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如何參與幸福家庭建設?嶽陽市家庭教育研討會舉行

2020-12-10 嶽陽日報客戶端

嶽陽日報全媒體訊(嶽陽晚報記者 仇玉姣)6月19日,以「父親與幸福家庭建設」為主題的嶽陽市家庭教育研討會,在嶽陽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基地畔湖灣閱讀館舉辦。與會人員圍繞父親對於幸福家庭建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讓父親積極參與到家庭建設中來兩個主題進行了研討。

兒童文學作家方先義認為:「沒有誰天生會做爸爸,讓孩子看到一個對生活充滿激情、終身學習、對家庭和社會有擔當,還能經常獲獎的爸爸,這種身教比言傳更有價值,影響更為長久!」

南湖新區南湖街道辦事處長檀社區書記彭文彬從為人子和為人父兩個方面談了自己的感受。他認為,孩子應該為自己的學習負責,而不是家長一手操辦;父親要引領孩子傳承中華文化的傳統美德孝道,營造好的家風。

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吳玉璽對討論結果進行了總結,並希望這次研討會可以落實具體方案,讓更多的父親參與到家庭建設中來。

最後,市婦聯黨組書記、主席王亞丹指出:「家庭教育是一個國家的軟實力,做好了家庭教育是一個功在千秋的事業,大家應該帶著一種高尚的情懷去做,希望各家庭教育基地定期開展家庭的交流的沙龍,婦聯也會盡最大的努力給大家提供平臺,以此推動嶽陽市家庭教育發展。」

