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體牽動人大代表關注:有溫度的關愛讓他們生活得更好

2021-01-16 信網

信網1月13日訊 每年的兩會之所以會受到諸多的關注,是因為這場會議關乎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的規劃發展、區域的定位建設、產業的興旺升級、項目的落地推進……有太多太多的話題被放大、被深剖,進而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但兩會上討論的也並不只有這些「大事」,在人大代表的眼中,任何一個人或者一個群體都牽動著他們的關注——而這些特殊的群體,則更加需要有溫度的關注和關愛。

打開殘疾人出門通路 讓「無障礙」從規劃設計到實際落實

除去青島市人大代表這個身份,王文華最被人熟悉的身份是即墨區國立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最開始,王文華做的只是職業介紹,每天幫不同的人找工作;後來她將社會服務工作拓展居家服務,還成立了助殘服務中心。從那時開始,王文華在工作中就接觸到了不少殘疾人——看到他們經過培訓獲得了工作技能,生活有了改善時,王文華會由衷的高興;當發現他們的生活中仍舊存在一些不便之處時,王文華就更加希望全社會對殘疾人的關注和關愛再多一點、再細緻一點。

「今年我提了一個關於完善無障礙設施,為殘疾人出行提供便利的建議。近年來青島在保障殘疾人權益,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方面出臺了不少優惠政策,也有越來越多的殘疾人走出家門,參與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但我發現殘疾人出行的便利性還不夠,只有出行的障礙沒了,才能讓他們更加積極地走出家門,去爭取更好的生活。」王文華注意到,一些下肢殘疾的殘疾人出門需要駕駛殘疾車,等他們到了目的地則需要換成輪椅或者拐杖,這就要求比較大的進出空間。而現在很多公共場所並沒有劃定專門的停車位甚至還禁止殘疾車進入,導致殘疾人停車一位難求。

除了殘疾人停車難的問題,王文華也提到了殘疾人綠色通道少、盲道和無障礙設施被佔用的情況,「其實我們國家的殘疾人保障法裡已經明確提到了,要求公共場所要為殘疾人提供優先服務和輔助性服務。但現在僅在火車站等少數公共服務窗口設立了殘疾人綠色通道或者優先窗口,這是遠遠不夠的。」

要暢通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的通路,讓無障礙設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是重要一環。王文華建議青島採取引進無障礙公交車、嚴格無障礙停車場建設標準、設置殘疾人優先窗口或綠色通道等方式,真正讓各種無障礙設施從規劃和要求中落地到實際生活中。同時,為了避免無障礙設施被佔用的情況,還要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公益宣傳,提高市民自覺維護無障礙設施的自覺性,對佔用盲道、阻礙無障礙通道等行為進行處罰。

孤貧失依兒童也該有快樂童年 生活保障和心靈關愛都不能少

作為平度市司法局三級調研員,劉成愛在工作中接觸到了一些特殊的孩子。他們年齡不大,但卻見不到父母雙親;他們原本應該擁有與同伴一起玩樂的童年,但實際卻是經常一個人獨處,自卑自閉代替了該有的無憂無慮。孤貧失依兒童,他們因為父母至少一方服刑或者遇害而失去了至親的照顧,如何讓這些孩子也健康快樂的成長,是青島市人大代表劉成愛一直關注的問題。

「要幫助這些孩子逐漸從小家庭裡走出來,感受他人的關懷與愛意,更好地融入社會大家庭,讓他們也立志向、築夢想。」劉成愛說,以平度市為例,目前7-14歲的失依兒童約有100人,加上學齡前和14-16歲的,人數估計會增加到200人左右。而要幫助這些孩子,做好他們日常基本生活的保障是十分重要的,在此基礎上對他們的心靈關愛也同樣不能缺失,「如果一個孩子長期缺少關愛和溝通,特別是在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形成時期缺乏引導、陪伴和鼓勵,很容易造成偏激、孤僻等性格和習慣問題。」

