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了翻譯的活!美國記者用中文提問,然後自己譯成英文(視頻)

2020-12-11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綜合】兩會召開以來,翻譯小姐姐屢次成為熱門話題。3月6日上午的發改委答記者問,一位外國記者再次大出風頭,靠的竟然是——搶了翻譯的活。

這位記者,來自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輪到他提問時,他先站起來用中文說道:

「我的問題是京津冀計劃裡的兩類人,一類是被疏散的外地的商戶,那些人希望得到合理的經濟賠償,特別受關注的是北京動物園服裝批發市場,你能否告訴這些商戶國家能賠償給他們多少錢,什麼時候能發放。」

「另外一類人是,環首都所謂的貧困地帶的人。我去過這些地方,的確跟北京有天壤之別,有些居民很難以置信,13年間,在經濟計劃基本實現的這段時間內,按照現在的發展速度能解決他們的問題,你怎麼回答這些人的疑慮。」

問題畢,準備還話筒。

女翻譯剛開口,這位外國記者突然又拿回話筒,切換到英文表示,「算了算了,我自己來翻譯我的問題吧。」

網友們對此表示……

臺上的幾位領導當時就笑出聲來……

最右的「翻譯小姐姐」也禮貌性地憋笑了一下。

兩會期間,按慣例翻譯都會將記者的問題雙語。但越來越多的外國記者(尤其是美國記者)選擇秀自己的中文。

3月4日,傅瑩答記者問,CNN問必答題用的是中文:

後來,美國CBS記者問中美關係,也用的中文:

(那一場最後是個義大利記者提問,不過用的是英文。)

現在,這位NPR的記者不僅用中文,還給自己翻譯了!

網友們不禁為口譯的前途產生了深深的擔憂:

說好的漢語很難學呢!難道說漢語學得好的去做了記者,學不好的都去了綜藝節目?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相關焦點

