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消費能力的提升,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在逢年過節或者周末休息的時候,挑一家有格調的西餐廳或者西式快餐店消費一下犒勞自己。而在西餐廳中最受歡迎也是被人們熟知的莫過於牛排了,但一份牛排就要68元或者98元,稍微高檔些就要168元起了,不如我們在超市裡買塊牛排在家烹飪划算得多。一塊原切牛排不過幾十塊錢,在家吃得放心還有情調,有很多消費者都會在超市買完回家烹飪。
每當站在超市牛排專櫃旁邊的時候,五顏六色的包裝讓人眼花繚亂,甚至有選擇困難症的朋友真的不知如何選擇,大多根據外包裝酷炫的色彩搭配和誘導性的文字吸引,最終達成購買。但其實很多這樣的牛排都是把心思花在外包裝上,而真正進入口中的食材做得卻不忍直視,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拼接」牛排。
在超市買牛排前,一定要看下配料表。原切牛排不會有多餘的配料,配料表中只會有「牛肉」一項。而很多調理類即帶口味的牛排中,一部分是醃製淺調理牛排,比如通過基礎香辛料及相關輔料進行調理,比如黑胡椒,增味劑等等。而還有另一類則是用碎肉合成的牛排,此類牛排價格十分低廉,一份100g牛排12.9元甚至9.9元就能買到。而鑑別此類牛排的方法也有很多,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01配料表
此類「拼接」牛排最明顯的特徵則是在配料表中,一般都會有「卡拉膠」、「大豆蛋白」的字樣,而卡拉膠是天然的食物粘合劑,也是很常見的肉類加工工藝中常用的添加劑。有些牛排會標註出「整形牛排」,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而不被名稱迷惑的根本所在就是看產品的配料表,只要有這3個字,就是「拼接牛排」。
02看牛肉紋理走向
牛肉分割下來後,肉質紋理很清晰,尤其是牛肉,因為肌肉纖維較粗,紋理基本是沒有斷層的。而「拼接」牛排因為加工工藝拼接而成,打亂了肉質本身的紋理,紋理不清晰,雖然外形呈很規則的圓形,但真正牛排老饕才明白,牛肉的生長沒有如此規則的形狀。
03嘗口感
原切牛排在烹飪後,吃起來很有嚼勁,並且帶有原汁原味的牛肉脂香風味。而「拼接」牛排肉質鬆散,缺少肉感,門口只有膠質的Q彈,而也正是這種口感讓消費者誤認為是買到的是品質較高的牛排。所以牛排口感嫩,並不代表就是好牛排。
所以在買牛排的時候要慎重選擇,儘量挑選配料表中只有「牛肉」的產品,過度調理的牛肉喪失了牛肉的本味,而留在口中的只有滿滿的香料味道,缺少牛肉應有的緊緻口感,卻只剩下讓人誤解的「Q彈」。
那麼在你以往買牛排的經歷中,有買到過「拼接」牛排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單選|在你以往買牛排的經歷中,有買到過「拼接」牛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