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愛玩的媽媽,帶著娃把繪本玩出天際了

2020-12-23 壹父母

「 壹姐兒說 」

和孩子一起讀書,其實,不僅可以讀,還可以玩。

一個好的繪本,就是一個好的劇本,約上幾個志同道合的家庭,導一出繪本劇,對孩子們來說,是既新鮮又有趣的體驗。

最重要的是,這對於激發並保持孩子的閱讀興趣,提升孩子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行動能力,都十分有效,還能藉機跟孩子打成一片,好處多多。

之前,最愛帶娃玩繪本的豆豆媽魚傳尺素,曾和我們分享了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一本繪本的價值,今天,她還想具體再跟大家聊聊「家庭式繪本劇」的玩法。

她和她的朋友們,集思廣益、別出心裁,早不知玩了多少出繪本劇了。在這幫愛玩的媽媽們帶領下,娃兒們也算是玩出天際了。

要是你也有興趣,不妨也試試。只要有心,孩子的成長一定出乎你的意料。

| 魚傳尺素

漫畫 | 超人爸爸 西米

陪孩子玩轉繪本,怎麼能少得了繪本劇這個終極大招。當孩子們已經玩繪本玩到一定程度、年紀也到了五六歲時,我們就可以適時地引入繪本劇了。

這是一種多工種、多元素、講求配合的深度玩法。從前期道具製作、故事理解、臺詞熟悉,到現場的神態動作表情走臺配合,絕對是一次挑戰!

嘗試過,完成了,孩子們一定成就感爆棚!在我們堅持了幾次繪本劇的活動後,我發現,幾乎每個孩子最直觀的變化,就是敢於表達自己,在陌生人面前不膽怯了。

當然,無論是讀繪本,還是玩繪本劇,乃至咱們帶娃進行的所有親子活動,其實都是一個種下種子、傾注愛和希望、慢慢澆灌、用心陪伴、一起探索世界的過程。

千萬不要急功近利,期待幾次讀書、幾次課程,幾次活動就取得什麼樣可以量化的成果和看得見的效果。

但一路走來,你會漸漸發現,孩子變得喜歡思考「更進一步」,喜歡想的「更深一層」,無論是想像力還是執行力都有很大的提升。

這會變成他們面對世界、解決問題的習慣,彌足珍貴。下面,我就要手把手進行繪本劇導演速成培訓了。

「繪本導演」的工作項目包括哪些

選本子並且吃透故事,而且還需要對情節和人物有自己的理解;定場地和時間進度安排,約演員,確定道具、服裝、頭飾,並分配任務;現場說戲指揮,包括上下場、語氣動作神情,演員配合,整體效果都要兼顧;場面調度,比如,用手機播放音樂音效、旁白、報幕,等等;還有其他一切相關事項。

首先,選題、選題還是選題。選什麼樣的繪本,可以說是繪本劇成功的關鍵因素。太難了,孩子們駕馭不了,新進導演也把控不了,太簡單了,又沒意思。

個人建議,因為是針對5、6歲的孩子,初步嘗試的話,一定要找那些情節簡單、臺詞清晰簡潔、人物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的來,一般3-5個,現場比較好控制。

入門級推薦書目《貓醫生》、《彩虹色的花》、《小螞蟻大豆包》、《三隻小豬》、《咕咚來了》、《一隻叫長腿的狗》……

我和豆豆曾經參加過《彩虹色的花》的繪本劇,我自己做導演還主持過《貓醫生》,今天,我就用這兩本書來做例子吧。

《彩虹色的花》是絕對入門經典作品。它用娓娓道來的語言講述了一個極其溫柔細膩的故事:一朵有七彩花瓣的花,將自己的花瓣都用來幫助有困難的小動物,最後,虛弱的,失去了美麗的她卻被覆蓋在白雪下面。

