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必須掌握的十項教學技能

2020-09-07 海韻教育

  教師專業成長的前提條件是把教學與研究融為一體,以研究者的眼光審視和分析教學理論與實踐中的各種問題。

  用豐富的知識以啟發引導學生,具備紮實而全面的基本教學技能,化理念為方法,化規則為秩序,化規定為智慧,將先進的教育理念用技能的方式外化出來,將抽象的教育理論用行為的方式表現出來,將劃一的教育規則用操作的方式凸顯出來。

  這也是教師持續進步的基礎。


一、導入技能

  教學導入可以集中學生注意力、引發學生興趣、明確學習目標、鋪墊後繼學習、溝通師生心理。好的教學導入要合情入理、因課制宜、簡潔明快、靈活多變。忌為導入而導入,忌導入時間過長,忌不顧學生心理,忌遠離教學主題,忌教師演獨角戲。


二、講解技能

  講解要有啟發性、要生動易懂、要針對學生、要精講。精講體現了教師的講解水平,也直接關係到教學的效率。精講就要做到簡明扼要、提綱挈領、避免繁瑣,舉一反三,聞一知十,內容精選,語言精練,方法精當,效果精彩。要注意反饋與調控,在講解時適當運用手勢、體態、眼神、面部表情等體態語言。


三、表達技能

  一個好教師,應該是一個運用教學語言的大師,這是教師最重要的基本功。

  教師主要是通過口頭表達與學生交流、解惑答疑。如不善表達,講不出來,要教好學生恐怕很難。如果教師本來就知識平平,再加語無倫次,表達混亂,要教好學生恐怕更難。

  運用語言要有科學性,概念要準確,邏輯性強。

  說得準確,條理清楚,不顛三倒四,邏輯混亂,既不能含含糊糊、模稜兩可,也不能不得要領、沒有主旨、越說越糊塗。

  說得簡明,言簡意賅,讓學生在腦中形成清晰、正確的深刻印象,淺顯易懂為好。

  說得生動,富有感染力,語言要可親可信、巧說為妙,切忌枯燥呆板,更不能故弄玄虛。

  說普通話,語言要規範,要合乎語法和邏輯。

  運用語言還要有藝術性,說話要清楚、明白、易懂、形象鮮明,表達要生動、活潑、有趣味、流暢貫通。

  有時還藉助表情和氣勢,以態勢助語言。


四、提問技能

  教學提問可以檢查已學知識,進行教學反饋,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求知慾望,調控教學進程,活躍課堂氣氛,增進師生情感,鍛鍊口語表達,提高學習能力。

  教學提問要激發學生興趣、啟發學生思維、難易適度、面向全體學生。如果提問內容過於淺顯,學生無需思考就能回答,學生沒有進行緊張的思維活動,提問就成了形式;如果過於深奧,層次過高,超越學生智力範圍太遠,則學生無從動腦;如果不疼不癢,則學生無意動腦。

  提問應該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符合學生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規律,要讓學生可望可及,通過努力能夠達到。提問應該避免徒具形式而不注重提問的作用,表面上有問有答、熱鬧非凡,但所提問題沒有多大價值,不能引發學生的深入思考,除了浪費時間、誤人子弟而外,毫無意義。

  提問不能頻率失當,過高則學生大腦高度緊張,容易造成認知疲勞和心理厭倦;過低則不利於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易形成思維惰性。

  問後要總結,如果對學生答問採取放任的態度,答問不正確的不予訂正,不完整的不予補充,零散的意見不予綜合,膚淺的認識不予深化,那麼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始終沒有一個清晰的、明確的、完整的認識。另外課堂教學提問忌過分控制學生、忌隨意提問、忌重複提問。


五、指導技能

  教學指導不僅要向學生傳道授業,還要幫助學生解疑釋惑。

  教師通過精彩講解、實踐演示、創設情境、設置矛盾等方式為學生指明方向、點撥重點、歸納總結,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進入躍躍欲試、尋根究底、欲罷不能的學習狀態。

  通過啟發學生思維、因勢利導、循循善誘、過程互動來撥動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在思考中探索,在探索中發現,在發現中解決問題。

  教師指導不是代替學生去尋找答案,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比較、歸納、綜合,自己去解決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思考,思維方式在思考中獲得,思維品質在思考中提升。

  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知識的邏輯結構,由淺入深、由低到高、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由已知到未知、由具體到抽象,循循善誘,循序漸進;如果教師只用單調的方式方法指導學生,不但缺乏針對性,還會抑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指導忌盲目、忌越俎代庖、忌缺乏耐心、忌簡單機械,應該想方設法、靈活處理、巧妙指導。


六、傾聽技能

  學生在回答教師提問或發表意見時常常詞不達意、詞義含糊、表達不清,這就要求教師學會傾聽,能從詞不達意中聽出真意,從含糊的話語中聽出主旨,必要時,或給予補充,或給予概括,或給予引申,或給予升華,從而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弄清概念、學懂知識。

