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省2020年高考成績公布後,南京一中校門口被眾多學生家長圍堵,原因是今年南京一中的高考成績很不理想。據悉南京一中今年高分段(400分以上)的考生僅有20人。作為對比,南京二十九中高分段考生則為68人,並且其一本率也超過了南京一中。
家長們不滿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一屆高三考生當時中考錄取的時候,南京一中的錄取線是631分,而南京二十九中的錄取線則為589分。可以說南京一中是把一手好牌打爛了。
對於南京一中今年高考成績不好的問題,很多家長將其歸結為學校大搞素質教育的原因。提到素質教育,這是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而與之相對的則是另一個充滿爭議的話題——應試教育。
說到應試教育,我們不得不提衡水中學。因為衡中在很多人心中是應試教育的一個標杆。衡水中學今年高考可謂是再續輝煌,網上流傳衡中今年的高考成績為:
相信衡水中學這個成績單足以讓國內絕大多數高中羨慕了,而至于衡中如何能夠取得如此成績,多數人卻僅僅是妄加臆測或是聽信傳言的。
素質教育這個概念已經提出很多年了,如今卻依然是處於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她就像《紅樓夢》裡的林妹妹,渾身散發著仙氣,可是除了吟詩作賦,別的啥也幹不了啊。
山東從2008年開始搞過一陣「素質教育」。那一年我剛好高三,上級要求按照標準課程表上課,周末不準補課。由於省裡推行的力度非常大,有巡視組到各地學校暗訪,並開通了舉報熱線,學校都非常配合。我記得高三下學期的時候,教室裡都準備好了羽毛球和桌球裝備,巡視組一到校門口,老師立刻停止講課,讓我們到校園裡運動。
對於我們當時的學生和老師來講,這种放松式的學習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經歷了高中兩年半的高強度學習,突然鬆綁,也難免造成部分自律性不夠的同學高考滑坡。
只是這種素質教育的改革並沒有持續太久,自2013年開始,山東高考取消「基本能力」科目,音體美勞等課程相應也就被打入冷宮。後來隨著張志勇廳長離職,素質教育改革徹底宣告失敗。
為什麼素質教育這麼難落地呢?我理解的原因有三個:
一是民眾的觀念受傳統正統思想影響太深遠。對於老百姓來說,學習好文化課永遠都是正事,而搞藝術、練體育等素質教育也像是不務正業。這種思想在山東,尤其是縣市和鄉村格外明顯。
二是高考評價方式導向力量異常強大。雖說如今的高考招生錄取已經開始向綜合素質招生前進了,但文化課分數仍是決定性因素。老百姓都是務實的,只要這一點改變不了,素質教育永遠不可能落地開花。
三是基層教育惡性競爭讓素質教育缺乏生存空間。當大家都在搞素質教育的時候,自然會在學習文化課方面減少時間的投入。如果某個地區或學校自己再偷偷搞應試教育,那麼成績上一般會立刻突顯出優勢來。這就像「電影院效應」一樣,大家都坐著看電影是一件都很好的事,可是一旦有一個人站起來看,那麼最後的結果可能就是大家都得站起來,因為誰也不想自己被擋住。
如果應試教育會說話的話,我想它一定會開口抱怨「出了力卻不討好」。
現實正是如此,應試教育帶來了高升學率和名牌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然而很多人卻一直沒有停止對它的指責和抱怨。
我的觀點是,在這個世界上做好什麼事都不容易,高考尤其如此。同樣,這個世界上並不存在完美的教育模式,素質教育也好,應試教育也罷,都存在著眾多問題。
網上很多人都說應試教育帶給自己很大的身體和心理創傷,甚至在畢業多年後依然能做夢夢到高三苦讀的日子,然後驚起一身冷汗。我覺得這有些誇張了,應試教育雖苦,但是苦盡卻有甘來。
我高中的時候,早上5點準時起床,半睡著眼洗刷,一邊下寢室樓一邊穿外套,5點20開始跑早操,6點早讀,7點早飯,白天11節課(上午5節、下午4節、晚自習前兩節老師講課),晚自習上到22點,22點30熄燈睡覺。一天不到7小時的睡眠,曾經出現過早操時沒睡醒,下樓時差點從樓梯上栽下去的情況。也曾經有一次午睡過了頭,寢室樓鎖了,我從二樓系上床單,跳窗而出,跑去上課。
從我現在從教的學校來看,現在學生的情況相比我們已經好很多了。
另外一點,如果說應試教育拼的是學生的時間和精力,那麼素質教育拼得可就不止這些了。從公平的角度來看,時間和精力是相對公平的,每個人一天都是24個小時。可是素質教育所需要的投入可不僅僅是時間這麼簡單。如果我們寄希望於學校的音樂老師能指導好一個班所有的學生,那比登天還難。
比如聲樂,正常的學習方式只有小課,這個區別就大了。我在縣城找一個聲樂老師,一節課200元,同班的小明家裡有錢,他家長給他在省藝術學院找了聲樂老師,一節課可能得1000元。不同的層次,不同的質量,看起來都是素質教育,可是效果卻天壤之別。
所以,一般家庭的孩子就別對素質教育抱有那麼多幻想了,踏踏實實用自己的努力取得高考的成功才是一切夢想的開始!
我們總是將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放在對立的位置上,實際上是不合理的。因為我們不能說勤奮刻苦不是一種素質,也不能說藝體考試沒有考試技巧。看過《刻意練習》這本書的朋友都能明白,學習任何東西都少不了千千萬萬次用心的練習。
我在大學的時候遇到過一個畢業于衡水中學的同學,他樂觀開朗、談吐幽默、樂觀開朗,並不是我們腦子中認為的只會考試的機器。工作後,我也曾多次隨學校去衡水中學參觀學習,在衡中的學校餐廳裡感受過衡中學子的惜時和禮貌,也在衡中的學校報告廳裡欣賞過衡中學子青春活力的精彩話劇。所以我很難將自己對衡中的直接感受與網絡上的批評對應起來。
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去過多地談論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的問題,認真、理智地做好自己眼前該做的事,比什麼都重要。
關於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大家有什麼高見呢?歡迎留言交流!
我是Note,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評論、收藏、點讚、轉發!你的每一份鼓勵,都將是我堅持原創的不竭動力!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Note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