但它的希望和夢想還在繼續,冬去春來,新的花朵又在陽光下綻放開來……螞蟻、蜥蜴、老鼠、小鳥兒、刺蝟——每一個得到幫助的小動物都記得這種像彩虹一樣美麗的情感。

擬人化的主人公和小動物們之間的善意,這美好、溫暖的情感,就這樣周而復始,在天地間傳遞。

臺詞短、人物數量合適、道具數量少好製作、可以不需要背景,是這本書的優點。

《貓醫生》主要講述的是一個貓咪醫生的故事,這個醫生在森林中有自己的醫藥所,它是一個無所不能的醫生,小動物們的疾病它都能治好。

今天也來了好多患者,大象、長頸鹿、狗熊、狐狸等。貓醫生只要運足一口氣「喵——」地大叫一聲,大家就都能痊癒了。後來,貓太太的肚子疼了起來,原來是小貓要出生了。

後面這個故事難度稍大。因為要有一些背景設計、道具運用,臺詞和情節更複雜,需要更多肢體動作。

第二,表演前的準備最重要。總導演來安排統籌、確定時間,根據孩子們的意願分配角色。

定好之後,每個小朋友在家長的陪伴指導下,先期各自在家做準備。內容包括對整個故事的了解,對自己臺詞的熟悉,以及做頭飾。

孩子們在一遍一遍地深入閱讀中,對故事和角色有了更深的了解。這個時候,其實每個家長都是導演了。

家長要引導孩子進一步思考,整個故事是什麼調性,孩子所扮演的角色在故事裡面起到什麼作用,應該用什麼表情和語氣來說這個臺詞,上場應該做什麼樣的動作,應該有什麼樣的道具來配合……

然後是簡單的道具製作。排演《彩虹色的花》時,我們製作了各自小動物的頭飾。其中,飾演花的小朋友最複雜,因為要每個人從他那裡取走相應顏色的花瓣。

她和她家分導演(就是她媽媽)的準備也很充分,不但道具做得好,最後表演花度過冬天,又全新開放的時候,還運用了舞蹈動作,表現得很是出色。

排《貓醫生》的繪本劇時,我們準備了一張白紙,在上面繪製紅十字,作為診所的標誌。

大家還紛紛拿來了小朋友過家家用的玩具醫療器械作為道具。最牛的是,總導演借來了小朋友的白大褂和醫生帽……

第三,鼓勵出自信。哪怕在家準備得再好,哪怕只是在公園裡對著自己的爸爸媽媽演出,孩子們還是會有點兒緊張。

這就需要儀式感。先跟孩子們強調一句,咱們這幾遍先走臺,差不多了再進行正式演出。

然後,演出的時候,報幕、謝幕,一個環節都不能少,一定要一絲不苟,假裝我們是在國家大劇院。在這個過程中,導演和觀眾(爸爸媽媽們)要多給鼓勵和掌聲。

在確定了哪裡是觀眾區,哪裡是舞臺以及舞臺的中心,並準備好旁白後,小演員們就可以帶好道具,開始走臺了。

說實話,不走臺是想不出會遇到什麼狀況的。有的小演員不敢看觀眾,有的小演員在演完之後不知道該怎樣下場,還有的演著演著就背對觀眾、遠離舞臺中心了……

為了保證演出效果,導演一定要把每個小問題都在走臺中糾正,要嚴格要求自己和演員哦。

在大人的引導和鼓勵下,孩子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真是讓人驚嘆。他們會自創動作,道具運用也非常自如——

用手甩著當鼻子的「大象」,脖子彎了又直的「長頸鹿」,特意穿了黑衣服、爬著來的「黑熊」和他那超有創意的黑眼圈,嘴裡含著瓜子當咳咳蟲子的「狐狸」,靦腆的、但是沒有送錯禮物的「貓太太」,全程自信、臺詞非常好的「貓醫生」,還有那蹦蹦跳跳的「五隻小貓」……

