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幹縣林業局發放公益林補償資金540萬餘元

2021-01-14 瀟湘晨報

截止12月底,新幹縣林業局共發放公益林補助資金補助540.5935萬元。其中,森林生態效益補償496.194878萬元,專職管護人員的勞務補助24.118047萬元,鄉鎮政府監管支出4.550575萬元,林業主管部門公共支出15.73萬元。

為及時、準確地將公益林補償資金發放到經營者手中,新幹縣林業局做好全縣農戶公益林農戶信息的變更和差錯更改,及時編制資金發放清冊,反覆核對,並向社會公示,讓林業經營者及時享受到國家的惠農政策,更好地保護公益林資源,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作者:張鳳玲編輯:袁梓賢)

【來源:新幹縣林業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林業經營者享受惠農政策 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發放
    林業經營者享受惠農政策 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發放源稿:東陽市融媒體中心 |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09日 14:57:21 | 作者:蔣雯 通訊員 胡祥林 | 編輯:劉海傑  日前,市財政局、林業局聯合下文,發放2020年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償資金
  • 東陽2020年發放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2885萬元
    日前,東陽市財政局、林業局聯合下文,發放2020年公益林補償資金和天然商品林停伐補償資金,向1169個集體帳戶和23132戶農戶的社保卡帳戶發放公益林、天然林補償資金2885萬元。據悉,東陽市現有公益林661298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206805畝,省級公益林454493畝。今年公益林補償標準為每畝35元,另外東江源自然保護區的32210畝公益林在現有補償標準的基礎上,每畝增加8.2元租賃補助資金,補償金額為23409552元。2020年東陽市天然商品林停伐管護面積341904畝,補償標準為國有林每畝10元,集體和農戶每畝16元,補償金額為5442300元。
  • 林業局:足額兌現190萬畝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2600萬
    中國硒都網訊(通訊員 程陽 高明傑)12月14日,市林業局嚴格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足額完成2600萬元生態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兌現,以190萬畝生態公益林繪就恩施生態底色,用心、用情、用力幫助群眾「借綠生金」。
  • 市林業局組織開展全市公益林補償資金市級核查工作
    為規範和加強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市林業局組織資源管理和法規科、計財科、局機關紀委,組成2個督查組,於10月14日-20日到全市各縣市區(園區)核查2019年和2020年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使用和發放情況。
  • 「用材林」變「公益林」吉安市泰和縣林業局幹部被指套取國家補償
    為了保護和改善人類生存環境、維持生態平衡,我國對生態「公益林」實施扶持補償政策。然而,吉安市泰和縣中龍鄉村民日前向本報新聞熱線反映,該鄉良坪村匡坑村小組14戶村民的800餘畝山林被縣林業局幹部低價租去,後者擅自在林權證上進行了流轉「註記」,並將「用材林」改為「公益林」,套取國家補償。事實如何?記者赴泰和縣展開了調查採訪。
  • 恩施市:足額兌現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2600萬
    12月14日,恩施市嚴格落實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足額完成2600萬元生態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的兌現,以190萬畝生態公益林繪就恩施生態底色,用心、用情、用力幫助群眾「借綠生金」。據悉,恩施市認真組織開展2020年度生態公益林數據更新工作,全面整合現有的森林資源二類調查、林地「一張圖」、生態公益林區劃落界等成果數據,實現省、市、縣森林資源「一張圖、一套數、一個標準、一個平臺」,數據精準落界。同時,對歷年生態公益林補償對象再次糾錯,建立完整的公益林補償資料庫,確認補償對象精準、面積精確。
  • 「十三五」廣東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惠及2600多萬人
    「十三五」廣東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惠及2600多萬人 2020-12-17 20:38:12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中新網惠州12月17日電 (程景偉 林蔭)廣東省林業局17日在惠州市舉行全省生態公益林和天然林管理工作會議。「十三五」以來,中央和廣東省級財政累計在該省投入生態公益林補償資金112.62億元,惠及人口2649.7萬,約佔全省農業人口三分之二。
  • 公益林補償款發到戶執行難
    南方農村報記者查閱2012年10月廣東省財政廳、省林業廳聯合下發的《關於進一步做好省級以上生態公益林損失性補償資金發放工作的通知》,並沒有看到通過家長會議表決將生態公益林補償款留作村集體公共開支的政策依據。
  • 我省提高公益林補償標準 今年每畝補償提高到27元
