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也是窩裡橫,外邊慫嗎?

2020-08-28 杜小兜兒

你家的孩子是不是只在家裡生氣,發脾氣,一但外面就慫了, 變得很乖呢?這是為什麼?孩子只會「窩裡橫」,為什麼在家裡跟在外邊的差異這麼大呢?

我覺得我們做父母的,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自己是不是也是「窩裡橫」,是不是也是家裡兇,外面慫

我自己檢討,我自己就是「窩裡橫」的,同事朋友甚至下屬對我的評價都是好說話,沒脾氣,有時候也嘗試兇一點,還復盤過懟人攻略,準備找機會懟回去,結果見到了就是秒慫。

再就是平時太過於縱容孩子、寵愛孩子,對待孩子的要求一律滿足、妥協!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孩子,父母把全部的愛都給予了孩子,容不得孩子受一丁點委屈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比如孩子想買最新款的玩具,你對孩子說:「家裡已經有很多玩具了,這次不買了!」孩子就是開始耍賴,哭鬧,打滾,最後,你拗不過孩子,選擇了妥協,他嘗到一次甜頭就記住這招了,認為一哭一鬧你什麼都會答應,慢慢的脾氣就會越大,只會對父母發火。

而在外邊和家裡的環境不同,面對不同的人和環境,小孩的自我保護和防備心裡比較重,壓抑自己的需求,等回到熟悉的家和父母身邊,就會把所有的情緒發洩出來。

其實孩子控制不住自己情緒很正常,但是必須注意發洩情緒的方式,可以抱怨,可以哭,甚至可以小小的任性,但是不能使用攻擊性的行為,摔東西,甚至使用暴力攻擊家人,這是絕對不允許,家裡可以買點發洩球之類的玩具讓他宣洩一下,發洩之後找方法。發洩完情緒以後,你在跟孩子一起坐下來談一談,搞清楚情緒產生的原因,然後去尋求解決辦法。大多數孩子有情緒,都是因為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實際上你告訴他解決問題的辦法了,或者通過引導,讓他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就不會再「窩裡橫」了。

孩子「窩裡橫」其實也是一種不夠自信的表現,這與社交能力的缺乏有關。現在大部分都是爺爺奶奶帶孩子,很少帶孩子出門見見世面跟別的小孩玩,天天在家裡看動畫片,缺乏跟同齡孩子玩耍交流的機會,因此當他們出去的時候,面對陌生人,就會表現的膽怯,焦慮,這大部分都是因為父母沒有教會孩子如何跟別人打招呼,跟別人交朋友,孩子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不知所措,就會害怕、膽怯,也就不敢再外人面前橫了!

久而久之,孩子在外邊的需求都不敢去表達,容易當一個受氣包,回家就會把脾氣發洩出來。這對孩子的心理髮育成長是不利的,家長需要注重!

如果家裡有爺爺奶奶在,孩子更容易「窩裡橫」,這跟長輩溺愛孩子有關。家中的長輩只注重孩子是否吃得飽、穿得暖,不懂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求。長此以往,孩子就難以對長輩產生權威的印象。比如有些孩子對自己的爺爺奶奶很不客氣,也不尊重,動不動就對自己的爺爺奶奶發脾氣。而面對嚴厲的爸爸媽媽,孩子卻不敢吵鬧。

這是因為'長輩太過於溺愛孩子,沒有給孩子樹立權威形象,孩子處於學習期,他能分辨出誰好說話,誰不好說話。

長輩們要知道,孩子的壞脾氣都是被慣出來的,越是溺愛越是得不到孩子的尊重!所以,要想孩子擺脫「窩裡橫」,就得讓孩子沒有讓他「橫」的對象!