除了個別聲音不夠洪亮、沒有怎麼注意看觀眾之外,大家都非常好地完成了表演。最後,五隻小貓出生,病人們都圍過來恭喜的場景,真的好暖。

小 貼 士

關於紀律

當導演不容易,但紀律才是最讓人抓狂的!自我介紹、講故事、說戲、排練,演出……這一套下來,嗓子都要喊啞。

小演員們也真心難搞!一會兒這個走神了,一會兒那個幹別的去了……平時在家是一個,這回面對的是七八個!輕聲細語真不行,必須適當嚴厲,語言明確、簡單,但是要有力度,還要有適當的獎懲才能鎮得住。

這個紀律的磨合,也算是一種鍛鍊吧,對孩子、對家長都是。

關於場地

小區空地、小公園、小樹林,或者誰家足夠大並且願意拿出來折騰一次都可以,畢竟只是簡單的家庭式玩繪本。

其實,敞開的空間很好,有不認識的路人來欣賞,更是對孩子們演出的一種鼓舞。

關於道具

最好家長們帶著孩子自己製作,而不要去買。開動腦筋,廢物利用,以環保和經濟實惠為原則,手工作坊開起來,這樣才更有意思。

什麼塑膠袋、紗巾、光碟、各種手工材料,我們都用過。朋友導演的《一隻叫長腿的狗》,還用大箱子做了一個狗狗的小房子呢!

