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作者:曹靜
金融界:看來危難之中還是有很多機會的。據我了解,千方科技是有兩大塊方向的業務,一個是智慧交通,一個就是智能物聯,交通我們都懂是什麼意思,但是想請教一下您,智慧交通是指什麼?它到底智慧在什麼地方?
孫亞夫:回到交通系統組成,做交通其實是包含了車,雖然我們不去造車,但在交通系統裡,我們是圍繞車、路的環境來看的。車的就是我們道路上的運載工具,人既是駕駛員也是管理員。路就是我們說的路,環境是天氣等各方面。交通是一個系統,是需要管理的。如果不進行有序管理,整個交通就沒法幹了。未來的智慧交通系統應該做到什麼呢?至少要實現完整的全態勢感知,這意味著管理者應該知道,任何一個路段,任何一個路口,所有交通的運行情況。
我們應該做到車道級的管控。現在我們的管理針對路口,或者某一條道路。什麼叫車道級呢?可以精確地對每一條車道的通行位置做調整,我們可以停止運行車道也可以開放車道,這類似潮汐車道。另外,專用車道也屬於車道管理,但我們能否夠通過更加智能的方式去管理車道,調整道路運輸資源呢?
第二是單車管控。什麼叫單車管控?現在我們通過紅綠燈和誘導顯示屏對車進行管理,但實際上還沒有管控到位。單車管控是指路上碰到某輛行為異常的車,我們希望能夠立刻控制這輛車,管理它。比如一輛車違規停車,現在的處理方式是違章罰款,未來我們希望能做到停車兩分鐘後,能立刻通知車主,提示車主挪車。還有另外一個例子,車在高速公路行駛,前方有溼滑、結冰的路面,按照當前速度一定會出事故,我們可以直接從路測發的信息再反饋到車端,直接執行剎車動作。這屬於到直接控制的角度。
第三是全體出行。幾十萬人同時出行,我們可能會計算不同路線的擁堵程度,當發生擁堵時選擇繞行其他路線,但現在的方式是通過手機導航自主選擇。未來我們會掌握全部交通出行的意圖,在出發之前,就已經把路線從全局角度都優化好了,那麼即便同一個目的地,同一個出發點,有可能會出現兩條不同的路線,避免交通擁堵。這就是全局路徑規劃,我們叫城市級的路徑規劃。接下來是路段級的和路口級,路口級就是誰先走的問題,以後我們會通過車路協同的方式來調節,可以極大提升交通運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
所以什麼是智慧?利用數據驅動,利用端邊雲協同控制車輛,來達到整體交通運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不需要人,這就是我們說的智慧交通。不需要駕駛員也不需要交通管理的,才叫智慧的交通。
金融界:明白。我剛才聽您描述,是一個系統可以監控很多輛車,是全局的控制。作為普通駕駛者會有一個擔心,會不會有安全問題?系統如果出現問題,會不會對駕駛者造成影響?
孫亞夫:這個肯定會有,這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飛機除了起飛和下降也都是可以自動駕駛的。另外,高鐵絕大部分時間也是自動控制的,幾百公裡的速度人根本控制不了去控制,人只是在旁監測運行。現在我們做坐飛機或者做高鐵,都不擔心安全問題。但在高鐵發展初期,也是有安全的事故的。
作為普通駕駛者,我們可能會認為這是很難控制的,但在未來無人駕駛才會更高效,人的反應速度是跟不上的。安全問題是必須要解決的,但它不是我們不去做這件事情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