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真:你確定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嗎?

2020-08-09 管窺蒼穹

高考、中考都結束了,隨著成績的發布,家長苦樂不均,有的家長看著成績抱怨學校。最典型的當以屬南京一中(高中)家長的反應,8月3日,一群憤怒的家長,他們冒著大雨,舉著&34;、&34;!情緒激動地高喊:校長下課!。原因就是今年高考成績公布後,家長們認為南京一中的表現糟糕,本科錄取利率低,高分人數很少。知情者透露,400分以只有10個人。對比二十九中學實在是太少了。

關鍵是,當初南京一中的中考錄取線是631,高考一本率是95.34%,而二十九中的錄取線為589,高考一本率卻達到了96.13%,400分以上分數段的學生更是有68人。

一中作為當地名校,入學分數又這麼高,這樣的&34;,讓家長覺得學校耽誤了他們孩子的前途。

問題在哪裡呢?家長認為,是學校大搞素質教育,輕視高考,造成的。早在去年,南京就因為&34;,被公開報導過,當時反響還挺大。

他們禁止補課、不許考試、不讓排名、不公布分數,也不許按照成績分班。學生不許有卷子,不許有課外輔導書。改課表,減課時。45分鐘一節課改成40分鐘,每天減少一節課。經過一系列減負,最後高考成績給他們打了臉。

兩天後,南京一中作出調整,對即將升入高二年級的學生正式開始假期補課。相比之前,這次補課時長也有所調整,「學五天、休一天」變為「學六天、休一天」,同時增加了晚自習。並計劃從8月9日晚開始安排住校生晚自習,8月10日開始要求走讀生全員晚自習。

與此同時,衡水中學今年的高考成績又成了大家矚目的焦點,河北省理科前10名衡水中學8人,前20名衡水中學15人,700分以上衡水中學75人,佔全省69.44%;河北省文科前10名衡水中學8人,前20名衡水中學18人;667分以上衡水中學24人,佔全省80%。預計今年去清華北大的人數又是不少。

衡水中學

一直有人在質疑,說衡水中學是應試教育,意思是說,即使衡水中的高考成績突出,也不算什麼了不起。如果他也搞應試教育,也能取得這樣的成績。

其實,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題,你是素質教育,他是應試教育。好像真的存在兩種不同的教育。

我們來分析一下。有人說,為考試而教,就是應試教育。為學生全面發展而教,就是素質教育。

首先,無論什麼教育,我們的學校根據什麼來教學呢?國家有課程標準,有統一頒布的教材,其中規定了必須滿足的課時。除了國家規定課程外,學校還有地方課及校本課。對於這些課程,學校有多大權利取捨呢?只有在校本課上可以由學校自行決定。

就是說,國家規定課程,學校是必須要完成的。其中,就包括了體育課、音樂課、美術課等。所有的學校都要根據內容與課時的要求來上課的,體育課你少上一節行嗎?不行的。既然都是根據國家要求來上課,怎麼就出現了你是素質教育,他是應試教育了呢?區別在哪裡呢?一所學校,所有的課程都按部就班的來組織,你說是什麼教育?

其次,我們來看一下學校之間學生學習習慣的區別。現在高中課堂教學標準,以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為目的。衡水中學是怎麼做的呢?他們是在調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上,下了大功夫。有的學校,學生帶手機到校很普遍,衡水中學絕對不允許。所有的學校學生都有跑操活動,衡水中學的學生跑操的前一分鐘都在背公式。所有的學校學生都在學校吃飯,衡水中學的學生吃飯前一分鐘還在看書。他們把時間利用得效率特別的高,幾乎沒有浪費。人們在衡水中學,看不到散漫,看不到隨意。軍事化管理,聽起來很不近人情,其實,正是這種嚴謹、嚴格,才造就了學生的自主意識,不努力來學校幹什麼?

衡水中學


第三,高中的性質是什麼?是為上一級學校輸送人才,具有選拔性。既然有這樣的特性,就必須為學生適應高考、適應社會作準備。高考是對學生掌握知識、應用知識和思維能力的綜合考察。單純靠刷題肯定是不行的,重複未必形成能力,思維能力的形成才是核心。所以衡水中學老師的研究水平、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走在前面的。

所以說,如果非得把教育分成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那只能說,教育裡本身就包括了提高素質與學會應試兩個因素,他們不是截然分開的,你素質不高,拿什麼應試?就像解決一個科研難題,你說得天花亂墜沒有用,你要找到答案才行。我們解決實踐問題,都是在應試,誰找到答案了,誰就是王者。