  如果教師不善聽、不會聽,就會抹掉學生表達中的閃光點,或誤解學甚至聽不懂學生的意思,勢必出現肯定失當、批評有誤,使學生不能準確地掌握知識。


七、對話技能

  對話是聯結師生的紐帶。好的教學對話可以實現師生知識共享、促進師生共同成長、構建新型師生關係等。教師要與學生平等交往、對學生真誠以待,師生要相互尊重、交流合作。教師在對話中教學,學生在對話中學習。在師生共同的合作對話中,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促進學生的學業提高,達至師生雙方的成長。這樣才能達到真正的教學相長。


八、板書技能

  心理學研究表明,大腦能記憶住的信息,85%來自視覺,10%來自聽覺,5%來自嗅覺和觸覺。

  講解所傳遞的信息轉瞬即逝,僅憑聽覺記憶是不夠的。有了板書,學生不僅聽而且看,一目了然,能形成整體印象,條理化的、揭示內在關係的板書有助於學生理解,進而促進記憶;板書可以輔助教學,提高效率、激發興趣,啟發思考、強化記憶,減輕負擔;板書內容要簡潔概括,形式要美觀大方,結構要系統條理,布局要協調合理;板書忌繁瑣冗長、忌無個性、忌講寫脫節、忌亂寫亂畫、忌只講不寫、忌隨寫隨擦。


九、結課技能

  研究表明:下課前的幾分鐘學生的注意力經過發散期之後進入反彈期,教師應抓住學生注意力的反彈進行總結概括,使學生及時回顧所學內容。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課堂及時回憶要比6小時以後回憶的效率高出4倍。

  教學結課可以將課堂內容簡明扼要、有條理地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理清紛亂的思緒,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好的結課,會使教學更有深度,更有啟發性和感染力,讓學生的思維進入積極狀態,主動地求索知識的真諦。

  結課要水到渠成,自然妥帖,結構完整,首尾照應,語言精練,緊扣中心,內外溝通,立意深遠,引導學生在更廣闊的空間裡拓寬知識面、增強各種能力,給學生留有思考的餘地與活動的空間;結課忌緊急剎車,草率收尾,既沒有梳理總結,也沒有回顧練習,更不會留有餘地、回味無窮。

  結果要畫龍點睛,忌虎頭蛇尾,忌畫蛇添足,忌故弄玄虛,忌信口開河,忌延時拖堂,結課要成為學生學習的強心劑而不能成為催眠劑。

  結課是課堂教學結束的地方,但結課最忌的也是真的完了。結課是課堂教學一個段落的結束,但不是教學的結束,更不是學習的結束,而是對後面的課有個交待或對後續的學習有個指導,上下勾連、前延後續、承上啟下。


十、信息技術運用技能

  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為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服務。教師必須目中有人,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

  教學的本質在於智慧的創造與傳播,要通過信息技術的利用,帶來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模式的革新、教學智慧的創造,乃至教學效益的提高。

  課件製作要精心準備,但是要注意避免重課件製作,輕教學內容,不能過分注重課件製作的形式效果,卻忽視了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對教學內容的全面把握,忽視了整體的教學設計。課件製作只是教學輔助工具,要通過教學課件更好地彰顯教學內容,忌花裡胡哨,眼花繚亂,華而不實,本末倒置。

  課堂教學是預設與生成相結合的動態過程。沒有預設,就沒有方向;沒有生成,就沒有生機。

  課件播放忌機械化、程序化、無序化,知識點雖一覽無餘,但走馬觀花,印象平淡,重難點知識被滑過而不留痕跡。

  運用信息技術要設計靈活多變、可供選擇的課件,同時為課堂生成留出空間。信息技術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每堂課都需要信息技術的參與。