劉成愛認為,要幫助孤貧失依兒童,首先要完成摸底排查,建立孤貧失依兒童的檔案臺帳。在了解了孩子的信息後,要由專門的機構牽頭,在政策、經費、物資等多方面予以支持,並逐步形成多個職能部門協作的聯合救助格局,在生活救助、入學、醫療保險等方面提供福利幫助。

在保障孩子日常生活的同時,劉成愛建議進一步完善失依兒童救助的社會參與機制,發揮傳統文化團體、志願者以及社會力量參與,形成「社會救助一條龍」,開張多形式、全方位的關愛活動,「還可以組織失依兒童參與義工活動,讓他們在接受社會關愛的同時,也學會去關愛他們、回報社會。」

關注阿爾茲海默症患者 從預防到救治要一環不落

從容易忘事到失去照顧自己的能力,上了年紀卻變成小孩的他們,是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這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呈現發病率、病死率、致殘率高,而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低的「三高三低」現象。青島市市立醫院副總院長、腦科中心主任譚蘭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阿爾茨海默症的患者,她從心底裡希望這些老人的日子能過的好一些、更好一些。而在2021年的青島兩會上,青島市人大代表譚蘭將對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寫成了建議,也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

「在中國,阿爾茲海默症的患病人數是非常龐大的,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中痴呆平均患病率達6.04%,患病人數約為1507萬。因為現在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所以對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期發現和早期預防是非常重要的。」譚蘭認為,社區醫生是居民特別是老年居民糾正的第一道關口,加強社區醫生對阿爾茲海默症識別和預防的知識體系培訓是十分必要的,這樣才能實現對這一疾病的早發現、早預防和早管理。

除了社區醫生這道關口,譚蘭也建議開展大規模的阿爾茲海默症患病人群和高危人群的篩查隨訪,建立社區檢測系統,繪製阿爾茲海默症風險因素和防治靶點譜系,構建具有本市特色的風險預測模型,這對於完善青島市阿爾茲海默症管理體系和降低疾病發生率也具有積極意義。

早發現和早預防是為了儘可能將疾病攔在身體之外,而對已經患病的老人來說,日常照料是保證他們生活質量的關鍵。「阿爾茲海默症是一種進行性發展的腦疾病,從臨床發病到死亡遷延數年甚至十餘年,患者的病情進展、藥物花費以及護理的高需求也還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題目。」譚蘭建議將阿爾茲海默症的治療納入醫保體系,進而減輕患者家庭的經濟負擔,同時也要開展對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照料者的心理諮詢和社區幫扶,降低照料者的心理負擔,及時疏導情緒,可以避免抑鬱焦慮等不良情緒的發生。 信網首席記者 於曉

[來源:

信網

編輯:亞麥]

