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在沙漠放了把火,燒了49年不滅,致上千億損失

2020-12-23 旅行中的兔子

世界各地總會發生各種稀奇古怪的事,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詭異的事情得到合理地解釋。很久之前,人們從來不了解骨頭的組成元素,當人們在地裡看到發出詭異火苗的時候,人們總會認為這是鬼火

現如今,每一個人都得知骨頭的組成元素為白磷,而夏天溫度比較高,白磷容易自燃,這就形成了田間地頭經常出現的鬼火。無獨有偶,重慶市的地火村擁有常年燃燒不完的火焰,當地居民經常利用火焰燒水和做飯,從而地火村成為遊客打卡的地方

我國存在大名鼎鼎的地火村,亞洲中部有一片名叫卡拉庫姆的大沙漠,這片沙漠中也有一處比較大的火焰。這片沙漠的佔地面積特別大,它的佔地總面積高達35萬平方公裡,它憑藉著巨大的佔地面積順利成為世界第四大沙漠。雖然沙漠並不適合人類居住,但是並不代表著沙漠地區的所有資源匱乏。除了沙卡拉庫姆沙漠缺乏水資源之外,還隱藏著許多石油資源和天然氣資源

除此之外,卡拉庫姆沙漠的中心位置還有一個已經燃燒了49年的火坑。自然環境和地理位置不同,就會導致每一個火坑的形成原因截然不同。卡拉庫姆沙漠形成的火坑與我國地火村火坑的形成原因基本一致。

本來重慶地火村擁有大量的天然氣資源,上個世紀,該地區迎來了許多開發天然氣資源的工作人員。可是工作人員最終放棄了這片天然氣資源,他們卻留下了點燃的火坑。卡拉庫姆沙漠中的火坑也是因為科學家的心血來潮。每個國家開發不同的礦產資源時,每個國家都會派專業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對現場的環境進行勘測

科學家會用大量數據分析每一個地區的資源儲備量,當某個地區出現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時,工作人員不適合開發礦產資源。卡拉庫姆沙漠也面臨著這樣的難題,沙漠中心位置充滿了對人體有害的氣體,所以在1971年,科學家放了把火在巨坑裡。科學家一把火點了上千億,沙漠地下天然氣巨坑,燃燒了49年。

