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昭通路上的老餮麵館,可以一口吃到老上海的味道!

2020-12-19 美食點點

如果你問老上海人

他們記憶裡最香的味道是什麼

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說

蔥!油!拌!面!

但正宗的蔥油拌麵在上海

已經很難找得到

只有在一些街頭巷尾才能發現

好吃而血統純正的蔥油拌麵

傳統的蔥油拌麵取細支香蔥

入油熬至蔥黃味香備用

蔥白經過油炸會有特殊的香氣

搭配麵條味道簡直完美

每次都想在上海找到一家

好吃又傳統的蔥油拌麵

卻一直沒有如願!

直到有一天....

在上海生活這麼久

從來沒有發現還有一條昭通路

更不知道還藏著一家這樣的麵館

這條不足百米的小馬路上

煙火氣十足!

走進這家麵館

首先看到的是手寫豎式菜單和當天新品

小小的館子 菜品卻十分豐富

老闆是一個紋著花臂的爺叔

店裡常年放著與時俱進的歌曲!

剛坐下來店裡的小奶貓就會過來粘你

眼裡滿是好奇 絲毫不怕生

在這裡 你有一種

在鄰居家吃飯的親切感

也能找回喚起

你小時候回憶的味道!

剛端上來就聞到一股誘人的香味,讓人忍不住吸了一口氣。老闆會提醒你要馬上拌勻,這樣才能第一時間品嘗到蔥油拌麵的精髓!

被炸過的蔥金黃酥脆,混合著蔥油拌在一起,麵條馬上就裹上了一層好看的顏色,香氣四溢!而且完全不顯油膩。

麵條吃起來綿軟紮實,每一口都有蔥香!還帶著微微的甜味兒,讓人回味無窮,仿佛又回到了十幾年前的那個下午。

不敢相信這碗面才8塊錢,真的很良心了!如果覺得一碗蔥油拌麵不過癮,那就加自己喜歡的澆頭,滿心都是歡喜!

沒有臺式滷肉飯那麼鹹,這裡的滷肉飯很符合南方人的口味。端上來很大一碗,一個人吃已經足夠。

上面覆蓋了滿滿一層肉,混搭著菌菇,醬汁濃稠適中,和飯拌在一起恰到好處!半個滷蛋乖乖的躺在碗邊,等著你來大飽口福。

拌好之後吃一口,可以感受到綻放在舌尖的軟糯香甜,真的很嗲!

一如腸面深似海,自從get到大腸面的美妙之後就再也停不下來!喜歡大腸面的朋友一定要點,絕對會給你驚喜!

大腸澆頭和面是分開放的,看起來乾淨清爽。選取的大腸不是圈子那種直腸頭部位,而是偏上的,脂肪更少,口感不膩有嚼勁。

和青椒洋蔥一起爆炒再適合不過,濃油赤醬,沒有任何異味,十足本幫滋味!再吃一口麵條,最簡單的幸福不過如此。

炸豬排

炸豬排這個名字本身就很誘人,是傳統麵館必不可少的一樣食物。這裡的炸豬排很大一份,在端上來之前就已經澆過醬汁,帶著微微酸甜的口感。

一口咬下去,酥脆無比。混和著醬汁有一種神奇的味道,待回過神來的時候哦還想再來一口。裡面的肉也很緊實,可以說是很喜歡了!

素雞

主食已經登場了,配菜卻也不容小覷。這裡的澆頭和配菜種類很多,素雞的點單率算比較高的。別看這麼一塊小小的素雞,要想做的好吃卻也需要一定的水平。

這裡2塊錢一份的素雞吃起來韌性十足,吸滿醬汁,十分入味。是吃麵條的黃金搭檔!

