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澳語言學家呼籲更多澳大利亞人學習中文

2020-12-16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雪梨6月27日電 專訪:澳語言學家呼籲更多澳大利亞人學習中文

  傑茜卡 李倩影

  澳大利亞語言學家、南昆士蘭大學教授沃倫·米奇利日前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表示,澳在外語教學方面明顯落後,應將資源集中利用,發揮澳多元文化國家的優勢,推動外語教育的發展。他呼籲更多澳大利亞人學習中文,否則澳發展會面臨停滯不前的風險。

  米奇利說,21世紀是亞洲的世紀,澳在學習與之相關的外語方面嚴重落後於其他國家。在選擇學習傳統歐洲語言還是學習與澳緊密聯繫的亞洲語言之間猶豫不決,會讓澳發展滯後。澳並沒有利用好其作為多元文化國家的資源,並以此推動外語教育發展。

  米奇利在研究中發現,日語、法語和德語是澳學校中最常見的外語課程,但有些語言並非澳社會中最常用的外語,也不是當前能為澳提供經濟機會的外語。中文作為澳當前使用頻繁的外語,與澳未來發展息息相關。

  米奇利認為,對亞洲語言的陳舊觀念阻礙了澳大利亞人學習與其發展「更相關」的外語。因為那些曾認為很重要的語言,如希臘語和德語,現在只有相對較少的社區使用,但是澳教育制度沒有跟上全澳人口結構的變化。

  「我們完全被過去束縛住了,要改變當前外語教育制度需要花費很長時間,其困難程度猶如讓遠洋郵輪調頭。20世紀70年代後期,日本是澳大利亞重要的貿易夥伴,因此日語學習受到重視,日語也是當前澳學校中學習人數最多的外語。儘管日語仍是一門重要外語,但它已不再是唯一重要的外語。社會發展日新月異,但語言教育系統卻遲遲跟不上。」米奇利說。

  在米奇利看來,不能一味認為歐洲語言是唯一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外語,同時也不能認為包括中文在內的亞洲語言只有在商貿方面具有學習價值。「一般來說學習中文等亞洲語言有助於商業經營,但學習這些語言也能了解其蘊含的豐富文化。」

  米奇利也承認,雖然大眾意識到學習包括中文在內的外語的重要性,並認為學校應把中文列入課程,不過許多人因學習中文等外語時遇到困難而放棄。

  就讀於雪梨科技大學的米夏埃拉·韋斯頓說,學習中文時遇到的困難差點讓她放棄,「因為難度太大,所以學習中文並不是我的首選,但是我爸爸說服我去學,加上我認識到中文能讓我的就業前景變得更好」。

  在通過了所有中文課程之後,韋斯頓說慶幸自己堅持下來了,這個決定讓她在畢業時就找到了工作,僱主說欽佩她堅持學習高難度語言的毅力。

  由於學習中文時可能遇到的障礙,澳大部分學生沒有選擇中文作為選修或專業。但米奇利認為有很多方法可以讓中文學習變得更簡單和有趣,只是它們還未被澳教育部門所採納。

  「中國移民是澳最大的移民群體之一,其母語多為漢語普通話,華人社區擁有龐大的資源。如果我們能把資源利用起來,就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對學生來說,他們有機會與以漢語為母語的移民溝通交流,不再局限於教科書式的學習;而這些移民也能為社區服務作出貢獻。」

  米奇利說,對於普通澳大利亞人來說,學習普通話的理由是顯而易見的。除了能獲取更多商業與貿易機會以外,外語教育是在像澳這樣的多元文化國家中構建社會和諧的最好方法之一。

  近年來,隨著中澳關係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和中國企業來澳,學習中文也變得越來越熱門。目前澳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維多利亞州和南澳大利亞州均設有中英雙語學校。墨爾本大學漢語教育專家簡·奧頓博士此前撰寫的報告《培養澳大利亞人漢語技能》指出,2008年全澳有319所中小學開設中文課程,90740名學生學習中文。到2015年,全澳開設中文課的中小學增加到1030所,學習中文的學生達到172878人。

