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之性騷擾保護制度

2020-09-03 山頂洞人123

中國青年網宜昌8月26日電(通訊員 汪俊傑)性騷擾行為是違反公序良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種侵犯他人人格尊嚴、影響惡劣、危害性大的社會現象。隨著社會發展、法制進步、女性權利意識的覺醒和不斷增強,性騷擾逐步從道德範疇中脫離出來成為正式的法律概念。溯源至我國《憲法》第38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婦女權益保障法》第四十條規定「禁止對婦女實施性騷擾。」等,我國僅有部分省、直轄市在《婦女權益保障法》實施辦法中對性騷擾問題作了一些規定,反性騷擾民事法律保護未成體系。但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際關係的健康、文明、和諧更利於社會秩序維護、社會文明進步和人格權的保障,因此,《民法典》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無論男性或女性,無論國籍、身份,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可以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消除影響、恢復名譽、賠禮道歉等。同時,還規定機關、企業、學校等單位具有採取合理的預防、受理投訴、調查處置等措施的法定義務,以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係等實施性騷擾。自此,反性騷擾民事法律保護制度宣告建立。

相關焦點

  • 品川民法典系列(五)從性騷擾談民法典之未成年人權利保護
    但以上規定僅停留在校園性騷擾,處理方式也僅是學校內部處理。可惜的是,除以上規定外,我國對於未成年人受性騷擾的保護幾乎為空白。為填補法律空白,即將生效的民法典對於性騷擾進行了明確的規定,並且特別關注到了未成年人這個易被侵害的群體。
  • 民法典來了|結合民法典話說「性騷擾」
    民法典明確規定未成年人遭受性侵害的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期間,自受害人年滿十八周歲之日起計算。該制度的設立充分尊重了未成年人的發育特點,體現了全面保障未成年人利益的立法目的。民法典對特定主體責任的明確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被侵權主體對於職權、從屬關係的顧慮,被侵權主體亦有權要求沒有盡到預防和保障義務的特定組織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建章立制,強化防護相關組織應從制度層面表明組織立場,建立對性騷擾的懲處機制,將欲望關在籠子裡。
  • 民法典時代的智慧財產權保護及其制度展望
    民法典頒布於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智慧財產權強國戰略的關鍵時刻,在多處對智慧財產權進行了規範和調整,從民法典總則將智慧財產權作為和物權、債權平等的民事權利加以保護,並對智慧財產權客體進行示例性、開放性立法,到婚姻家庭編將智慧財產權收益作為夫妻共同財產的一部分加以規定;從物權編將智慧財產權作為重要的擔保物權(質權)之一種,到合同編區分物權和智慧財產權的客體,再到為適應當前科技成果轉化之需要
  • 法官說法典⑤ | 當性騷擾遇上民法典
    ,應該如何依民法典維權!他能得到民法典的保護嗎?不過,該條文只是禁止對婦女實施性騷擾。在實踐中,性騷擾受害者主體也可能是男性。民法典從對男女兩性提供平等保護的角度,對性騷擾受害者主體未作出性別限制。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條第一款明確規定,「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文字、圖像、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 民法典在線|關於性騷擾你應該知道這些
    民法典在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表決通過,標誌著中國邁入了「民法典」時代,這是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評析本案裁判於民法典人格權編第1010條生效之前,裁判時對於發生在職場的性騷擾規定多存在於《勞動法》和原《侵權責任法》之中。在司法實踐中,職場中發生的性騷擾仍以女性受害人為主,本案受害對象也是女性,這也反映了女性在社會生活中面臨更多困難,意味著對於女性傾斜保護的正當性。故《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第11條規定,在勞動場所,用人單位應當預防和制止對女職工的性騷擾。
  • 民法典對所有民事主體一視同仁平等保護
    作為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進一步完善了我國民商事領域各項基本法律制度和行為規則,為民商事活動提供了更為明確的行為規則和基本遵循,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市場經濟的基本法」,涉及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等民事主體。它的落地實施將會給非自然人民事主體帶來哪些影響?份量最重的合同編中,相較合同法有哪些重要變化?
  • 何國科:民法典是保護公益組織和公益人的「鎧甲」
    何國科:民法典是保護公益組織和公益人的「鎧甲」 2020-06-0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文梅 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民法典實施後,將會對中國公益組織運行和發展帶來哪些影響?
  • 沒有肢體動作,只有語言、文字能構成性騷擾嗎?|民法典解讀之人格權編
    長江網11月26日訊(記者耿珊珊)通常來說,我們認為性騷擾是以肢體行為的方式實施,除此之外,性騷擾還有哪些表現形式呢?民法典告訴我們,除了肢體行為外,採用言語、文字、圖像等方式對他人實施帶有明顯性暗示騷擾的,也屬於性騷擾,受害人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