  • 不用翻譯我自己來!美國記者用中文提問 自己譯成英文
    不用翻譯我自己來!美國記者用中文提問 自己譯成英文2017-03-06 17:08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大淑責任編輯:huangshumin 來自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的記者站起來是直接用中文說提問的!
  • 央視國際臺記者用英語提問 柯潔:中國人就該用中文向我提問
    【觀察者網 文/高雪瀅 視頻/杜津】 今天(25日),柯潔與AlphaGo進行第二局大戰,再次落敗,總比分0:2不敵AlphaGo。 賽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際電視臺記者(CGTN,央視籌備的新國際傳播機構)用英文提問柯潔,柯潔懟記者:「中國人就用中文提問。」
  • 當記者用英文提問,馬布裡:請說中文,這是中國的CBA聯賽!
    當記者用英文提問,馬布裡:請說中文,這是中國的CBA聯賽!當記者用英文提問,馬布裡:請說中文,這是中國的CBA聯賽!大家也知道每次籃球比賽結束之後,教練和球員都要接受記者採訪,而在這場比賽之後也不例外,而且還出現了一件引人注意的小事,那就是北京控股的主教練馬布裡說的話,在賽後新聞發布會中,北控雖然輸了,但他一直都面帶笑容接受發言!
  • 柯潔怒懟英文提問記者:中國人就該用中文向我提問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柯潔最新資訊 > 正文 柯潔怒懟英文提問記者:中國人就該用中文向我提問
  • 柯潔回應記者英文提問:如果你是中國人請用中文
    這盤棋我並不覺得自己下錯,覺得發揮挺好,但在後面中遺憾未能讓大家看到精彩戰鬥,突然就鬆懈下來。今天已經下得熱血沸騰,我不會選擇安樂死,希望下盤棋也下出精彩。值得一提的是,在採訪中出現這樣一個個小花絮,一位國內記者用英文向柯潔提問,語速非常快,現場翻譯甚至無法及時準確翻譯。柯潔疑惑的問了一句,是中國記者還是外國記者?
  • 語言與身份認同----從柯潔懟中國記者英文提問說起
    賽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央視籌備的新國際傳播機構)記者用英文提問柯潔,柯潔懟記者:「中國人就用中文提問」,記者解釋,英語是他們的工作語言,所以第一遍用的是英語。當晚8點,中國國際電視臺官方微博道歉,解釋原因:因為是CGTN,所以英語是工作語言;然後批評提問記者,因為太年輕,獲得提問機會後很激動,造成英語語速快,給口譯小姐造成麻煩,請求原諒。
  • 甄嬛傳英文神翻譯 「葉答應」譯成「leaf agree」
    2012年大熱劇集《甄嬛傳》紅遍大江南北,近日又傳出要登陸美國主流電視臺,熱心觀眾和網友在拍手叫好時,也不免擔心諸如「曹貴人」「一丈紅」「慎刑司」等專有名詞如何翻譯。「古裝劇臺詞翻譯」這一原本略顯邊緣的話題變成關注焦點。
  • 弘揚中華文化 華裔教授致力將中文著作譯成英文
    中新網2月6日電 放眼兩岸三地以及海外文壇,以中文從事創作的小說家、詩人、劇作家人數相當可觀,每年發表的新作堪稱汗牛充棟,其中不乏精品。但這些作品絕大多數不為讀者所知。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該中心估計,當今世界的翻譯書籍中有一半從英語翻成其它各國語言,但從各國語言譯成英文的只佔6%。中文雖然號稱全世界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但在兩岸三地以外,還是「知音難覓」,要改善這一狀況,唯有加強翻譯。
  • 佩蘭翻譯哥首次沒挨著坐 英文翻譯是洩氣桶?
    佩蘭和翻譯分開坐時長:2'31''播放:246399來源:騰訊視頻泰山晚報供稿 本報瀋陽訊 (特派記者 左海濤) 自打佩蘭來到中國後,一個名字迅速被球迷熟知——趙旭東,憑藉著風趣的表述和肢體語言,趙旭東一度在賽後搶了國腳們的戲,然而上場主場悶平中國香港後,佩蘭和趙旭東之間的關係似乎有了微妙的變化。
  • 中國記者用英文提問被馬布裡制止:在座的都是中國人
    因為,北控男籃打出了自己的鬥志,以及士氣。賽後的時候,必要的新聞發布會,也是有的。這樣的發布會,對主教練們來說,都會評價一下自己的對手,評價一下自己的球隊。在這樣的環節,雅尼斯與馬布裡,都有自己的看法,但這些觀點,其實也是大同小異的。因為,比賽都結束了,那麼秉著「比賽第二友誼第一」的原則,彼此都會商業互吹一下。這些,都是一種常識。
