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代厚:莫言山路僻,春風花草香

2020-12-15 騰訊網

【編者按】

荔枝教育訪談,記錄這個時代的教育智慧。這是由我蘇教育工作室2020年全新推出的一檔對話教育界專家、權威人士的欄目。內容涉及教育熱點解讀、教育理念分享、學校運營管理、教育著作鑑賞等。從教育者的故事中感悟人格的魅力和時代的變遷,在與他們的對話中體會以人為本的教育情懷和立德樹人的教育思想。

在熊代厚近30年的從教生涯中,「作家」、「班主任」、「語文老師」、「德育帶頭人」這幾個角色緊緊交織,豐滿了他的精神世界,形成了他獨有的教育觀、寫作觀。

採訪前不久,他「十年磨一劍」的散文集《春風花草香》剛剛出版,好評如潮。熊老師坦言,讀書和寫作是流淌在血液中的熱愛,獨坐書房時,自己仿若一名統帥坐擁中軍帳,指揮千軍萬馬。

作為南京市優秀班主任,他共帶過12屆學生。他帶班最大的特點是喜歡開展各種活動,他認為好的活動,能讓孩子的心靈得以解放,讓情感得以升華,讓生命充滿陽光。

他鼓勵全班共寫一本「成長日記」,每人一篇、每天都有,三年留下十多本、30多萬字的寶貴回憶;他帶領學生考前爬方山、出小報,緩解心理壓力,信心滿滿上考場。他帶的班級,入學成績不是最優,畢業往往考得很好。

熊老師班的「成長日記」

「莫言山路僻,春風花草香」。這10個字正是熊代厚從教生涯和寫作生活的寫照,他說「喧囂和粗糲都沒有磨平心底的柔暖與熱情。生活的舞臺雖不宏大,但春風從我心裡吹過,花香在周圍彌散。」

以下是熊代厚老師的訪談實錄——

1

先育人,再教書

我蘇網:我們知道「德育」是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在您看來,「德育」是什麼?

熊代厚:德育就是把孩子當作人來培養,關注他的心靈、他的精神、他的思想,真正把他培養成一個健康的人,一個意志堅強的人,一個團結合作的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有感恩心的人。

熊代厚(左二)主持德育沙龍

我蘇網:做了20多年班主任,一個「好老班」要具備哪些品質?

熊代厚:班主任的「好」看似簡單,其實很難。首先,需要有熱情。其次,要有責任心。第三,要站在學生角度想問題,平等對話。統一這三者的,是發自內心的一份「愛」,教育的底色就是愛。

教育不能有功利心,不能把學生當作自己謀利的工具,這樣才能真正成為學生成長的守望者。

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寄語熊代厚

我蘇網:您出版的第一本書叫做《守望成長》,守望的是學生的哪種成長?

熊代厚:《守望成長》是我2008年出版的一本書,它記錄了一個班的成長曆程,守望的是學生的精神成長。

如果我們的教育只是「唯分數論」, 沒有把學生當作一個人,不去關注孩子精神成長和心靈成長,這種教育實際上是「目中無人」的教育。

從教以來,我始終堅持「育人教書」,先把人育好,教書是水到渠成的。一個內心憋屈、壓抑的孩子,很難好好學。而如果他內心有理想,有堅韌的品質,心中自然會充滿陽光,再苦都不覺得累,這樣的孩子無論外界條件怎樣,都能夠成才。

2

「一個人在群體當中需要有位置感」

我蘇網:您是如何引領孩子的精神成長的?

熊代厚:精神成長絕不是刷題刷出來的,是在活動中培養出來的,活動讓孩子的心靈得以解放,讓情感得以升華,讓生命充滿陽光。帶2011屆,兩年我們共開展了60多項活動。

比如出小報,高考前我仍讓大家出。辦公室的老師對我說「熊老師,馬上高考了,人家班都拼命刷題,你還在出小報?」我理解他們的擔心,但實際上,能不能讓孩子出小報,出到哪一天,我心中是有數的。因為從孩子的反饋來看,出小報不但沒有耽誤她的學習,反而增強了他們的鬥志。

當時班上有個孩子,成績不是很好,一直被壓抑著。小報後,全班評比,我表揚了她,她在周記中寫道:

