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摔跤吧,爸爸》後,最近又一部以教育為題材的印度神片在中國火了,電影《起跑線》將精英教育又一次拉上了社會大講堂,一時間聚焦了以教育為題眼的所有中國家長的併發症:升學困難、資源緊張、競爭激烈、文化圈層、教育鄙視鏈等等,引發了中國家長的強烈共鳴。
在階層日益固化、「寒門難出貴子」的當下,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了絕大多數父母扎心的痛和焦慮之源。即便如此,天下所有的父母依舊堅信這一條「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小孩六七歲上小學開始圍著孩子轉,一直到大學畢業才算功德圓滿。
家長們常說「窮什麼都不能窮盡教育」,殊不知父母的教育方式已經成為了劃分階層的分水嶺,不少教育研究學者都曾把普通家庭和精英家庭的教育方式做對比,那麼精英教育的父母究竟是怎樣培養小孩的呢?
精英之所以能成為精英,是因為精英教育的父母從小就對孩子進行了全面的教育,社會責任、家庭責任、科學素質、個性氣質修養這些都在精英教育的父母的教育範疇之內。可以看到,那些經受過全方面教育的孩子在進入社會後,更容易適應適應社會的需求,很快就能從職場菜鳥修煉成職場精英。
精英教育的父母非常重視孩子的綜合素質教育,學習只是綜合素質的一環,綜合素質還有更多方面,兒童心理學家們,把能夠體現孩子綜合實力的能力,歸結為10商:除了智商、情商、財商之外,還有非常重要的膽商、德商、逆商、志商、靈商、心商、健商,統稱為十商。
這十個方面相互作用,互相配合,共同形成了每個人的不同個性。
而且,這10個關鍵素質的形成,是從3歲左右開始的!
情商高的孩子,帶人接物進退有據,有禮有節;
逆商高的孩子,面對困難積極向上,越挫越勇;
膽商高的孩子,擅於決策,魄力非凡...
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塊璞玉,他們的成長與成才不僅需要家長們的關愛,還需要培養和訓練,通過打磨和訓練變成一塊美玉。
當看到其他孩子自信獨立、敢於表現、情商高的時候,我們會不會覺得孩子不夠積極勇敢,猶豫不決?
當看到其他孩子自己承擔責任,能領導他人,膽商高時,我們會不會煩惱孩子需要操心的還太多,難以獨立自主,有膽有量?
當看到其他孩子學習自主,成績拔尖,有禮有節時,我們會不會擔心孩子的學習能力跟不上,與人交往不善言談?
當孩子出現任性、依賴性過強,還是孤僻、不合群、多動、暴躁、攻擊行為、恐懼、口吃等中的行為時,我們是否還在苦惱迷茫?
《普蕾成長計劃》,孩子身心全面發展的最佳搭檔,為本教育傾力打造,採用美國兒童遊戲治療的理念,通過遊戲、故事(情景劇)、繪畫、沙盤等形式一起跟孩子互動,在導師的心理幹預下,針對性地培養和訓練孩子的情商、逆商、心商、膽商、專注力、自信心、自控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內向改變等10種能力,幫助孩子提升自信,改善自己的心理和行為,並激發其內在潛能,讓孩子的身心都能夠得到快速提升、全面發展。
很多時候,我們家長也意識到了自己對於孩子的教育尚存不足之處,我們也知道要培養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可卻往往不知道如何下手,因為我們自己也沒有這方面的體驗跟經驗,既然這樣不妨選擇專業的機構做專業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