相關焦點

  • 「幸福閱」閱讀會本周啟動 邀請家庭參與親子閱讀
    華龍網4月20日10時55分訊(蒲思靜)為倡導幼兒親子閱讀,傳遞親子閱讀的理念,傳播親子閱讀的方法,《世界兒童》雜誌社聯合重慶少兒頻道、重慶科普作家協會等全市多家專業教育機構舉辦「幸福閱」大型親子閱讀公益讀書會活動。本周六(22日)下午,活動將拉開序幕,在重慶大學民主湖報告廳舉行新聞發布會暨閱讀主題講座。
  • 江西教育專家、機構受邀參加海峽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
    在「隔代教養」成為普遍現象的今天,如何理性發揮祖輩參與家庭教育的作用?如何認真履行父母的主體責任?如何建立良性的親子關係?
  • 賦能家庭幸福——第三屆新時代中國幸福家庭建設論壇召開
    本次高峰論壇重點圍繞「賦能家庭幸福」主題,從媽媽與家、幸福三部曲、媽媽三維共生的成長系統等幾個方面, 探究如何發揮媽媽在家庭中的作用,讓好家教、好家風成為建設幸福家庭的主旋律,助力幸福家庭建設和幸福中國建設。
  • 學習家庭公約 建設幸福家庭 ——鶴城區各社區開展家庭教育公益講座
    懷化新聞網訊 近日,以《幸福家庭 美麗鶴城》為主題的家風家教公益巡講在鶴城區迎豐、城中、紅星、河西等多個街道的社區舉行。講座特邀北大書同齊大輝教授團隊CPE講師韓欣佳為大家授課。各中小學老師代表,街道、社區居民代表,以及雨虹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專業社工近400人分批次參加培訓。
  • 嶽陽市青少年機器人教學研討會召開
    研討會成員代表合影8月27日,嶽陽市創新創業協會組織召開了我市青少年機器人教學研討會,雙創協會中國電子學會青少年機器人獲證教師,湖南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嶽陽職業技術學院等高職院校機器人專業教師,韋哲機器人、樂博特機器人等社會培訓機構幼兒機器人專業教師參加交流,嶽陽市教體局教師科科長李雲龍應邀出席,協會負責李開明主持,整個交流研討活動豐富而輕鬆。
  • 「家校共育」合作示範區建設教育創新研討會在山東濱州舉行
    「濱州『家校共育』合作示範區建設教育創新與發展研討會」11月21日在山東濱州經濟開發區實驗中學舉行。來自中國關工委、教育部關工委、中國教育發展中心、共青團中央、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山東省教育廳、山東省關工委的領導,教育界的專家、教師、家長代表以及寶島臺灣的教育專家等數百人共聚一堂,各抒自見、暢所欲言、指點未來,為中國家庭教育的發展出謀獻策。
  • 【家庭教育360】《家風建設助力家庭教育》——如何讓親子關係更和諧
    「家庭教育360」第284期/本期主題/《家風建設助力家庭教育》——如何讓親子關係更和諧/嘉賓簡介/張文覺,國家十三五規劃聯合課題成員;全國婦聯婚姻與家庭雜誌社家風建設顧問;中國家庭報家風專欄作者;全國多家幼兒園學校的家長課堂專家顧問;央視一套「我有傳家寶婚戀節目」特邀點評專家;家風建設專家;新女性幸福專家。
  • 南寧市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暨南寧市家庭教育協會會員大會成功舉辦
    南寧市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暨南寧市家庭教育協會會員大會成功舉辦 2020-12-24 2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如何帶動更多爸爸參與家庭教育,成為「別人家的爸爸」?
    ——爸爸們參與家庭教育的程度遠遠不夠,怎麼破?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往往是媽媽在不斷的自我學習,加入到這樣一個群體中。到處隨處可見媽媽學院,媽媽社群,媽媽成長營,媽媽研習社,卻很少見到爸爸們學習的身影。
  • 新家庭教育實驗物態資源建設研討會在育才小學西區校召開
    7月2日下午,幸福教育理念下的新家庭教育實驗物態資源建設研討會暨2020邗江區新家庭教育實驗共成長體驗館建設評審會在育才小學西區校一樓會議室召開,2018年、2019年共成長體驗館建設14家單位和2020年11家申報評審單位分管負責人、教師代表,區教育局副局長馮長宏及相關科室同志參加了本次會議。與會領導和教師代表參觀了中國家庭教育博物館、育才西區校共成長體驗館和慈善館。
  • 新家庭計劃項目--家庭發展能力建設幸福家庭 共同成長
    為進一步實施「新家庭計劃——家庭發展能力建設」項目,切實提高家庭健康水平,促進家庭和諧幸福。8月13日下午勝利路街道計生協特邀心理健康吳奕錦老師在市民文化活動中心舉辦了「幸福家庭 共同成長」家庭教育知識宣講活動。「有啥好方法能提高孩子學習主動性?」「孩子沉迷手機和網路遊戲怎麼辦?」
  • 困境中我們如何做父親?《當幸福來敲門》中父親的家庭教育及意義
    影片故事根據著名美國黑人金融投資家 Chris Gardner的真實人生經歷改編,成功詮釋了經濟蕭條時期,一名身陷困境的美國底層醫療器械推銷員如何重新樹立人生夢想和希望,又如何與兒子相依為命,克服重重困難,最終實現目標成為一名令人矚目的股票經紀人,與兒子過上幸福生活的勵志故事。
  • 父親缺席的家庭教育,影響兒子、女兒一生的事業,乃至家庭幸福
    這句話旨在說明男人在育兒過程中參與、收穫之少,恰恰適用於我們國內的很多家庭心理學上講,父母親在孩子年幼時的陪伴對孩子未來的工作、情感、生活會有很深遠的影響,父親的缺席,對兒子的事業、女兒的情感影響更大。父親缺席的孩子,會有哪些表現特徵?
  • 「家庭家教家風與基層社會治理研討會」 專家觀點集錦(三):婦聯...
    她認為,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倡導建立新型家庭,重視新型家庭關係的建立。1950年《婚姻法》明確提出夫妻有和睦團結、勞動生產,為家庭幸福和新生社會建設而共同奮鬥的義務,在貫徹實施婚姻法過程中,政府倡導建立民主和睦、團結生產的新式家庭。
  • 父親角色的重要性 |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裡,父母分別擔任了教育孩子的重要角色,但有不少家庭存在「男主外女主內」的情況。像一些親子活動、日常遊玩或者是孩子的家長會,多數是由母親陪著孩子參與的,有不少爸爸在兒女的成長中缺位,驚現「喪偶式育兒」的現象。
  • 上海市婦聯召開「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風」理論研討會
    央廣網上海12月2日消息(記者林馥榆)今天(2日)下午,由上海市婦聯、市家庭教育研究會主辦的上海市「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風」理論研討會在上海市婦女兒童服務指導中心(巾幗園)舉行。上海市「注重家庭 注重家教 注重家風」理論研討會現場(央廣網記者林馥榆 攝)上海的家庭研究,從上世紀80年代的「婦女解放問題」,到90年代的「獨生子女問題」「科學育兒問題」,21世紀初啟動的「家庭教育立法」研究,再到今天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一直以來都是婦聯工作實踐的重要陣地,理論研究的重要對象。
  • 如何讓「隱形爸爸」顯形,積極參與家庭教育,告別「喪偶式育兒」
    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缺失呢?有什麼辦法可以改變這一現狀,告別「喪偶式育兒」嗎?「喪偶式育兒」現象的產生原因我們看到周圍的很多家庭普遍存在父親角色缺失,爸爸家庭教育參與程度不夠的現象。要想改變這一現狀,首先要弄明白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然後才有可能針對原因,真正能找出一些很好的辦法或者切入點,改變這一現狀。
  • 共建有溫度的家庭教育生態圈|溫江區幸福田園綜合體「築成長·育未來」家庭教育互動學習課程開課啦!
    一片歡聲笑語,「童心飛揚 炫酷開學季」活動吸引了25組家庭參與其中此次活動也正式拉開了溫江區婦聯「築成長·育未來」家庭教育互動學習課程序幕」建設,溫江區婦聯在成都市家庭教育示範基地——幸福田園綜合體有效利用「幸福田園」現有場地和資源,開展「築成長·育未來」家庭教育互動學習課程,植入更加豐富、更加專業、更有特色的家庭教育課程,為萬春鎮幸福村及周邊兒童及家庭提供更多元優質的家庭教育資源,共建有溫度的家庭教育生態圈。
  • 學校家庭教育現場研討會在榮成召開
    為更好地落實山東省《家庭教育指導課程指南》精神,進一步探索學校開展家庭教育新方法,分享家庭教育優秀課例,12月18日,威海市學校家庭教育現場研討會在榮成市召開。  研討活動分兩個部分進行,上午在主會場府新小學進行。
  • 【教育資訊】中國家庭教育2016年度關鍵詞
    「初中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報告,發現當下初中生在情緒情感、學業支持、親子問題、父親陪伴等方面均處於困境。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00後與90後對比》的報告也表明,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參與得越多,子女的成長狀況就可能越好。  兩岸研討11月11日,第18屆海峽兩岸家庭教育研討會在臺灣嘉義大學召開,兩岸家庭教育學者圍繞「跨領域探究學習與壓力」的主題,進行了多方面的交流和切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