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學子 | 網課背後的成長

2021-02-16 國科共青城實驗學校

2020 年,庚子年,中國鼠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為保證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國科共青城實驗學校根據自身辦學特色開展了線上線下、相輔相成的教學活動。

在七十多天的網課期間,國科的老師們變成了「線上主播」、「線下輔導員」,而國科學子們成為了最積極的「粉絲團」。雖然網課讓同學們有點「眼花繚亂」、不知所措,但他們對學習和生活有了不同的理解和體會。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品讀702班幾位同學在網課期間的心得體會吧。

班長殷珺菲同學說:「因為這位『不速之客』--新冠病毒,2020年的春天變得不安寧。白衣天使們在前線救治病人,警察叔叔為災區運輸緊急物資,他們都在各自的崗位負重前行,而我們學生得『躲』在家裡學習,完成我們的使命,做好學生的本分,好好學習。希望早日回到學校,好懷念和老師、同學們一起學習的時光呀!」

郝姝祺同學寫道:「我時刻謹記著班訓『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所以,我一刻也不敢鬆懈。網課對我們來說是一份艱巨而又困難的『工作』,但可以提高我們自身的覺悟,也可以培養我們的自律性。」

陳慧琪同學說:「老師通過手機、電腦悉心教導我們,使我們學到了課內外的知識,拓寬了我們的知識面。雖然網課很忙碌,但是每天收穫很多,因為付出了就會有收穫!感謝所有科任老師的悉心教導與陪伴。」

吳玉琴同學這樣寫道:「在這個特殊的時期,身為學生的我們雖不能為抗擊疫情做出貢獻,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學好本領,將來回報祖國和社會,這也是為抗擊疫情獻出了自己的綿薄之力。」

郭俊佑同學說:「引用王校長說的話來自勉,每天晚上睡覺前我必須考慮兩件事,第一,是否訂正今日錯題;第二,今天的疑問和難題都解決了嗎?如果都完成了,那網課之後我必定會『脫貧致富』。」

周妍同學寫道:「活潑生動的課堂變成了眼前一動不動的圖片,雖然做的筆記更全面了,但是無法和老師面對面交流,只能隔著屏幕默默點頭。轉眼間,兩個月已經過去了,我也已經慢慢習慣了網課生活,網課雖比不上課堂教學,但我們依舊學有所獲。」

吳老師想說:「各位同學,好久不見,甚是想念。這場疫情讓同學們無法回到校園上課,但同學們在此期間堅持早起、按時上下課,不僅學到了課本上的知識,自己的思想也日漸成熟,望各位同學耐住獨自在家學習的寂寞,定能守住開學後的繁華。」

待到綠樹成蔭、山河無恙、國泰民安之時,老師們在最美國科校園等你們!

   父 母 關 注   

家庭 | 教育 | 學習 | 成長 

學校地址:

江西省共青城市共安中大道國科共青城實驗學校

學校官網:

http://www.gkgqcxx.com

官方微信:

招生諮詢:

招生辦:0792-7739001

             0792-7739002

小學:熊老師 15180613132

初中:丁老師 13133928226

高中:章老師 13677021766

教師招聘諮詢:

18500088859(王老師)

18779383007(萬老師)