  不能把信息技術神化,不能機械地以是否運用信息技術作為判斷一堂課的標準,對於教師的教學評價應該側重於實際的教學效果而不在於他是否運用了信息技術。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校長提醒:新教師必須掌握這10項教學技能
    民小編說 教學技能是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運用專業知識、教育學、心理學等有關知識以及教學經驗,在課堂上準確、嫻熟地組織和實施教學,達到教學目標的一系列教學活動行為方式。新學期,新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掌握哪十項教學技能呢?一起來看!
  • 教學技能 | 優質課堂教學的十項特徵及指標,老師請收藏
    優質課堂教學的十項特徵一、清晰的課堂教學結構1
  • 幼兒園教師的十項核心素養(上)
    .可以通過基於兒童核心素養的教師能力建構,基於教師核心素養的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和基於教師學習的培訓方式變革提升幼兒園教師專業發展的質量,實現幼兒園教師隊伍素質結構的整體優化和提高。幼兒園教師的十項核心素養是什麼?一、研究力成為反思實踐的教師。反思的意義在於:第一,有助於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第二,反思性教學方法和思想能對幼兒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反思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 優質課堂教學的十項特徵及指標!建議老師收藏
    01優質課堂教學的十項特徵一、清晰的課堂教學結構1.過程明了,目標明確,內容清晰;2.師生角色分配清楚,師生雙方協商好規則、程序及自由空間。八、「巧妙」地安排練習1.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2.布置明確有效的教學任務;3.有針對性地提供輔導;4.創造有助於學生完成練習任務的框架條件。
  • 教師要牢記「十項準則」堅守教書育人底線
    針對過來極個別教師理想信念模糊,教書育人意識淡薄,放鬆自我要求,甚至出現嚴重違反師德行為,損害教師隊伍形象等實際問題,教育部制定出臺了《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 乾貨|新手的對外漢語老師必須掌握的聽課技能
    下面我們就從聽課的操作層面,談談作為一名新手對外漢語教師,聽課時應該掌握哪些技能,才能提高聽課的實效性。因此,老師們在聽課的時候,要運用這些理念去觀察和把握授課教師的教學思路是否清晰,教學方法是否得當,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攻破,知識建構是否合理,訓練是否有效,活動的效果是否好,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是否高,各環節的時間安排是否科學,教師的數學功底和教學基本功是否深厚和紮實等等。
  • 教學研究 | 怎樣上課才最棒——優質課堂教學的十項特徵
    優質課堂教學的十項特徵一、清晰的課堂教學結構1.過程明了,目標明確,內容清晰;2.師生角色分配清楚,師生雙方協商好規則、程序及自由空間。八、「巧妙」地安排練習1.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2.布置明確有效的教學任務;3.有針對性地提供輔導;4.創造有助於學生完成練習任務的框架條件。
  • 「十項準則」為新時代教師劃定底線 師德失範「一票否決」
    「十項準則」為新時代教師劃定底線嚴重侵害學生行為的要依法清除出教師隊伍,任何學校不得再聘任華聲在線11月16日訊 新時代的老師該怎麼當?怎樣規範教師職業行為?師德底線在哪?今天,教育部公布《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根據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不同特點,分別提出十個方面的準則要求。 準則提出,高校教師和中小學教師不得通過課堂、論壇、講座、信息網絡及其他渠道發表、轉發錯誤觀點,或編造散布虛假信息、不良信息。
  • 區教育局發布教師「十項禁令」,劃出全區教師從教行為紅線
    大浦附幼全體教師宣誓嚴守「十項禁令」全區3400多名教師在師德師風承諾書上簽名海陵區教育局副局長曹領娣介紹,此次修訂通過的《海陵區師德師風建設十項禁令》是對教育部《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進一步細化,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操作性。
  • 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問題
    日前,教育部對8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問題進行公開曝光。這8起典型問題是:  一、福建商學院教師王某某多次性騷擾學生問題。2019年,王某某屢次言語騷擾在校學生,並通過微信等方式向多名學生發送性暗示詞彙和圖片,情節嚴重,影響惡劣。王某某的行為違反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第六項規定。
  • 山東大學「人才年」本科教學十項重點工作全面展開
    山東大學「人才年」本科教學十項重點工作全面展開 2008-07-16   山東大學2008「人才年」的主旨是「關注每個人的成長和發展」,即「人才年」不是針對少數人的,而是為了學校每一個人
  • 教育部印發幼兒園中小學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詳情
    ­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高校:­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
  • 新時代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心得體會
    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明確新時代教師職業規範,劃定基本底線,深化師德師風建設。
  • 「十項準則」為新時代教師劃定基本底線
    據新華社北京11月16日電(記者施雨岑)記者16日從教育部獲悉,為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部近日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和《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根據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不同特點,劃定基本底線。
  • 教育部關於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通知教師〔2018〕16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等高校: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紮實推進《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實施,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我部研究制定了《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以下統稱準則)。
  • 特崗教師資料:專業知識(小學)教學技能與實踐
    特崗教師資料:專業知識(小學)教學技能與實踐 http://www.hteacher.net2011-04-23 13:15教師網[您的教師考試網]
  • 專家解讀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守住教書育人的底線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林崇德:堅持以德立身,塑造教師美好形象為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最近,教育部研製並印發了高校、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及配套處理辦法,這是國家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提高師德水平,在全社會塑造教師更加美好形象的重要舉措,必須落實執行好。
  • 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印發 劃定基本底線
    中新網11月16日電 據教育部網站消息,近日,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以下統稱《準則》),明確新時代教師職業規範,劃定基本底線,深化師德師風建設。
  • 教師職業規範來了!教育部印發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近日,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校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新時代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明確新時代教師職業規範,劃定基本底線,深化師德師風建設。
  • 巧記《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紮實推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的實施,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部於2018年11月8日頒布了《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該知識點在江西教招中,作為新大綱新增的知識點,需要將其作為單選題和多選題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