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君在教學團隊潛伏多日,發現一位充滿了故事的老師,她身上帶著這樣幾個標籤:
#乘風破浪#
#內向的靈魂段子手#
#RAP雖遲但到#
#不講道理 只講故事#
#童言童語#
她到底是誰呢?
噹噹當~
她就是你們的張童老師!
跟著語文君一起去解讀童童老師身上的標籤吧,你準備好了嗎?
童童老師畢業於航海家的搖籃——大連海事大學,參加北京大學中文系的研修,專業能力過硬,帶孩子在語文的海洋裡馳騁,乘風破浪;
她年紀不大,教齡可不短,5年多的教齡,線下線上雙經驗加持,掌握一線學情,懂學生懂家長。
當談起為何當起了語文老師,她跟語文君這麼說:
我在上學的時候,每個階段都遇到了很好的老師,特別是我的語文老師。
但當時我是那種很不討喜的學生,不愛說話也不愛表現,就很安靜地坐在角落裡,感覺像是活在班級邊緣的透明人。
但語文老師並沒有忽視我,初中的時候,平時只愛一個人安安靜靜寫東西的我被語文老師鼓勵去參加作文競賽、演講比賽,去參加主持人選拔賽。
走到臺前,讓平時內向的我十分緊張,但老師的鼓勵與陪伴,讓我勇敢地在臺上發聲,掌聲與鮮花讓我知道,我不是一個小透明。
後來上了高中,學習任務加重,第一次考試語文成績也不是很好,悲傷再次把我裹挾,慢慢又把自己給包裹起來,躲進自己的世界裡。
但我又一次被語文老師拯救了。
記得成績公布後不久的一個周二,語文老師下課的時候來找我:你願不願意當我的語文課代表?
老師誇我說,這次考試作文寫得特別好,很有潛力哦。高一開始會有不太適應的情況,一次考得不好,沒什麼。
那時候我覺得特別驚訝,沒有一個老師主動跟我說過話,但是這個老師,他主動彎下腰來問我要不要給他當課代表。
我感覺我的能量再一次被喚醒了。
求學的這一路上遇到的每一個語文老師,他們對我的每一點細小的關注、每一句鼓勵的話都給了我源源不斷的力量。
我感謝他們對我的愛護,因為這份愛護不僅僅換來了我成績的提高,更喚醒了我對這個世界的熱愛。
我可以是一個很棒的人,正是因為我遇到了很好的愛,所以我也想像我遇到的每個老師那樣,去傳遞這份愛。
因為自己的內向被老師看見,才有了今天的自己。
所以工作之後,我也會關注很細節的事情,特別是班裡不愛說話的小孩。
我第一年上課的時候,是帶的線下班,班裡有個二年級的學生夏小軒(為保護孩子隱私,此為化名),他特別不愛說話,上課很少張嘴。
當時為了鍛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每天的課程最後都會有一個演講環節。
我記得我十分希望小軒能在我的課堂上打開自己,愛上語文。
一開始我也沒有逼他上臺演講,而是課間的時候跟他聊天,他也只是點頭、搖頭來回應我。
後來他也會回應我「嗯,好,可以,喜歡」等等。
慢慢地我跟他約定每天的演講環節,只需要走上臺去跟大家笑一下,後面再跟同學們說大家好,介紹一下自己的名字。
因為當時課程有積分設置,孩子完成了任務可以得到積分。
我跟他說,你每天多說一句話,我就給你算積分好不好。
除了我的引導,班裡的其他小朋友也特別給力,每次也都給他很棒的掌聲。
我永遠忘不了當他第一次站到臺上,完整地說了一句「大家好,我叫夏小軒。」的場景。
當時家長都在教室後面旁聽,他的媽媽在後面哭出了聲,課後感謝了我很多。
之後小軒每周來上課的時候,都充滿期待,每周我都給他定一個小目標,我知道他想被人看到,被大家肯定。
慢慢地,他的話越來越多,甚至去參加了學校的演講比賽,還拿到了很不錯的成績。
因為我一開始就是個安靜的孩子,我特別能理解安靜的小孩內心對自己的期待。
▲童童老師線下班跟孩子的合影
我真的感覺到,任何一個孩子都是寶藏,只不過有的是擺在明面上,而有的是需要像我這樣的老師去發掘,給他們能量,讓他們閃閃發光。
後來,這個孩子雖然不在我班上上課了,但還會經常聯繫我,讓我覺得,我也被我的孩子們愛著。
在工作辛苦勞累的時候,總有這樣的高光時刻讓我深感這份工作的意義。
我人生裡最熱愛的兩件事情,一件是打辯論,另一件就是給孩子們上課。
這兩件事給我的最大的收穫是成就感。