相關焦點

  • 「窩裡橫、外邊慫」,家長該如何防止孩子成為「性格兩面派」?
    孩子「窩裡橫、外邊慫」可以說是很多家長共同頭疼的問題了。別的孩子的性格各有千秋,有的性格開朗外向,有的內斂沉穩,但不論如何,這些性格都是正常性格的一種表現,有內向外向的差別,卻沒有好壞之分。但」內橫外慫「的孩子的兩面派性格卻可以實實在在的說是一種缺陷了。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家長應該這樣教育
    本文改編自優家教育 一位媽媽在社交軟體上發帖,吐槽自己的孩子「窩裡橫」:「我兒子在家裡蠻橫無理,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甚至直接動手。一出門就慫,見到陌生人連招呼都不敢打。被其他小朋友搶了玩具也不敢說話,回家後和我發脾氣。這孩子咋就養成窩裡橫、外邊慫的性格了呢?
  •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是爸爸帶出來的,不改正早晚碰壁
    孩子沒有教育好,那是身為父親的責任。但是到了如今這個現代社會,很多人卻理所當然的把教育孩子的責任推到媽媽身上,孩子出現什麼問題,那都是媽媽沒有教育好,沒有管教好,簡直太冤了。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爸爸指責媽媽教育失職朋友家的兒子三歲多了,簡直就是窩裡橫,外面慫的典型代表。
  • 「窩裡橫,窩外慫」的孩子,多半是性格缺陷,爸媽需要做好這2步
    還對小優誇孩子真乖,小優嘆了一口氣說:「你是沒看見上午躺地上耍脾氣的時候呢!差點沒氣死我,這孩子典型的窩裡橫,窩外慫」。其實孩子的這種子性格缺陷,也是有原因的,了解原因後,父母只需做好這2步,就能解決這個頭疼的問題了。
  • 為什麼孩子會「窩裡橫 外面慫」,心理專家:爸爸是主要原因
    有沒有發現一個這樣的現象,自己的孩子在外面時乖得不像話,甚至有點慫;但是到了家裡,那簡直是一個小霸王的存在。有些父母就覺得這樣沒有什麼問題,家裡就這一個寶貝,不疼他疼誰啊!孩子說怎樣怎樣。這就是老人那一代常說的「窩裡橫」。
  • 孩子「窩裡橫,外邊慫」,多半是因為有這麼個爸爸,長大可要吃虧
    導讀:孩子「窩裡橫,外邊慫」,多半是因為有這麼個爸爸,長大可要吃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窩裡橫,外邊慫」,多半是因為有這麼個爸爸,長大可要吃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知愈心理:孩子「窩裡橫,外面慫」,背後暴露了家庭教育的真相
    關於孩子「窩裡橫」的問題,真的讓很多家長頭疼:在家就氣他的任性霸道、出了門擔心他的膽小畏縮,這孩子怎麼就不能平衡一下,在家乖一點、出門膽子大一點呢?前不久,接到粉絲劉女士的留言,說自己孩子是典型的「窩裡橫,外面慫」,一時不知道怎麼辦才好......01小知你好:我是一位3年級男孩的媽媽。
  • 為何很多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爸爸負主要責任
    「窩裡橫,外面慫」顧名思義,在家裡或是在熟悉的人面前非常橫,而到了外面,或遇到陌生人就變得非常慫,別說發脾氣了,可能連話都不敢說。如果爸爸總是溺愛孩子,就會養成孩子窩裡橫的性格,而外面慫就不難理解了,畢竟外人可不像父母那樣,即使是對於孩子也不會特別容忍。肯定不會慣著孩子的壞脾氣,時間長了孩子自己就能明白在外邊要收斂一點,最終養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
  • 窩裡橫,出門慫,寶寶「兩面派」怎麼治?
    對於孩子的「窩裡橫、出門慫」行為,很多爸媽表示不解、頭疼!俗話說: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窩裡橫,出門慫」的孩子不在少數,背後原因也不是「慣的」兩個字就能解釋清楚的。孩子怎麼就成了「窩裡橫」?為什麼一出門反差如此大?面對這樣的困擾家長該怎麼做?接下來袋鼠麻麻就和大家共同學習一下。
  • 孩子「窩裡橫,出門慫」,背後暴露了3個家庭真相
    我說,這不就是典型的「窩裡橫,出門慫」嗎?朋友點頭:「是啊,你說這兩面派的孩子可怎麼辦?」其實,娃「窩裡橫,出門慫」,並不能全怪孩子,背後暴露的真相更值得我們反思。「窩裡橫」,多源於無規則的愛有一次,我帶女兒到朋友家玩。
  •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爸爸的教誨很重要
    為什麼孩子在家裡脾氣暴躁像個「小霸王」,一出家門就變成了任人欺負不敢還手的「小慫包」?為什麼孩子會有「窩裡橫,外面慫」的表現呢?曾有心理學家表示: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和自己爸爸的教誨脫不了干係!
  • 孩子「窩裡橫,出門慫」,背後暴露了4個家庭真相
