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都有一種刻板印象,吃素的人都比較瘦,以至於一說到減肥,大家都想到吃草。但吃素跟瘦有必然聯繫嗎?作者作為生物學博士,而且是喜歡吃素卻圓滾滾的那種,隨手就能舉出100個反例:吃草的肥如犀牛水牛,壯如河馬大象,有誰見過胖得像豬一樣的肉食動物?
別忘了還有吃素的二師兄 | tweets.seraph.me
看完這些例子,你還覺得吃素和瘦有必然聯繫嗎?
01
吃素還是肉,都是為了獲得能量
/ 大腦就能消耗20%的能量 /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我們究竟在吃什麼?或者我換個問法:我們究竟在從食物中獲取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大多數人首先會想到的答案是:營養。坦率地講,這跟沒說一樣。第二個比較常見的答案是:能量。這話說到點子上了。
生命在於運動,我們的日常活動當然需要能量。不過你或許應該知道:就算我們躺在那兒不動,什麼也不做,仍舊需要能量,比如我們的呼吸肌、心肌、消化道的平滑肌時時刻刻都在運動著。但實際上,就算不讓這些臟器的肌肉運動,我們的身體還是在消耗能量。比如我們那智慧的大腦,雖然質量只佔全身的百分之幾,但是卻消耗了全身20%的供氧量。這些氧當然不是用來冒泡的,而是為了氧化相應的能量物質來釋放能量,支持我們的神經活動。
大腦消耗了全身20%的供氧量
除此之外,還有一部分能量被消耗在每個細胞中,用以維持日常的生物化學反應,生產新的蛋白質和核酸,用以替換舊的蛋白質和核酸,讓你每天都成為一個真正「不一樣」的自己。
最後,每個細胞還要用相當一部分能量來產熱。沒辦法,我們是哺乳動物,熱血的,恆溫的,永遠用小火煨著這鍋37℃的有機質濃湯,這才令我們可以生活在嚴寒地帶,可以在夜晚狂奔,而這些都是冷血動物做不到的。
因為消耗了能量產熱,熱血動物們還能在雪地裡打滾嬉戲
再說一句事關減肥的題外話。以上所有這些消耗,包括臟器的運動、神經活動、細胞內的生化反應,以及生產熱量,統稱為「基礎代謝」,佔了我們每天所消耗能量的四分之三左右。具體的比例取決於你每天的其他活動消耗了多少能量。實際上,很多要減肥的人並不知道,真正有效的減肥方法是要通過經常性運動來提高基礎代謝率,因為從比例上就能看出來,這才是最有效的消耗能量的方式。
02
除了供能,食物還能當「建築材料」
/ 拆了你家蓋我家 /
剛才說了,你每天都是一個「不一樣」的自己。在細胞自我更新的過程中,一部分元件會被重複利用,但還是有相當多的元件需要「外採」。顯然,採購的來源就是我們吃進去的食物。細胞中最主要的物質就是蛋白質,而蛋白質是由胺基酸串聯而成的。胺基酸就成為了我們需要從食物中獲取的一種重要的建築材料。
氮基酸該怎麼吃?千萬別去買什麼胺基酸營養品,你只需好好吃飯,從食物中獲取蛋白質就夠了。這是為啥?因為所有地球生命大一統,全都共享同樣的二十種胺基酸。
這個基礎確保了一件事情:浮遊生物可以吃細菌;蝦米可以吃浮遊生物;小魚可以吃蝦米;大魚可以吃小魚;而我們可以吃大魚(不要吃鯨魚,少吃大魚,重金屬含量太高)。說白了,大家都用的是同樣的建築材料,拆了你家就能用來蓋我家。
03
食 草 動 物 的 尷 尬
/ 吃更多,變更大 /
現在說回吃素的問題。我們從食物中獲取的主要是能夠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既能夠提供能量,又能夠作為氮來源的蛋白質(胺基酸裡主要有氫、碳、氧、氮幾種元素和極少量的硫,胺基酸從化學上來講的獨特性就是氮。事實上,氮也是構成核酸的主要元素之一)。
我們要吃多少氮呢?身體有多大,肚量就有多大。氮的消耗量與身體的細胞數目和基礎代謝率都有關係。不過可以想像,總體而言,這個數字是穩定在一定範圍之內的。然而,不同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卻有很大不同,能夠提供的氮也就有了很大差異。動物性食物基本上就是一團一團的蛋白質,屬於高蛋白食物;植物性食物則更多纖維素和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含量偏低。於是,草食動物為了攝入足夠的氮,就要伴隨吃進大量的能量,遠比肉食動物攝入的能量更多。(跟人類相比,草食動物的消化系統裡有能分解利用纖維素的細菌,所以纖維素也能為草食動物提供能量。)
相比肉食動物,草食動物的採食時間更久,攝入的能量更多 | tsyba.org
天啊!攝入更多的能量,要吃胖了怎麼辦?腫了怎麼辦?科學研究發現,在進化的歷史上,動物生命面對這個衣食富足的人類群體都在擔憂的問題給出了兩大解決方案。
方案一:燒掉。熱血動物的進化出現,其實一直是進化史上的一個迷題。近年來有研究認為,熱血所能解決的所有問題都有替代方案,而只有燃燒剩餘能量這一條是個棘手的任務。草食性的哺乳動物祖先通過熱血這一生活方式,沒日沒夜地燃燒能量,解決了能量攝入過多的問題,順帶產生了一些冠絕動物王國的「副作用」,比如夜晚照樣很精神、肌肉耐久力大幅度提高、以及可以支持高水平的神經活動等等。
方案二:大型化。體型增大之後,細胞就更多,就可以存儲更多的能量,同時降低基礎代謝率(這是在大型動物身上實際觀察到的),減少蛋白質和核酸的更替對於氮的需求。在地球歷史上,那些龐大到不可思議的草食性恐龍就走上了這條道路,甚至可以在冷血的前提下解決能量攝入過剩的問題。
當然,你也可以兩條腿走路,兩種方案一起上,比如大象、河馬……大概還有我。
還有二師兄 | 《西遊記》
04
人類可以只吃肉嗎?
/ 就等著缺乏微量元素吧!/
既然動物性食物中蛋白質含量高,我們是不是可以只吃肉不吃菜了呢?當然不是!
食物中除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還有許多其他成分,比如維生素,還有微量元素。而植物由於更「接地氣」,往往有著比動物更高的微量元素含量。另外,植物的生活方式所限,全要靠化學來解決生存問題。可以說,地球上的植物圈根本就是一個「生化武器庫」。這也使得我們人類所需要的很多特別的小分子,也就是維生素,都要從植物中來獲取。所以,菜還是要吃的,而且要好好吃!
乖,別挑食,蔬菜都要好好吃
至於我胖紙的問題嘛,當然不能簡單地扯上素食來背鍋。其實我們對於食物的偏好,以及食物在我們身上產生的效果,不一定全然是我們身體的問題,反而更多地受到了我們腸道菌群的影響。不過,這就是另外一個吃貨故事了。
你 可 能 還 會 喜 歡
關 注 所 長
不 再 錯 過 好 文 章
/ 蘋果用戶如何不再錯過所長 /
/ 安卓用戶如何不再錯過所長 /
加了星標/置頂了「吃貨研究所」,再也不怕錯過所長的推送啦!
本文來自果殼
題圖:ROLLIN WILD
如需轉載,請聯繫sns@guokr.com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看著你呢,還不快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