這樣的過程,讓孩子們更享受;這樣的道具,用起來也更夠勁兒。祝大家都能成為大導演。

PS:上了學的孩子,都可以讓他們利用寒暑假的時間,自己來主導一部繪本劇了。嗯,下次我也試試看。

- 版權聲明 -

壹父母所有原創內容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 投稿郵箱 -

love@yifumu.com.cn

相關焦點

  • 「請把娃還給大自然!」二胎媽媽:如何幫孩子不愛玩手機、看電視
    這一篇,不得不寫我的故事了,而我只是一個普通的二胎媽媽。印象中,有位媽媽一本正經地問:你家老二不玩手機嗎?我說,是的,因為他不會。時隔一年,真遺憾,他還是不會。不過現在,他好像沒有以前那麼愛玩手機,愛看電視了。今天就來聊一聊,「二胎媽媽,是如何幫孩子不愛玩手機,看電視的。」「請把娃還給大自然!」想一想,孩子為什麼會抱著手機電視不放手?
  • 英語啟蒙這樣玩,孩子每天追著媽媽學
    作為一位85後的媽媽,小時候學的啞巴英語勉勉強強,可誰能想到30歲後還得為了娃重新接觸咬牙恨了十幾年的英語呢?不僅要從頭開始學,還得研究怎麼帶著孩子學。,還買了海曼書單與廖單(廖彩杏英語繪本書單)。那我們就從廖單繪本開始學習吧!每天我們興致勃勃地早晚讀,過了幾天,妹頭開始提不起學習的興致了。其實別說妹頭,我這個當媽的也倍感枯燥,我又開始想辦法。
  • 「生了娃以後,媽媽成了『學霸』」「繪本主題活動精選」
    ToyReport的主題社群【跟著TR一起玩繪本】已經開展了四周,這四周社群裡的爸爸媽媽們分享了很多精彩的繪本拓展玩法,在每一期的展示中,都能看到大家非常暖心的陪伴,和腦洞大開的創意(請腦補一副傲嬌臉)。
  • 一本繪本就能搞定娃的一整天活動,媽媽們說:安排!
    好多媽媽都抱怨,再不開學自己就要瘋掉。因為假期太長,陪娃的招式幾乎用光,耐心也要被完全磨滅,每天看著神獸釋放不完的能量,而自己到家卻只想長在沙發上,哪個媽媽不愛娃?可是這休息五分鐘鬧騰兩小時的強度,媽媽們都直呼籲,臣妾做不到啊!這可不僅僅是咱們中國的媽媽這樣,外國的也不例外。這也許是陪娃的方式不對?
  • 一本繪本就能搞定娃的一整天活動,媽媽們說:安排!
    好多媽媽都抱怨,再不開學自己就要瘋掉。因為假期太長,陪娃的招式幾乎用光,耐心也要被完全磨滅,每天看著神獸釋放不完的能量,而自己到家卻只想長在沙發上,哪個媽媽不愛娃?可是這休息五分鐘鬧騰兩小時的強度,媽媽們都直呼籲,臣妾做不到啊!這可不僅僅是咱們中國的媽媽這樣,外國的也不例外。這也許是陪娃的方式不對?
  • 虎姜媽媽:繪本玩STEAM
    因為繪本的動物角色數量有限,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難度,很適合小朋友來玩。比如你可以問問:- 我的這個小動物會遊泳嗎?「Does my animal swim?」- 我能騎這個小動物嗎?如果家裡有幾何積木這個時候就可以搬出來啦,再配合列印的資源素材就可以玩起來。
  • 國慶節足不出滬,帶著孩子去哪兒玩?
    可惜美中不足的是,疫情這個不死不休的纏人精遲遲不肯退散,若是帶著孩子出上海玩,要回學校得先自行隔離個14天才行。這麼一來,我們的可玩範圍便被限制在上海境內了。今天這篇文章就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上海值得帶娃去玩的好去處~(以下排名不分先後哦~)迪斯尼兒童優惠票:3周歲(含)~11周歲(含)或身高1米(不含)~1.4米(含)平日票:成人399元/兒童299元國慶票
  • 「愛刷手機的父母,培養不出愛讀書的娃!」作為家長,你扎心了嗎
    ,這樣的家長培養不出愛讀書的娃…」那麼,作為家長,捫心自問,你扎心了嗎?可是很多家長表示,不知道怎麼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也不知道怎麼陪娃看書,尤其是那些繪本,字那麼少,怎麼講給孩子聽呢?還有的家長說,我自己都不喜歡看書,更別說帶著孩子一起看書了,簡直就是渾身不自在。我老公就是這樣的人,讓他陪孩子幹啥都行,就是孩子一說「爸爸陪我看書」,老公就趕緊把鍋甩給我「找你媽念書去。」
  • 3歲牛娃媽媽如何讓娃一年實現自主閱讀!?
    第一步,讀繪本積累英語學科知識準備上崗Vincy了解幼兒繪本是從繪本界著名的廖彩杏書單也就是《用有聲書輕鬆聽出英語力》這本書開始的。媽媽Vincy說,「這個階段,青兒能理解其中一首兒歌,我都覺得是非常棒的成果!」上繪本啦,邊學邊玩效果贊除了兒歌,繪本也是很好地學習素材。前期儘量選比較有意思的繪本,維護娃的學習興趣。
  • 這10本超好玩的繪本,讓娃輕鬆愛上英文