我希望我的課堂讓孩子不自覺地沉浸其中,我也一直在探索這樣的課堂到底應該是什麼樣的。
我知道學習大多數情況是逆人性的,特別是在孩子自控力還很差的時候,所以想讓孩子沉浸到課堂裡,首先應該讓孩子愛上課堂。
而我的做法是,要讓孩子不覺得這是一堂課,從心底裡降低防備,這裡可以學到知識。
所以沒必要規定一定是站在講臺,一定要穿著非常古板,作為老師也可以打扮得非常搞笑,知識點可以講得非常幽默,讓孩子還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節課的同時,就已經把知識點刻進小腦瓜了。
所以我在備課時,花時間最長的一件事,就是去串課程的邏輯。
▲童童老師的課堂筆記
我會把這節課最重要的知識點和邏輯都串起來,就像我在打辯論的時候一樣,找到最核心的東西,提取出來之後,編成歌。
孩子在輕鬆聽歌的同時,把整節課的知識點記牢了,甚至還有孩子跟我說太洗腦了,聽了就忘不掉。
▲童童老師自彈自唱
我其實是一個包袱很重的人,但是我選擇打破自己的保護殼。
所以孩子們會看到課堂上神採飛揚的我,鏡頭裡不斷自黑的我,唱起rap毫無包袱的我。
我看到他們越來越積極參與到課堂裡來,家長們也給了我很多反饋。
▲家長好評反饋
孩子們在進步,我也在進步,我很感謝整個過程中,孩子們給我的信任。
我希望每一個孩子在我的課堂上都可以愛上語文,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績,去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像我一樣變成一個愛思考,有想法的孩子。
一堂課的好壞,不僅僅在於課堂上,更在於背後默默深耕。
為了了解學情,我做過很多調查。
從初三的家長到小學低年級的家長,從線下的家長到線上的學員,每周會給自己定任務做學情調研。
通過調研反饋會發現很有意思的兩點:
一個是孩子就是不愛學,怎麼打都不愛學,這個也是我,為什麼要把課堂變得特別有意思的原因。
另一個是孩子真的很努力很用功,每天晚上學到十一二點,但成績就是上不去。
而這一類孩子是因為他找不到門路,他不開竅,他需要有一個人能告訴他什麼方法好使,能引導他,實打實地看到進步成果。
▲童童老師的備課教案
所以我在備課的時候,一是提煉方法,二是找到有意思的點,讓孩子能輕鬆記住且用上。
當然學情調研除了運用到自己的課堂上,我也會定期給我們的老師們去做培訓,我們的課堂要接地氣,這一點必不可缺。
課堂之外,我也有很多喜歡做的事。
打破常規是我最愛做的事情,特別展現在我的廚藝方面。
我喜歡一切黑暗料理,我覺得只要是能吃的東西,我都可以把它做到一起,並把它合理化。
▲童童老師黑暗料理時刻
同樣遷移到我的課堂上,你總會學到意想不到的知識。
當然因為愛吃,我也熱愛旅行。
一個城市真的沒辦法容納所有地區的地道美食,就像一堂課也沒辦法容納所有的知識點。
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產,而童童的老師的每節課也都有它的最佳主題。
我喜歡去不同的城市探尋美食,也希望我的每節課都能帶給孩子新奇的體驗。
我會記住的每一個城市的味道,所以我的孩子們能否記得每節課的知識點呢?
肚子飽了,精神也自由。
除了愛逛愛吃,你們的童童老師也喜歡彈琴唱歌。
每天晚上十一二點,處理完工作,我都會彈一會兒琴唱唱歌,當然這也得得益於我家的牆壁隔音十分給力。
我希望我的孩子們也有自己熱愛的事情,在忙碌的學習之餘能夠給自己解解壓。
寫在最後
我之所以叫張童
是因為爸爸希望我一輩子都像小孩子一樣
充滿童心沒有煩惱
但我現在覺得
這個名字的意義在於
遇到我的每一個人都永葆童心
我想把我的快樂
傳遞給每一個孩子
我想把我腦海裡的知識點
教給每一個學生
跟著童童老師
童言童語探索世界
理想雖遙遠
但我願做你追夢路上的光
這樣的童童老師,你愛了嗎?
快去她的課堂上解鎖更多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