辣醬

辣醬也是上海人家裡都會做的一道菜。肉丁豆乾和筍丁,這三樣是標配。最簡單的食材卻能吃出記憶裡的味道。

無論是加在麵條裡還是單獨吃,都很合適。

一到飯點,食客就陸陸續續來了,有時候座位不夠還需要和別人拼桌。但是誰在乎呢?在遇到自己喜歡的食物的那一刻,所有的人都可以成為朋友。

在這裡,人們交談的都是一些最真實的日常。是一天裡為數不多最放鬆的時刻。

有時候我一直在想如何定義幸福,幸福可能是在吃飯的時候加一份自己喜歡的配菜。

幸福也可能是在某個閒散的中午,悄悄鑽進這裡吃麵,忘記了外界的一切。

相關焦點

  • 永嘉路這家街坊麵館,正宗老上海味道吃過難忘!上海麵館吃評46期
    又到了毛哥上海經典美食故事的時間啦!好幾天沒有更新咱們上海的經典麵館專題了,讓好些粉絲朋友都等急啦,毛哥這就來了!這次要和大家說的這家麵館,在永嘉路和襄陽南路交界地方,也是一家很做了挺長時間的街坊麵館,非常地道的老上海味道,讓我們一起來這家「319麵館」嘗嘗!
  • 黃浦這家二十年老麵館,老上海師傅主理味道果然嗲!上海麵館42期
    這次還是繼續待大家一起探索上海的經過點麵館,今天說的這家麵館在黃浦黃陂南路開了二十多年了,每次路過都要排隊,上海老師傅主理的味道是真的很地道。趕緊一起來這家「大時代美食麵館」嘗嘗!醬爆腰花面傳統的本幫澆頭,少不了這道醬爆腰花!端上來這成色就把毛哥驚豔到了!
  • 這三碗上海本幫面,當地人從小吃到大,是老上海的味道
    上海的美食其實有非常多,但是今天我們著重來講一講上海的麵食,不少人覺得上海吃米飯比較多,但是說實話,上海的麵館確實也不少,而最近我跟朋友來到上海遊玩的時候,發現上海有三家麵館特別的有名,幾乎每一款攻略上面都有這三家麵館的存在,那麼今天我們就要帶大家來探秘這三家麵館到底有多好吃?
  • 老上海記憶中 味道最嗲的10款本幫面
    在上海,吃麵無疑是最過癮的,辣肉麵、大腸面、黃魚面、燜肉麵……眾多的澆頭,好吃的面種,隱藏在一個個普通的本幫麵館。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上海灘最好吃的十款本幫面。(文章來源:發現上海)  1、辣肉麵  上海人雖然不好辣,但又離不開辣,本幫面裡屈指可數的辣味就是辣肉麵。辣肉麵的澆頭很有講究,除了肉丁以外,一般配有土豆丁、豆腐乾丁、筍丁,而辣肉必須要一粒粒的,辣味中帶著甜度,麵湯則帶著絲絲的醬油味。
  • 鎮江人氣老麵館,開在偏僻的小胡同裡,30多年的老味道,回頭客多
    鎮江的鍋蓋面全國都非常有名,有人說到了鎮江不吃鍋蓋面,算白來了。鎮江街頭巷尾,到處都是做鍋蓋面的麵館,而做的最好吃的就是這家名叫大華麵館,他家排隊的隊伍很長,可以說非常的壯觀。大華麵館是鎮江人氣老麵館,開在一個很偏僻的小胡同裡,外地人一般都是打車來這裡要靠自己找,還真是很難找,這家不起眼的小蒼蠅館子已經開了30多年了,周圍的鄰居也跟著吃了30多年,有鄰居說他家面的味道是30多年的老味道,因此回頭客很多。
  • 上海「人氣最火爆」的餐廳,是老上海人最懷念的經典味道!
    努力帶你走進葛葛鏡頭裡的每一個故事……上海最為中國重要的經濟發展城市,地位有目共睹,今天咱們就來聊聊老上海的美食,對於這家餐廳,當地人稱它是記憶中老上海的味道,十分懷念。每天就餐的人「數不勝數」,非常受歡迎,這家餐廳就是「長壽粗麵館」!
  • 舌尖上的上海記憶,《上海老味道續集》新書首發
    8月4日下午,《上海老味道續集》新書首發式在豫園海上梨園舉行。發布會上,滬上知名作家、美食家、本書作者沈嘉祿先生用簡單質樸的語言向讀者們介紹道自己創作的初心:「這是一次尋根,一次致敬,一次匯報。」沿襲前作的風格,《上海老味道續集》中選取了知名老上海風味小吃、平民菜餚、時令美食和本幫菜點進行梳理和總結,其中也包括了豫園的多家餐飲名店。
  • 上海麵館75期:周東路二十年本幫麵館,大肉大腸面是地道上海味
    這次毛哥走的稍微遠了一些,來到浦東周浦這塊兒,聽朋友介紹這裡有一些開了二十多年的麵館非常不錯,尤其是大肉和大腸都是地道的老上海味道,毛哥去吃了幾次之後覺得味道真的非常好,就讓我們一起來周東路391號這家「永泰麵館」嘗嘗!
  • 鄭州街邊的4家老式炒麵館,每一家都充滿老鄭州味道,滿滿的回憶
    製作炒麵時,先將面放入油鍋一炸,再佐以蔥花、蒜苗、香菇、青菜炒制,最後再加高湯焐一下燜一下即可,其色澤金黃,芳香美味,深受人們喜愛。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找出了四家鄭州街邊的炒麵館,正宗的河南味道,來看看你都吃過哪家吧!1 大林炒麵館這是一家老式炒麵館,愛吃炒麵的人對這家永慶路上的大林炒麵館應該都不太陌生。
  • 定中街這家麵館老餮開的雙溝胡辣湯,跑空三次才吃到