相關焦點

  • 留守兒童是個特殊的群體,是一個急需關注的群體,請關愛留守孩子
    留守兒童是個特殊的群體,隨著社會的發展,他們越來越多地進入大眾的視線,越來越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弦。孩子本來應該和父母在一起,在父母的關愛和呵護下快樂健康地成長,可是留守兒童卻無緣這樣的機會,常常被安置在一個「偏僻」的角落裡。最初,"留守兒童」概念的提出是針對在出國潮中被留在國內由祖父母撫養的兒童而定義的。
  • 莒縣安莊鎮中心小學:「五心暖人心」關愛特殊群體學生
    大眾網·海報新聞通訊員 朱秀香 日照報導  為更好地關注特殊學生群體,構建和諧校園,莒縣安莊中心小學多措並舉,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以「獻愛心、多關心、換真心、給決心、樹信心」的「五心」教育為方針,通過思想上引導、學業上輔導、心理上疏導、生活上指導,引領學生健康成長。
  • 興文落實關愛政策,織牢特殊困難群體生活保障網
    興文落實關愛政策,織牢特殊困難群體生活保障網 2020-10-17 14:5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彬州市:疫情期間關愛特殊群體學生
    (徐 穎 鄭文莉)疫情防控期間,彬州市嚴格落實中省市「停課不停學」相關要求,加強對一線防疫工作者子女、復工復產家庭留守兒童、貧困戶子女等特殊群體學生的關愛,不斷凝聚「全民抗疫、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一是用心摸排,表達關心。
  • 99公益日特別行動:千份「愛心月餅」關愛特殊群體
    新安晚報 安徽網訊 點點愛心,傳遞溫暖,關注公益,攜愛前行。明天,一年一度的「99公益日」即將到來,新安晚報、安徽網將聯合安徽省愛心慈善救助基金會、合肥天使兒童醫院,共同開展「99公益日」特別行動——千份愛心月餅,關愛特殊群體。
  • 情系特殊生,家訪送溫暖——城關初中關愛特殊群體學生紀實
    為進一步加強對孤兒、單親等特殊群體學生關愛保護工作,營造健康、快樂、平等、和諧的生活學習環境,維護廣大未成年人合法權益,讓他們同在一片藍天下,共沐陽光雨露,健康成長。2020年冬季,城關初中開展關愛特殊群體學生——「情系特殊生,家訪送溫暖」活動,並順利完成。
  • 宜城市教育局:關愛疫情防控期間特殊學生群體,幫扶工作在行動
    在2月10日開展網絡課堂教學以來的兩個月的時間裡,宜城市教育系統已經開展了三次疫情防控期間特殊學生群體的關愛幫扶工作。02今年3月5日和3月26日,全市教育系統先後兩次開展了對全市中小學家庭貧困學生、殘疾兒童、孤兒、重病學生、留守兒童、監護缺失兒童(含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等特殊學生群體進行全面摸底排查,共排查出3204名特殊群體學生,實現了「全方位、無遺漏、無死角」的特殊學生關愛幫扶目標。
  • 關愛特殊群體學生 保障線上教育順利進行
    根據安徽省統一部署,自3月2日以來,我市中小學校正式啟動線上教學課程,我市各地各部門密切關注貧困學子、留守兒童等重點人群線上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確保特殊群體學生一個不落,切實保障線上教育公平性。點擊視頻了解詳情3月2日起,貴池區75所中小學校正式啟動線上教學課程。
  • 關愛特殊群體 做好法律服務 宜昌市司法局出臺八條便民措施
    (通訊員李文彬)近日,宜昌市司法局出臺了進一步服務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八條便民服務措施,切實為包括老年人在內的特殊群體提供更周全、更直接、更貼心、更溫馨的公共法律服務。「智慧+關愛」,辦事更便利、方式更靈活。
  • 《我的一級兄弟》:當我們遇到弱勢群體時,要給予他們關愛和幫助
    我們要感受到這些弱勢群體生活的困難和艱辛,正視他們的不易和頑強,真正地理解和尊重弱勢群體,讓他們更好地融入到社會中。就像片中的東久,他雖然智商有缺陷,但卻在大家的幫助和尊重下,參加了遊泳比賽並取得了冠軍。所以,我們不要認為自己所能做的有限。
  • 關愛特殊學生,守護心靈健康
    ——銅仁市壩黃逸夫中學教師們關心關愛特殊群體學生因為學生家庭、心理、學習各方面原因,學校會有一群特殊學生,他們可能是單親(孤兒),也可能是性格孤僻內心、成績落後、生活困難、心裡障礙、沉溺遊戲、行為異常等,甚至包括父母都沒在身邊的留守兒童。
  • 家庭教育地圖 關注特殊家庭群體(圖)
