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大約有多少個「正一品」的官職? 全國一共有七個

2021-03-05 精品文摘薈萃

「正一品」官職,在清朝的時候,屬於級別最高的官階。清朝官階分為九品十八級,每個官階中有正、從兩個級別。越往上的官階,官職數量越少。

到了正一品的時候,掰著手指頭算,全國也就六個。不過,這六個官職,除了少數幾個有實權的官職外。大部分都是榮譽稱號居多。或者死後追贈,或者職權有限。

第一類便是屬於榮譽稱號的正一品官職。這類官職叫:太師、太保、太傅。從地位上來說,這三個職位都位三公。最早的時候,太師是輔佐君王治理國家,總管王家事務的大臣。

太保監護國君,太傅是皇帝的老師。在三個實權在幾千年前設立之初,屬於非常有實權的官職。但是經過歷朝歷代的削弱,三公實權逐漸被其他官職替代,成為一種榮譽稱號。

不過,在清朝初期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比較厲害的大臣,可以得到實權的三公職位。順治皇帝時期,曾留下四位輔政大臣,幫助年幼的康熙皇帝,治理天下。

當時輔政大臣中的鈕祜祿·遏必隆就曾加封太師。地位非常高。但是,康熙親政,擒拿鰲拜後,遏必隆的太師官職就被撤銷了。三公職位至此以後,就基本成為一個虛銜,而且,都是死後追贈大臣時才會使用的官職。

第二類:大學士。清朝的時候,大學士有「三殿三閣」的說法,按照皇宮的布局,分為保和殿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文淵閣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大學士中,又有滿、漢大臣的區別。在順治、康熙時期,大學士中,滿族大學士的地位是絕對高於漢族大學士的。

但到了雍正時期,情況出現改變。雖然當時領頭大學士仍是滿族大臣,但其餘大學士的排名,按照資歷深淺,而不再區分滿漢出身。不過,大學士雖然擁有實權,但隨著清朝設立軍機處後,不再擁有那麼多的實權。但在地位上依然很高。畢竟內閣是名義上最高的行政機構。

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清朝會授予總督大學士的官職。這是為了總督在處理特殊任務時,擁有更好的權限。左宗棠在擔任陝甘總督時,就曾授予大學士的職權。方便他調兵遣將,處理戰事。

第三類:領侍衛內大臣。這是屬於武將官職,掌管宮廷侍衛。作為禁軍最核心部分,侍衛是皇帝身邊最後一道屏障。這樣的一個位置,除了要求能力足夠,更要有很好的出身。

領侍衛內大臣的要求更為嚴苛。它的人選出身,必須是從八旗中鑲黃、正黃、正白三旗中挑選。這是八旗中的上三旗,歸皇帝直接管轄。擔任過這一官職的大臣,後來基本都是朝廷重臣。如鰲拜、索額圖、納蘭明珠等人。

第四類:掌衛事大臣。這個官職,主要負責皇帝、皇后、太后等人車駕禮儀。古代重視禮儀,皇家宮廷更是如此。即便是帝王,也必須遵循相關的禮節。當然,掌衛事大臣在負責禮儀的同時,也要負責保衛皇帝的安全工作。雖然負責的事情不多,卻極為重要。

最開始的時候,這類官職都是從從領侍衛內大臣中挑選的。所以,挑選的標準,自然跟從領侍衛內大臣是一樣。直到光緒年間,才擴大招選範圍。但也只是滿族、蒙古族的王公大臣中挑選。

