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幼兒園老師拍攝了一段視頻,發到家長群當中,引起了家長的譴責,原因竟然是這位幼兒園的老師,在午休時讓男孩和女孩同睡一張床上,家長們紛紛指責老師帶壞了孩子,這個時候老師覺得莫名其妙,孩子連基本上的男女之分都不是很清楚,怎麼會帶壞孩子?
爸媽在育兒過程當中都有哪些緊張的舉動?
第一,過於把大人的概念帶入孩子的思想當中,比如說男女之防,比如說老是覺得自己的孩子被其他孩子給迫害了。
第二,過度的把所有人都想得太壞,因為父母也是第1次做父母,自己生下來的孩子肯定是特別緊張的,在這個過程當中,看了太多的書籍和電影他們容易把這些書籍和電影套在現實生活當中,過度的想像所有人,把所有人想成壞人。
其實父母緊張的原因,最終不過是因為擔心自己的孩子。
這些緊張舉動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遺憾?
我們也知道孩子在生活的過程當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而父母的過多幹預才用過多的手段就會讓孩子造成非常多的遺憾,這些遺憾往往是不能彌補的,因為我們人是會成長的,再也不會回到小時候再去經歷一段這樣的事情。
許多孩子在這個過程當中被剝奪了童年的快樂,他們沒有像別人一樣經歷過非常快樂的童年,也沒有非常好的摯友,就是因為父母的這些緊張舉動。
還有的緊張舉動會導致孩子的老師離開孩子,這會讓孩子心裡非常遺憾,覺得這麼一個優秀的老師是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了他的離開,這件事也會在孩子裡的心裡存在一輩子,時時刻刻都覺得是因為自己的原因才導致了老師的離開,這樣的愧疚和遺憾會折磨孩子一輩子。
在這樣緊張的幹預下,他們就像傀儡一樣過著自己的生活,他們心裡特別嚮往自由,所以也特別遺憾自己沒能有一個自由自在的人生,他們長大之後也不知道如何面對社會,因為從小自己的生活都是被人操控著自己沒有一點點的自在。
1.孩子遺憾自己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2.孩子非常遺憾,因為自己父母的緊張導致了某些人的離開,形成了不可挽回的事。
3.孩子非常遺憾,自己不能像別人一樣擁有一個自由自在的人生。
過度的緊張其實就是犯錯,所以很多時候一些父母不知道自己在這個過程當中犯了多大的錯,給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傷害,並且這些傷害是不可逆的,一輩子存在在孩子心中,是他們過不去的坎。
在育兒當中,父母需要用哪些最佳的狀態去對待?
任何狀態過度都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就應該用最佳的狀態去對待他們。
第一,選擇一個比較輕鬆舒服的狀態
01.讓孩子感覺比較輕鬆的狀態,我們所有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所以我們第1個出發點就是從孩子的想法出發,我們選擇一個比較輕鬆的狀態去面對,那麼首先這個狀態得讓孩子感覺到舒服,不讓孩子的心裡有任何的壓抑感覺。
02.讓孩子身邊的人感覺到輕鬆,很多時候我們的狀態也要讓孩子生病的人感覺到輕鬆,他們才能更好的和我們的孩子共同相處,才能讓孩子在人生當中不留下遺憾。
03.讓自己感覺到輕鬆的狀態相處,其實我們與孩子與其他人相處的過程當中,如果自己感覺不舒服,給別人感覺也不會舒服,所以很多時候我們也要選擇自己比較輕鬆舒服的狀態與他人相處,才能幫助孩子。
第二,最自然的狀態
01.與孩子相處過程當中,最自然的狀態會讓孩子感覺到最親切,他覺得自己的父母非常的真實,而且他也不會覺得父母是帶上了一個面具,心裡不會存在太多的壓抑感。
02.孩子周圍的人與我們用最自然的狀態相處時,他們就會覺得特別的舒心,感覺到你的不嬌柔不造作,而且也能理解你的辛苦用心,他們會努力的陪伴你的孩子,而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給孩子塑造一個好的環境。
第三,用好的心態塑造好的狀態
01.與孩子相處的過程當中,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好心態,因為真正的好心態才能為我們塑造一個好的狀態,這樣的狀態和孩子才能和睦相處,不會造成孩子的遺憾,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02.同時好的心態也能抒發自己的心情與周圍的環境,不會形成過多的排斥,讓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感覺到比較舒適,都處在一個比較好的狀態當中,好的狀態和好的狀態的碰撞,就會形成一個好的環境。
第四,合理的狀態
01.在面對孩子時,我們確確實實都是比較在乎和緊張的,當我們發現自己過度的緊張和過度在乎時,應該用合理的方式去解決自己的這樣狀態,最後理智下來,再用合理的狀態去對待孩子,不會造成自己和孩子的間隙。
02.合理的狀態會讓自己和家人,還有和孩子的老師和孩子的朋友都能更好的相處,孩子的周遭環境不僅僅是父母還有朋友還有老師,我們以合理的狀態去對待這些事情,得到的回饋也是好的,很多時候也會給孩子帶來好的回饋,這些好的回饋就能幫助孩子,不留下遺憾,不造成誤會。
總的來說就是女孩子女孩子的朋友在相處的過程當中,我們的狀態都應該把握在一個合適的度,不能過於重,也不能過於輕,這樣的狀態讓人的內心感覺比較舒服即可,不會產生太大的排斥,不會讓自己的孩子難堪。
我們會發現越緊張就越容易犯錯,針對孩子的事情也是一樣,所以很多時候關心孩子也要把握自己的情緒,別讓自己的情緒左右自己的大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