    常常聽到好多家長訓斥自己的孩子:你也就在家裡橫,你能你倒是到外面去橫啊?就是在窩裡橫出門慫的傢伙!雖然家長經常這樣訓斥孩子,其實還真是很多孩子在家裡飛揚跋扈的,蠻橫霸道,稍有不順心就要發脾氣,和父母頂嘴,甚至是和父母吵架,一到外面就老實了,乖的像一隻小白兔,即使有時候遭到別人的打罵和搶東西也不敢出聲,不敢反抗。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怎麼辦?
    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孩子。當他們在家時,他們被稱為小霸王,任何事情都要說了算,別人違背他的意願就鬧脾氣,但是一旦出門,他們會立即變成小白兔,根本不會表現自己。在別人提出想法和意見時,他們只會默默地同意,只會迎合從而自己變得沒有自我。這種情況就是孩子的「「窩裡橫,外面慫」。
  • 「窩裡橫,出門慫」,不能全怪孩子,背後原因值得父母反思
    文|淘媽朋友小嬌和我抱怨她家孩子,說她每次帶孩子出去,孩子都是一副乖乖的樣子。他既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也不會和小朋友爭搶玩具。見了熟人讓他打招呼,孩子也是一聲不吭,躲在媽媽身後。可是回到家就像換了個人一樣,對家人大吼大叫,一有不順心的就哭鬧、打滾。朋友不知道,孩子小小年紀為何會是「兩面派」。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窩裡橫,出門慫」。那面對這樣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 父母別怪孩子慫,「窩裡橫、外面慫」的娃,家庭都有這2個特點
    大家好,我是王師傅帶悟空,如今,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兩副面孔,在家裡對親近的人大吼大叫,但是出門在外,連話都不敢大聲說出口,而且對外人總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大氣都不敢出一口,這是典型的「窩裡橫、外面慫」,讓父母很是頭疼。
  • 孩子只敢在家裡使壞,在外面卻很溫和?窩裡橫孩子如何教育?
    可是最近張女士帶著孩子出去玩的時候,偶然間遇到了一個熟人。張女士正想讓孩子對熟人打招呼的時候,孩子卻表現出了一副抗拒的樣子,看上去非常害怕。等到熟人走了之後,孩子又變成了原本的模樣。這一點讓張女士覺得非常可笑,孩子怎麼會是一個窩裡橫,在外邊卻如此膽小怯懦呢?
  • 如果你家的孩子「窩裡橫,外面慫」,那我要先恭喜你
    我跟朋友誇他,你這兒子真懂事啊,小小年紀這麼懂禮貌。朋友嘆了口氣,嗐,這是跟你不熟,在幼兒園老師也說他乖,乖個屁啊!在家裡動不動就拉這個臉耍性子,前兩天剛跟他生過氣!其實,像朋友家兒子這種情況不算少,很多孩子都是屬於「窩裡橫、外面慫」的類型,不少家長也為此傷腦筋,想各種辦法改善。
  • 孩子「外面慫,窩裡橫」,多半是有這3種爸爸,希望不是你
    文 | 小璐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大部分孩子身上都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家稱王稱霸,在外乖巧如兔,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孩子總喜歡「窩裡橫,外面慫」。可是偶爾在小區看見小月帶著女兒出門時,看著躲著小月背後滿臉羞澀害怕的小姑娘時,讓我對孩子喜歡「外面慫,窩裡橫」的性格有了很大的認識。其實這種行為在家長看來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可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這樣的孩子如果不及時糾正,對孩子日後的影響很大。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多半出在家長身上,很多人還不自知
    文/小熊育兒日記在生活中,相信我們一定有遇到過一些「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這些孩子雖然平時對自己的家人態度非常蠻橫,十分霸道。可當他們到了社會中去的時候,他們又會表現得格外膽小、內向,總是一副很「慫」的樣子。
  • 窩裡橫、外面慫,搞定「雙面人」孩子,你要這樣做
    當然,拋開上面兩個宏觀層面的原因,孩子出現「窩裡橫」,其實還有更直接、更具體的原因。學會這幾招,搞定「窩裡橫、外面慫」已經了解了孩子「在家小魔王,出門小綿羊」的原因,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找「藥引子」。1.情緒爆發型「窩裡橫」,這樣做 ①給孩子備點好吃的,補充葡萄糖前面我們提到,孩子情緒型的「窩裡橫」主要是因為在學校壓力太大,導致消耗了太多意志力,回到家後沒有意志力來控制情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