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特殊群體 做好法律服務 宜昌市司法局出臺八條便民措施

2020-12-20 宜昌微城事

(通訊員李文彬)近日,宜昌市司法局出臺了進一步服務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八條便民服務措施,切實為包括老年人在內的特殊群體提供更周全、更直接、更貼心、更溫馨的公共法律服務。

「智慧+關愛」,辦事更便利、方式更靈活。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際情況,組織各法律服務場所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需要核驗健康碼而老年人等特殊群體不會操作或者無法提供的,由工作人員協助操作或者線下核驗,不得因無碼不讓老年人等特殊群體進入。涉及收費的法律服務機構,採取線上線下多種收費方式,供老年人等特殊群體選擇,不得拒收現金,加強服務引導,協助老年人線上收費操作,實現收費最多跑一次。

下一步,全市司法行政系統將在原有服務基礎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落實好便民服務措施,服務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無障礙、不折騰」,跨越「數字鴻溝」,盡顯宜昌公共法律服務效率和溫度。

【來源:三峽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全力推進便民工程臨汾市提前完成免費法律諮詢任務
    本報訊(記者 袁慧芳 通訊員 王慧 武曉榮)今年以來,臨汾市司法局大力實施免費法律諮詢便民工程,全力滿足人民群眾的法律服務需求,切實保證了法律諮詢與法律業務辦理的精準有效銜接。截止9月初,全市共完成免費法律諮詢任務37299人次,提前4個月超額完成全年任務,並在省級平臺考核中取得了諮詢群眾滿意度達100%的好成績。
  • 打造賀州便民法律服務圈,我們這樣做!
    強隊伍出政策 推動法律建設近年來,市司法局全面加強我市法律服務隊伍建設,實現公共法律服務提供主體和提供方式的多元發展,為更好地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奠定了基礎。《2020—2022年賀州市公共法律體系建設的指標》,對統籌城鄉、區域法律服務資源,明確各級各部門各階段的責任分工、工作標準和措施,推動全市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產生了積極作用。
  • 寧夏公安推出15條便民利企措施 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12月17日,記者從自治區公安廳召開的《寧夏公安機關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便民利企15項措施》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此次推出的15項措施涉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助力高質量發展、防範新型違法犯罪和行政審批便民化4個方面。
  • 寧夏公安推出15條便民利企措施
    寧夏公安推出15條便民利企措施 發布時間:2020-12-17 20:00 星期四 來源:法治日報——法制網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申東 12月17日,記者從自寧夏公安廳召開的《寧夏公安機關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便民利企
  • 安徽出臺22條便民利民措施 在網上可繳交通違法罰款
    安徽出臺22條便民利民措施 在網上可繳交通違法罰款 資訊標籤: 安徽 便民利民措施 網上可繳交通違法罰款
  • ​平邑縣司法局開展重陽節「關愛老年人 法律服務助力脫貧攻堅」活動
    為進一步營造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充分發揮公共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的職能作用,落實「敬老月」工作部署,近日,平邑縣司法局以「關愛老年人,法律服務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組織村(社區)法律顧問在全縣14個鎮街同步開展為期一周的2020年重陽節「關愛老年人,法律服務助力脫貧攻堅」活動。
  • 這裡有公共法律服務「南昌模式」
    近年來,江西南昌市司法局積極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建設、優化服務方式、狠抓制度規範,全市公共法律服務網絡進一步健全、服務領域進一步擴大、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南昌掌上「12348」公共法律服務城市服務號,為群眾免費提供線上諮詢、辦理有關法律事項,實現法律服務「掌上辦」「指尖辦」。——「三臺融合」。出臺《南昌市公共法律服務「三臺融合」實施方案》,市縣鄉三級實體平臺全部配齊群眾滿意度評價器、身份證讀卡器和高拍儀,將現場服務、線上服務、網上服務有機結合起來,打通了法律服務「最後一公裡」。
  • 陝西出臺30條便民措施:夫妻投靠落戶限制取消
    同日其他媒體報導:陝西出臺30條便民利民措施包括戶籍、交管等本報訊(記者 楊明) 如果材料齊全,一小時就能完成遷戶口;夫妻投靠落戶不再限制年齡;大專以上畢業生只要有勞動合同即可落戶……昨日,省公安廳推出30項便民利民措施,涵蓋戶籍、交通、消防、出入境等方面,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
  • 五原縣司法局做好法律服務優化營商環境
    9月17日上午,五原縣司法局組織普法志願者、法律援助工作者、律師、公證員在隆華超市廣場開展「做好法律服務,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諮詢宣傳活動。活動中,通過播放普法視頻、現場宣講諮詢、發放宣傳資料、普法圍裙、手提環保袋等方式,向過往群眾發放《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憲法》、《民法典》和《法律援助條例