第五類:伊犁將軍。這是乾隆時期設立的官職,總管地方軍政,屬於擁有實權的正一品官員。

本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做刪除處理。

相關焦點

  • 清朝大約有多少個「正一品」的官職?全國一共有七個
    「正一品」官職,在清朝的時候,屬於級別最高的官階。清朝官階分為九品十八級,每個官階中有正、從兩個級別。越往上的官階,官職數量越少。
  • 清朝大約有多少個「正一品」官職?掰手指算,共有7個
    清朝大約有多少個「正一品」官職?掰手指算,共有7個文/九月讀史我們在不少以清朝為背景的影視劇中都能夠看到許多類似清朝官員的人物形象,這些官員他們之間又有幾個是「正一品」的官職呢,我們所熟知的鐵齒銅牙的紀曉嵐他可是乾隆皇帝眼前的紅人,但是就連他都不是正一品的官員,紀曉嵐的官職只是「從一品」。
  • 清朝的正一品和超品官員有哪些?其實裡面有很多官職都是虛職
    圖片:清朝一品官員劇照一、文官中的一品大官如果要詳細劃分,清朝官員的品級一共有九個大分類,分別是從一品至正九品,但每一個品級中又可以劃分兩類,分別是「正」與「從」。比如,一品官員又可以劃分為正一品和從一品,很顯然,正一品官員一定比從一品官員的等級要高,那他們分別擔任哪些職位呢?這裡要提前說一下清朝所有官員的簡單分類,首先,按照官職性質來劃分,可以分為文官和武官;按照工作的地理位置來劃分,可以分為京官和地方官。
  • 清朝「從一品」相比「正一品」差多少?簡直超乎正常人的想像
    清朝「從一品」相比「正一品」差多少?簡直超乎正常人的想像 常看清宮劇或者對清朝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清朝大家官員是由和嚴格的等級劃分的,一共九品十八級。品級從一品到九品,每一個品級又分為正和從兩個級別。從一品跟正二品這兩個官階,在品級上,僅僅相差一個級別。
  • 清朝的一品大員,官職到底有多大,拿到現在相當於什麼地位?
    但是今天小編要帶大家討論的是在大清朝時期的正一品官職相當於什麼級別,那麼這個職位和大家想的一樣嗎?清朝時期的官職和傳統意義上的官職有些許的不同,主要是因為清朝時滿族人創立的,必然會留下一些滿族人的氣息,就比如攝政王,在我國歷史上的朝代就從來沒有過,但是攝政王的權力非常之大,以至於可以籠絡朝政,這個官職大約相當於副主席的位置了,然後就是接下來的正一品官職,正一品在清朝的統治下能夠做一些什麼職位呢?
  • 清朝時期,從一品升到正一品有多難?陳廷敬用了20年,那劉墉呢
    而始皇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朝政,他把全國的貨幣以及選官制度都完善了一下,其中他又將官職分為三六九等,並且這種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 只不過到清朝時已經沒有了宰相這個正一品官職,但仍然有九個品級。我們見過許多官吏由於政績突出,短短幾年之內連升幾級的,但是如果從一品到正一品,又需要多久呢?
  • 在清朝,「從一品」和「正一品」、「正二品」有多大差別?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中國古代的官員等級一般來說分為九品十八級,每一品分為正從兩個品級,五品以後又分為上中下三等。在隋唐時期,一般而言是不設一品官的,尤其是正一品的官員。很多人的都是死後被加銜,才能夠到正一品。而隋唐的宰相也就是正三品,因此才有了一個官職叫做同中書門下三品。
  • 清朝有3種官職,品級為正一品,名頭很響亮,卻沒啥實權
    清朝從入關以後,沿用了魏晉以來的九品中正制,將所有文武官員的品級分為「九品十八級」。一般來說,正一品最高,從九品最低。在正一品之上還有「超品」官員,在從九品之下還有「未入流」官員。正一品官員有哪些呢?在文職京官裡,有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在文職外官裡,有以殿閣大學士身份兼任總督者;在武職京官裡,有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在武職外官裡,有伊犁將軍、綏遠將軍。其中,太師、太傅、太保這3種正一品官員,名頭非常響亮,手裡卻沒啥實權,類似於擺設。
  • 清朝的「正一品」官員,他們究竟有多富,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所以在古代有了權力的同時,就等於也有了財力,當然依舊還是有一些九品芝麻官,他們的錢財是比較少的。下面就讓我們以清朝為例,來看一看正一品官員,他們的收入是多少?清朝官吏的等級制度清朝官吏的等級制度是九品十八級。最高為一品,最低為九品。每一品又分為正副兩個等級,分別是正一品和從一品。
  • 清朝時期的「建威將軍「,到底是個什麼官職?清朝武將的巔峰
