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新棒蔥油餅,正宗老上海味道,讓你一飽口福!

2020-12-22 騰訊網

良新棒蔥油餅,正宗老上海味道,讓你一飽口福!

退休商城·明星商品

良新棒蔥油餅火熱售賣中!!

良新棒老上海蔥油餅

( 2公斤20片 )

僅需42.8元!

產地直採小香蔥:鮮香入味

精煉豬板油:細膩軟滑醇香

高品質小麥麵粉:鬆軟有嚼勁

正宗老上海味道,讓你一飽口福!

【 上海良新食品 】

國內首批速食蔥油餅加工企業之一

料緊跟知名品牌,品質叫乖贊

他們家的蔥油餅

外酥裡嫩、易解凍烹飪

【 操作簡單 】

無需解凍無需添油

鍋預熱後,撕開包裝直接入鍋

文火煎制,多次翻轉均勻受熱

至兩面金黃後,即可出鍋~~

收到樣品後,下午肚子餓了煎上幾片

一入鍋,幾秒鐘廚房就全是蔥香了

蔥不多,怎麼能叫蔥油餅呢?

良新棒的蔥油餅,滿滿都是小香蔥

這樣煎出來才夠香!才夠鮮!

蔥油餅需要用文火煎

兩面要多次翻轉,煎制兩面金黃

只要3分鐘左右,就能吃到美味

餅皮厚薄適中不油膩,外焦酥內鬆軟

才出鍋,小夥伴聞著蔥香尋來了廚房

吃到嘴裡,果然收到一致好評

一個吃不過癮,滿滿都是幸福感!

蔥油餅也可DIY,根據個人口味

加入生菜、雞蛋、香腸等

自由搭配,美味只需3分鐘!

良新棒老上海蔥油餅

( 2公斤20片 )