    祝梅 何曉玲 陸陽   浙江在線09月12日訊(浙江日報記者 祝梅 通訊員 何曉玲 陸陽)得知省級公益林補償標準提高到了每畝27元,遂昌縣雲峰街道下馬村的潘林堂特別開心。
  • 誰動了集體公益林補貼?
    此次重點了解公益林、退耕還林、護林員管護等涉林惠農補貼「一卡通」發放情況。 到達寨牙鄉政府,我們徑直來到鄉紀委辦公室,聽取寨牙鄉紀委書記譚子陵關於上月交辦問題辦理情況,查看群眾來信來訪臺帳。得知群眾反映寨牙村18組原組長伍桂英卸任後仍佔用一筆集體公益林補貼未移交的問題,馬仁剛組長召集鄉紀委、林管站、鄉財政所等部門負責人了解情況。
  • 福建省林業局關於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的建議答覆
    福建省林業局關於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的建議答覆福建省林業局關於省十三屆人大三次會議第1213號建議的答覆閩林函〔2020〕61號黃亞洲代表:《關於提高生態公益林補償標準的建議》(第1213號)由我局會同省財政廳辦理。
  • 內蒙阿拉善盟新增國家級公益林補償面積317.71萬畝
    中國園林網1月15日消息:1月14日,來自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林業局消息,2012年,全盟新增317.71萬畝國家級公益林被列入中央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範圍,新增補償資金3142.84萬元,與2011年相比資金增幅17%。
  • 四川:國家級集體公益林生態補償標準可望提高
    中國園林網5月10日消息:財政部擬於近期出臺政策,將集體和個人所有國家級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標準從目前的每畝每年10元提高至每畝每年15元。按提高後的標準測算,中央財政安排四川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每年將增加約3.6億元,全省1000餘萬戶林農人均年增收將超過10元;秦巴山區、烏蒙山區和川西藏區等特殊連片貧困地區每年將增加約2.8億元,必將對促進林農脫貧致富發揮巨大作用。
  • 內蒙古投入千萬元補償公益林
    中國園林網6月9日消息:記者日前從內蒙古林業廳獲悉,今年內蒙古投資1000萬元,啟動第二批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項目,把400萬畝公益林納入補償範圍。至此,全區地方公益林面積將達到800多萬畝。
  • 浙江再次提高公益林補償標準
    本報訊 記者何曉玲 通訊員高洪娣報導 浙江省政府日前發布《關於實施新一輪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的若干意見》,明確省級以上公益林最低補償標準從每畝31元提高到33元。自2004年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制度以來,這是浙江省第11次提高公益林補償標準。
  • 泰和生態公益林補償金全部兌現
    12月16日,泰和縣將2020年度共計1481.87萬元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金全部兌現到管護人員及林權所有者手中,確保「生態受保護,林農得實惠」。今年,泰和縣共有生態公益林面積77.68萬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24.68萬畝,省級公益林53萬畝。為落實好惠農政策,兌現生態公益林管護各項資金,泰和縣林業局高度重視,嚴格執行國家、省生態公益林補償相關政策和程序,及時將2020年國家、省級公益林所有者補償費按每畝18元標準進行兌現。
  • 關於進一步調整生態公益林補償政策的提案
    截止2008年底,國家級公益林的大部分實現了由國家財政承擔的補償,每畝每年5元;各省、市、縣財政分別對各級公益林進行補償,部分經濟較發達省、市、縣不同程度的提高了轄區內公益林的補償標準。但是,目前的公益林補償制度存在這一些問題,比如公益林補償標準過低,補償資金管理不合理,補償資金對促進公益林管護的效率不高等等,亟待解決。為此,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有計劃提高集體公益林補償標準。
  • 泰和兌現千萬公益林補償金
    吉安新聞網泰和訊 12月16日,泰和縣將2020年度共計1481.87萬元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金全部兌現到管護人員及林權所有者手中,確保「生態受保護,林農得實惠」。今年,該縣共有生態公益林面積77.68萬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24.68萬畝,省級公益林53萬畝。
  • 湖南省林業廳發布關於國家級和省級公益林補償政策公告
    >   紅網長沙9月11日訊(記者 廖潔 通訊員 周建梅)9月11日,紅網從湖南省林業廳獲悉,為貫徹落實湖南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的有關要求,根據國家財政部、國家林業局關於
  • 山西省發放首批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
    近日,垣曲縣河東村鎮銀行與2位公益林林權權利人籤約並發放貸款60萬元,成為我省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第一例。此舉標誌著我省在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創新綠色金融,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中邁出了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