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7納米以下晶片生產鋪路 超低溫溫控設備年內推向應用

2020-12-22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超低溫溫控設備年內推向應用

  集成電路是全球信息產業的基礎與核心,隨著集成電路工藝級別不斷提高,對生產環境溫度控制要求也越來越高。近日,記者在區內企業北京京儀自動化裝備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儀裝備」)了解到,其研發的-70攝氏度溫控設備可滿足7納米以下集成電路生產環境溫度,將於年內推向應用。

  集成電路生產線專用溫控技術需要攻克「精度」「速度」和「可靠性」等難點。其中控制溫度精度要達到誤差±0.1,集成電路生產設備一般是7×24小時運轉、365天持續生產,溫控設備需要持續運轉保障控制溫度,對可靠性要求較高。也因此,此前國內集成電路行業溫控設備主要依賴進口

  隨著經開區集成電路產業生態持續優化,不斷吸引行業企業在區內創立發展。2016年京儀裝備團隊受經開區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支持力度及國內領先的產業生態環境吸引,創立了北京京儀自動化裝備技術有限公司,研發溫控設備、廢氣處理設備、自動化生產設備等集成電路生產附屬設備,向區內中芯國際北方華創、燕東等集成電路企業供應,同時向國內知名集成電路企業供應。幾年來,京儀裝備以每年申請50多項專利的創新速度及技術儲備,研發的「半導體生產線專用溫控裝備」,改變了被動局面,填補國內集成電路溫控技術的空白。

  為了滿足集成電路企業研發產業化更先進工藝的集成電路產品的溫控需求,京儀裝備研發出了-70攝氏度的超低溫溫控設備。京儀裝備相關負責人說,隨著國內集成電路企業不斷取得新突破,先進工藝製程對超低溫溫控設備需求量會逐漸增長,京儀裝備研發的-70攝氏度溫控設備將於近期推向應用。

  據介紹,京儀裝備開發的集成電路專用溫控設備,近幾年來在12英寸集成電路生產線上的新增市場覆蓋率高達80%。未來將跟隨行業變化進行不斷創新溫控設備及技術,為集成電路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鋪路。也正是依託經開區的產業環境及企業技術儲備,創新開發了多種集成電路領域配套設備,推向行業中廣泛應用。京儀裝備制定了推進產值每年增長20%的目標,今年雖然發生了疫情,但京儀裝備產值依然大幅增長,上半年產值同比去年增長了50%。

(責任編輯:DF524)