    到了冬天,總會有人偏愛些湯湯水水,一口溫熱的粥湯,直直暖到心坎。若是辛辣鹹香的胡辣湯就更好了,下肚燥熱提神醒腦。在襄陽,胡辣湯分為兩派。雖然牛肉麵和胡辣湯是有很大不同,但味道的關鍵都在一鍋湯裡。店裡的湯底都是大料熬煮,經得住存放,不斷續料,越煮越香。每到下午四五點,路過門口都會被這股香氣迷的丟了魂。牛油。
  • 新店老味道,上海老飯店新店入駐南翔印象城
    因此,每每提起上海老飯店,許多人的腦海裡就會不禁浮現出許許多多的本幫味道:用超過8種食材製成的金牌八寶鴨,每年只有秋冬才能品嘗的「中國鵝肝」青魚禿肺,享有「天下第一參」美譽的蝦籽大烏參,脆到連殼都可以吃下去的油爆蝦,以及被《舌尖上的中國2》拍攝的「刀功巔峰」扣三絲……這些本幫菜餚不只是上海老飯店店裡的招牌,更是上海人餐桌上的「常客」。如今,這些本幫味道跨越20多公裡,從百年豫園來到了千年南翔。
  • 2017老上海炸豬排終極測評,上海小囡記憶裡的老式炸豬排在這裡!
    只要你生活在上海很難不被這塊金黃誘人的豬排吸引相比日式炸豬排老上海炸豬排吃起來更多了一份情懷為了找到那塊老上海傳承到現在的經典美味我們挑選出網上呼聲最高的幾家炸豬排深入到魔都大街小巷,實地走訪只為告訴你哪些值得一吃- 關於炸豬排的歷史 -170多年前
  • 鄭州老字號麵館,30多年的老味道,每到飯點,店裡人多得像菜市場
    鄭州美食眾多,多以麵食為主,河南燴麵,燜餅,油饃頭,炒涼粉等等,在這眾多的美味的麵食中,楊記拉麵館裡的拉麵脫穎而出,30多年一直是鄭州人喜歡的老味道,他家的生意特別好,每到飯點,店裡人多得就像菜市場一樣。
  • 《老上海炸豬排》終極測評 記憶裡的老式炸豬排都在這
    再配上一口餛飩,人生不能更幸福了!地址:黃家闕路109號「心樂麵館」只賣地道的老上海麵條綜合評分:4.3分營業時間:11:00-14:00;16:00-03:00價格:18元/份重量:195g厚度:0.6cm據說每一塊豬排都經過提前醃製,炸之前裹上麵漿和麵包糠,色澤金黃誘人,端上來還插了一根帶樂字LOGO的牙籤,配上一碟辣醬油,相當考究。
  • 南京吃貨私藏的12家老麵館,有人一吃就是30年!
    每到中午排隊的人特別多,但其實他們家一大早6點半就開門營業了,完全可以不排隊的安安心心吃頓早飯~和南京絕大多數的網紅麵館不一樣的是項記麵館的面要數湯底最誘人,熬製的湯底加了牛油,醇香濃厚,到店裡必須點上一碗老頭面。
  • 追溯老上海風情 上海老家具收藏的那個味道[圖]
    記者採訪了專業人士,一探古舊家具的「廬山真面目」。    老家具·老味道  細品那些或古意盎然,或洋味十足的中西老家具,撫摸著手中的鳥籠、留聲機、銅鏡、還有那刻滿「福」「祿」「壽」的椅背,我們似乎真的穿越時空回到了老時光,在另一個空間裡感受到一份悠閒、安逸,追尋到一份繁華和寧靜……     上海老家具收藏的就是那個味道
  • 上海吃客:30家本幫小麵館,光念面的名字就饞得我唾水嗒嗒滴
    顯眼的地方掛著「老滄浪亭何師傅主理」,老滄浪亭的招牌自不用說,就連電視劇也來這裡取過景。都是現炒的澆頭,單點和雙拼都可以。蔥油拌麵和炸豬排是店裡的人氣王,每一根面都吸飽了湯汁,配上脆而焦香的蔥,微鹹帶甜。魚香肉絲的味道也是濃的化不開,每次去都必點!
  • 一校一品:上海老味道進民立
    12月8日是上海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30周年紀念日,陝西北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展示諮詢中心和上海市民立中學聯合啟動「老上海味道」主題文化體驗活動,圍繞陝西北路中國歷史文化名街的衣食住行,介紹韻味深遠的海派文化生活,讓學生邊看邊玩邊體驗,共同體味上海的城市記憶。上午9:30,「老上海味道」進學校主題文化體驗活動啟動儀式在威海路681號民立中學殷夫廣場隆重舉行。
  • 上海一家24小時麵館,招牌黃魚煨面很有名氣,味道「頂特勒」!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而在上海也是如此,據說在上海十家餐館裡就有一家麵館,不得不說,上海人真的太愛傳統麵條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在上海歷史悠久的弄堂裡,就藏著一家很有名氣的麵館,一碗黃魚煨面就做得很好了,深受上海人的喜歡,這就是頂特勒額味道。
  • 老上海這條巷子吃一個月早點都不帶重樣的,不要再去城隍廟了
    哈靈麵館哈靈麵館是一家網紅麵館了,以牛蛙面為賣點。曾經有朋友看到我的朋友圈,煞是眼紅,說自己去上海時沒找到這家店太遺憾了。牛蛙面,一碗31元。牛蛙面果然牛蛙肉多的感動到淚流,面很筋鬥,湯頭略甜,牛蛙很嫩白,口感很贊,不愧是招牌面。鱔絲面,一碗2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