相關焦點

  • 陸克文呼籲澳大利亞人學習亞洲語言
    環球網記者李宗澤報導,據澳大利亞《新快報》4月17日報導,在澳大利亞前外交部長陸克文2月份對總理吉拉德實施領導權挑戰後,他一直保持沉默。最近,陸克文再次回到他一直擅長的領域,呼籲國民提高對於亞洲和亞洲語言的認識。
  • 我們專訪了澳大利亞的「國家級導遊」
    圖為蔣樂天。澳大利亞旅遊局供圖。隨著中國經濟地位不斷地提高,中國文化不斷地滲透澳大利亞這個多元化的國家,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澳大利亞的年輕人開始學習中文,前往中國旅遊,結交更多中國的朋友。  我們也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旅客富有好奇心,經驗豐富和成熟。澳大利亞的世界級自然景觀,美食與美酒,海岸體驗和熱情好客的當地文化在去年吸引了上百萬的中國遊客赴澳。
  • 澳旅遊部長呼籲路標加中文翻譯以吸引中國遊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澳大利亞「新快網」12月9日報導,澳大利亞聯邦各州被要求考慮在各地的道路指示牌上增加中文翻譯,以便吸引更多的中國遊客來澳遊玩。據報導,聯邦旅遊事務部長科爾貝克(Richard Colbeck)將與各州旅遊事務負責人們一起,促使該計劃的實施。
  • 加拿大學者呼籲更多加拿大人學中文
    新華網渥太華1月22日電(記者李保東)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東亞研究所副教授丹尼爾·弗裡德日前在加拿大主流媒體《渥太華公民報》上發表署名文章,呼籲更多加拿大人學習中文。    文章說,許多加拿大人認為中文僅僅是中國人說的語言,他們從未想過中文會在加拿大公立學校中佔有一席之地。
  • 澳大利亞龍蝦在中國遭遇清關延遲,澳貿易部長呼籲避免「歧視性」
    澳媒近期再度炒作澳大利亞巖龍蝦(rock lobster)遭遇中國海關清關延遲的問題,一段時間以來澳媒對中澳貿易中出現的問題尤其敏感,以「下一個打擊目標」字眼進行報導也並非第一次。清關延遲,澳龍出口商望而卻步據澳《雪梨先驅晨報》1日報導,一批澳龍在中國機場滯留,由於中國海關清關延遲,出口商們擔心生鮮類產品會出現損耗,無法以鮮活的狀態抵達商場和餐館。
  • 陸克文蒞臨澳星出國,用中文講述他眼中的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這個世界上唯一的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以其優質的生活水準、完善的社會福利、良好的教育資源等,受到眾多人的青睞。多年來,澳大利亞政府致力於把澳洲發展成為一個吸引長期生產性投資的國家,其在投資環境上有著如下特點:(一)高質量的生活環境澳大利亞的自然環境在全球聞名遐爾。
  • 澳大利亞標準中文學校慶祝建校10周年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馬朝旭的特別代表代雙明參贊、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教育參贊李忠尚教授、澳大利亞首都地區反對黨領導人傑裡米?漢森先生、澳大利亞首都地區語言學校協會會長賈瓦德?麥赫先生出席慶祝儀式並致辭。中國孔子基金會副理事長張衛東先生在儀式上向澳大利亞標準中文學校贈書,並致賀詞。  澳大利亞標準中文學校創辦人兼校長李復新博士在慶祝儀式上致辭。
  • 澳大利亞10年籤證只給中國人:吸引更多回頭客
    中國駐澳大利亞使館18日透露,澳大利亞總督彼得·科斯格羅夫已於近日籤署法令,對該國《1994移民法》進行修訂。根據修訂後的法律,澳方將對中國公民實行10年多次「常旅客籤證」。這是澳大利亞首次對外國公民發10年多次籤證,現階段只對中國公民實施。
  • 澳維多利亞州高中禁止中國學生選修中文惹爭議
    ­  核心提示:有人擔心,沒有中文背景的學生會因為說中文長大的同班同學帶來的激烈競爭而感到「壓力山大」,從而害怕學習中文。­  參考消息網8月6日報導 澳媒稱,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人權監察組織說,禁止中國學生在該州高中學習期間將中文選作第二外語並不構成歧視。
  • 澳大利亞加大戰略政策扶持 優先儲備外語人才
    哈卡威小學助理校長西蒙妮·蘭德爾對記者介紹,澳大利亞各州小學目前正掀起前所未有的中文學習熱,目前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中文作為外語學習的第一選擇,因為他們的父母認為,澳大利亞未來在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  哈卡威小學這一場景,只是澳幾十年來全力推行國家外語教育戰略的一個典型縮影。作為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多語言移民國家,澳大利亞深刻認識到外語是對外合作交往的手段。
  • 鼓勵澳大利亞人學習語言 全澳語言比賽獲獎名單公布
