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李白也是狡猾的標題黨,看完整首詩,才發現被他騙了

2020-12-11 每天讀詩詞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話說李白先生一向是非常好玩的,不但自己玩得歡樂,還十分崇尚「獨樂不如眾樂樂」。生活中調皮搞怪就算了,有一次甚至還一本正經地玩到了詩作裡,把大家都涮了一把。看著一臉嚴肅地玩文字遊戲的李白先生,我們只能默默吐槽,坑爹呀。

這首詩作就是《渡荊門送別》,初看標題,我們都會以為這是李白去送別他遠遊的朋友了,好奇他寫的是哪位朋友呢?於是正正經經地從頭往下看,然後就一臉懵逼了:說好的送別朋友呢?為什麼全篇就只有李白先生一個人?而且,這難道說的不是李白自己要離別故鄉,外出遊覽嗎?作者你出來解釋一下!

李白在讀者們的強烈要求之下上線了:什麼?你們是在秀智商下限嗎?我在作品裡面已經很清楚地寫了,本詩仙要離開故鄉去遠遊了,親愛的故鄉很捨不得我這樣一個曠世奇才,為我送別,這很難理解嗎?讀者群裡迅速炸鍋了:還有這種操作?作者你是認真的嗎?你居然這麼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我們要脫粉!李白:嚶嚶嚶,我不是,我沒有,明明是你們智商不夠,理解不了我的神操作。讀者集體黑線。

李白先生與讀者們的口水戰真是讓人一頭霧水,我們且讓他們自己吵吵好了,來看看這首上了熱搜的《渡荊門送別》,其中是與非,自己來判斷吧。這是一首五律,秉承了詩仙一貫的浪漫主義風格,意蘊瑰麗高遠,氣勢壯美雄闊,宛如一幅靈秀逼真、大氣磅礴的長江出峽山水畫卷,絕對是詩仙作品裡的高水準之作。

先來搞清楚荊門這個地名,荊門是座山峽,在湖北省境內,位於長江南岸。它的對面是虎牙山,兩山相峙,地勢險峻,可以說是湖北四川咽喉之地。而李白是在四川長大的,他這次出蜀去了湖北遊玩,都已經離故鄉這麼遠了,他覺得故鄉的一江流水仍是對他戀戀不捨,萬裡送至荊門,這就是詩題送別之意吧。

首聯兩句寫的是作者趁著青春年華,興致高昂,乘船離開家鄉,來到長江荊門峽遊覽。楚國故地的風光,果然是與家鄉不同的。作者一路乘船,對於周圍景物的風格變化是非常清楚的。他眼看著長江兩岸從峻岭高聳到曠野開闊,就明白自己早已離開了四川,進入湖北境內了。前兩句調子是十分輕快愉悅的。

第二聯一展眼前的瑰麗壯美之景,分別寫了山之景與水之景。山從四川境內的崇山峻岭漸漸消失了峰稜,沒入湖北的一片平原之中。江水也從原先的夾於山峰之間轉為一瀉千裡,直入大荒。這兩句的氣勢十分壯闊,作者用「隨」與「盡」來描寫山勢由高峻向平坦轉化,最終消失於原野之中的景致變化;用「入」與「流」來描寫江水由原來的狹窄曲流轉向自在奔湧,開闊無阻的水勢動態。

第三聯描繪了這樣的一幅壯美山水圖的瑰麗背景,將山水融於整個奇幻的天地之間,使得這幅畫卷更趨飽滿豐富。天中一輪明月映於江面上,遠觀仿佛天國飛下來一面美麗的鏡子,嵌入了江水之中。天邊一層一層的雲升騰變幻,結出了海市蜃樓般的奇幻美景,天空之幻景與山水之氣勢交融,這一幅圖卷已是讓人生出如墜仙境之感了。

最後兩句,詩人在一片愉悅心境之中,望著眼前萬裡奔流的長江水,只覺得這是故鄉來送別他了,用這一江流水遠送他的行舟。這裡既有遠遊的愉悅,也包含了對故鄉的思念之情。這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去遠遊,年輕人的豪邁之情,夾雜了對故鄉的眷戀,盡在這一首非傳統的送別詩裡一覽無遺了。

讀罷全詩,我們是否能對李白於詩題上玩的這個小詐術有自己的判斷了呢?也不知道李白先生與他的粉絲們的口水戰是否有了結果,只是詩作已寫成,李白先生不再更改,我們也就會心一笑,只管去欣賞那一片荊門山水罷。