    江蘇教育新聞網訊(通訊員 莫苑)近日,在揚州邗江區教育局「有話好好說」溝通交流月活動中,揚大教科院附屬楊廟小學的老師們為加強對學生家庭情況的了解,通過家訪、電訪、面談、問卷等多種形式了解特殊家庭群體,尤其是二胎家庭、離異家庭、留守兒童家庭等。
  • 全國人大代表馮燕:關注民生事履職有溫度
    一年來,全國人大代表馮燕的履職之路奔波而充實。「作為一名僑界人大代表,我有責任認真學習並傳達貫徹落實好每一次全國人大會議精神。每年『兩會』後,我都會盡心盡力履行職責。」馮燕語氣堅定。在企業內部,馮燕結合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政策,查找企業發展短板,力爭企業通過轉型發展多提供就業崗位。「我們企業還主動積極參與到扶貧攻堅任務中,擔當企業社會責任,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
  • 關愛特殊兒童 讓愛灑滿人間
    本網訊(文/圖 朱玉生 翁祖青)12日上午,泌陽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馬建攜特教教務組成員一行來到古井貢酒泌陽總經銷表達真摯謝意,並贈送「關愛特殊兒童 讓愛灑滿人間」的牌匾。古井貢酒泌陽總經銷、江南公社負責人劉天中熱情地接過了牌匾,並表示將繼續發揚關注慈善事業的優良傳統,盡綿薄之力關注我縣特殊兒童的成長,踐行社會責任。
  • 今天,這個特殊群體應得到關注和尊重!
    今天,是國際殘疾人日 人民網、新華社等國內多家媒體 關注殘疾人這個特殊群體 他們的工作與生活往往不容易 但是,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 追夢路上
  • 無障礙設施,讓特殊群體生活更方便
    方便衛生的無障礙專用公廁、筆直規範的盲道、殘疾人專用坡道……這些都是為特殊人群設置的無障礙設施。在我市,這些無障礙設施讓需要的人實現了無障礙生活。近日,記者走訪了市區多個公共場所,發現無障礙設施設置較以前貼心了許多。
  • 關愛社會弱勢群體 大王安託在行動
    此次活動由大王(南通)公司及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協同舉辦,目的是呼籲社會關注殘疾人這一特殊困難的弱勢群體。以宣揚人道主義為宗旨的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在80年代初期成立後建立了康復中心(即現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北京博愛醫院)。
  • 李屯鎮開展關愛特殊困難學生「春雨計劃」
    ,深入開展關愛特殊困難學生「春雨計劃」,讓他們居家的日子裡也能感受到來自政府、學校的溫暖和社會的關懷。同時,多方溝通,弄清關愛學生實際需求,充分利用在線語音、視頻等形式(不進行聚集性活動,減少面對面幫扶指導),有針對性地提供情感撫慰、心理疏導、課業輔導、生活指導和疫病防控知識宣傳教育等幫助。通過微信群、QQ群等途徑聯繫家長重視和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對子女的教育,明確家庭教育的職責和監護人責任,取得家長的理解和配合,共同營造有利於這一特殊群體成長的社會環境,推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關愛網絡。
  • 同步手語翻譯服務覆蓋千萬人 全國人大代表石慧芬建議提高手語視頻...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王曉慧 兩會報導細節源於真情,手語傳遞關愛。此舉一度引起海內外聾人朋友的關注,他們紛紛豎起大拇指誇獎黨和政府為聾人朋友做了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戰疫鬥爭如此緊張的時刻,仍不忘保障聾人的權利,讓殘疾人再次感受到了大愛的溫度。不過,在感受到溫暖的同時,若能完善一些地方,效果會更好。」
  • 上饒信州區人大代表走進秦峰鎮欣欣幼兒園(多圖)
    上饒信州區人大代表走進秦峰鎮欣欣幼兒園上饒信州區人大代表走進秦峰鎮欣欣幼兒園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黃才容報導:近日,上饒市信州區人大代表陳波松一行專程來到信州區秦峰鎮欣欣幼兒園看望留守兒童,並他們送去了玩具和書籍及助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