「我在這個班級一向自卑,因為成績總在最後,但我實在沒想到老師今天表揚了我,而且把我出的小報舉很高,我真的很激動,眼淚都快出來了。……看來我也不是一無是處。

老師說的多好,每個人都有閃光的地方,每朵花都有開放的權利。是不是淺薄我不知道,但我這幾天確實渾身充滿了幹勁,上課聽得比以前認真,作業寫得更認真。我行、我可以!在學習上我也會加倍努力。」

你看,這就是一張小報帶給學生的力量,一張小報喚起了她的信心,鼓舞了她的鬥志,這比空洞的說教要強大很多。

《曹劌論戰》中說「夫戰,勇氣也!」戰場要有勇氣,考場也一樣!為什麼有不少成績不錯的學生在高考當中發揮失常?因為缺乏自信心,沒有鬥志。考場上能夠勝利的人不僅要學得紮實有真本事,還要信心滿滿。

熊老師為學生拍攝的照片登上雜誌封面

一個人在群體當中需要有位置感,沒有位置感,就會感覺被人遺忘、被人拋棄。如果一個人認定自己是被人拋棄的人,你讓他走向高考考場,怎麼考?

我班的孩子走向考場時,充滿著自信,我特別欣慰。這個班在高考中列同類型班級第一,並非配備了更好的老師,而是活動的開展,煥發了學生內心鬥志,使他們都更陽光自信。

我蘇網:還有其他讓您印象深刻的活動嗎?「功效」如何?

熊代厚:在母親節召開的主題班會 「媽媽我愛你」,至今仍記憶深刻。

這次班會邀請了20多位媽媽和 3個爸爸來參加。開場我問學生們「知道媽媽生日請舉手」,一下子把全場「擊倒」了。對於母親來說,即使有20個孩子,都會把每個人的生日記得清清楚楚。而問大家媽媽的生日,很多人真的都忘記了。

在班會前,我還讓學生們選取媽媽的頭髮、眼睛等小細節記錄下來,當課上同學們輪流讀出這些文字時,所有人都開始流淚,有的孩子讀到最後,甚至跑到班級後面,抱著媽媽哭了出來。

開這個班會的初衷也是因為當時學生出現了學習疲勞,促使我去思考,什麼力量能喚起他們內心的力量,最終想到了「母愛的力量」。

其實母愛的力量何止在一節班會?何止是在高中?而是貫穿一生的。幫助他們發現並找到力量源泉,這就是精神成長。

3

「一個人的閱讀史等於他的精神成長史」

我蘇網:閱讀對孩子有多重要?應該如何閱讀?

熊代厚:高爾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對話」。我們可以說,一個人的閱讀史等於他的精神成長史。

提升閱讀成效的最好途徑是交流。蕭伯納說過這樣一個比喻,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後,一個人仍然只擁有一個蘋果;但你有一份經驗,我有一份經驗,我們倆交換一下,那就是兩份經驗。所以,讀完後的交流可以產生幾何級數的能量。

我自己喜歡看《讀者》,在課堂上,我帶著學生看《讀者》,讀後再交流。一個孩子在周記裡這樣寫道:

「今天的《讀者》交流課上老師談到了有關生死……老師在評講這個問題,說生是一種責任。

細細想來,生的確是一種責任,正是因為有了親情、友情、愛情、兄弟情、師生情牽動我們,在我們的生命中縈繞,若我們的生命像花兒那樣凋謝了,那麼這些情感就會像一條繃直的線被剪斷,化為無盡的悲痛,又如洪水決堤一樣,一發不可收拾。

生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世界上所有輕生的人對自己的死有千般解釋,萬般藉口,但他們是否想過還有對父母親人子女乃至國家社會的責任?這讓我懂得珍愛生命,珍惜生的權利。」

這些感觸是他從閱讀中得來的,莊子說「死生,亦大矣」,這個孩子開始思考生與死,懂得如何去珍愛生命,這不就是孩子實實在在的精神成長嗎?

熊老師的書房是他自己設計的,採用了錯層結構,最大結構利用空間來擺放書籍。

4

「我寫作最大的意義在於分享」

我蘇網:閱讀和寫作正相關嗎,是否讓孩子盡情閱讀,到一定階段,自然而然就能輸出、會寫作了?