相關焦點

  • 在逆境中成長,在網課中求知
    隨著空中課堂的不斷完善,網課教學的逐步落實,老師和學生們逐漸習慣了這種教學方式,並且現在也能做到與學校作息時間同步。家長再也不用為了孩子的學習問題而擔憂了。接下來,我想說一說我在網課教學中的成長經歷,我稱之為「在逆境中成長」。
  • 網課:自我分析與自我成長系列成長課
    為什麼要自我成長?小時候我一直有一個好奇:地球上的水存在幾億年都不過期,為什麼瓶裝水卻有保質期?長大後通過學習,我就知道真相了: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改變,其實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流動。所以人需要,自我成長。自我成長的意思,就是讓你的自我流動起來。讓你的情緒、想法、關係以及人生模板流動起來,進而帶動你的人生流動起來。自我成長的核心技術自我成長,概括來說,可以分為兩步:你對自己的認知變寬,你自然就會流動到更好的地方,遇到更好的自己。
  • 扮好「主播」「群主」新角色:網課背後,他們在付出
    屏幕背後,是老師們為了上好每一節網課的用心良苦。縱有多年教學經驗,他們依然要付出比平時加倍的心血。他說,原本想讓學生們自己找一家餐館,拍攝地方特色菜,了解飲食背後的歷史文化。但疫情期間不方便出門,他便讓學生自己出鏡錄製做飯的視頻。不僅能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烹飪和食物的魅力,還能多陪伴家人,學習做家務。 然而,剛開始知道要錄視頻時,不少學生感到無所適從,但大家仍然很快積極分組,並用心完成這份作業,最後上交的視頻都是製作精良。
  • 網課頻遭吐槽?數據背後隱藏這些真相
    當大量中小學生因延期開學從線下湧上網絡,開始這場特殊的學習之旅時,未承載過如此重擔的網課儘管被吐槽居多,但在學生、老師、家長、教育機構歷經了近20多天的網課洗禮後,關於網課,不再只有「翻車」和「尷尬」的評價。
  • 網課一個月 一位高中語文老師的網課「主播」成長記
    從2月10日起,全民網課不知不覺開展近一個月,當家長和學生從最初的手忙腳亂到漸入正軌,當老師們從手足無措到適應後的遊刃有餘。有人說,這次網課是最公平的一次歷練;對老師們而言,從最初直播「小白」到現在的如魚得水,正如鄭州市11中高二語文教師姜春春所言:一個月的網課,累並收穫著。今天,我們就走進姜春春,看看一線老師的網課「主播」成長記。
  • 突然暈倒醒來致歉,為保質量「軟禁」自家娃……網課老師背後是辛苦...
    ZAKER 哈爾濱 記者 楊茉5 日 15 時 10 分是繼紅小學三年十班網課的答疑時間,平時都提前上線的班主任周海峰老師卻突然缺席了。9 日,記者走近繼紅小學教師團隊,聽聽老師們網課背後的故事。老師突然暈倒醒來發語音致歉5 日下午,周海峰老師突然一陣眩暈,暈倒在地上,家裡當時只有上初中的女兒。
  • 網課上的那些迷惑發言,為你帶來很多歡樂?誰想過背後的教育問題
    受疫情影響,孩子無法正常上課,當下網課也成為一種主流,所有的孩子在家中進行網課學習,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和學習效率,很多老師也只能通過在家長群內下通知,讓家長進行輔助環節。經過一段時間的網課學習後,也更是出現了很多讓人十分無奈的事情,不僅孩子們的狀況百出,家長們也更是「積極」響應。今天,我們一起盤點一下因網課給大家帶來「歡聲笑語」的事情。前幾日,「一元一次方程太貴了」話題被頂上熱搜,家長們在群內的聊天內容也著實是讓更多人「笑彎腰」。
  • 疫情下的網課調研:停課不停學,成長不延期
    疫情下的網課調研:停課不停學,成長不延期7月10日電(通訊員連冉冉) 自疫情以來,為貫徹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要求,河南科技學院積極響應號召,採取網上授課模式,為進一步了解學生線上教育情況,來自各地的部分河南科技學院資源與環境學子以注重實踐,堅持實際的原則展開了線上
  • 行業井噴 騰訊課堂網課老師年薪近億背後
    近日,一張9000萬的工資單在網上迅速成為熱門話題,這個工資單的主人既不是網紅明星,也不是帶貨主播,而是騰訊課堂平臺上一名職業教育機構的網課老師。教師群體並非大眾認知中的高薪職業,網課老師近億薪資曝光,凸顯了在線職教老師巨大的職業發展潛力,也象徵著在線職業教育賽道迎來風口。
  • 新疆婦聯【家庭網課】原來孩子這樣成長 | 孩子自己做事時總是...
    新疆婦聯【家庭網課】原來孩子這樣成長 | 孩子自己做事時總是「發呆」和「慢吞吞」怎麼辦?由中國兒童中心《0-6歲兒童心理發展與家庭教育指導手冊》課題組編著的《原來孩子這樣成長》中回答了100個0—6歲兒童家庭教育中的問題,並做成了小動畫,希望能成為家長的育兒好幫手!有關兒童家庭教育你還想了解些什麼呢?持續關注吧!
  • 教師變主播,網課絕招多