    封建皇權社會中,官職體系都可被明確分為兩大類——文官、武官。作為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的武裝力量配置本就帶有明顯的民族特色,再加上努爾哈赤創設的「八旗制度」制約,清朝的軍隊便分為了兩大系統——八旗、綠營。「八旗」軍隊中的官職有將軍、都統、副都統、城守尉、防守尉等;而「綠營」軍隊中的官職有提督、總兵、副將、參將等等。
  • 清朝「正一品」官有多稀少?除了太師太傅,恐怕大部分你都沒聽過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同時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所以對於清朝的了解一般來說都是要遠遠高於其他封建王朝的。眾所周知,清朝近300年歷史一共出了12位皇帝,但是清朝的官員卻是不計其數。最小的九品芝麻官可謂是每個地方都有,但是一品官就不見得多了。
  • 古代清朝正一品大官,相當於現在什麼職位,你猜猜看?
    大家的支持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歡迎各位網友在評論區吐槽評論,小編等你喲導語:古代清朝正一品大官,相當於現在什麼職位,你猜猜看?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為加強中央集權,削弱、分化大臣權利,以防權臣篡位,建立了一套有別於以前各朝的官制。清朝官制有九品十八個級別,分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類。清朝中央官職分中樞部、佐理部和帝室部三類。
  • 清朝時期,只有皇帝是「正國級」?你對清朝官制的誤解,有多深
    導讀: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統治階層為了徹底實現中央集權、分化大臣權力,而設定了一套包含九品十八級的封建官員體制。在這套對皇權集中、遏制權臣行之有效的清朝官員體制中,從正一品到從九品,囊括了清朝自上到下所有「入流」官職的品秩。
  • 歷史鉤沉:清朝官職知多少
  • 清朝最憋屈的官職,官銜位列一品比肩尚書,實權卻還沒有知縣大
    要說在中國古代,有一些官職看起來一樣,實際上大不相似。比如說左都御史和右都御史,看起來他們似乎只是左右之分,並無什麼差別。但實際上,左都御史可比右都御史的權利要大得多。再有就是這個官職,它聽起來似乎跟總督差不多,官銜也是一品的,可它要說實權,甚至連知府都不一定比得過。
  • 唐朝宰相才是三品官職,一品、二品都有誰呢?
    以狄仁傑這個角色為原版改編和創作的小說、電影、電視劇等都有很好的觀眾基礎。狄仁傑在唐代武則天在任時期,是唐朝的宰相,大家一定以為在一項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官職,但是按照唐代的規矩來看,只是一個三品的官,那既然宰相都是三品的官職,那一品官職和二品官職都是什麼職位呢?今天小編就帶領大家探究唐代官職的分類。小編先是給大家做一個科普。
  • 一品大員到底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說起古代的官職,我們經常說的就是幾品幾品的大員。在很多影視劇上我們經常看到七品縣令、一品朝廷大員等這樣的稱呼。對於這些官職,我們的感覺就是很多官員都有品級。其中級別最高的就是一品,很多人都覺得一品比較厲害。
  • 正二品的總督和從一品的總督有什麼區別?
    清朝的時候,總督作為同時掌管幾個省份軍政大權的封疆大吏,屬於清朝最高級別的官員。正因為總督位置重要,所以清朝對於總督,曾設立多個不同官階,讓他們行使不同職權,處理不同事務。清朝官職中,總督規定官階為正二品。這是清朝授予總督的基本官階。清朝官職分為九品,每一品有正、從兩個級別。
  • 清代正一品官員,每年能拿多少工資?或許,和你想像的並不一樣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充分借鑑了前朝歷代滅國之因的基礎上,創設了一套加強中央集權、分化官員權力的「九品十八級」官制體系。所謂「九品十八級」,即為「一品至九品,品秩分正從」的官制體系。作為清代官員等級的最高級別,正一品官職在清朝並不多見,除了伊犁將軍、綏遠將軍這等邊疆地區的最高軍事、行政長官以外,幾乎全部為中央官職。細分下來,清代正一品官職主要有:三公、殿閣大學士、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 清朝正一品最高嗎?錯,有9種爵位比正一品還高
    古代社會做官最重要的就是品級,品級越高代表手中的權力越高,喜歡看清朝題材影視劇的小夥伴經常會看到正一品官員的身影,這些人雖然在朝廷佔據一席之地,但卻不能算是清朝品級最高的官,清朝雖然沿用了漢人的九品十八級制度,但實際上在他們們眼中,有一些爵位比官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