  • 記者故意用韓語提問,張藝興冷臉:有中文翻譯嗎?
    這幾年張藝興也回國發展,還擔任了偶像練習生的導師,去年年底在偶練的發布會上發生了一件事,讓網友看到了他到底有多愛國,那就是這是中國的發布會,雖然有很多外國的記者,但是都會用中文來提問,但是一個韓國記者卻全程叭叭叭的用韓語提問,可能是覺得偶像練習生是仿韓國的選秀,而且臺上的幾個導師都是韓國練習生出身,所以比較驕傲吧。
  • 發布會記者用英文提問,馬布裡打斷並表示請用中文
    虎撲11月20日訊 今晚,CBA常規賽第7輪,北控79-87不敵北京,結束了自己的四連勝。賽後,北控主教練馬布裡出席新聞發布會,有記者用英文提問,老馬打斷並表示請用中文提問。在被問道今晚德比大戰為什麼穿這身衣服執教,馬布裡微笑回答了關於著裝問題「希望不要被姚主席罰款。」
  • 記者用韓語提問,張藝興滿臉不耐煩,問道:這裡有沒有中文翻譯?
    記者用韓語提問,張藝興滿臉不耐煩,問道:這裡有沒有中文翻譯?前幾年確實有很多中國藝人前往韓國發展,現在娛樂圈中有很多藝人都是在韓國出道的。比如鹿晗、黃子韜等人,都是憑藉韓國男團出道的。但是後來很多中國藝人在韓國受到了不平等條約,因此受了很多委屈,所以有很多藝人選擇回國發展。
  • 記者用英語提問,此外國教練說:還是用中文吧,在座的都是中國人
    譬如當記者用英語向他提問時,此外國教練說:「還是用中文吧,在座的都是中國人!」作為一個中國人,聽到這話後,能不感動嗎?那這是怎麼回事呢?馬布裡全名史蒂芬·馬布裡,1977年出生於美國,父親是工人,家裡一共7個孩子。從3歲起,馬布裡就開始接觸籃球了,其父是他的籃球啟蒙老師。因為家境貧困,所以他的籃球生涯是從街球開始的。
  • 《長友詩》的最早查考過程:這是被譯成中文的第一首美國詩歌
    他們或撰寫專文,或在專著闢有相關章節,對《人生頌》在中國的翻譯與傳播詳加探討。其中,錢鍾書所做貢獻當為最大。他撰寫了《漢譯第一首英語詩(人生頌)及有關二三事》一文,從清人方浚師所撰《蕉軒隨錄》中發掘出威妥瑪初譯、董恂潤飾的《長友詩》即為朗費羅詩歌代表作《人生頌》之漢譯。錢鍾書還認為,這首《長友詩》不僅是被譯成中文的第一首美國詩歌作品,更是被譯成中文的第一首英語詩歌作品。
  • 戴上「魔法眼鏡」看不懂的英文自動譯成中文
    原標題:戴上「魔法眼鏡」看不懂的英文自動譯成中文   它還能接收簡訊、拍照、放音樂 半年後有望面市以色列專家展示魔法眼鏡。  中國江蘇網訊 身在太平洋對岸的人視頻通話有什麼稀奇,可是戴上最先進的智能眼鏡,對面的人仿佛就站在自己的房間裡,在實景增強技術的支持下,真的仿佛觸手可及。嫌去影院太麻煩,3DIMAX電影票太貴也沒關係,架上這神奇的智能眼鏡,立刻就能擁有一個超大屏幕的專屬3D影院。
  • 馬布裡打斷記者的英文提問:請用中文提問,在座的都是中國人!
    現在要說起CBA情商最高的外籍主教練,恐怕也是馬布裡,經常一身中山裝出境的他真的喜愛中國喜愛中國文化,而在昨晚的北京德比之後的記者發布會上,當記者用英文提問馬布裡時被馬布裡打斷,馬布裡說「請用中文,在座的都是中國人」。
  • 蔣介石用自己的夫人宋美齡當翻譯有什麼好處?
    蔣介石用自己的夫人宋美齡當翻譯有什麼好處?宋美齡接受西方教育,習慣西方人的生活,蔣介石接受傳統東方教育,過的是地道東方人的生活。蔣介石自己也知道,臺灣在那種時候,真正重要的外賓,是很少會到這裡來的。宋美齡的英文派上了大用場,蔣介石在官邸接見重要外賓時,宋美齡都親自做翻譯,但一般情況下她很少主動與他們直接交談,以避免幹擾蔣介石。不僅外語有了用武之地,宋美齡還幫蔣介石做了大量「聯絡感情」的工作。
  • 聶衛平斥英語提問記者 稱其裝酷添麻煩該開除
    賽後新聞發布會一位記者應邀提問,但其全程用英語提問,並且語速過快,加之現場通話設備不暢,同聲翻譯沒能及時翻譯清楚,柯潔當場懟記者:「中國人就應該用中文提問。」這引起了很大爭議,賽後棋聖聶衛平也在公開平臺撰文,痛斥該記者在中文場合炫英語耍酷給大家添麻煩,並稱這樣的員工留著幹嘛。
  • 26歲美國小夥英文翻唱中文歌走紅網絡
    Bart Baker告訴新京報記者,他的中文名字叫「巴哥」,今年26歲的他出生在美國,是一名歌手。自己之前已經擁有十年製作視頻的經歷,靠翻唱中文歌曲在視頻網站上紅了一把。他表示,自己對出名這件事情非常意外,非常願意成為中美之間的友誼橋梁,讓更多美國人了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