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過「阿大蔥油餅」嗎?在上海的閔行區,居然也出現了一家網紅蔥油餅,同樣吸引了大批食客排長隊購買,有時排上兩個小時也未必能買到。
在這裡做蔥油餅的,並不是「阿大」,而是「老五」。為了做出好吃的蔥油餅,老五可沒少動腦筋、少花心思。那麼,老五做出的蔥油餅,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味道?
這家閔行版「網紅蔥油餅」,就開在莘譚路367號,看起來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但門口已容不下排隊等著買蔥油餅的人了,人們需得在旁邊拐個彎才能繼續排上號。小店每天早六點開門,中午十一點半關門;下午兩點開門,傍晚六點結束營業。就在這段時間裡,排隊的人始終絡繹不絕,一天至少要賣掉一千多個餅。
筆者在下午五點左右來到了店外。只見,店裡一隻只蔥油餅被煎得金黃,空氣中飄散著誘人的蔥油香,排著隊的顧客們似乎更加迫切了。一位正在排隊的年輕人告訴筆者,他是在朋友圈中得知了這家店,所以下班時特意饒路過來品嘗。更多的,是附近小區的居民。一位阿姨告訴筆者,排隊要一早就來,否則就得排上兩三個小時,根本來不及帶回去給家人作早飯吃了。
一位老伯可能是排隊太久的緣故,正不停地動動腳解乏。他說:「他家的蔥油餅不僅料足,吃起來也特別香,我們一家人都愛吃。我上午已經來過了,可是來的晚了,11點多就賣完了,所以只能下午再過來,現在已經排了快一個小時了……」
據說,這家店已經開了20多年了,最早是賣豆腐的,後來做早餐生意,油條、餛鈍都賣,一直到十年前,才開始做蔥油餅。可最開始做的蔥油餅,吃起來味道很一般。一直到今年10月,蔥油餅店重新開業後,大家才驚訝地發現:他家做的蔥油餅味道完全不一樣了,跟小時候吃過的一個樣,香軟可口。
一個夏天過去,普通小店就變成了「網紅店」?筆者找到正在煎餅的「老五」陳夏根,通過他的介紹,才知道秘密就在他手中幹著的活裡。
老五是浙江台州人,今年48歲,十五歲就來到上海,一直住在閔行莘莊附近。因為喜歡做吃的,所以30多年來一直做小吃營生。因為在家鄉時就有做蔥油餅的手藝,所以他十年前就開始賣蔥油餅。在這期間,他問了不少會做蔥油餅的上海本地人,向他們請教手藝,再不斷改良口味。前不久,他發現「阿大蔥油餅」火了,還特意去市區買過來品嘗,一個夏天都在琢磨這其中的道道。
「之前,我只是把蔥油餅兩面煎透、煎黃,但吃口並不十分香脆,甚至還有些油膩。我想了很多法子,都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老五說,既然阿大能把蔥油餅做的這麼好,那自己肯定也能做好。就這樣,他反覆研究試驗,終於找到了竅門。
他發現,煎完蔥油餅後,再烘烤個7、8分鐘,讓蔥油餅充分受熱,這樣油也就能被烤掉一些,吃起來更鹹香,而不那麼油膩。隨後,他又在餡料上下功夫,保證料足,蔥和豬油的量要夠,搭配比例要合適,能讓顧客一口就咬到內餡,有飽滿的口感。另外,再將一些上海老人們做蔥油餅的法子用上,讓顧客吃起來能感覺到濃濃的老上海風味。
面對突如其來的「成名」和絡繹不絕的顧客,老五在感到高興自豪的同時,也沒被衝昏腦袋:「很多人問我,人氣這麼旺,怎麼不開分店?我認為,暫時還不能開,因為現在的人氣有些浮,要觀察一陣子,確認大家是真的喜歡吃我的蔥油餅,不是為了趕熱鬧才買,才能考慮開分店。」
筆者發現,雖然要排隊很久,但是大家願意等的繼續等,不願意等的就離開,很少有大聲抱怨的顧客。一位放學路上吵著要過來買蔥油餅吃的小男孩,拉著媽媽不讓她走,讓排隊的顧客們紛紛笑了起來。
老五對排隊現象也表示無奈。他告訴筆者,「我們從凌晨3點就起來準備了,這樣才能保證一大早6點就有足夠的面餡。一個多月來,幾乎每天如此,幾乎都沒有充足的休息時間。雖然辛苦一些,但看到大家都愛吃,我們心裡也特別高興。」
不少好不容易排隊買到餅的阿姨表示,想要多買一些蔥油餅帶回去,可是老五隻能無奈地拒絕。因為排隊的人太多,他採取了限購的辦法,每人只能買6個。
站在寒風中排隊兩個小時之後,筆者終於接過一隻剛出爐的、熱騰騰的蔥油餅,心滿意足地咬上一大口,滿嘴都是鹹香鬆脆的味道,再到胃裡,渾身都有了暖烘烘的感覺。
本文圖片來源:閔行報社、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邵競 (編輯郵箱:huangyd03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