熊代厚:寫作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它和樂器、繪畫、唱歌一樣,都屬於藝術範疇,包含一些天賦的成分,並不是說每個人從小刻意培養,就一定能培養成作家。

想寫得好,閱讀只是一個方面,還需要學會觀察和體味。朱熹說「為有源頭活水來」,是說好的文字是從生活中來的。 路遙寫《平凡的世界》,為了寫煤礦中的生活,自己戴著帽子下煤礦。能夠寫出真實鮮活作品的作家,都會去體驗生活。

要想培養孩子寫作的興趣,家長和老師要引導孩子去觀察周邊的世界,觀察大自然,比如一朵花的開放,一棵小苗的成長,一隻小蜜蜂,一隻小螞蟻的運動。這樣,寫時孩子心中有鮮活的形象,才能寫得生動。

我蘇網:您剛剛出版了《春風花草香》,書名好有詩意。於您而言寫作的意義是什麼?

熊代厚:這本四月份剛出的新書,是作家協會籤約出版的,從200多篇發表過的散文中挑選出的。書名出自杜甫的《絕句》:「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書的第一輯寫的是大自然,一花、一草、一葉、一木都是天堂,都在留香,所以 「春風花草香」引領人們去愛大自然;

第二輯寫萬物,一本書、一把琴、一個收音機,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如春風。

第三輯,寫親情。「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親情正是「春風」,如「花草之香」永遠彌散心中。

第四輯,寫「桃李情」,春風桃李,說的是師生情。我寫我的老師,也寫我的學生,如春風拂過心頭。

於我而言,寫書最大的意義是分享,分享愛。雖已到知天命之年,但我也「與時俱進」地開了自己的公眾號「杏壇心語」,為的就是和更多人分享文字,分享愛。

可能有人覺得矯情,但確是我內心真實感受。我愛大自然一草一木,我用心細細地觀察,融入了最深切的感情,把它寫出來和讀者分享。

它是散文集,也是一本語文課外讀本,更是一本德育讀本,培養孩子愛自然,愛萬物,愛父母,愛老師。

現在的班裡有個男生,他已好久沒和爸爸說過話了。他讀到我書中《給父親理髮》後,寫下了這樣的文字:

「今天讀熊老師的《春風花草香》,心中好慚愧。我似乎一下子懂得『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我開始了害怕,害怕那挺拔的腰杆漸漸地彎下去。過去我對他那冰冷、嚴肅的眼神,開始變得柔軟。其實他多麼不容易,為我們付出了太多。

爸爸,是我錯了,雖然現在我還有點不好意思開口,但我會向你認錯。今晚回到家,我一定主動去喊一聲:爸爸。」

這個孩子平時話不多,書在他心中產生這樣的反響,這是分享產生的力量,是愛產生的力量,看到他的變化,我由衷地欣慰。

熊代厚,工作於江寧高級中學,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南京市首屆德育帶頭人,優秀班主任,德育名師工作室主持人。 著有教育散文集《守望成長》、《春風花草香》,校園文化散文集《杏壇心語》。

(我蘇網專稿 記者/朱彤 東城;攝影、視頻/張晉寧;設計/李巖)