整個火坑的直徑高達70米,而且深度高達100米……

相關焦點

  • 中國衛星回傳照片,沙漠中出現「地獄之門」,網友:真夠費錢的!
    沙漠內發現35億噸石油,夠人類使用100年,為何無人敢開採?其實,這個沙漠指的是卡拉庫姆沙漠,當然,大家可能對它的另一個名字「黑沙漠」更加熟悉。在土庫曼斯坦的沙漠腹地有個叫達瓦扎巨坑的地方,這裡被人們稱之為「地獄之門」因為這裡的大火從1971年一直燒到現在,直到今天火勢都沒減小。那麼,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存在,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不小心點燃的火苗,在瀑布下燃燒千年不滅,科學家也無法解釋
    之前小咖帶大家看過燃燒幾十年不滅的天然氣大坑,被稱為地獄之門。而提起火焰,你能想像到,水火還能共存嗎?火苗在瀑布下燃燒千年不滅,不小心點燃,持續燃燒的原因至今不明,科學家也無法解釋。今兒個,小咖帶你去看看。這處瀑布下的火苗名為永恆之火,位於美國紐約的一處公園內。一般來說,瀑布周圍都是比較潮溼的環境,而不管瀑布是豐水期還是枯水期,跳動的火苗絲毫不受瀑布的影響。
  • 沙漠內發現35億噸石油,為何無人敢開採?
    由於這個「地獄之門」中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因此可燃物非常的充足,在氧氣的助威下,這場大火燒了幾十年都沒滅,可見這「可燃物」的儲存是有多豐富。當然,這也同時說明很有優質的資源被浪費掉了。「地域之門」是如何燃燒起來的?這個油田燃燒的故事,還能算得上是一件軼事了。
  • 水能克火,為什麼龍王施雨卻滅不了紅孩兒的火?用藥不當害死人!
    這龍王的雨降到三昧真火上,卻如同澆上油一樣越燒越旺了,最後燒得親愛的美猴王差點小辮子朝天。龍王的雨就是水了,不是專門克火的麼?為什麼對紅孩兒的火卻起不了作用呢?打個比方吧,也許不是最恰當,但是應該易懂。就像人皇與玉帝。所謂君主如舟,百姓如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 世界最乾旱沙漠突逢大雨,沙漠開出一片花海,科學家卻憂心忡忡
    沙漠對於我們的生活而言有著非常嚴重的影響,所以許多國家現在都致力於治理沙漠,如果沙漠不得已制止那麼每年的沙漠面積都會持續增長,這樣也會讓我們的居住環境在大大減少,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世界上最乾旱的一片沙漠——阿塔卡瑪沙漠。
  • 火的操控者——桉樹,真正詮釋了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與火結緣在大自然中,很多動物都懼怕火,因為火會對它們造成致命傷害,對於無法移動的植物來說,火的危害性更大;然而在澳大利亞這個生態圈中,生物經歷數千萬年的演化,桉樹進化出「操縱野火」的本領,桉樹不僅不怕火,反而對火有著強烈的需求。
  • 紐約「永恆之火」謎團困擾科學家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紐約慄嶺縣公園燃燒著被稱為「永恆之火」的火焰,其位於公園內一處瀑布下的洞穴中,據稱是被印第安人在數千年前所點燃的。對於其燃燒不滅的原因,數年來科學家們認為是古老巖石產生的氣體所致。然而,日前,來自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者們卻否認了這種觀點,並坦承無法確認紐約這處「永恆之火」持續燃燒的原因。
  • 科學家在沙漠中發現古大湖和古人類活動遺蹟—新聞—科學網
  • 澳大利亞野火不滅,專家懷疑是老鷹在背後放火!
    澳大利亞自去年9月野火季開始以來,一直燃燒未曾停熄,是澳大利亞遭遇數十年來最嚴重野火。據動物專家保守估計,野火導致僅新南威爾斯州近5億動物死亡,其中包括近萬隻考拉。小視頻上考拉的各種慘狀令眾網友心痛不已,紛紛質疑澳洲政府的不作為,野火竟然燒了4個多月都撲滅不了?
  • 39歲男子燒楊絮 結果燒掉3770萬財產
    汪某見火越燒越大,無法踩滅,便開始使用現場工具接水滅火、隨後又拿來滅火器噴灑,但火勢慢慢失去了控制。雖然同事們一起來幫忙,面對大火、眾人也無可奈何,只好撥打119火警電話。很快,火勢蔓延至圍牆後山普生鮮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內,使該公司冷庫著火損毀。
  • 煙滅灰飛格局,火旺焚木,導致煙滅灰飛,因為木能生火,火旺木焚
    原註:丙丁巳午皆火之地,若逢木則益炎盛。若得水制,既相救助,又有官神,方是有益,若一味炎盛,豈能長久。周易微學堂註:這段詩決和文字並不難理解,無非是在講火旺焚木,導致煙滅灰飛,值得注意的是受傷的是什麼?
  • 「龍泉」「不滅窯火」大家一起燒龍窯活動舉行