相關焦點

  • 美國施壓,中芯國際遇阻7納米晶片
    美國商務部在禁令中還特別指出,10納米及以下半導體晶片生產所需的特定技術與設備將被直接拒絕出口,以防止此類關鍵的技術用於中國的軍民融合。中芯國際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晶片代工企業,也是中國大陸目前唯一正在研發7納米先進位造工藝的代工廠,美國制裁對其現有業務和未來研發造成什麼影響最令人關注。
  • 國產7納米晶片大邁進!中芯國際喜訊不斷,14納米良品率突破大關
    據管理部門透露,目前中芯國際14nm工藝晶片良品率已經達到行業標準,這意味著其生產的晶片良品率已經達到95%。迄今為止,14 nm工藝是晶片製造領域的一個分水嶺,掌握14 nm工藝節點的只有臺灣臺積電、美國英特爾、韓國三星。中芯國際的14納米工藝良品率已經達到了業界的生產水平,在全球代工廠的規模上僅次於臺積電。
  • Moderna疫苗儲存要求低,各國不用再瘋搶超低溫冷凍設備了?
    在早前輝瑞公司公布疫苗進展後,由於溫度要求嚴苛,美國各州開始恐慌性地搶購超低溫(ULT)冷凍設備,為大規模分發疫苗做準備。據路透社報導,這些特殊冰櫃的製造商預計,由於出現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預計交貨時間將延數月,零售價從5000美元到1.5萬美元不等。
  • 假如用回14納米的晶片,會比7納米的差多少?
    目前,中芯國際已經實現了14納米的晶片的量產,距離7納米還有較大的距離,這也使得網上出現一種疑問的聲音。如果是用回14納米的晶片,會比7納米的差多少呢?本文就簡單跟大家分享一下,兩種晶片規格的差距。首先,14納米的晶片和7納米,如果只用來看視頻,看圖片,拍照,其實兩者區別無法感受出來。但是,如果是運行大型遊戲,你會明顯感覺到7納米更加流暢,發熱量更低,電量消耗更小。尤其是一些老款手機,使用了兩三年之後,14納米會出現卡頓不流暢,7納米卻還是流暢平穩運行。
  • ZWK60KW溫控設備公司
    我們還經營生產熱處理溫控設備所需的配件及輔助產品;有專業的技術服務團隊,為用戶提供質量的售後服務!河北熱處理溫控設備熱處理溫控設備表面淬硬層可根據需要進行調整,易於控制。蘇州中駿電熱設備有限公司是專業生產電加熱器、溫控設備、焊條烘箱、焊劑烘箱、熱處理爐以及焊接輔助設備的廠家。
  • 盤點|國內能做零下70度超低溫冰櫃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那麼,在中國國內市場上,生產超低溫冰櫃的上市公司有哪些?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作出以下盤點。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盤點涉及的企業是直接生產超低溫冰櫃的生產商,不包括在冷鏈物流中使用這些產品的企業,也不包括做冷庫業務的企業;此外,此次盤點所涉及的超低溫冰櫃均為能夠提供零下70度及以下溫度的冰櫃,產品在此溫度線以上的低溫冰櫃生產企業不包含在內。
  • 巨·研究|雲數據中心建設維持高增長 溫控設備需求大幅提升
    根據賽迪顧問數據,2019年中國IDC數量大約有7.4萬個,約佔全球IDC總量的23%,IDC機架規模達到227萬架,在用IDC數量2213個。2019年,超大型、大型IDC數量佔比達到12.7%,規劃在建IDC數量320個,超大型、大型IDC數量佔比達到36.1%,我國在超大型資料庫方面仍有提升空間。
  • 量準納米光學晶片技術突破高端藥物篩選設備限制,價格降低十倍成為...
    近日,由量準(上海)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量準」)獨家引進美國最新納米光學晶片科技智慧財產權,結合自主研發的傳感器設計和納米製造專利技術,並且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生科院,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武漢光電工業技術研究院,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智能傳感技術研究所等國內產、學、研、醫行業多家單位共同參與研發,推出一款基於新型納米等離子光學傳感器(Nanoplasmonic Sensor
  • 北鬥系統使用的28納米是國內製造的?其晶片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上海微電子製造的製程工藝節點為28納米的DUV光刻機還沒有交付使用,而現在國產光刻機的最小製程為90納米,使用ASML光刻機的企業也擔心米國的制裁,為北鬥提供28納米製程工藝的晶片可能性也不高。那麼,北鬥28納米製程工藝的晶片也只有是立足於國內國內光刻機製造的。除了28納米製程工藝晶片已經量產之外,22納米製程工藝晶片也在研製之中。
  • 博通擴展與新思科技在7納米及5納米設計方面的合作
    加州山景城2020年4月23日 /美通社/ -- 重點: 新思科技為博通提供了優化的7納米設計流程和方法,使其能基於Fusion Design Platform進行大批量生產設計 一流的數字實現工具,包括Fusion Compiler