相關焦點

  • 春風花草香——欣賞中外名家畫筆下最美的春色圖
    原標題:春風花草香——欣賞中外名家畫筆下最美的春色圖   商琦《春山圖》:形式美與意韻美高度統一
  • 「中國十大品牌」寶寶熊生態板:品質鑄造榮譽
    也正是這種極致的「工匠精神」,賦予了寶寶熊產品的品質靈魂,從而鑄就了這一優質品牌,為廣大用戶提供高品質的家居生活。      優質原料鑄就卓越板材  好板材源於「天生麗質」,寶寶熊依託自有的大型天然香杉木智能一體化生產基地,從源頭上保證對顧客健康的呵護。
  • 「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指什麼花?語文老師竟不知道
    我們曾見到過許多讓人眼前一亮的植物,它們用各自的美裝點著這個世界,我們也曾讀過許多詠花草的詩詞,字裡行間都洋溢著芳香,再加上詩人的情懷,中國的花草,便有了它獨特的氣派。談起中國的花草,我們會想起「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那是黃巢筆下的菊花;「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那是李清照筆下的桂花,「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那是林逋筆下的梅花……那麼,「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詠的是什麼花?是梅花、荷花,還是菊花?
  • 一個博導的讀書會——看得見的譯者:葛浩文的莫言
    熊:照他的意思,中國作家和斯德哥爾摩之間隔著一堵翻譯的高牆。周:但是,莫言還是飛躍了這堵牆,貌似很早之前,西方最牛的譯者就注意到了他。雷:莫言可能是當代作家最幸運的人。整整25年,美國的葛浩文一直在翻譯莫言。所以,有人評論他是莫言既唯一又死忠的英語譯者。熊:別忘了瑞典的馬悅然、陳安娜!
  • 莫言家鄉美食——三鮮餛飩
    曾經熟悉的家鄉老味道,是治癒鄉愁的良藥。在莫言家鄉高密遊子們最熟悉的家鄉味道裡,一定會有在這個季節母親親手做的薺菜餛飩。歡迎點擊查看更多熱門莫言家鄉美食↓:莫言家鄉美食——高密大醬莫言家鄉美食——高密蒸肉
  • 親子故事機第一品牌:優彼親子熊4代矚目上市
    近日,一款兒童早教機引發了眾多家長的關注——優彼親子熊4代學前家教機。這款產品由寶貝家推出,是兒童故事機市場上唯一一款主打親子概念的學前家教機產品。從第一代親子熊開始,寶貝家便致力於能夠讓寶寶隨時隨地享受極致的親子互動體驗。
  • 平價無火香薰推薦:花草浮遊瓶中的藤條擴香
    Cocod'or藤條擴香Cocod'or藤條擴香Cocod'or藤條擴香東方植物調觀夏「四季香薰」系列分別對應春、夏、秋、冬;名字都很好聽,比如書院蓮池、福開森路、崑崙煮雪、重慶森林、頤和金桂……觀夏藤條擴香觀夏藤條擴香觀夏藤條擴香觀夏藤條擴香觀夏藤條擴香
  • 年輕的清新範,嬌蘭花草水語系列!春天的永恆經典?
    男女香的界限不再是涇渭分明,中性當時,購買阿瑪尼寄情的女性多過了男性,經典中性香CK On推出即暢銷全球 。在這種流行趨勢下,各大老牌香水紛紛調整產品線,有著史詩般壯麗香水史的嬌蘭也順勢而行,於是1999年「花草水語」系列應運而生。「花草水語是一款不斷推陳出新的系列,藉著每一款創作,以讚頌自然和原材料的生命奇蹟。
  • 莫言與故鄉
    今天是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的日子,莫言最愛吃餃子,杜芹蘭尋思著,「不管得不得獎,晚上都包頓餃子吃」。  自從半個月前「莫言極有可能獲得諾獎」的消息見諸網絡後,全家就從北京回到了山東高密。莫言的家在縣城一個僻靜的小區裡,三室一廳的房子買了沒幾年,樓下住的就是他的大哥管謨賢。為了躲避媒體,莫言換了個本地的手機號,只有極少數人能聯繫到他。
  • 風車季 |春風十裡,歡心「香遇」春天的故事
    【點睛】春風、風車、風箏,風飛時田園的氣息陶醉遍野;桃花、油菜花、鬱金香,花開季喜歡的顏色自由堆疊。周莊香村花海風車季來香遇吧!!!去香遇 春景繁花香村·祁莊春風、風車、風箏,風飛時田園的氣息陶醉遍野;
  • 翻譯家林少華:莫言是觸摸大地靈魂的莊稼漢(圖)
    前天下午,中國海洋大學教授、著名翻譯家林少華先生應邀在武漢市圖書館舉行了一場名為「莫言怎樣說話,村上怎樣說話——中日兩位作家的文體比較」的文學講座。  林少華直言,莫言作品更有本土性、民族性,村上春樹的作品則以鮮明世界性為表徵,這使其作品更有普世性或世界性。莫言可謂「莊稼漢」,而村上是都市人。造成兩人差異性的原因,林少華提到了兩人在家庭出生、生活環境和所受教育的差異。