會員專享價:42.8元

相關焦點

  • 愚園路這家二十年低調蔥油餅店,據說老上海認可味道比阿大還嗲?
    上海是一個小吃非常豐富的城市,特別在上海的弄堂裡,有很多非常有歷史的傳統小吃,除了生煎小籠鍋貼之外,蔥油餅雖然不那麼出彩,但是每次只要路過餅攤,都會忍不住去買一個解解饞。所以今天毛哥要帶大家來的就是一家蔥油餅老店,在愚園路上開了很久了,店面非常小但每次路過都有很多街坊在排隊,味道真的非常好。讓我們趕緊來愚園路666號這家「王記蔥油餅」嘗嘗!這家蔥油餅真的離店裡還有一段路就聞到了那誘人的香味,做法上店裡會先把蔥油餅餅坯放在鐵板上煎至金黃色,煎得時候那叫一個香啊,真的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 上海蔥油餅店那麼多,為什麼會輪著「阿大蔥油餅」出名?
    題記:蔥油餅是上海特色小吃,在老上海人的記憶裡,真正上海的味道,不是漁港的魚腥味,也不是十裡洋場的脂粉氣,而是那暗夜裡,背街小巷飄來的陣陣蔥油餅的香味。那小蔥豬油和面,被火烤出來的香,勾引著所有夜半飢腸咕嚕的人們。蔥油餅,土得掉渣,但在時髦魔都至今還有很多家。論名氣,卻不是大店名店,頂有名的是背街裡弄裡小小阿大蔥油餅。
  • 正宗蔥油餅的做法,不用和面,10分鐘就搞定,好吃又解饞!
    正宗蔥油餅的做法,不用和面,10分鐘就搞定,好吃又解饞!蔥油餅在我們北方是非常的受歡迎,而且也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麵食,它的味道確實是非常的美味,每次吃蔥油餅的時候,我基本上都會在外面買著吃,但是現在由於特殊原因,對於小吃店來說,根本就不開門,所以我就在家自己學做蔥油餅。
  • 悠遠誘人的蔥油餅,老上海人的最愛!這幾家超好吃,滿滿兒時回憶
    老上海人對蔥油餅的情節,一般人是不會明白的。在他們的心裡,它不僅僅只是一種美食,它更是傳奇代表著一種記憶。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探尋好吃的蔥油餅吧!
  • 上海小吃蔥油餅,每天都有人排隊等候,女食客:寧可不瘦也要吃它
    每個地方都有屬於當地人割捨不下的老味道,即便是繁華的魔都上海也是如此,不少人覺得上海的美食都是造型精緻但是不怎麼吃得飽的,實際上不少老上海人做飯做菜也都是濃油赤醬,上海有一種製作比較奔放的小吃叫蔥油餅,這種蔥油餅和北方的蔥油餅不同。
  • 上海「網紅蔥油餅」證照齊全重開張,阿大承擔食材、水電成本
    澎湃新聞 時隔一個多月,上海「網紅蔥油餅」再次開賣。阿大說,當天凌晨4點前,自己在兒子和徒弟的陪同下,來到了位於黃浦區永嘉路的新鋪子,像從前一樣,開始製作阿大蔥油餅。此次新鋪子開張,阿大承擔食材和水電煤等成本,租金由合作的網絡訂餐平臺承擔,該平臺不參與阿大蔥油餅營收分成。10月28日,上海黃浦區永嘉路,阿大正在做蔥油餅,新鋪子外面擠滿了媒體和排隊的食客。當日阿大蔥油餅重新開張。
  • 在家也能自制老上海蔥油餅
    現如今,能認認真真做蔥油餅的攤頭已經不多了,價格也高了不少,今天就和小布一起學學怎麼在家裡做吧~老上海蔥油餅老底子上海的蔥油餅雖然只要5分錢一個,但原料很講究,麵粉要用好的,才能充分體現出餅的韌度蔥,必定是用本地的小香蔥,而且要嫩黃,太老不行,還要放很多,少了也不行。還有一定要放上豬板油,油要用酥油,餅不能做得太薄。爐子很特別上面是一塊有兩個耳朵的黑厚鐵板,板下是爐膛,最上邊有一圈烤蔥油餅的爐壁。
  • 賣蔥油餅在上海掙三套房,為什麼是阿大出名?
    那小蔥豬油和面,被火烤出來的香,那是老上海人的記憶,蔥油餅。在上海,最出名的是弄堂裡的阿大蔥油餅。老闆是一位駝腰90度的老人,沒有幫工,是因為他不帶。01因老外發現更出名在上海,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生煎逐步取代了蔥油餅,剩下幾家勉強維持,阿大就是其中之一。阿大蔥油餅出名,竟然是老外發現的。
  • 老上海人最愛的——蔥油餅,代表兒時記憶的一種味道
    蔥油餅是上海市的特色小吃,深受上海人的喜愛。在很多上海人心裏面,蔥油餅代表的是一種記憶,那些悠遠誘人的蔥香,能勾起許多兒時美好的回憶。傳說中的神奇早點攤之一,老式的圓形爐子,讓人一眼便能看到裡面正在炙烤的蔥油餅。
  • 上海「網紅蔥油餅」回來了 曾因證照問題被關停