  • 【法官說法】結合民法典話說「性騷擾」
    問題一:色情微信是否構成性騷擾?民法典所明確的性騷擾的侵權形式,除了典型的肢體行為外,還包括「言語、文字、圖像」,且在立法技術上採用「列明+兜底」的方式,用「等」字涵蓋了其他可能存在的侵權形式。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禁止對婦女實施性騷擾。《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規定在勞動場所,用人單位應當預防和制止對女職工的性騷擾。《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性侵害。即將實施的民法典對性騷擾的規制不再區分性別、年齡,凡是違背自然人意願的性騷擾行為,受害人均有權依法請求行為人承擔民事責任。問題三:民事責任的承擔方式有哪些?
  • 法學會副會長詳解民法典性騷擾條款:學校等單位有義務防範性騷擾
    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將於2021年起實施,其關於性騷擾的規定引發社會關注和討論。7月31日,國新辦就民法典及其實施有關情況舉行吹風會。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委員王利明表示,此次民法典特別規定性騷擾的規則意義重大。
  • 【石檢民法典百日談】性騷擾、惡意AI換臉、午夜電話狂轟很是爽,侵權違法沒商量
    通過三個案例,看看民法典如何保護我們的人格權吧。最終該張女士選擇將事情曝光,勇敢向性騷擾說「不」。新頒布的民法典明確了性騷擾的表現方式,不僅包括肢體接觸還包括言語、文字、圖像等的展示,自然人有權對違背自我意願的性騷擾行為予以拒絕,有權行使損害賠償請求權。
  • 民法典—為美好生活保駕護航
    民法典草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突出了保護的概念。保護個人隱私權、建立反性騷擾制度防線、明確住宅70年產權自動續期……民法典草案就像一部百科全書,為護佑我們的生活提供更完善的法律遵循,謀求人民利益最大化。民法典草案,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嚮往的需求。經常收到垃圾簡訊怎麼辦?遭遇性騷擾,公司、學校該不該管?有人吃「霸王餐」,老闆能不能扣下他的財物?
  • 產權保護制度的基石:民法典物權編草案評析
    眾所周知,物權制度是產權保護的基石,核心是調整財產的歸屬與利用問題。就此次提交審議的民法典物權編草案而言,總體上,它充分體現出以現行《物權法》為基礎、適當吸收司法經驗及比較法成果的特點;這充分體現了立法機關「編纂民法典」的工作思路:「編纂」意指立足現有基礎,並進行適當的增刪改動。
  • 熱點觀察|何國科:民法典是保護公益組織和公益人的「鎧甲」
    民法典實施後,將會對中國公益組織運行和發展帶來哪些影響?其中哪些條款值得行業人士特別關注?業界人士又如何看待該法典在公益領域的現實意義?在資深公益法律人士、北京致誠社會組織矛盾調處與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何國科看來,民法典就是保護公益組織和公益人的「鎧甲」和「利劍」。
  • 民法典案例解讀之 遭遇職場性騷擾,行為人及用人單位該擔何責?
    對性騷擾者李某以換崗、扣發獎金處理。但不少網友並不認可該處理結果。認為該公司不能如此簡單處理且撇清管理責任。那麼,在職場性騷擾中,行為人及用人單位到底該擔何責?------《民法典》法律條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人格權編第1010條規定:「違背他人意願,以言語、圖像、文字、肢體行為等方式對他人實施性騷擾的,
  • 民法典草案有哪些看點?
    能夠被命名為法典的法律,大體上有三個明顯的特徵:  一是該立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  二是該立法體系龐大,法律制度規模大,法律條文在當時的社會肯定是最多的;  三是立法者要突出該法的體系性,強調立法的邏輯和規律。  我國民法典就是因為符合這三個方面的特徵,才被定名為「法典」。  民法典草案有哪些看點?
  • 民法典亮點
    (第六百八十條第一款)6.房子被拍賣,承租者家在何方為落實黨中央提出的建立租購同權住房制度的要求,保護承租人的利益,民法典增加規定房屋承租人的優先承租權。(第七百三十四條第二款)此外,為適應我國保理行業發展和優化營商環境的需要,民法典增加了保理合同(第三編第十六章);為進一步強化對債權人的保護,民法典細化了債權轉讓、債務轉移制度、增加了債務清償抵充規則、完善了合同解除等合同終止制度(第三編第五章);在總結現行合同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民法典通過完善檢驗期限的規定和所有權保留規則等完善了買賣合同
  • 【開明e課堂】民法典宣講系列(一) 徐濤:民法典的誕生、創新與意義
    如今,這部新中國法制史上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的誕生,標誌著中國「民法典」時代的到來,也標誌著中國法制體系化的一重大裡程碑。民法典共有七篇加一個附則,計1260個法條、其中包含94個要點、32個創新點。這是多少老法律人的期盼,也是黨的期盼,編纂之初,黨中央就要求,這部民法典必須是一個回應「中國之問」的民法典,必須是給中國人量身定做的一部民法典。
  • 【解讀民法典】隱私權能放棄嗎?被上司性騷擾怎麼辦?民法典這樣說...
    【解讀民法典】隱私權能放棄嗎?被上司性騷擾怎麼辦?民法典這樣說......學問學問,邊學邊問今天要給大家帶來民法典保障生活50問中人格權編的精彩圖解知識人格權獨立成編是我國民法典最重要的創新之一和最大亮點關於人格權編,你的疑問
  • 中國首部民法典為何具有裡程碑意義
    圖蟲創意 圖東方IC 圖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於5月22日在北京開幕,民法典草案將提請全國人代會審議,首部民法典呼之欲出,我國的民法制度將迎來「民法典時代」。「離婚先冷靜30天」「飼養動物損害責任」「職場性騷擾,用人單位該擔何責」「QQ號和遊戲帳號可以繼承」「禁止高空拋物」……民法典草案可謂是涵蓋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7編加附則、84章、1260款條文、總字數逾10萬……作為我國條文數最多的一部法律,民法典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