綜上所述,不必糾結什麼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學校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教材組織好教學,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全體學生健康成長,使每一名學生的能力都得到提高,這就是應有的教育。


衡水二中

相關焦點

  • 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南京——你真的想好了嗎?
    這裡可能會有人問:你有數據嗎?確實沒有,就憑感知和了解。 2,南京和其他地市一樣共用高校招生資源池。說的簡單點就是:大家一起搶各高校招生名額。相對於社會經濟發展的政策和資源等,這裡更加公平:不會因為你是省會或者你是親兒子而多給你分配名額。
  •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是對立的嗎?不是!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是對立的嗎?不是!教育有兩大任務,一個是立德樹人,學習知識,提高人的思想文化素質;一個是選拔人才,選拔人才的方式就是考試。現在的考試制度,是我國古代科舉制的翻版。不管你的出身如何,考試,給所有人一個相對公平的平臺。其意義,不只是為國家選拔各行各業的人才,還能促進社會各階層的流動,作為社會公平的節拍器。多少個人和家庭,通過考試改變了自身的命運。假設沒有考試,後果會怎麼樣?平民家庭的子弟還有機會嗎?什麼是素質教育?現在也是眾說紛紜。「素質」是個收納箱,什麼都可以往裡裝。
  • 教育評論:正確處理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關係
    按照一些家長的說法,這次抗議和反對校長是因為他搞素質教育,不抓學習,輕視高考。高考分數是影響孩子發展的大事,自然會引起家長的高度關注。但是,抓素質教育錯了嗎?筆者認為,抓素質教育本身並沒有錯。,正確處理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關係,二者並抓,但在不同階段應當有主次之分:畢業年級應當以應試教育為主,素質教育為輔;非畢業年級以素質教育為主,應試教育為輔。
  •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尷尬嗎?
    素質教育也應試,尷尬嗎?周末看到了一篇文章,是中國新聞周刊刊發的《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並軌的尷尬》:文中提到:素質教育是反對唯分數至上的,但現在為了讓學校、學生重視體育、美育,卻只好讓「素質科目」也去考試,用分數讓學生重視該科目,這就形成了一個悖論,即「素質科目」,也「應試」了。
  • 到底什麼是應試教育,什麼是素質教育
    多來年,我國教育界和社會上對何為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存在各說各話的情況。圖為2014年2月26日上午,河北衡水二中高考百日誓師勵志教育活動現場。 東方IC 圖一、教育法律法規沒有界定何為應試教育但是,實施應試教育就違法嗎?
  • 素質教育的對立面不是「應試教育」
    圖片來自網絡"應試教育" 本質上是由於教育資源匱乏和不均衡導致的。"應試教育"是圍繞考試構建教育體系, 安排教學內容, 以考試分數選拔升學為目的。這種重視選拔教育、輕視普及教育, 知識傳授以應試為目的, 片面追求升學率,從上個世紀80 年代中期開始逐步被強化,愈演愈烈,被社會強烈詬病。其實,社會上廣泛使用的「素質」一詞並沒有準確的定義,但已經被理解成比知識和能力更高級的東西,或者說是內化為人的與智慧相關的格調和品位表現。
  • 我國的教育,到底是素質教育還是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是兩種教育價值觀的根本對立。「應試教育」本質上是目標教育理念的體現。它認為教育是社會的對象,是選擇社會階層和人力的工具。在這裡,教育的選擇功能被視為終極目標和本體,而人的發展只是適應選擇的手段和選擇的「副產品」。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真的是水火不容的對頭?
    從理論上來說,素質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想、一種教育模式,與作為教育手段之一的考試之間並無矛盾。素質教育不排斥考試,考試是對素質發展程度的客觀測量。然而教育具有複雜性,在具體的教育實踐中,二者間的關係存在著兩重性:矛盾性與相容性。這兩種特徵同時存在,但哪一方佔優勢地位則依環境的不同而變化。目前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就在於,突破這兩者之間的局限,促進學生全面、優質發展。
  • 淺談「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誤區
    近期,由於南京一中高考結果引發的部分家長抗議「素質教育」,要求校長下課等在社會上再次掀起「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之爭,而且雙方論點似乎都有理,可謂是針鋒相對。那麼,什麼是素質教育,什麼是應試教育,我們對兩者的看法是不是進入了一個誤區?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並非對立
    人民網上海6月19日電(記者沈文敏)目前,我國教育領域存在一個很大的困擾,即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似乎是一對天然不可調和的矛盾。為了提倡素質教育,必須反對應試教育,有關方面還取消了奧數、英語一年多考,引來了學生和家長的不同看法。對此,昂立國際教育總經理慄浩洋認為,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並不是對立的關係。
  •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