    12月11日下午,「不滅窯火」大家一起燒龍窯活動開窯儀式在寶溪鄉溪頭村舉行,在莊重的祭窯儀式後,龍窯窯門徐徐開啟,20餘位領導嘉賓逐一打開匣缽,各種形狀的青瓷精彩紛呈,驚豔四方。由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心、龍泉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不滅窯火」大家一起燒龍窯活動是第三屆世界青瓷大會的子活動之一。
  • 安芷生院士榮獲美國沙漠研究所「傑出國際科學家獎」
    11月18日上午,美國沙漠研究所(Desert Research Institute)「傑出國際科學家獎」頒獎典禮在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舉行,地環所安芷生院士榮獲該獎項。據悉,這是美國沙漠所首次將該獎授予非美籍科學家,以表彰安院士在地球環境科學領域的傑出成就。頒獎典禮由地環所周衛健院士主持。
  • 買新車放鞭炮 車被點燃燒成鐵 鉛山一居民樂極生悲釀禍事[圖]
    「放了鞭炮之後,我看到地下有火,仔細一看,發現起火的地方就在車子油箱的下面。」彭先生說,他看到車子起火後,立即脫下外衣,用衣服去撲火。「因為火勢太大,拍不滅,附近很多鄰居看到後,就一起幫忙撲火。」彭先生說,「沒過多久,車後側部位也著火了,火越燒越大,附近居民用滅火器也沒能把火撲滅。」直到消防人員趕來後,才將火撲滅,而這時,車子已經燒的基本報廢了。
  • 撒哈拉沙漠有望變綠洲?權威學術雜誌發表中國80後科學家研究成果
    ),同時,可以使整個撒哈拉區域年降水平均升高126毫米/年,降雨量可增加一倍以上。其中,在薩赫勒(Sahel)地區增加高達500毫米/年,且區域植被覆蓋度增加了20%。薩赫勒(Sahel)地區位於乾燥的撒哈拉沙漠和南部溼潤地區的過度地帶。這裡曾是水分充沛的草原,後來隨自然和人類原因才逐漸乾旱,形成荒無人煙的沙漠。這個地帶對於地表變化非常敏感,在這些地方修建風電和太陽能發電,會對氣候產生非常強的作用,最終有望沙漠變綠地。
  • 500年窯火不滅的柴燒龍窯,帶你不同領略嶺南文化
    南風古灶,是到了佛山不看會留下遺憾的地方。建於明正德年間(1506-1521年)的南風灶,到今年至少有500個年頭了。500年窯火不絕,是世界上現存一條還在使用、最古老的柴燒龍窯,是中國嶺南陶瓷的主要代表。
  • 澳大利亞山火熄滅之後,焦土上開始長出了綠植,科學家卻憂心不已
    我們都知道現在地球上的溫室效應很嚴重,而減輕溫室效應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多植樹造林,增加氧氣,於是世界上的很多國家為了保護地球環境,都在盡力的植樹造林,尤其是我國,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把世界第七大沙漠,1.39萬平方公裡庫布齊沙漠整個變成了綠洲,再加上阿里的螞蟻森林活動
  • 捷克科學家從沙漠空氣中「擠」水
    據西班牙5號電視臺19日報導,捷克科技大學的科學家們宣布研發出一種可以在空氣中吸取水分的機器。技術原理並不複雜,機器將周圍空氣過濾後吸入機器內部,並將溫度降至冷凝點,收集水分,之後經過提純、礦化,水就可以安全飲用了。報導稱,機器依靠太陽能發電產生動力,一天可以生產100升的飲用水,如遇溼度高的天氣可以加倍出水。機器的造價略高,一臺機器的成本高達36萬歐元(約合人民幣282萬元)。
  • 如果地球上的沙漠都變成森林,會發生什麼後果?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如果地球上的沙漠都變成森林,會發生什麼後果?聽聽科學家怎麼說地球有70%的面積都被海洋所覆蓋,雖說陸地面積只有30%,但陸地面積卻是非常廣闊的,雖說這片廣闊的陸地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在這片陸地上也有著很多不確定因素,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導致我國部分地區都出現了土地沙漠化,這自然和我們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於是近年來我們也一直在與沙漠環境作鬥爭,但在陸地上有一部分沙漠卻是自然形成的,但沙漠環境是我們難以生存的。只有將其變成一片綠色,才有可能適宜人類生存,對此也有人猜測,如果地球上的沙漠都變成森林,會發生什麼後果?
  • 如果把所有沙漠都變成森林會怎樣?科學家:代價恐難以承受
    地球總面積大約是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積為3.61億平方千米,陸地面積只有1.49億平方千米,佔地球總面積的29%左右。 然而,在1.49億平方千米的陸地面積裡,大約有3140萬平方千米屬於沙漠,加上土壤荒漠化的面積大約是3600萬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