  • 晚熟的人,莫言新作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老家的幾座破宅子成了景點,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朝聖,順帶著家鄉的各種經濟也蓬勃發展起來。宅子旁邊賣土特產的,剪紙的,木雕的,莫言盜版書的,熱鬧非凡,不過賺的都是一些小錢。最有頭腦的是莫言一位叫蔣二的鄰居,早早低價買下了故居旁邊的一塊窪地,蓋上幾間瓦房,建了一堆攤位和大棚,靠著收租就入帳不少,後來又辦起了旅遊文化公司,成為事業有成的大老闆。蔣二年輕的時候在村子裡是以遲鈍而著稱的,甚至和其他3個村裡村外精神有問題的人合稱四傻。
  • 【蘇州】周莊風車季 | 春風十裡,歡心「香遇」春天的故事
    去香遇 春景繁花  香村·祁莊  春風、風車、風箏,風飛時田園的氣息陶醉遍野;桃花、油菜花、鬱金香,花開季喜歡的顏色自由堆疊   風車長廊裡,百餘個七彩紙風車隨風旋轉,傳遞著春風的訊息;百畝花田裡,多彩的風車元素,特色的風車片區,營造田園野趣,洋溢著春的喜悅。放風箏,逗萌寵,田間採摘,逛市集,香遇世外桃源般的香村。
  • 毛澤東詩詞中的花草樹木
    中國古典詩詞中出現的植物數不勝數,詩人們喜歡用情態各異的花草樹木形象,來表達不同的志向和理趣,抒發不同的心境和情懷。「桃花依舊笑春風」讓有情人體驗到浪漫的甜蜜;「天涯何處無芳草」使失戀者瞬間變得灑脫;「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映襯出傲然挺立的剛毅和堅強。詩人毛澤東善於託物言志,作品中也不乏對花草樹木的生動描寫,將其刻畫得儀態萬千、神情飛揚、蘊含豐富,令人回味無窮。
  • 《紅高粱家族》-莫言
    莫言作為一個立足於民間的作家,他筆下人物的語言充滿了泥土的氣味,在《紅高粱》中,能從人物的語言裡聽到來自於底層農民特有的說話風格和特點,粗俗中顯質樸,粗俗中顯崇高,這看似矛盾的語言特點在莫言獨具匠心的敘事藝術中得到了和諧的統一。
  • 吃過芝士比餅底厚一倍的披薩嗎?「拉絲」效果完全超乎你想像!
    拍照拍照拍照,綠植、玩偶、花草、手辦,每一處角落每一個細節都美美噠。盆友圈的評論區經常會因為這裡的幾張照片而變得火爆,所以,老闆娘的用心你們感受到了嗎?再吃披薩,榴槤果肉細膩且溫厚,雙層芝士柔軟又不失韌勁兒,還有芒果的酸甜作伴,簡直不要太過癮呀!
  • 「慧園·巴山莫言班」秋大師「玩作文」第三次課「玩學仙鶴路」
    我們興高採烈地走出學校,走過操場,我覺得天空是那麼的藍,空氣是那麼的清新,路邊的花草樹木是那麼的碧綠。我們不知不覺來到了天鵝湖。天鵝湖不大,但是十分精緻。湖中的水清澈見底,水中還有幾隻石天鵝。那些石天鵝並不比真的天鵝差。它們栩栩如生,好像就要展翅高飛,飛向高高的藍天。離開美麗的天鵝湖,我們又來到了洲河邊的仙鶴遊園。陽春三月的洲河十分清澈。
  • 武漢味道:熊阿姨不再,但她的面窩重新排隊了
    百度百科的說法是,因四周厚而中間薄得乾脆成了一個小洞,呈凹狀,武漢人不習慣叫它「面凹」,而叫它「面窩」。這是以炸貨工具給食物命名。我是持懷疑態度的。發散思維,提兩個推理,最簡單的,搭配熱乾麵,就叫面窩。
  • 紫藤創意工坊——花草書籤
    自然界靈動的花草裝點著環境美化著我們的生活花草書籤讓西小娃們心情愉悅忘記煩惱==手工活動篇==>手工社團的開設給更多學生帶來了製作花草書籤的樂趣把摘下的花草,放在吸水性好的紙裡,夾入一本厚厚的書中材料準備:一張小卡片、粘合用的白乳膠、修枝用的小剪刀、乾花草。
  • 莫言的強項就是他的故事——專訪莫言小說瑞典語譯者陳安娜
    10月13日,莫言3部小說的瑞典語譯者陳安娜接受了本刊記者的電話專訪,聊起她讀莫言作品的感受。莫言曾在微博上表示,他在瑞典出版的《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勞》3本書的譯者均為陳安娜。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揭曉前,陳安娜就曾表達了她對莫言及中國文學的信心:「如果他得獎了,我當然非常高興,因為我是他的譯者,而且我喜歡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