相關焦點

  • 讀完這8首詩,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個文化人!這樣的詩每天能寫10首
    優美的詩看多了,我們來讀一讀最接地氣的詩。在民國時期有一個「狗肉將軍」張宗昌,他還有個頭銜叫「詩匪」。光看這頭銜就知道他的詩屬於哪個風格的了。我讀完他的詩,才發現,原來自己是個文化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發出來,大家一起讀一讀。
  • 分析李白一千多首詩,這個字出現了107次,才明白李白是個狠角色
    提起李白,人人皆知:狂、酒、詩,然而隨著了解的不斷深入,此三字已經不再足以形容或者概括李白了,因為他還有另外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閃光點,就隱藏在他那一千多首詩歌裡。不知大家是否能猜出,李白使用最高頻率的一個字是誰?
  • 「詩仙」李白被好友騙來喝酒,動情寫下感恩詩,誇友情勝過1潭水
    但是有人就說了,李白名氣這麼大,除了好酒沒有什麼能誘惑到他,我們不妨寫封信騙騙他。這封騙李白的信是這麼寫的:先生好遊乎?此處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這裡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什麼地方有美景和美酒無數啊,馬上就開始心猿意馬的奔赴這裡。等李白到了地方才發現,原來這「十裡桃花」就是一個桃花潭;至於萬家酒館就更好解釋了,原來店家姓萬,開了一家有名的酒店,所以人稱「萬家酒店」。這明顯是被人耍了呀,任誰都是不爽的。
  • 李白這首詩也很孤獨,不過他的孤獨別人不懂,對他來說是一種享受
    那麼說描寫孤獨的詩作,非中唐詩人柳宗元的《江雪》,這首詩也是被稱為最孤獨的一首詩,不過還有很多的詩人同樣寫過這種很孤獨的作品,但是只有李白在描寫這類作品是與眾不同,儘管他也會孤獨,也會難過,可他筆下的孤獨與別人不一樣,更多的時候還是在享受孤獨,這也正是李白最為獨特,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
  • 《贈汪倫》——被汪倫騙到「桃花潭」的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這首詩幾乎所有人都會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成為友誼的頌詞,但是,詩友們,你們知道嗎?李白是被騙到桃花潭的。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補遺》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 汪倫「騙」了李白,李白為何卻深情賦詩《贈汪倫》?
    朗誦詩詞的古風雅韻  講述背後有趣的故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首唐詩,名叫《贈汪倫》,作者是李白。說起這首詩的創作,還有一個小故事。
  • 杜甫寫給李白的第一首詩,生動刻畫了李白傲岸、狂放的精神品質!
    唐玄宗天寶四年,李白與杜甫在山東兗州分別,杜甫寫下了第一首贈與李白的詩(現有資料顯示是最早的),用詞淺顯,但是卻將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傲岸風貌刻畫的入木三分:——贈李白——唐代:杜甫秋來相顧尚飄蓬,
  • 李白的這首詩充滿了詩情畫意,是他眾多作品很有畫面感的一首!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李白最有詩情畫意的一首詩,那便是他的《望天門山》,在這首詩中,李白描寫的非常傳神,把天門山的美麗風景,全部融入進了自己的作品中,讀來更是能夠讓人感受到李白筆下不一樣的天門山,所以這首詩,也是非常值得我們一讀。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李白最難背的一首詩,兩首詩的共同點亮了!
    只要對中華文化有入門水平的人,都不可能沒聽過「詩仙」李白的大名,這位青蓮居士對中國詩壇的影響力十分深遠,後世文人無不將之奉為圭臬。今天小解就帶大家拜讀兩首太白詩,一首極其狂傲,一首極其難背,而兩首詩的相似之處則是個大亮點!首先,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什麼才是寫詩用典的至高境界?李白這首詩來告訴你,別再亂寫了
    想必大家在各平臺看到過不少網友寫的「雨裡霧裡」的詩,其中一部分就是因為作者刻意運用了典故的原因。那麼就用典而言,什麼才是至高境界?我們不妨通過欣賞李白的這首飄逸之作來做一了解。李白能把詩句寫得如此動人,也是因為其中有他對故鄉的那份情感,所以,他將內心深處的「愛鄉情懷」與眼前的畫面結合起來,便有了瀟灑飄逸、氣度不凡的首聯。再來看看承聯: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
  • 詩仙李白流傳最廣的十首詩,你還記得嗎?要是能重來,我要選李白
