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些咖喱用法,80%都不懂什麼是咖喱,這麼多年咖喱都白吃了
咖喱是南亞大陸地區,對於通過各種香料的混合,調製而成的醬汁料理的統稱。「咖喱」一詞來源於泰米爾語,是「把許多香料加在一起煮」的意思。
那麼說到咖喱,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咖喱本身就起源於印度,印度是咖喱的鼻祖。
毫無疑問,印度人是非常喜歡吃咖喱的,他們喜歡吃咖喱的程度,任你是搭配米飯麵條也好,蔬菜燉肉也罷,它都叫「咖喱」,「咖喱」並非我們看到的咖喱塊或者是咖喱粉,而是一種食物的名稱。
在印度民間,傳說咖喱是佛祖釋迦牟尼所創,但那時的咖喱是作為長生不老藥被佛祖發明的。印度人之所以愛吃咖喱,想必也是一種信仰。
除此之外,也是跟印度當地的氣候有關,印度炎熱,潮溼,人們的食慾並不是特別好,而咖喱裡面的物質,能有效促進人們胃酸分泌,從而增加人們的食慾,所以無論在吃什麼樣的食物的時候,都特別喜歡放一些咖喱。
流傳到現如今,咖喱中最常出現的香料大約10種左右,比如香菜、辣椒、薑黃、茴香、芥菜籽、胡盧巴、羅望子、小豆蔻、肉桂、丁香,味道多少有點藥味,至於精準到每一樣的比例如何,還是否添加其他材料,則視個人喜好和區域風俗而定,因此也使得咖喱更具國家風情。
其他國家的咖喱風格
咖喱是由多種香料調配而成的醬料,常見於印度菜、泰國菜和日本菜等東南亞地區菜系,一般伴隨肉類和飯一起吃。
咖喱的種類很多,以國家來分,其源地就有印度、斯裡蘭卡、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以顏色來分,有棕、紅、青、黃、白之別,根據配料細節上的不同來區分種類口味的咖喱大約有十多種之多,這些迥異不同的香料的匯集在一起,就能夠構成各種咖喱的各種令人意想不到的濃鬱香味。
印度咖喱
印度可說是咖喱的鼻祖,地道的印度咖喱會以丁香、小茴香子、胡荽子、芥末子、黃姜粉和辣椒等香料調配而成,由於用料重,加上少以椰漿來減輕辣味,所以正宗的印度咖喱辣度強烈兼濃鬱
泰國咖喱
泰國咖喱分青咖喱、黃咖喱、紅咖喱等多個種類。其中紅咖喱最辣,不習慣的人進食時容易流眼淚。泰國咖喱當中加入了椰醬來減低辣味和增強香味,而額外所加入的香茅、魚露、月桂葉等香料,也令泰國咖喱獨具一格。紅咖喱是泰國人愛用的咖喱,由於加入了紅咖喱醬,顏色帶紅,味道也較辣。泰式青咖喱大蝦,由於用了芫茜和青檸皮等材料,所以咖喱呈青綠色,也是泰國馳名的咖喱,同樣鮮美。
日本咖喱
在超市貨架上出售的各種咖喱粉、塊咖喱,絕大多數的外包裝上都打著「日本風味」的印記,差點要讓人誤以為日本才是咖喱的發祥地。日本咖喱一般不太辣,因為加入了濃縮果泥,所以甜味較重。雖然日式咖哩又稱歐風咖哩,事實上還是由日本人所發明的。
咖喱到了日本人手中,出現了可以大規模生產的咖喱粉與咖喱塊。不必費力氣學廚藝、買材料,只要稍微加熱,淋在米飯上即可食用。咖喱也因此成為了一種普通人可以隨時享用的美味
咖喱粉、咖喱塊和咖喱醬哪個好?
咖喱粉通常是用來覆蓋其他味道的,但也可以用少量來提高食物本色風味,如玉米面包、填料蛋、湯和酸奶油蘸料。因為咖喱粉味雖辛辣,但香氣不足,並帶有一種藥味。正確的使用方法是在鍋中放些油,加些鮮姜、蒜等進行炒制,將其炒製成咖喱油再使用,這樣不僅去掉了藥味,而且芳香四溢,別有風味。優質的咖哩粉,香辛味濃烈,用油加熱後色不變黑味俱佳。
咖喱塊是已經用奶油之類的加工過的咖喱,咖喱塊是調味過的,湯燉開後放下去就可以了,很方便。咖喱塊一般都有標明微辣、中辣、辣。一般用於做帶濃湯類的咖喱菜,例如:咖喱土豆燉牛肉。
泰式咖喱醬,相比咖喱粉,用咖喱塊、咖喱膏,咖喱醬烹調更方便,它們是以咖喱粉為原料,加入雞肉、水果泥、食用油、增稠和調味等物質炒制而成,加入後直接燉、煮、烤即可。
食譜:日式咖喱炒麵
早餐咖喱炒麵,這樣做才最好吃,省時又快捷的咖喱炒麵,上班族的最愛,做早餐非常適合,幾分鐘就做好,一點不麻煩,一點不比外賣差,超級棒。
.
原料:鮮麵條300克、洋蔥半個、番茄1個、熟蝦仁6個、捲心菜200克
調料:橄欖油、鹽2克、蠔油1勺、大蒜4瓣、日式咖喱1塊
做法:1、洋蔥、番茄、捲心菜分別切絲,蒜去皮,切片
2、麵條放入鍋煮至八成熟,沒有硬芯即可
3、放入盤中,加橄欖油、一勺蠔油
4、拌勻
5、鍋中倒入橄欖油,放入蒜片爆香
6、放入洋蔥絲炒香,再下番茄、捲心菜炒勻
7、放入咖喱炒勻,加鹽調味,若是水少可淋少許水
8、將煮過的麵條放入鍋中炒勻
9、最後放入煮熟的蝦,拌勻即可出鍋
廚房小語:蔬菜可依據自己的喜好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