    如果有人說孩子不愛讀繪本,那只有兩個解釋,第一,選的繪本不對,第二,讀得方式不對。總之一定是大人的錯,絕對不是孩子的錯哈哈哈因為好玩的繪本真的沒有孩子會不喜歡!今天就來繼續分享好玩繪本書單,這期是英文版,相信當你帶著孩子讀過了這些繪本之後,孩子一定會愛上英文噠!
  • 這些情商、性格類繪本是如何被玩壞的……
    在很多人眼裡,繪本是無所不能的,是育兒神器—— 孩子不愛吃飯、不願刷牙、不準點睡覺、交友能力差、膽子小、不愛思考……成長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問題,都會在繪本裡找到解決方案。也就是,大家會期待給娃「讀一讀」,娃的問題瞬間就解決了。
  • 爸爸帶娃踩水坑,倆人玩得不亦樂乎,帶你了解爸爸帶娃的3點好處
    然而,爸爸帶娃的畫風總是不可避免地有些清奇,近期論壇上就出現了一組這樣的貼子,爸爸帶著女兒在雨天裡一起踩水坑,一大一小的褲子都溼透了,但兩人還是樂此不疲,玩得是不亦樂乎。有網友評價:等著回家跪搓衣板吧。
  • 爸爸帶娃踩水坑,倆人玩得不亦樂乎,帶你了解爸爸帶娃的3點好處
    然而,爸爸帶娃的畫風總是不可避免地有些清奇,近期論壇上就出現了一組這樣的貼子,爸爸帶著女兒在雨天裡一起踩水坑,一大一小的褲子都溼透了,但兩人還是樂此不疲,玩得是不亦樂乎。有網友評價:等著回家跪搓衣板吧。
  • 德培理念|孩子愛玩家長很頭疼?德培DAP:會玩的孩子更有前途
    ,你看看他們幼兒園的軒軒,每天都看一本英語繪本,現在都能流利的和老外對話了。」「兒子再這樣玩下去,將來可怎麼辦?」小朋友可能聽出了媽媽的不滿,說了一句:「媽媽,你也天天玩手機,都沒有時間陪我呢!」瞬間,爸爸和媽媽都啞口無言,童言無忌,但童言也真。
  • 練出披荊斬棘的爸爸,才有乘風破浪的媽媽
    練出披荊斬棘的爸爸,才有乘風破浪的媽媽 2020-07-06 12: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摩兒媽媽|海澱媽媽:我的暑假「科學雞娃」攻略
    疫情期間,娃長期宅家,平常由奶奶和保姆帶著,生活上的照護沒問題,但沒人能教他,只會「傻玩」。我們三個媽媽普遍覺得,專業的教學過程,只有老師才能行,老師到家的2個小時,孩子不是「傻玩」,而是玩得科學、有意義。
  • 媽媽帶娃會抑鬱?學學這個韓國媽媽帶娃,心態好根本沒時間崩潰
    看看這一臉蒙圈的寶寶加上這個鬼馬表情的媽媽,你還覺得帶娃這件事有抑鬱這個詞嗎?這是個韓國媽媽帶娃日常,跳舞、遊泳、逛街、嗨皮,哪一個都沒落下。還時不時跟寶寶玩一把角色轉換,以孩子的鏡頭記錄媽媽跟寶貝的日常。鬼馬中帶著崩潰,抑鬱中帶著無奈,這寶寶雖然讓媽媽很累,好在媽媽的狀態很好,一直滿格在線。
  • 克服爸媽的英語恐懼症 用繪本玩出英語好感度
    學英語,不妨從親子共讀英語繪本開始,針對多數家長對英語繪本共讀的「害怕」與「信心」,吳敏蘭也開出了兩大處方:處方一:不要覺得自己英文不夠好,就不能做英語共讀不少爸媽與孩子共讀英語繪本時很有壓力,擔心自己的英文不夠好,會不會「誤」了孩子的英語力。
  • 二胎媽媽聊閱讀:「讓孩子愛上繪本,是我做過最正確的事情!」
    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寶和二寶,都是比較喜歡繪本的。為此我常帶著娃泡在樓下的繪本館,和一群孩子一起看繪本。不知道你家孩子愛看繪本嗎?我為啥讓孩子讀繪本?我所在的城市,其實是三線城市的郊區,相對大城市來說,媽媽們的育兒理念,並不超前。很多人覺得,養孩子,只要不哭不鬧就好了。但隨著經濟條件的提升以及自己的帶娃經驗越來越豐富,很多媽媽覺得,自己在帶娃上應該更科學一些。「養育」不能只是「養」,忘了「育」。我一直覺得,讓孩子閱讀,是我做過最正確的事情。
  • 5歲自主閱讀《哈利波特》,快樂的娃更耐雞
    但在和星媽肉肉媽近距離接觸採訪後,我們恍然大悟:耐雞娃的背後是星媽的理解和用心陪伴。 模仿媽媽,讓肉肉不知不覺愛上學習 」媽媽手裡的筆會發出聲音!「這是大概是正式接觸英語繪本第一周,肉肉腦海中的想法。 媽媽會一邊閱讀一邊表演,吸引肉肉的注意力。而且在自己讀到有趣的地方還會笑出聲。看到媽媽這麼開心,肉肉被吸引了過來,想要了解媽媽在做什麼!笑得這麼開心,一定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就這樣,肉肉快樂無壓力地開啟了讀書的大門。 而且過程非常開心,肉肉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很快就進入了章節書的自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