  • 走路為可穿戴設備充電!王中林院士披露納米材料神奇應用
    讓不可能變為可能,這就是身材微小但能量巨大的納米材料。心臟起搏器能靠呼吸驅動,可穿戴設備靠走路就能供電,就連降雨也能發電。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所長、院士王中林9月17日在中關村論壇「中國北歐可持續發展與創新論壇」上介紹,我國納米材料研發取得的新進展,將在物聯網時代得到廣泛應用。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37期:高通發布全球首個5納米5G晶片 終端...
    該晶片可涵蓋所有主要5G頻段與組合,包括使用分頻雙工(FDD)與分時多工(TDD)毫米波與sub-6頻段,能夠運用片段頻譜資產提升5G效能。高通表示,驍龍X60是全球第一個支援毫米波與sub-6聚合的基帶晶片,內建全球第一個5G FDD-TDD sub-6載波聚合解決方案。據悉,該數據機到天線的解決方案能夠實現最高達7.5Gbps的下載速度和最高達3Gbps的上傳速度。
  • 一則新消息傳來,蔣尚義就光刻機表態,事關國產5納米晶片
    華為事件成功引起了國內半導體產業,對晶片製造技術的重視、為了儘快擺脫晶片製造技術上的「僵局」,中科院白院長對外界宣布,將會布局光刻機等尖端製造技術領域,進行技術上的攻關。但在晶片的生產過程中,最關鍵的設備光刻機,目前國內依舊無法在短期內進行替代。
  • 「中國芯」正式破冰7納米晶片?美巨頭始料未及
    根據最新外媒報導,德國正式認清了自己的態度,其實一開始德國就沒有想過放棄華為設備進行5G網絡的建設,只是礙於來自美國的壓力,所以沒有像英國、法國一樣正式的對外高調宣布,也沒有強制性的要求本土運營商以最快的速度拆除華為設備,而是低調的對華為設備進行了安全性檢測,還在了解華為會繼續在法國建設為歐洲專攻的供應鏈工廠後,火速的授予了自己的5G訂單給華為,但是美依舊秉持著安全問題的態度
  • 李 李誕x王耀慶推薦,溫控發熱外套又升級了!1分鐘暖遍全身~誕x王耀慶推薦,溫控發熱外套又升級了!1分鐘暖遍全身~
    作為國內首個定位科技服裝的原創品牌,風謎fooxmet早在2017年就已經開始生產智能溫控系列外套了。如今不僅走過了4個春夏秋冬,智能溫控發熱外套更是升級到了4.0!當外界氣溫低於10度時一檔就足夠了;10度以下可以調到二檔;當溫度開始零下時,就可以調到最高溫度53℃,一秒發熱瞬間滿血復活~而這不大的控制器裡面有許多精密的晶片,讓每一檔的溫度都可以做精準,達到秒熱的效果,幾乎可以在啟動按鈕的3秒內就能讓你感覺到熱量。
  • 新概念溫控設備
    Profilux溫控2代是GHL推出的一款全新的溫控設備,兼備為魚缸加溫和降溫的功能。由於應用了最先進的佩蒂埃熱交換器,Profilux溫控2代個體小巧了許多,比起同代傳統的制冷機,它們的性能顯然優秀了許多。
  • 中科院造出最強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能生產10nm晶片! | 獵雲網
    就在昨天,經過7年由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承擔研究的「超分辨光刻裝備項目」正式在成都通過驗收,這是世界上首臺分辨力最高的紫外超分辨光刻裝備,能夠在365nm的波長下完成22nm工藝晶片的生產,還能通過多重曝光等手段實現10nm以下工藝的晶片生產。文章來源:智東西,作者:Lina、心緣。智東西11月30日消息,昨天,中國晶片產業取得了重大突破!
  • 中微5納米等離子體蝕刻機已用於臺積電產線
    7SREETC-電子工程專輯半導體設備的創新和進步,是實現這個萬億倍縮小的關鍵,在加工微觀結構上,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光刻機,還需要蝕刻機等各種設備。近日據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AMEC)發布的2019年度業績說明,國內設備廠商已經能夠生產高端刻蝕設備,其5納米刻蝕機已經批量生產,並用於臺積電的5納米生產線中。
  • 手機7納米的晶片,與14納米晶片相比,都有哪些明顯優勢呢?
    這幾年,晶片工藝製程開始騷動——正式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幾乎一年就會升級一次晶片工藝。所以,2019年下半年正式進入7納米時代。一些專業人士就曾強調,14納米工藝的晶片就已經夠用了。那晶片製造商們,為什麼還繼續向更小的工藝製程挺進呢?7納米相比於14納米的晶片,都有哪些優勢呢?
  • 7納米晶片是什麼概念?7納米一定比10納米強嗎?
    7納米(14納米,10納米),這是一個長度單位,但現在似乎在更多的時候,是作為晶片工藝的名稱為大家所知。比如14納米,10納米,7納米,甚至5納米。那麼,這數字越低,是否工藝就一定越好? 那我們就先要知道,這一數字什麼意思。 7納米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