    中新網11月11日電 據澳洲網報導,2019年SBS全澳語言比賽獲獎名單近日在雪梨舉行的頒獎儀式上公布。據悉,此次比賽由SBS電臺主辦,旨在鼓勵澳大利亞人學習語言。比賽收到近3600份作品報導稱,全澳語言比賽共收到近3600份參賽作品,涵蓋了96種語言,包括印尼語、德語、日語和澳大利亞手語等。根據比賽規定,參賽者需要提交圖片或文字,以描述語言學習對自己的生活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 要求公布所有在澳中企名單!澳網友叫囂:中文都不應該出現在這裡
    在中國對原產澳大利亞的葡萄酒採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後,澳大利亞國內民眾群情激憤。在社交平臺上有人公布了一份名單,上面標註著41個由中國企業管理的在澳酒莊。澳大利亞網友們要求澳政府對這些中資酒莊採取制裁手段,並呼籲澳大利亞民眾,抵制這些酒莊生產的葡萄酒。但這樣的舉動似乎並沒有讓他們解氣,他們又將注意力轉移到了其他中資公司上。據澳大利亞媒體12月11日報導,在公布中國在澳酒莊的名單後,很多澳大利亞人要求繼續提高透明度,將在澳大利亞境內的所有中資企業都「曝光出來」。
  • 華媒:澳大利亞說中文人群增長最多
    中新網2月21日電 據澳洲網編譯報導,2月21日是國際母語日(International Mother Language Day),專家近日分析了在澳大利亞不同語言的發展趨勢,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增長最多的群體是說中文(普通話)的人群。
  • 澳擬在華推廣澳式橄欖球 先出中文詞典普及規則
    被做出speccie動作的那個人壓制住的球員叫做step ladder(活梯)。做出很多speccie的人則叫做frequent flyer(常飛人)。考德威爾說,把英文翻譯成中文是一回事,「但是談論澳式橄欖球卻就另當別論了」。有些術語很容易翻譯:Banana可以翻成香蕉球。但是speccie呢?
  • 澳大利亞要「抵制中資企業」?澳媒:「嘴炮一時爽」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報導 記者 張繼丹】 「抵制中國產品和企業是徹頭徹尾的愚蠢」,《澳大利亞人報》11日報導稱,隨著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升級,澳社交媒體上近日流傳著一份名單,上面羅列了41家據稱「背後是中國資本的」澳大利亞葡萄酒企業
  • 中國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 澳國內擔憂更多產品受影響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商務部決定對澳進口葡萄酒實施臨時反補貼措施,澳國內擔憂將有更多產品出口受兩國貿易摩擦影響【環球時報記者 郭煒桐 木子西 王逸】中國商務部10日發布公告,裁定原產於澳大利亞的進口相關葡萄酒存在補貼
  • 香港人申請澳永居權需「國安測試」?澳大利亞雙重標準世界第一
    香港國安法頒布實施後,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本月9日宣布將延長港人籤證逗留期限,並提供申請永久居留途徑。該國代理移民部部長艾倫·塔奇12日稱,有關港人並非保證可獲永久居留權,申請人須通過「品格測試」和「國安測試」。
  • 向趙立堅道歉的澳籍主播:作為澳大利亞人我感到非常慚愧
    今天是我第一次真正考慮放棄澳洲的國籍了……」11月30日,一位名叫HazzaHarding的澳大利亞小夥子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的一條推文下留下了這樣一段留言,Hazza的留言很快在中文輿論場發酵,2日晚,這位就職於廣東廣播電視臺的澳籍主持人接受《環球時報》記者的採訪,實錄如下:環球時報:您為什麼會留言稱「作為澳大利亞人感到非常慚愧、非常抱歉」?
  • 全澳中文教師聯合會高級代表團首訪孔子故裡山東
    全澳中文教師聯合會高級代表團首訪孔子故裡山東 這是全澳中文教師聯合會建會20年以來首次組團參訪孔子故裡。  代表團由全澳中文教師聯合會主席林少蓮女士任會長,副主席李復新博士任團長,成員包括西澳中華會館前會長張仕煌先生、全澳中文教師協會前主席哈偉、維多利亞州中文教師協會主席徐紀興、新南威爾斯州中文教師協會主席孟祥勍、西澳州中文教師協會副主席胡衍恩女士、澳大利亞州都地區中文教師協會財務長陳秉賦、南澳州華聯會中文學校副校長李娟女士、以及資深中文教師謝又祥、林玉真、石崑等共25人。
  • 土耳其總統稱「把澳大利亞人塞進棺材送回去」 澳總理惱了
    【觀察者網視頻組/鄭冰顥】 據《澳大利亞人報》3月20日報導,在講話中埃爾多安提到,一戰澳新軍團登陸加利波利,「被裝進棺材送回家」,塔蘭特這類反伊斯蘭的澳大利亞人,如果來土耳其,待遇也會「和他祖父一樣」。 結果埃爾多安的言論在澳大利亞引起軒然大波,導致澳大利亞總理在議會傳喚土耳其大使質詢此事,雙方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