的真正主人。只有學生參與了,主人參與到學習中去了。這樣的課堂才是有效的。否則,鳩佔鵲巢、喧賓奪主,教學效率低下。從學習的過程來講,學生參與才能保證思維得到提升,認知發生變化。
  • 階段複習,老師要讓學生站在課堂正中央
    複習的前一天,讓學生自己總結一節課的重難點,然後在課堂上向大家宣講,師生及時給予補充,這樣就讓學生有一種發現後成功的滿足,就會有一種自我信任與期待,於是才會有飽滿狀態投入到複習中去。二、給學生發現的空間。
  • 孩子內向、害羞、不自信?兩種老師的處理方式見水平
    周末閨蜜聚會,閨蜜跟我抱怨,孩子都上中班了,一天放學,老師把家長留下來,當著孩子的面說,你家孩子太內向了,膽子太小了!參加活動表現能力不足。兒童外向還是內向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先天的特性,如果孩子屬於內向性格,不要試圖去改變他,使他外向,你的任務應該是努力使他適應幼兒園的生活,讓他在幼兒園裡生活的很開心,這樣他就有安全感,當他有需要的時候,他就會說話,會參與活動。 2、觀察一下孩子是否有語言交流上的障礙。
  • 或許內向的你 在考慮是否當老師?
    最近總有很多人說:「我是一個內向的人,我不願意和別人交流,只願意躲在一個小角落裡面。我怕我一說話,沒人搭理我,就很丟人。」看到這篇文章的你,是不是也是這樣一個內向的人?曾經的我也是如此。在高中時代,頂著一頭前不遮眉,後不遮頸,左右不遮耳朵的短髮,拖著胖胖的身軀,點綴著任意生長的青春痘,駝著背,低著頭,走在上學的路上。一天可以不說一句話,和別人說話臉就會通紅。還記得有一次,老師提問問題,我壓抑不住心中的興奮——這道題,我會!我一定要揚眉吐氣!結果一站起來,腿就直哆嗦,顫到後來控制不了自己,問題還沒回答完,就腿一軟坐到椅子上了。
  • 內向高敏的孩子,如何受歡迎?
    孩子不愛說話,見到人不愛打招呼;在課堂上很少主動回答問題,課下很難同學打成一片;有時候不知哪句話不合適,孩子就不高興了,自己一個人生悶氣,也不願意說出來……我家孩子就是典型的內向高敏者。我和很多父母一樣會有這樣的擔心:孩子這麼內向,交際能力差,情緒自我調節能力弱,以後在學習、工作、生活上會遇到很多困難,他怎麼去面對?他能過得好嗎?
  • 「參與觀察法」——從人類學到課堂
    我們的老師也不放鬆,為了學生創造更好的課堂,在教學之外的時間,通過內部和外部的培訓和學習,反思創新,與時俱進,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聽課是最常見的老師們互相學習交流的方式,那麼老師怎樣聽課才能最有效呢?首先,郭老師給大家介紹了何為參與觀察法。
  • 從來都不主動回答問題的那個小孩,被定義為:性格內向,有問題
    從畫國畫開始,我注意到了,她的畫很不穩定,雖然我不懂畫法,但是,從畫面上,可以看出她的敷衍,只是她並未提出放棄,所以也就任由她的意願。雖有以上發現,也未不安。我的不安,從孩子學畫畫的的這個機構,換的第三任老師的對話開始。老師說,「我教的2個多月裡,發現小朋友從不舉手回答問題,問問題的時候,需要問她兩三次,才勉強回答,但是回答的也不是很好。
  • 看曾經不敢提問的內向女生,如何中考登頂成功
    石同學是內向的女孩,而內向的孩子通常在學習上會有一道坎——「不好意思問老師問題」,尤其遇到自己不擅長科目,更會默認自己的迴避和逃跑。 「我初一初二數學不太好,遇到難題沒思路。當時因為成績不好不太自信,不敢和數學老師溝通,很少問問題,問題越積越多,學習更加不順利。
  • 三位男幼師的故事,小孩如此喜歡男老師,為何都不願意做這個職業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生長是生活特徵,所以教育就是生長,因此,兒童是教育中的太陽,反對以教師、書本、課堂為中心,主張從兒童的本能、興趣和需要出發,以兒童的活動教育為中心。沒想到,當時被忽視的另一點,成了她現在最大的煩惱,就是老師。幼兒園的老師確實不錯,個個美麗又溫柔,可奈何云云的兒子從小就不喜歡玩女孩那一套。所以,每次老師帶著跳舞、玩丟手絹等遊戲時,她兒子都不願意參與。
  • 內向就是不自信?請不要再誤解孩子了
    經常聽到一些父母抱怨孩子太內向,在平時生活中,我們成年人也經常聽到人們評價別人說:這個人啊,哪都好,就是有點內向,不愛說話。看的出來人們對於「內向」這件事真的執念很深,很多家長更是擔憂自己的下一代會不會因此受到困擾。
  • 女孩上課打瞌睡,老師的一個舉動讓孩子瞬間清醒,網友:學到了
    「春困、夏乏、秋無力、冬眠」是一句流傳在學生群體中的「名言」,表明的是無論那一個季節,都有讓孩子在聽課的時候忍不住打瞌睡的理由。而今年的夏天似乎格外炎熱,在轉著風扇的教室裡,聽著老師絮絮叨叨的講課聲,對的孩子來說,是極佳的「催眠神器」,一不留神就睡著了。
  • 這個世界,對「性格內向」的人,總是不公平的
    在《內向者溝通聖經》這本書中,有一句話這麼說:「內向、外向,只是一種性格,沒有好壞之分,也不是一個人成功的決定因素。」但在很多環境下,外界對於性格內向的人,總是會做出一些負面反饋和評價;從工作到生活,從生活到感情,都是如此。
  • 不愛說話、害怕陌生人、朋友少......孩子太內向了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太內向了,不愛說話,遇到陌生人總是躲在後面,上課回答問題也不積極......怎麼說也改不了,在一旁干著急的家人總擔心著:這樣的孩子以後到了社會可怎麼辦啊......No.5 當孩子願意嘗試參與社交活動時,記得讚賞他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是非常欣喜於他的勇敢嘗試的。比如,「我看到你昨天主動跟那個新來的男孩說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