    應試教育的優點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它還是最公平的上升渠道,缺點是應試教育分數高不代表你就真正掌握了這門學科,片面糾結應考學科,卻在極大層面上肢解了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和完整性。但有的學生接受應試教育能考上985大學213大學,接受好的教育,畢業後社會地位比較高,能找到好工作有的學生接受應試教育造成厭學,小學初中高中輟學、就算大學畢業也有好多學生去做些沒有學歷的工作、創新應變思想被銷蝕、身體素質下滑、近視,家長叫苦連天,老師無所謂這其中是有事情原因,原因不深究了,我們家長要考慮的,是孩子能力,不夠接受應試教育,不能考上好的大學,不能拿個好的大學畢業中找好工作
  •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是對立關係嗎
    前段時間某校大門遭到學生家長圍堵要求校長下課一事引起了全國的轟動,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關係再次掀起了社會的大討論。我不是什麼專家學者,也不是教育工作者,說不出兩者的什麼哲理關係,只是作為一個普通人,或者更貼切地說,作為一個家長,我只想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 【李鎮西】素質教育堵死了貧寒子弟上升的唯一通道嗎?——兼談「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究竟是不是矛盾的?
    既然從黨和政府的教育文件到一線教師的日常總結,我們都已經習慣了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來表述兩種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那麼今天,我想用最通俗簡潔的語言說說二者的本質區別。 三其實我說的不過是常識——素質教育包含了應試,且追求應試成績。因為既然是教育,就必然有考試,沒有考試的教育就不叫教育——當然我這裡特指「學校教育」。
  • 淺談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
    首先我先表明我的觀點,較之於素質教育,我更倚重應試教育。為何?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也說:如果你想讓孩子獲得更好的中學教育,還是選擇國內,等學有所成再送去常春藤名校。中美教育的鮮明對比,不就是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照嗎,社會主義至少還保留了階層上升渠道,而資本主義則完全階級固化了。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年輕的科學家輩出,而美國本土的科學家垂垂老矣。三、應試教育是最高效的培養人才方式。
  • 素質教育一定好嗎?應試教育真的一無是處嗎?
    最近,南京一中校長因推行素質教育,導致學生高考成績慘澹,被眾多家長要求下課一事被鬧得沸沸揚揚。針對此事,今天跟大家聊一個話題:應試教育真的無一是處嗎?推翻應試教育,推行素質教育似乎一直是很多教育專家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他們鼓吹素質教育,鄙視毫無人性的填鴨式教學。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到底在爭什麼?
    浙江省教育廳一位處長甚至明確表示,浙江不歡迎衡水中學,理由是衡水中學的做法過於強調分數,這和浙江一貫提倡的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相牴觸。  衡水中學辦分校風波引發的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還未停息,江蘇連雲港市贛榆區教育局局長陸建國的《充分認識應試教育的政治正確性》又成為網紅文章,為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再添一把火。
  • 「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之爭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之爭,可以說是中國教育最熱鬧的話題。所謂的「應試教育」是指脫離社會發展需要,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按照我國《教育法》的規定,我國現階段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但在中國的「應試教育」面前,考試成績關係每個學生能否成為優秀學生,能否升學,能否上名牌大學,可以說考試成績幾乎可能就決定了你一生的命運。
  •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到底誰更適合中國式教育?
    在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相抗衡的情況下,很多人都開始思考,到底是什麼教育才能適合現在的孩子教育,相反,素質教育並不是更具針對性的教育,它關注的是人的全面發展——個人、個性的全面發展。如果說應試教育的目的是成"材",那麼素質教育的目的則是成"人",它不僅僅關注學生現階段的狀態,更關注學生一生的發展和幸福。舉個不是特別恰當的例子。
  •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殘酷真相:為什麼大科學家多出現在歐美?
    文 |小陳教育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應試教育」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又稱「填鴨式教育」,它的官方解釋是:以單純培養學生應對考試的能力為目的的教育。之所以有應試教育,是因為有考試且十分看重考試成績、背誦和解題。素質教育就是字面意思,我們會很快聯想到西方的教育制度,他們的教育就比較開放。
  • 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有多大差別?
    這幾天衡水中學入駐「發達」地區的話題很熱鬧,原因是這個「扼殺學生創造力」的考試訓練營是應試教育的模範,有時候人們甚至會將之與軍營比較,比如精確到分的時間表和準軍事化、標準化的管理等。  在素質教育成為普遍呼聲的檔口,這個「不太像學校的考試工廠」竟然還在擴張,自然會引起人們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