    在這裡我也誠懇地期待你們在面對特殊時期的新形式新挑戰時,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成長,願與你們聚首西雅時「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每一個優秀的學生背後,都有不斷學習和提高的老師,這次「主播」歷程是我的成長契機,促使我提升自己的現代化教學能力,也促使我更新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只有80分鐘職業生涯的女主播已下線,待到春暖花開,我們校園再見!
  • 獨家揭秘一堂好網課背後班主任的故事
    不妨聽聽學而思的班主任老師講講背後的故事。好未來旗下學而思網校對外全面展示班主任基地的運營管理和班主任老師的主要工作場景,向公眾講述一堂好網課背後班主任老師的故事。基地探訪班主任老師集聚地活動現場,學而思網校公關負責人李天野介紹了學而思網校的發展歷程及教育理念。2008年,學而思網校前身信息事業部成立,標誌著好未來開始前瞻性進軍在線教育領域。
  • 網課,幾家歡喜幾家愁
    近兩個月的網課,搞得家長包羅萬象。有的家長大喜過望,有的家長抓耳撓腮,甚至瘋狂。網課背後的種種形態令人反思每天進步一點點,成長足跡看得見。每天進步一點點,成功就會在眼前。
  • 小語種人才稀缺 北外網課實力助陣
    北外網課依託北京外國語的大學師資力量與外研社豐富的外語教學資源,致力於為外語學習者服務。北外網課特邀北京外國語大學歐洲語言文化學院副院長董希驍、北京外國語大學亞非學院外籍專家黃惠英、北京外國語大學寮語教授陸蘊聯、北京外國語大學俄語學院教授張金蘭等數十位教授、講師主講多語課程,教學質量得到了學生的認可。 很多同學表示,一直傾心北京外國語大學,雖無緣進入北外學習,但是通過在線課程的方式依舊感受到了北外老師的專業與魅力。
  • 教師「主播」修煉記:一節30分鐘網課背後的故事
    「那一刻感受到網課的神奇。」兄妹倆說。3月9日起,直至疫情結束正式復學前,長沙市各中小學校按照教學計劃開展新學期教育教學。長沙同步網絡教學開始「上新課」,開啟長沙「停課不停學」的新階段。2月27日晚上,陶莎老師接到開福區科培中心語文教研員彭昕老師的電話,安排她錄製第五周五年級語文課《稚子弄冰》。
  • 光谷二小舉行師德演講比賽,老師們講述網課和抗疫背後的動人故事
    一節節網課、一份份叮嚀,讓二小人打響了「停課不停學」的頑強戰役,築起了堅守崗位、呵護童心的長城。三年級組劉婷老師為我們講述了三語組老師們錄製網課背後的故事。臨危受命,二年級組的25位老師勇挑大梁,前後共錄製了49節網課。按一節網課至少10天沒日沒夜的準備,每一個日夜都記錄著她們作為教師平凡的幕後故事。
  • 一門網課,我看到了大學生背後的殘酷真相
    在中國基礎教育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對文學的認識形成了一套非常頑固的模式,開口即「中心思想」,閉口即「批判了資產階級和封建主義」。太多的思維陳規已經奪取了我們對於文學的基礎感知,而文本細讀——與作者的每一個字句貼身肉搏,則期待在最根本上還原被遮蔽的感受力。上了一年多的文本細讀課,我深感不易。它需要師生雙方都在一個高度上獲得統一。
  • 清北畢業生扎堆教網課,年薪百萬背後的殘酷競爭
    我們找到了3個不同年齡、從業年限不一的清北畢業生,聊聊為什麼越來越多清北畢業生湧向教培機構,他們如何看待社會眼光,以及高薪背後是否有殘酷的行業競爭和淘汰機制。對我來說,考上北大是一個驚喜,這是我自己努力成長道路上的一個回報,包括北大的這個光環。我的目標是做一個好老師,來了北大之後,這個目標顯得非常輕鬆了,因為這個行業追逐清北畢業生。我經常會吐槽高考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我內心是感激高考的。我覺得高考給了我重新出生的機會。
  • 全民網課誘發「學生焦慮」,自殺事件背後真相,源於親子信任喪失
    很多家長夜裡嘆息:網課不僅是上給孩子的,還是上給爹媽的!01案例對大部分學生來說,網課帶來的新鮮感維持不了不久,很快就過去了,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焦慮和不安。縱觀這幾起悲劇,我們很容易發現兩個共同特點:首先,這些輕生的孩子都在12-16歲之間,是正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其次,讓這些孩子的輕生的導火索都是網課,因為上網課被家長批評,亦或是因為網課產生的焦慮。02焦慮原因真是「課程太難」?
  • 這個高一學生的網課學習計劃
    △夏玗的網課學習計劃表「聽懂了。」面對電腦屏幕裡老師發出的「大家聽懂了嗎?」的疑問,新疆農業大學附屬中學高一學生夏玗條件反射地回答了一句。說完她才意識到,此時視頻裡的老師並不能聽到她的聲音。於是,她趕緊在鍵盤上敲下「聽懂了」回復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