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區團購火了!騰訊、阿里巴巴、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加入戰局。
入局較早的拼多多已經申請了相關商標。天眼查顯示,近日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信息。商標涉及的國際分類包含社會服務、辦公用品、運輸貯藏、教育娛樂等,目前商標狀態為「商標申請中」。
興盛優選激起多多買菜
某種程度上說,多多買菜是被逼出來的,被興盛優選逼出來的。
興盛優選是國內較早的一家社區電商平臺,其定位是解決家庭日常消費的需求,包括蔬菜水果、肉禽水產、米麵油糧等,通過線上預訂,線下自提的方式經營,覆蓋了全國13個省、800多個地級市以及鄉鎮。
興盛優選在2019年的營收超過100億,而預計2020年全年營收將會超過400億大關。根據業內人士透露,縣域及以下區域貢獻了興盛優選一半以上的營收。
在下沉市場,面對定位相同的人群,興盛優選和拼多多出現了相互的競爭關係。在部分興盛優選佔優的地級市中,拼多多的滲透率很差。再加上拼多多用戶規模已經到了電商的天花板,增速放緩也是無可避免的。
基於內憂外患的境遇,拼多多推出了社區電商平臺多多買菜。
多多買菜依靠著強大的資本實力和用戶基數,在2020年8月上線到9月底的時間內,多多買菜已經在河南、河北、安徽、湖北、江西、陝西、四川、山東、雲南等13個省份開通了買菜業務,累計上線了全國近1000個優質產區和全球150個優質產區的3500種原產地農產品。
對手不僅僅是興盛優選
興盛優選為拼多多打開了通往社區電商的門,卻並不是拼多多最大的對手。在社區電商這條賽道,以騰訊、阿里、京東、美團等為首的網際網路公司早已開始了社區電商的布局。
在社區電商這條賽道,資本的投入力度非常明確,這也將會成為網際網路公司未來幾年最大的燒錢戰場。作為以補貼聞名的拼多多,旗下的多多買菜自然少不了補貼,在推出初期就以「高補貼拉新、高頻率拜訪、高效率入駐」的「三高」策略搶佔市場,短時間內就卓有成效。
作為社區電商的頭號引流產品,在相同區域的價格,拼多多都要比所有的社區電商平臺便宜。多多買菜的經營模式是收購後加價賣出,即使產生負毛利產品全部由平臺自掏腰包。
拼多多為多多買菜投入了巨量資源,使得多多買菜迅速搶佔了市場份額,8月上線的多多買菜,13天後日單量破20萬。以南昌市來例,單日的單量已經穩定在了40-45萬單,在體量和規模上遠遠超過了競爭對手美團優選和橙心優選。
多多買菜面臨挑戰
社區團購中,需要考驗供應鏈的三大比拼核心——採購、倉儲、運輸。
財務方面顯示,2019年拼多多農產品交易規模為1364億,而美菜、每日優選、興盛優選等平臺的GMV僅僅在百億級別。但是在貨源種類方面,多多買菜的優勢卻不復存在,拼多多上的貨源多為雞蛋、蘋果等類型的農產品,而非社區團購中更為核心高頻的蔬菜豬肉等產品。
倉儲方面,多多買菜的倉儲管理自動化程度並不高,很大程度都在依賴人工的專業化,在人員經驗不足且訂單量過大的情況下,多多買菜可能會出現因為「爆單」而發不出去貨的情況。
運輸方面,多多買菜剛進入市場時使用中心倉直接配送,但是由於團點過於分散,導致多多買菜的效率偏低,且成本較高。雖然後續將配送改為了「中心倉-網格倉-自提點」的模式,但是配送運輸的考驗還是很高。
拼多多一直對多多買菜非常重視,希望能夠成為拼多多重新商業多元化的一條道路,但是社區電商競爭尤為激烈,諸多網際網路巨頭都投資於這條賽道,而對於電商奇蹟的拼多多而言,這一戰能否勝利拿下呢?