  • 拉薩市司法局法援中心「十條措施」為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農民工追索報酬糾紛「綠色通道」開通
    10月15日,拉薩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以下簡稱「法律援助中心」)圍繞年底農民工追討欠薪類援助案件集中高發時段,啟動了「十條措施」為農民工申請法律援助,開通「綠色通道」,本著以化解勞動報酬糾紛,保障農民工工資為重點
  • 便民恵企 內蒙古公安廳出臺「二十六條措施」
    12月14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優化營商環境便民惠企二十六條措施》(以下簡稱「二十六條措施」),最大限度方便群眾、企業幹事創業。「二十六條措施」將於2021年1月1日在全區全面推行實施。
  • 小小法律服務便民卡 開啟司法便民「直通車」
    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個人權益被侵害卻不知如何維權,鄰裡發生矛盾不知如何處理,遇到法律問題不知向誰諮詢。此時,如若當事人沒有明確的訴訟渠道,不懂如何依法維權,遇到問題首先想到的是上訪,以為只要上訪,所有事情就能快速解決,而不知道通過不同的法律途徑來解決。
  • 【聚焦】福州市出臺法律服務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
    ,福州市司法局依據律師、公證、司法鑑定、基層法律服務行業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福州市社會信用管理辦法》《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福州市信用紅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等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結合福州市法律服務行業管理實際,出臺
  • 蕪湖市司法局持續做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
    制定《2020年蕪湖市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清單,建立月督查、月調度、月通報機制,壓緊壓實責任,力求做到任務完成率、經費使用率、案件質量率三個100%,著力提升法律援助案件優良率和群眾知曉率、首選率、滿意率。2020年,全市法律援助案件任務為4078件,截至8月底,受理3477件,佔全年任務的85.3%,結案2304件,結案率66.2%。接待法律諮詢12676人次。
  • 果洛出臺無戶口人員落戶便民措施
    為認真貫徹落實公安部《關於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精神及省公安廳「放管服」改革便民利民措施,徹底解決果洛州無戶口人員落戶難的歷史遺留問題。近日,果洛州公安局在廣泛徵求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結合牧區實際制定出臺了《果洛州無戶口人員落戶便民措施》。
  • 【司法之窗】寶山區司法局組織開展「法律援助惠民生·關愛老年人」活動
    為紮實做好「法律援助惠民生·關愛老年人」系列活動,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11月5日,寶山區司法局在我區八一廣場開展了以「法律援助惠民生·關愛老年人」為主題的法律宣傳活動。活動現場,工作人員為老年人發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合法權益保障法》、《繼承法》、法律宣傳手冊等宣傳資料,向老人們講解了贍養、遺贈撫養協議、遺囑和法律繼承等與老年人息息相關的法律知識,現場解答了老年人的法律困惑。
  • 聚焦 | 福州市出臺法律服務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
    ,持續推進法律服務行業誠信建設,近日,福州市司法局依據律師、公證、司法鑑定、基層法律服務行業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規章和《福州市社會信用管理辦法》《福州市公共信用信息管理暫行辦法》《福州市信用紅黑名單管理暫行辦法》等信用體系建設相關政府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結合福州市法律服務行業管理實際,出臺《福州市法律服務行業信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
  • 晉中市全力推進免費法律諮詢便民工程獲點讚
    為確保將好事辦好、實事辦實,晉中市司法局黨組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將這一工作擺在全局重點工作之首,採取強有力措施,構築「三大支撐」,全力推進這一便民工程的實施。一是以組織隊伍為支撐,建立健全完整的免費法律諮詢組織隊伍體系。
  • 晉中市免費法律諮詢便民工程持續惠民
    打造公益「法律診所」,當好免費的「法律醫生」,為群眾解決法律難題。為了讓群眾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公益法律服務,切實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年以來,晉中市司法局持續推動免費法律諮詢便民工程,以期打通法律服務群眾的「最後一米」。
  • 防疫進行時丨杭州市民政局出臺關心關愛疫情防控一線社工的「暖心...
    防疫進行時丨杭州市民政局出臺關心關愛疫情防控一線社工的「暖心八條」 2020-02-17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