    今天上午,闊別食客一個月的阿大蔥油餅在永嘉路上重新飄香。嶄新的鋪子裡,阿大彎著腰在老爐臺前製作蔥油餅,鐵板上餅子滋滋啦啦地煎著,蔥香四溢。店外,已經有聞訊而來的食客排起長隊。  全新的不鏽鋼料理臺、水鬥擦得發亮,兩大盆切好的蔥花放在上面,豬油、麵團用保鮮膜包好,只有用了十幾年的老爐子是從老址跟著阿大過來的。「半夜3點我就起來準備材料了,6點到鋪子裡,新地方還要熟悉熟悉。」
  • 隱藏在昭通路上的老餮麵館,可以一口吃到老上海的味道!
    如果你問老上海人他們記憶裡最香的味道是什麼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說蔥!油!拌!面!但正宗的蔥油拌麵在上海已經很難找得到只有在一些街頭巷尾才能發現好吃而血統純正的蔥油拌麵傳統的蔥油拌麵取細支香蔥入油熬至蔥黃味香備用
  • 閔行有家「老五蔥油餅」,居然也一餅難求?
    你吃過「阿大蔥油餅」嗎?在上海的閔行區,居然也出現了一家網紅蔥油餅,同樣吸引了大批食客排長隊購買,有時排上兩個小時也未必能買到。  在這裡做蔥油餅的,並不是「阿大」,而是「老五」。為了做出好吃的蔥油餅,老五可沒少動腦筋、少花心思。那麼,老五做出的蔥油餅,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味道?
  • 蔥油餅香嫩美味,讓你吃一口就停不下來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能在大街小巷上找到一個做蔥油餅的攤位。相信不少上班族在不知道吃什麼的早上,都會在上班的路上買一張蔥油餅,邊走邊吃,煎得香脆的蔥油餅表皮酥脆,輕輕咬一口,就會掉渣。蔥香味在嘴裡炸開,讓人一下子胃口大開,恨不得立刻把這張餅吃完。
  • 蔥油餅怎麼做?從和面開始,教你做出正宗的蔥油餅
    蔥油餅相信大家是很熟悉的,這是大家在平時會經常吃的一種麵食,因為蔥油餅吃起來的味道不錯,而且對我們健康來說也有好處,所以說很多人對蔥油餅都比較愛吃,那麼具體蔥油餅這樣食物我們應該如何製作比較好,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跟著來看看吧。
  • 風味手抓餅、老上海蔥油餅……注意,青浦首輛流動餐車來啦!
    風味手抓餅、老上海蔥油餅……注意,青浦首輛流動餐車來啦!想吃老上海蔥油餅嗎?想!快點看過來~今天(9月14日)上午,青浦區首輛流動餐車在悠邁廣場揭開面紗,熱氣騰騰的風味手抓餅、香味四溢的老上海蔥油餅、營養美味的包子和雞蛋……還有豆漿牛奶等,是不是隔著屏幕都聞到香味啦!
  • 上海「網紅」蔥油餅涉無證經營被關 曾上BBC節目(圖)
    2016年9月26日,上海南昌路,阿大正在做蔥油餅。本文圖片均來自澎湃新聞記者張新燕實習生劉嘉煒原標題:上過BBC的上海網紅蔥油餅可能吃不到了,涉無證經營被停業位於上海茂名路上的阿大蔥油餅店每天清晨6時開門,顧客卻早在5時起排隊,據說一般不等上四五個鐘頭根本買不上。這家原本服務於周邊居民的早餐點自從被BBC(英國廣播公司)的美食節目報導後人氣更旺,周邊有居民稱感覺排隊時間更長了。
  • 上海早餐四大金剛之一 想吃它得半夜排隊 海派蔥油餅為啥這麼香?
    老上海人的早飯有四個「金剛」。樣霸氣外露的四種早餐美食是粢飯卷,鹹豆漿,大餅和油條。早先上海街市中擺出來的早點攤,遠遠地就能看到一口大鍋和一個大鐵桶。大鍋裡熱油湧動,金黃酥脆的油條一根接一根出鍋,而那一隻上面蓋著一塊鐵板的大鐵桶則是用來做大餅的。
  • 正宗網紅蔥油餅做法,教程奉上
    小編曾在上海城隍廟排隊吃過一次蔥油餅,甚至什麼牌子都不記得了,但是味道真是讚不絕口,真是懷念那味道,回家研究研究自己做個蔥油餅吧。準備材料:麵粉650g(500g和面,150g製作油酥),豬肥膘250g,蔥150g(約10根),鹽適量。
  • 正宗上海蔥油餅的做法,外酥裡嫩層次多,天天吃都不膩,你不試試
    正宗上海蔥油餅的做法,外酥裡嫩層次多,天天吃都不膩,你不試試,做法簡單,喜歡的跟緊我的步伐,一起來學習吧用料麵粉250克豬油25克>蔥花25植物油10克開水150克冷水20克香噴噴的蔥油餅的做法另取一勺麵粉和一點點鹽與蔥花混合
  • 上海"網紅"蔥油餅店店主:明天會開業 並不想做大
    昨天晨報《網紅「阿大蔥油餅」要關門》一文中,因BBC的報導走紅的「阿大蔥油餅」,因為無證經營再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昨日,記者再次來到南昌路口的蔥油餅店外,停業告示貼在了門上,無數慕名而來的吃貨無功而返,連排隊的機會都沒有。幾經周折,記者登門採訪到了休息在家的阿大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