    這是李白著名詩篇的其中一首了。也是在這首詩裡,可以直觀地感受到李白的浪漫主義情懷。「對影成三人」。哪三人呢?酒杯裡的倒影、月下的影子,和喝酒的人。最開始接觸到這首詩的時候,是在初中。當時還是不懂詩詞的年紀,只覺得書中字體晦澀難懂,不知道背著有什麼意義。直到長大之後,重讀這首詩。才唏噓不已。從此以後,出徵離去的人,都有了那個「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的身影。
  • 這首詩是李白失意之作,《慶餘年》範閒為何背他?作者用意不簡單
    李白這首《將進酒》開頭道出了萬千失意人的內心活動,這也包括範閒。範閒之前通過一首《登高》,讓自己脫穎而出,可是他的對手是特別較真的莊墨韓,還搬出了鐵證來證明《登高》並不是範閒所寫,範閒最後也不得不承認,可是這無疑是給他的人生帶來了很惡劣的影響。
  • 李白的這三首詩,寫出了大唐盛世最美的容顏
    當這三個人聚在一起,便是盛唐時期最耀眼的時刻,而這最耀眼的時刻,被李白留在了他的詩《清平調三首》裡,讓後人得以在他的詩中,想像那個絕世的美人,那個偉大的帝王,那個流光溢彩的時代。 今天小樓就仔細品讀李白的《清平調三首》,看看李白怎樣用他絕世的詩才來表現楊貴妃傾城傾國的美。
  • 果郡王為何要騙餘氏這句話是李白的詩?原來他早懷疑餘氏是假冒的
    竟未發現旁邊一直有個鬼鬼祟祟的身影,在偷聽他二人談話。而皇上與這名女子交談的間隙,王爺發現了掛在樹上的小象,王爺也是附庸風雅之人,所以對這個女子也很好奇。皇上回宮之後,便對當晚那個女人日思夜想,難以相忘,於是命令蘇培盛無論如何都要找到這個女人,還給出了那句詩的上半句,作為尋找當晚女子的依據。
  • 李白這首詩意境高遠,更是啟發蘇軾寫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李白的這首《把酒問月·故人賈淳令予問之》,也是他眾多作品最有意境的一首詩,同時他的這首詩更是啟發蘇軾寫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千古名篇,所以說文人與文人之間,文學與文學之間在某些方面,應當說都是有著共同之處。
  • 李白很獨特的一首詩,他一個人坐在山中自問自答,寫得很是有趣!
    李白是公認的「詩仙」,他一生寫過很多的優美的詩作,大部分的詩作,也都流傳了下來,雖然他的很多詩作裡的一些名句,都被後世的文人修改過,但是總體上來說,也都還保留了原來的意義,並沒有失去文學性。而且他的大部分的詩作,不僅收錄在了《全唐詩》、《唐詩三百首》,另外他的一部分最為經典的詩作,還收錄在了課本裡。這也就是為什麼,唐朝有那麼多的詩人,唯獨李白的名氣是最大。據說李白在當時名氣就很大,不像杜甫等人,只是到了後來人們認識到了他的重要性,從而才使得他的名氣,直逼李白。
  • 這首詩李白太瘋狂了,整首詩的每一句話都很瘋狂,尤其是後兩句
    然而除了這些詩,他還寫了很多張狂,尤其是那首《南陵別兒童入京》,整首詩氣勢恢宏,使感受到成為獨一無二的李白。白酒新熟山中桂黃雞秋正化肥。呼童燒雞喝酒,孩子們笑著穿衣服。高歌喝醉自慰,跳舞,為光輝而戰。為萬乘遊說還不早,鞭子橫穿馬背,遠走高飛。愚蠢的女人鄙視朝臣,餘亦辭家西入秦。仰望天空大笑,我們是蓬蒿人嗎。
  • 「看不懂,作詩不是搞科學」:日均2000千首,也是厲害,賽過李白
    那個16歲女孩日寫兩千首詩的信息網絡給我推了,但我沒有深入了解,因為沒興趣。說實話,我是真看不懂,第一反應就是某某工廠日均生產量,我也很難理解她為什麼要這麼做,但我唯一能夠想到的是,現如今大多數父母都有壓迫孩子幹什麼的行為,打著為了孩子將來,為了贏在起跑線上的幌子,來滿足自己那虛榮心。「看,我家的孩子多牛X。」
  • 李白「拍馬屁」時寫下的三首詩,如今,家喻戶曉
    李白是中國古代詩壇傑出的詩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他的詩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像豐富,意境奇妙。眾所周知,李白一生放蕩不羈、傲視權貴,他曾發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灑脫之語,也曾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豪情,在每一個人眼中,李白絕不會阿諛奉承,寫下一些「拍馬屁」的詩作。但事實上,他還是寫過三首類似「拍馬屁」的詩的,而且還是三首,下面我們局一起來欣賞一下。
  • 李白的酒李白的詩
    小時候聽大人們擺龍門陣,神色飛舞地說「酒仙」李白「喝醉酒寫的草書嚇退了蠻夷」,「李白一頓酒就喝一鬥,吟詩一百篇」,「李白醉酒敢睡在皇帝娘娘楊貴妃床上,讓高力士脫靴子」等,活靈活現。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李白是何等的英雄氣概,長大後,看了不少關於李白的書,會背了他的近百首詩,記住了他的許多關於飲酒的詩句。像《將進酒》、《金陵酒肆留別》、《把酒問月》、《月下獨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